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連克五郡

距離陳旭進入東郡,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半個月時間,陳旭完全穩住了整個東郡的局勢,又開始對其餘郡縣虎視眈眈。

然而,東郡失守以後,其餘郡縣的官吏就開始收縮兵力,擺出一副嚴防死守的姿態。

陳旭雖然領兵連克數城,終究還是花費了不少時間,而此時,袁譚已經率領大軍來到了黃河北岸。

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曹操就是在此地大破袁紹,可是當陳旭開始與袁譚對峙的時候,才發現戰局並不是他想的那麼輕鬆。

袁譚聽從許攸建議,根本不跟關中軍決戰,反而將兵力鋪開在黃河一線,利用黃河阻擋關中軍前進的步伐。

陳旭率衆渡河屢次被擊敗,無奈之下只得另想他法。

田豐對陳旭說道:“黃河雖然險峻,卻不能將整個兗州都保護起來,既然袁譚據黃河死守,主公何不直接攻打兗州其餘郡縣?”

陳旭拿下東郡以後,雖然也派兵攻打過兗州其餘郡縣,卻並沒有盡全力。

陳旭知道,兗州乃四戰之地。

縱然將其攻打下來,除了拉長防禦戰線,並且腹背受敵以外,根本沒有多大益處。

故此,從一開始陳旭就準備攻入冀州,而不是打下整個兗州。

可是袁譚佔據黃河天險,使得關中軍不得寸進,再加上田豐如此建議,不由使得陳旭猶豫不決。

思考半晌,陳旭說道:“兗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元皓並非不知,縱然能夠將其打下來,恐怕也很難守住。”

“若不能守住兗州,又耗費人力物力大動干戈,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田豐卻是笑道:“主公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啊,相比起兗州廣袤的土地,其境內人口、財富更加吸引人。”

“只要主公能夠攻下兗州,而後把人口遷徙到關中,並且將各個郡縣擄掠一空,豈非斷了袁譚一臂?”

陳旭聞言不由面露喜色,他的確只想着如何佔據地盤,反而忘了關中軍的優良傳統。

關中軍以前與敵人交戰,若不能守住城池,都會率先遷徙百姓,充實關中人口。

如果這一次,陳旭能夠將兗州人口全都擄走,哪怕最終沒有其他斬獲,經過數年修生養息,也必定會讓關中實力大增。

這種實力的增強,甚至能夠媲美攻下一州之地。

畢竟,陳旭現在佔據四州之地,境內人口雖然不少,可是與廣袤的土地相比,仍舊顯得有些地廣人稀。

除了益州以外,關中、涼州、幷州都能夠再度遷徙很多百姓。

只不過,這個時代遷徙百姓並非小事一件,如果將人口遷徙到遙遠的涼州,只是遷徙途中花費的糧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沉吟了半晌,陳旭終究還是決定採納田豐計策。

哪怕遷徙人口花費很大,可是從長遠來講,卻能擴大關中的戰爭潛力,對於打持久戰有着很好的幫助。

而且,只要能搶走絕大多數的兗州人口,縱然袁譚日後再度將其奪回,所得到的也不過是一個荒蕪州城罷了。

日此一來,袁氏雖然名義上仍舊佔據三州之地,卻被袁尚搶走一個,又被陳旭廢了一個,真正被袁譚掌控的也只剩下冀州了。

“主公,其實掠奪到百姓以後,他們有一個很好的去處。”

就在此時,賈詡卻是猛然開口。

陳旭聞言精神一振,急忙問道:“還請文和教我。”

賈詡捋了捋鬍鬚,笑着說道:“主公難道忘了,河內郡與河南尹經過幾次遷徙,又飽經戰火,早已變得荒無人煙。”

“以前這兩個郡城屬於無主之地,都沒有諸侯願意將其佔據,主公此次出兵橫掃兩郡,境內盜匪望風而降。”

“饒是如此,缺乏人口的這兩個郡城,想要發展起來根本沒有可能。”

“然而,只要主公此次能夠搶奪大量人口,完全可以就近將他們安置到這兩個郡城。”

“如此一來,既能減少長途遷徙百姓花費的財物,又能使得這兩個郡城繁榮昌盛,何樂而不爲?”

聽到這裡,陳旭不由一拍額頭,臉上露出了喜色。

河內郡與河南尹,以前可以算得上是大漢的中心,這裡當初也十分繁華,人口衆多。

只不過這兩個郡城久經戰火,才導致民生凋零,千里無人煙。

陳旭以前礙於諸侯聯盟,又爲了據險關死守關中,爲攻打益州爭取時間,這纔將兩個郡城放棄。

後來也因爲兩郡太過凋零,陳旭索性對於兩郡之地不管不顧。

可是如今局勢,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陳旭實力相比起以前,不知道強大的了多少。

而且諸侯聯盟被破,陳旭完全能夠騰出兵力,採取進攻姿態。

故此,函谷關與箕關,對於關中的作用就會小上很多,反而是河內郡與河南尹,日後將會成爲戰爭的最前線。

而且,這兩個郡城都位於關中最東部,河內郡甚至與兗州交界。

這麼近的距離,縱然將百姓遷徙過去,也會節省很多時間,並且會少消耗掉大量人力物力。

“哈哈,受以前思維影響,我居然沒有想到這裡。”

陳旭大笑數聲,絲毫不掩飾自己心中的喜悅。

心中有了計較,陳旭當即說道:“事不宜遲,傾盡全力攻打兗州其餘郡縣,爭取在曹孟德發兵以前,掠奪到足夠人口。”

這個命令的下達,不由使得兗州再次風起雲涌,可以預料,將會有很多百姓悲傷哭泣,背井離鄉。

然而,戰爭就是如此,陳旭雖然覺得這麼做,對於兗州百姓很不公平。

可亂世之中,又哪裡會有公平?

哪怕在掠奪人口,將他們遷徙往關中的過程中,將會有很多人因此死去,也在所不惜。

命令下達以後,關中軍一改往常風範,開始對東郡東部的東平國,發起了猛烈攻擊。

東平國國相雖然據城死守,終究還是被關中軍攻克,東平國國相,以及抵抗的袁軍將領全部被梟首。

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頓時使得附近幾個郡城守將,感到了很大壓力。

東平國其實是個很小的郡國,拿下了這個郡國以後,陳旭就開始派人強行遷徙百姓。

漢人鄉土意識非常濃烈,很多人都不願背井離鄉,可是在關中軍的強迫下,他們雖然心中不願,卻也只能委曲求全。

相比起以前,經歷過陳靜之死以後,陳旭改變了許多。

最起碼,現在他可以毫不猶豫,下達強行遷徙的百姓的命令,若是有人執意不願離開,他也不介意揮舞屠刀,殺雞儆猴。

東平國既克,陳旭當即讓呂布、趙雲、龐德三人各領一軍,前去攻打附近郡國。

呂布仗着自己的威名,輔以關中之大勢,逼迫濟陰郡太守不戰而降。

趙雲卻是收買了城中大族,裡應外合再奪一郡。

至於龐德,得到軍令以後讓副將按兵不動,他卻是喬裝打扮,親自帶領百餘勇士混入城中。

當大軍壓境以後,龐德率領一百勇士攻向城門,一刀斬殺守將,城池乃破。

不得不說,相比起關中、益州,兗州雖然無比繁華,可是境內城池規模卻並不宏偉。

因爲兗州處於大漢腹地,以前很少經歷戰亂,而且又是平原地區,除了黃河以外根本無險可守。

呂布等人能夠如此輕易破城,未嘗也沒有這個緣故。

當然,若不是袁譚屯兵黃河北岸,根本不敢南下與陳旭交戰,關中軍也不會如此肆無忌憚。

關中軍氣勢如虹,自從出兵兗州以後,除了被黃河阻攔過一陣以外,根本是無人能擋,沒過多久便已經連克五郡。

整個兗州也不過只有七郡之地,關中軍如此輕易就拿下五郡,就連陳旭也感到不可思議。

陳旭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說道:“除了泰山郡以外,也只剩下被曹操佔據的陳留,沒有拿下了。”

典韋聽見陳留二字,眼中卻是露出了期盼之色。

他上前說道:“主公若是想攻取陳留,某願爲先鋒。”

陳留乃是典韋故鄉,自從跟隨陳旭起兵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回過家鄉,心中的思念之情早就抑制不住。

故此,他纔會貿然請戰。

陳旭理解典韋心情,沉吟半晌這才說道:“陳留乃是曹孟德領地,此時還沒到與其交戰的時候。”

典韋雖然有些準備,可是被拒絕以後,心中還是有些黯然。

見此情形,陳旭心中有些不忍。

他出言安慰道:“兄長無需擔憂,關中早晚都會與曹孟德決一死戰,我們有生之年,一定能夠奪回陳留。“

典韋勉強笑了一下,說道:“是的,一定會攻下陳留。”

就在此時,一直沒有說話的徐賢卻是開口道:“主公,如今雖然連克五郡,卻不能掉以輕心。”

“依我建議,還是應當固守城池,而後將百姓遷徙到關中方爲上策。”

看着自己女婿,陳旭臉上也不由浮現出了笑容。

徐賢的言下之意,陳旭又如何不知?

他這是在擔憂自己,會因爲勝利衝昏頭腦,而忘記了最初的戰略目標。

陳旭點了點頭,道:“伯德所言不錯,傳我軍令,讓溫侯、子龍、令明死守城池,而後派人遷徙百姓。”

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487章 臨江仙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965章 一封信第500章 新法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47章 黃巾再起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107章 身亡?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486章 授課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98章 試探第565章 密謀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873章 勝者第28章 返鄉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269章 止戈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769章 詭異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911章 勸諸葛第206章 擒張遼第94章 策馬北上第201章 封官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570章 離別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60章 登岸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9章 王延之謀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87章 擇婿第272章 少年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118章 敲暈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235章 鮑信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255章 逼宮第663章 遊行法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235章 鮑信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444章 嫁禍第972章 爭功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601章 魯肅(下)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727章 始末第58章 遊街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678章 斥徐晃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567章 玉門關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255章 逼宮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932章 隕將日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19章 名揚州郡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497章 衝突第451章 馬玩
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586章 上天示警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487章 臨江仙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965章 一封信第500章 新法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47章 黃巾再起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662章 操縱輿論第107章 身亡?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486章 授課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898章 試探第565章 密謀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44章 一病不起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873章 勝者第28章 返鄉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269章 止戈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769章 詭異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911章 勸諸葛第206章 擒張遼第94章 策馬北上第201章 封官第701章 故技重施第570章 離別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60章 登岸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9章 王延之謀第422章 降者無數第87章 擇婿第272章 少年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118章 敲暈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235章 鮑信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255章 逼宮第663章 遊行法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235章 鮑信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444章 嫁禍第972章 爭功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601章 魯肅(下)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727章 始末第58章 遊街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678章 斥徐晃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347章 毆打公卿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567章 玉門關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255章 逼宮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932章 隕將日第889章 暗度陳倉第19章 名揚州郡第822章 齊聚江東第497章 衝突第451章 馬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