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山口

沿着海邊走路況果然好了很多,部隊不過是用了一天的功夫就繞過了山脈,眼見面前已經是一馬平川,大家的心情都隨着山勢逐漸開朗,準備

出了山口就安營下寨好好休息一下。

沒有想到剛剛出山口,程玉都已經明確的感覺到了一股危險的氣息,雖然不能明確說出到底哪裡不對,但程玉還是感覺到了不妥,身後突然有戰馬聲傳來,程玉回頭一看,是郭嘉湊了過來,他正想和郭嘉說自己心中的疑慮,郭嘉卻已經先開口:“大司馬,我感覺這裡的地形似乎很適合埋伏,雖然以前沒有和對手交鋒過,但也不得不妨,還是派出探馬四下觀察一下爲好。”

他的觀點正好與程玉不謀而合,程玉四下看了一下,見左面有一座高崗,附近的情況應該可以一覽無餘,於是派出一隊哨兵上去,自己命令軍馬先停下來,等情況分明瞭以後在繼續前進。

這座土崗並非很高,已經是在山脈的最邊緣,地勢也並非很陡峭,程玉在下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幾個人的身影。這些哨兵一路上都小心翼翼,他們也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不敢忽視一點蛛絲馬跡。

突然程玉發現山坡上的幾個黑點開始不進反退,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程玉知道一定有什麼古怪,馬上命令手下的軍馬擺開禦敵的陣型小心防範。

他這裡看不清,原來這些哨兵已經遭遇了敵人。他們一路搜索一路向山頭挺進,幾個人排成了錐形,這樣遇到什麼事情彼此也可以有個照應,正行只見,突然最前面的尖兵喊了一聲:“什麼人?”其餘衆人都向上望去。

可是話音未落,上面的樹叢中突然有一隻冷箭射出,尖兵閃躲不及,正中前心,當場倒下,後面的哨兵見自己的戰友倒下,各拉兵器,卻不進反退。

其實並非是他們貪生怕死,作爲一個哨兵來說,騁一時之勇,並非是他們的職責,他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得敵人第一手得資料,如今既然已經發現了敵軍,就沒有必要再在這裡糾纏。如果是在戰場上得話,他們都自信不管什麼樣得情況下,都不會有逃兵出現。

山上埋伏的敵軍見自己已經保露,不需要再掩藏身形,突然間有樹叢中出現無數的身影,前面的一羣人已經搭弓上箭,箭枝如雨點般落下,當場又有幾個士兵死於非命。

剩下的徐州軍撤退的速度更快了,他們知道面前的敵人不會是少量的散兵遊勇,很有可能是遼東軍在此伏擊自己,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告知主公,於是一邊用攜帶的武器撥打着鵰翎,一面腳下加緊。

不過雖然這些士兵還沒有回到程玉的身邊,程玉卻找已經發現了敵情,因爲埋伏在山坡上的敵軍已經紛紛由各自潛藏的地方露出了身形,很快山上就響起了號角聲,這是遼東聯軍準備

進攻的信號,眼前的草原上,突然都出現了敵軍的身影,呈一個扇面形,越來越多的身影出現,這回不用程玉再說什麼,手下的軍兵都已經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雖然敵人的埋伏已經出現,程玉的心中卻沒有慌亂沒有擔心,反而隱隱的有一種高興,一種解脫的感覺。

畢竟自己這段時間來雖然一直都在小心翼翼的行軍,卻一個敵人也遇不到,這種無處受力的感覺最讓人心生厭倦,即使今天遇到的是敵人的主力伏擊,起碼已經看到敵人的身影。

要說公孫度沒有太大本事,那也只是相對而言,畢竟在這羣雄割據的亂世,真正沒有本事的人就早被別人吞掉了,還哪裡輪的到他塞外稱王。他對敵軍的行動也是經過自己推算,才定下一路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的策略,至於最後一擊的地點,他就決定在這裡。

因爲畢竟北方的戰爭多是以騎兵爲主,任誰也無法改變,而騎兵在山地上,不但戰鬥力要大打折扣,而且完全失去了他的優勢,所以相比敵人也會盡量的選擇平原通過,最後作爲出山口的這裡,當然就是伏擊敵軍的最佳地點。

當公孫度聽到自己的探報回來說敵軍已經接近馬上就要出離山口的時候,心中已經在作打敗敵軍以後的打算,沒有想到程玉和郭嘉多年在戰場上的經驗與智慧讓他們在進入敵人伏擊圈以前就發現了危險,山上埋伏的軍馬見無論如何都會被敵軍發現乾脆就提前發動。

雖然沒有完全中伏,但身處敵人包圍圈中的感覺絕對不輕鬆,尤其無論遼東軍還是它糾集起來的聯軍都是久在草原縱橫的部隊,隱隱中已經有了狼性在裡面,就如同一種被狼羣包圍的感覺。

既然已經暴露,今天就與敵人在這裡決戰吧,公孫度此時也在軍馬的後面觀陣,見自己的聯軍已經都進入到了各自的進攻位置,於是命令手下的鼓手擊鼓發出信號,全軍發起衝擊。

第10節 先兆第8節 結親第8節 機謀第10節 內訌第9節 背城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9節 勸降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3節 詐城第6節 自焚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9節 子龍第4節 兩雄交兵第10節 聯姻第9節 攻防第5節 混亂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3節 分兵第4節 決鬥第7節 絕境第10節 擔憂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3節 刺殺(二)第7節 任命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2節 兩難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危機第5節 家常第9節 戰利第10節 叛亂第三節第9節 意外第2節 魏延第1節 單福第3節 平叛第4節 副將第5節 張燕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2節 得逞第6節 換箭第10節 叛亂第4節 鬼狐復活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7節 夜談第6節 敵後第7節 抉擇第6節 拒降第9節 醒悟第8節 悔悟第6節 玉璽第10節 施恩第5節 對策第4節 試探第十五節第5節 啓示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6節 舞劍第4節 求醫第1節 誘敵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四節第1節 除患第10節 衝擊第2節 海船第9節 詐城第10節 聯姻第8節 劫殺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5節 聯軍第5節 借兵第4節 副將第9節 頹唐第5節 壯士斷腕第1節 誘敵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5節 啓示第6節 破敵第10節 敵城第8節 衝陣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2節 降卒第9節 攻防第9節 受困第3章 求死第1節 叛亂第8節 恢復第8節 復仇第2節 冤情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3節 二馬第3節 敗兵相遇第10節 說服第4節 轉變第8節 逆襲第10節 借兵(2)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十一節第十五節第1節 “妥協”
第10節 先兆第8節 結親第8節 機謀第10節 內訌第9節 背城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9節 勸降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3節 詐城第6節 自焚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9節 子龍第4節 兩雄交兵第10節 聯姻第9節 攻防第5節 混亂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3節 分兵第4節 決鬥第7節 絕境第10節 擔憂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3節 刺殺(二)第7節 任命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2節 兩難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危機第5節 家常第9節 戰利第10節 叛亂第三節第9節 意外第2節 魏延第1節 單福第3節 平叛第4節 副將第5節 張燕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2節 得逞第6節 換箭第10節 叛亂第4節 鬼狐復活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7節 夜談第6節 敵後第7節 抉擇第6節 拒降第9節 醒悟第8節 悔悟第6節 玉璽第10節 施恩第5節 對策第4節 試探第十五節第5節 啓示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6節 舞劍第4節 求醫第1節 誘敵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四節第1節 除患第10節 衝擊第2節 海船第9節 詐城第10節 聯姻第8節 劫殺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5節 聯軍第5節 借兵第4節 副將第9節 頹唐第5節 壯士斷腕第1節 誘敵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5節 啓示第6節 破敵第10節 敵城第8節 衝陣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2節 降卒第9節 攻防第9節 受困第3章 求死第1節 叛亂第8節 恢復第8節 復仇第2節 冤情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3節 二馬第3節 敗兵相遇第10節 說服第4節 轉變第8節 逆襲第10節 借兵(2)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十一節第十五節第1節 “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