第769章 吳懿

卻說陳靜領兵西進之後,鍾繇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將此間情形寫成了一封書信,讓人星夜兼程飛報陳旭。

然而從涼州抵達益州廣漢郡,只是在路上就耽誤了許多時間,所以直到今日陳旭才收到書信。

當他將書信內容全部看完以後,不由臉色大變,心中忽然涌出無限的惶恐之色。

陳旭可是知道,馬超絕對不是那種肯爲了自己父親,而捨棄權勢投降之人。

馬超此人,野心極大。

歷史上根本不顧馬騰死活,執意起兵叛亂與曹操交戰,間接害死了馬騰以及自己家人。

而且馬超也並非易與之輩,在歷史上哪怕面對氣勢極盛的曹操,都能將其殺得割須棄袍,差點生死。

就連曹操都不由感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由此可見,馬超到底有多麼厲害。

哪怕如今的馬超,還沒有達到歷史上那個程度,也絕非易於之輩,至少曹操率領精兵猛將,硬碰硬都不是馬超對手。

反觀陳靜麾下,並沒有能與馬超相抗衡的猛將。

就連閻行這個,勉強能夠抵擋馬超的猛將,也被陳靜留在了隴縣。

是以,陳旭推測陳靜此次西進荒漠》,→.,必將十分危險,他的反應如此之大倒也不以爲過了。

見到臉色大變陳旭,田豐急忙接過書信,把裡面內容詳細閱讀了一番,這才微微皺起了眉頭。

“主公,陳靜將軍此舉雖然顯得有些魯莽,卻也是無需太過擔心吧。”

“樊稠、楊定、馬玩都是沙場宿將,陳靜將軍也不是易與之輩,再加上西涼軍都乃精銳之師,想必此行不會太過危險。”

“更何況,馬騰畢竟在蒲阪才充當人質,馬超投降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縱然田豐智計過人,對於並不熟悉的馬超,也有誤判的時候。更何況,田豐所言之事倒也並未空口無憑。

樊稠、楊定、馬玩三人,曾經都是割據一方的諸侯,能力自然不會太差。

特別是樊稠,曾經還殺得馬騰、韓遂節節敗退,那場戰事馬超亦是參與其中。

更何況,這個時代對於孝道極其看重,田豐可不相信,馬超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叛亂間接害死自己父親。

真要那樣的話,馬超自身也會打上生性薄涼,無情無義的標籤,一生也就廢掉了。

事實上,馬超後來投降劉備而不得重用,也未嘗沒有這個原因。

綜合了種種原因,田豐纔會如此判斷。

陳旭聽見田豐的話,卻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而來,瞭解馬超性格與能力吧?

可是轉念想了一想,陳旭也感覺自己似乎有些太敏感了。

馬超雖然兇悍,可是歷史早已發生了極大改變,羌人屢次三番被殺得丟盔棄甲,馬超根本沒有辦法聚集太多兵馬。

而且正如田豐所言,陳靜等人也不是易與之輩,數萬西涼軍也都是精挑細選的精銳之師,陣容強大。

縱然馬超乃是詐降,依照陳靜心思之縝密,也不見得不能識破馬超的計謀。

只要陳靜不中計,縱然不能取得較大戰果,也能保得自身無虞。

念及於此,陳旭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可是出於謹慎心裡,他仍舊寫了一封書信,派人星夜兼程送往隴縣,好讓鍾繇將書信轉交給陳靜。

信中囑咐陳靜,不要因爲擔心關中戰事,而失去了平常心。

羌人如今已經不成氣候,能夠將其殲滅最好不過,縱然戰事不利也並無法大礙。

對於馬超,更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若事有不逮,應當即刻領兵撤退。

洋洋灑灑寫了許多字以後,陳旭將墨跡吹乾,這纔將其交給了信使。

直到目送信使帶着信件離開,陳旭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心中稍微安定下來。

不曾想,田豐卻是臉色猛然一沉,對陳旭說道:“主公擔心陳靜將軍沒錯,卻不能因此而失了分寸。”

“爲今之計,攻破劍閣纔是最重要的事情,涼州戰局縱然再如何突變,有元常駐守隴縣,想必並無大礙。”

“主公還是應當思索一下,該如何拿下整個益州吧。”

田豐知道自家主公性格,對於親情看得非常之重,否則也不會如此擔憂陳靜了。

可是這種超乎平常的擔憂,卻不是一味君主應該擁有的品質。

田豐的話並不算好聽,可是陳旭對此卻已經習慣了,聞言也並沒有發怒,只是滿口應允,而後在屋內來回走動着。

過了半晌,他忽然止住了腳步,擡頭遙望營帳外面,喃喃自語:“算算時間,攻破劍閣之日不遠矣。”

……

劍閣城內,張任仍舊是一軍主帥,卻也沒有大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雖然鄧賢唯張任馬首是瞻,可是吳懿對於張任卻並不十分感冒,軍中也有很多將領乃是吳懿親信。

吳懿乃兗州陳留郡人氏,叔父吳匡是東漢大將軍何進的屬官。

劉焉遷任益州牧之時,吳懿因其父親與劉焉交情很好,因而帶着全家隨劉焉入蜀。

後來劉焉心懷自立爲帝的想法,善於面相的人又說,吳懿妹妹吳氏日後地位極尊貴。

故此,劉焉就讓自己的第三子劉瑁,迎娶吳氏爲妻。

劉瑁乃是劉璋兄長,劉璋本人雖然沒有什麼雄才大略,對於自家兄弟卻十分友善。

有了這層姻親關係,劉璋對於吳氏極其器重。

不僅吳懿本人擔任了中郎將職位,他的弟弟吳班、吳蘭,也都在軍中擔任要職。

是以,吳氏在益州聲威十分顯赫。

哪怕張任屢立戰功,畢竟只是草根出身,其地位仍舊沒有辦法與吳懿相提並論。

劉璋得知徐晃攻下葭萌關以後,一面催促張任領兵前去鎮守劍閣,一面讓吳懿收攏益州兵馬,而後帶着張鬆前來支援。

就這樣,劍閣之中的益州兵,如今卻是涇渭分明變成了兩個派別。

那些曾經在張任率領下,擊敗過關中軍的將士,自然十分信服張任。可是之後抵達劍閣的士卒,卻都傾向於吳懿。

好在吳懿比較識大體,至少表面上還尊奉張任爲主帥,對於張任的命令也不會違背。

一個府邸之內,張鬆坐在吳懿對面,搖頭說道:“半個月來,關中軍被死死擋在城外,寸步難進。”

“衆人都以爲這是張任之功,卻不曉得吳將軍纔是居功至偉啊。”

吳懿灑然一笑,道:“若非子喬屢次三番識破關中軍計謀,又前告知於我,我又怎能擋住關中軍的進攻?”

對於張鬆,吳懿卻是極其厚待。

他雖然在軍中頗有威望,可張氏一族卻是益州本土望族。與張氏比起來,吳氏在益州的家底,終究還是薄弱了一些。

而且益州本土人氏,與東州人氏之間的關係,向來不是那麼融洽。

張氏對於東州人氏,雖然也並沒有特別敵視,可雙方以往仍舊井水不犯河水,彼此之間交集並不算多。

然而如今兩人一同出征,張鬆又明顯在向吳懿示好,吳懿自然會投桃報李。

在吳懿看來,假如能夠與張氏交好,吳氏日後在益州的地位,必將更加穩固。

對於家族有利的事情,吳懿也非常願意去做。

張鬆聽見吳懿之言,卻只是笑而不語。

關中軍屢次攻城未果,張鬆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不管陳旭用什麼方法攻城,張鬆都能找到破解之策。

當然,執行防禦的將領還是以張任爲主,以吳懿爲輔。

可是張鬆的舉動,卻讓那些後面來到劍閣的士卒,對於吳懿敬佩不已。

在外人看來,張任纔是主帥。

然而經過張鬆的刻意宣傳,那些士卒都知道這些計策出自吳懿之手。

當然,哪怕張松本人,沒有提前把破解攻城的方法告知吳懿,以張任之才能,關中兵也休想攻入劍閣。

可是無論如何,破解攻城的方法,每次都是吳懿率先提出來,這種功勞誰也搶不走。

哪怕張任乃是主將,也不行。

捋了捋自己的鬍鬚,張鬆忽然說道:“賊軍對於劍閣久攻不下,關中卻又四面楚歌,想必賊軍此時必定士氣低落。”

吳懿聞言點了點頭,道:“這段時間,關中軍攻城強度明顯下降了許多,他們必定是有些後繼乏力了。”

張鬆道:“既然如此,將軍可有出城迎戰的想法?”

說這句話的時候,張鬆眼中精芒閃動,暗中打量着吳懿的神態。

吳懿卻是臉色微變,道:“雖然關中軍士氣低落,然而陳文昭麾下兵精將勇。若是貿然出城作戰,恐怕有敗無勝啊。”

顯然,吳懿對於關中軍有些畏懼。

張鬆卻是大笑兩聲,道:“我還擔憂將軍想要出城作戰呢,卻不想將軍與我想法不謀而合!”

張鬆表面雖然如此說話,可是眼中卻露出了一絲微不可查的失望之色。

吳懿點頭道:“只要守住劍閣,關中軍內憂外患之下,要不了多久便會撤兵。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輕易奪回巴郡。”

張鬆頷首稱是,忽然話鋒一轉,道:“陳文昭麾下謀士狡詐不已,必定不會輕易放棄。”

“我欲向將軍討要一些人馬,每日親自駐守城牆之上,不知將軍能否同意?”

第609章 刁難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291章 戰鼓響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268章 棺木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809章 屠殺第56章 折辱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4章 約戰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372章 勸降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6章 攻破濮陽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24章 國輔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813章 婚事(上)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377章 驚變第268章 棺木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591章 張郃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76章 文昭論戰第636章 無奈第609章 刁難第16章 挾持第206章 擒張遼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144章 鬥將第101章 詭異第279章 水師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04章 判刑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713章 鄧芝第560章 反心第260章 分歧第7章 獵虎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119章 噩耗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50章 東阿對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899章 解惑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66章 陰招第762章 迷路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82章 李儒三策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12章 獻策第288章 欲殺人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805章 約戰第114章 田豐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87章 臨江仙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654章 再殺一人
第609章 刁難第670章 計賺徐晃第291章 戰鼓響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268章 棺木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809章 屠殺第56章 折辱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54章 約戰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372章 勸降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6章 攻破濮陽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448章 摒棄前嫌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356章 文昭點將第24章 國輔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813章 婚事(上)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377章 驚變第268章 棺木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591章 張郃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76章 文昭論戰第636章 無奈第609章 刁難第16章 挾持第206章 擒張遼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144章 鬥將第101章 詭異第279章 水師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893章 英雄相見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04章 判刑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713章 鄧芝第560章 反心第260章 分歧第7章 獵虎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119章 噩耗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50章 東阿對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899章 解惑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66章 陰招第762章 迷路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596章 擾敵撤兵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82章 李儒三策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450章 楊秋投降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412章 獻策第288章 欲殺人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805章 約戰第114章 田豐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87章 臨江仙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654章 再殺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