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雖然我的創作正陷入低谷,可外篇寫的卻越來越精彩,定然不會讓大家失望的,後面的情節,詭異變換,哎,可惜我卻想不出如此精妙的清潔。你沒有看到?不要着急,存稿在我這裡,這兩天就更新到了。

劉備連忙阻止張飛:“翼德休得無禮!”

大臣中又有一人站出來拱手劉璋說道:“啓稟主公,主簿大人向來忠心爲主況老成持重,加上皇叔一再保薦料,料想定是能士,臣張鬆也願保舉此人,還望主公能網開一面。”

黃權對張鬆微微點頭示意,也不理法正又說:“主公,現在戰事緊急,張將軍又受傷,正是用人之際,我們可撥四百兵士,限期三月命此人奪下西充、巴西、巴川,若能收復失地張將軍之事一筆勾銷,如若不能數罪併罰再斬不遲。”黃權此舉既給了劉備面子又不損自家兵力,反倒是把這個難題留給了陸奧,事到如今也自能自求多福了。

劉璋看有臺階自然是趕緊下來,說:“公衡所言可行,不知道玄德公以爲如何?”劉備得到這樣的結果也不能繼續無理取鬧,畢竟事情陸奧錯在先前。

陸奧的小命算是保下來了,跟着劉備回到館驛,月英天化也安頓好,劉備再將各人一一引薦,然後分賓主落座,諸葛亮問道:“聽主公說無妨兄出自荊州,不知來此益州所爲何事,眼下出兵在即,如有在下能效勞的但說無妨。”

陸奧拱手:“在下於荊州之時就對臥龍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在下挾新婚妻子前來此處遊歷,不想發生這樣的事情,還要多謝先生出言轉圜之恩。”

諸葛微笑擺手:“不足掛齒,我主公愛惜人才,身爲臣子見主公如此極力保舉無妨兄,定然是大才,我責無旁貸自當盡力,無妨兄不必掛懷。”其實陸奧當時被問起字時只是想說叫什麼都無妨,沒想到老黃聽錯了,以爲他就是字無妨,弄的陸奧鬱悶了好久,覺得不倫不類的,可又哪裡敢說明白,只好將錯就錯久了也不以爲然了。

張飛也過來搭茬道:“陸兄弟的箭法很是厲害,險些取了某家性命,沒想到陸兄弟看起來瘦瘦小小的力氣這麼大,某家好生佩服。”陸奧這時候才細看張飛,也不像書中描寫的那樣連個人樣都沒有,眉眼之間也是英氣非凡,長相應該頗爲英俊,只不過這一臉的鬍子實在不算好看。

劉備被張飛這麼一提不禁問道:“無妨賢弟,我見你箭法非常,力道之猛翼德也恐有不及,但卻從未見你隨身寶弓,莫非剛剛回來的時候遺失了?”

陸奧伸手從身後取出強弓一按機關,弓身展開衆人見有如此構造也是匪夷所思,但看弓身造型已知是罕有寶物,張飛嘴上說着佩服心裡卻不服氣心想這麼個瘦小枯乾的人怎麼可能射出這等威力的箭,定是弓身上有些巧妙,遂不由分說借來看看。

張飛一拿起弓來覺得手中恍若無物頗爲不以爲然,仗着力氣驚人硬開強弓,心說這種弓還不一下就能拉斷了,也好出了這口惡氣,雙臂較力猛的一拉用盡全力剛剛開得滿弓,心中驚奇這弓掂起來根本沒有份量沒想到勁力竟可大過十石強弓,自己出盡全力纔將將開滿,那陸奧的臂力豈不是還在自己之上?當真是人不可貌相,遂收起輕蔑之心恭敬的還了寶弓。

其實陸奧自己都不知道這弓的好處是隨開弓之人的力道自行調解,務求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使用者全部的力量,虧得張飛只是開弓而沒有射箭,不然打下月亮都不知道去找誰人負責了。

劉備平生也未見過此等寶物,遂開口問道:“未知賢弟如此寶物叫什麼名字,從何而得?”

這可難住了陸奧,他自己都不知道叫什麼也不知道從哪來的,順口掰出:“回皇叔,這弓名爲‘養由基’弓,是當初在下學箭之時師父傳下的,至於出處在下真的不知。”

諸葛亮見此寶物也不禁說道:“天下奇人異士衆多,叫亮大開眼界,這等精巧的機關怕是師妹也做不出吧。”

這時候陸奧纔想起月英,一想起諸葛老婆被自己霸佔玩心又起:“臥龍先生口中師妹可是黃老先生的愛女黃碩黃月英?”

諸葛亮聞言一頓,轉而說道:“陸兄也知道師妹?師妹心靈手巧又博覽羣書其纔不亞天下名士,只是一直深居簡出,陸兄竟也知道果然見多識廣。”言語間略有驕傲之色。

陸奧心說你就跟這美吧,等會有你吃驚的,強忍得意說道:“月英正是拙荊,臥龍先生過獎了。”

看着諸葛亮滿臉驚訝旋又變爲悔恨甚至嫉妒,陸奧心裡真是好笑,可還要強忍着,對諸葛亮說道:“拙荊一直提起先生的驚天之才,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先生相較士元還高上幾籌。”

諸葛心裡有事也就隨便應付陸奧,可這小子不知好歹着實讓諸葛厭煩了一番,劉備衆人不明其中就裡,只道是陸奧見了諸葛心情激動,又想起這等人才被自己得到心中也是喜歡,之後的談話就在諸葛的鬱悶和陸奧的得意中繼續下去。

說回劉璋在朝堂受了劉備等人的怨氣,還在鬱悶聽到黃權求見,剛好氣沒地方撒傳了進來就是一通數落,黃權似是早知有這樣的結果一樣等到劉璋氣稍微消了些纔開口說道:“主公不必憂慮,公衡來此便是向主公說明的,主公當初宅心仁厚讓劉備入得西川,本是念着同宗之誼,不想這劉備狼子野心,藉着和張魯的幾次對抗擴充軍力收買人心,眼下我西川最大的心腹大患已不是張魯而是劉備,無奈關、張二人威猛加上臥龍諸葛更是如虎添翼,如不早做防範遲早壞了主公多年苦心經營。”

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8節 復仇第6節 拒降第2節 妙才第10節 合兵第9節 避禍第9章 集結第6節 改道第1節 誤中第5節 殉城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6節 前奏第8節 逆襲第10節 說服第8節 歸降第2節 魏延第2節 巨星隕落第9節 出使第5節 名將第1節 失敗第2節 外篇第1節 誤中第7節 夜談第1節 獻計第6節 逃敵第2節 海船第3節 神醫第8節 倒戈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0節 路線第9節 受困第1節 刺殺第十四節第九節第1節 單福第5節 啓示第4節 大戰第2節 巨星隕落第8節 誓言第7節 抉擇第4節 徐州第4節 危機第1節 恍如隔世第5節 離間第2節 撞車第十二節第4節 冒進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8節 嚮導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4節 兩雄交兵第1節 失敗第7節 平叛第4節 調兵遣將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8節 誓言第9節 子龍第10節 內應第9節 說客第7節 撤退第4節 徐州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6節 交涉第9節 背城第7節 遊擊第8節 長子第8節 嚮導第3節 別離第5節 夜襲第3節 壽辰第3節 比武(2)第10節 叛亂第6節 逃敵第4節 戰備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9節 受困第9節 受困第8節 誓言第6節 義士第8節 衝陣第十四節第8節 威名第8節 機謀第八節第九節第9節 山口第6節 派系第2節 亂戰第6節 反擊第3節 鬥志第3節 統領第2節 肺腑第8節 求助第1節 叛亂第5節 異狀第6節 破敵第3節 破陣第2節 冤情第4節 戰備
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8節 復仇第6節 拒降第2節 妙才第10節 合兵第9節 避禍第9章 集結第6節 改道第1節 誤中第5節 殉城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6節 前奏第8節 逆襲第10節 說服第8節 歸降第2節 魏延第2節 巨星隕落第9節 出使第5節 名將第1節 失敗第2節 外篇第1節 誤中第7節 夜談第1節 獻計第6節 逃敵第2節 海船第3節 神醫第8節 倒戈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10節 路線第9節 受困第1節 刺殺第十四節第九節第1節 單福第5節 啓示第4節 大戰第2節 巨星隕落第8節 誓言第7節 抉擇第4節 徐州第4節 危機第1節 恍如隔世第5節 離間第2節 撞車第十二節第4節 冒進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8節 嚮導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4節 兩雄交兵第1節 失敗第7節 平叛第4節 調兵遣將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8節 誓言第9節 子龍第10節 內應第9節 說客第7節 撤退第4節 徐州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6節 交涉第9節 背城第7節 遊擊第8節 長子第8節 嚮導第3節 別離第5節 夜襲第3節 壽辰第3節 比武(2)第10節 叛亂第6節 逃敵第4節 戰備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9節 受困第9節 受困第8節 誓言第6節 義士第8節 衝陣第十四節第8節 威名第8節 機謀第八節第九節第9節 山口第6節 派系第2節 亂戰第6節 反擊第3節 鬥志第3節 統領第2節 肺腑第8節 求助第1節 叛亂第5節 異狀第6節 破敵第3節 破陣第2節 冤情第4節 戰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