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爭論

史渙跟了夏侯敦這麼久,自然知道他的脾氣,聽他如此一說就知道夏侯敦的心眼已經活動,這次進攻,自己能得到了功勞自然也不會少,興沖沖的將這個消息轉達給好友韓浩。

韓浩聽罷,大驚失色,一把抓住史渙的衣襟:“你說什麼?你是說大將軍要發兵進攻鄴城嗎?”

史渙撥掉韓浩抓住自己的手說:“老韓,你激動什麼,我說的話什麼時候有假過,這個消息自然是千真萬確,其實大將軍還是在我的提議下才會有進軍鄴城的想法。這次的前鋒想來又會是你了,說,如果立了功勞,你用什麼來報答我?”史渙以爲韓浩是激動的失態,竟然向他邀起功來。

韓浩用手順勢在史渙胸前推了一把,重重嘆了一口氣:“公劉,你……你,真是讓你害死了。你怎麼會向大將軍提出這種建議,這下子事情可麻煩了,以大將軍的脾氣,既然他已經決定,可是很難再說服他回心轉意了。”

史渙對韓浩的表現有點不解也有點不以爲然,對韓浩說:“老韓,你瘋拉,什麼就把你害死了?難道你現在怕上陣不成?你要是怕的話,正好我想做這個先鋒,我就去和大將軍討令,你看怎麼樣?”

韓浩聽他說的不象話,連忙反駁:“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我問你,丞相給我們的命令是什麼?”

“你別老擡丞相壓我。”史渙聽的也有點生氣:“丞相雖然命令我們堅守不出,但那是他不知道這裡的情況,昨天我已經得到消息說敵軍的主力都離開了鄴城,那裡幾乎變成了空城一座,這樣的情況別說遠在西涼的丞相,就是你我當初又有誰想的到?敵軍的目的在奪取白馬,如果全按照丞相的意思難道我們要眼睜睜的看着敵軍攻打我們,甚至將白馬落到敵人手中也在所不惜嗎?我們現在最有利的方法就是馬上出兵襲擊冀州軍的後路,到時候不但能夠打亂敵軍的計劃,阻止敵人的構想,搞不好連冀州的土地都會落到我們的手中。也就是丞相不知道而已,如果他要聽到這個消息的話,定然也會和我們有一樣的看法。”

韓浩雖然對史渙這種明明做錯卻死不受教的做法有點生氣,但是兩個人多年的朋友,還是要苦口婆心的爲他解釋:“公劉,你要這麼想可就錯了,主公難道不知道戰場上瞬息萬變的道理嗎?他也是領兵多年的人了,讓我們專心防守不得出戰自然有他的道理。”

韓浩頓了一頓說:“徐州文武多好詭計,我們面對的陳宮正是其中最陰險的一個,當年在呂布手下的時候曾經策劃了對徐州的偷襲,幾乎將主公逼得走投無路。現在在這裡的衆人要是和他比詭計,不要說你我,恐怕就連大將軍也不是他的對手啊。”

史渙的心中還是一點服氣的意思也沒有,辯解道:“就算陳宮狗賊詭計多端,就算徐州的狗賊個個詭計多端,我們今天又不是去與他們硬拼或是鬥志,又怕什麼?我得到的消息絕對準確,現在陳宮定然已經不在鄴城之內,又怕他做什麼?”

韓浩對這個兄弟實在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細心的爲他解釋清楚:“既然陳宮是這樣一個詭計多端的人,你怎麼還能相信有關他的消息呢?我想他到白馬去不過是一個圈套,目的就在把我們引到鄴城去,雖然想不出他能有什麼詭計,但我知道事情一定沒有那麼簡單。”

“我看他的詭計就是讓你這樣疑神疑鬼的人不敢去鄴城,白白的放過這次機會,我派去的探子哪個不是精幹之人,他們報告回來的消息一定不會有錯,我不和你爭了,大將軍只是命令我將你們請到他的府上去,有什麼話你就和他說去吧。”說完史渙憤憤離去。

韓浩非常確信自己的直覺,雖然說不通史渙,但還是要試試勸說一下夏侯敦,於是也上馬奔夏侯敦府上而去。

夏侯敦早已等候多時,見韓浩來到,興沖沖的對韓浩說:“元嗣你來了,這次我們有了一個立功的好機會,只要抓住,擊敗徐州程玉自然不在話下,終於有機會出出胸中這口悶氣了。”

韓浩連忙對他說:“大將軍,出兵之事要謹慎啊。我看這次是敵人的一個圈套……”又將對史渙說過的話對夏侯敦重複了一遍。

沒有想到夏侯敦的回答竟然也和史渙一樣,兩人話不投機,漸漸竟然成了爭吵之勢。

最後夏侯敦一揮袖子:“你既然不願與我一同出兵,我也不勉強你,你喜歡怎樣就怎樣吧,但我意以絕,出兵之事不可更改。”韓浩還要再據理力爭,夏侯敦卻理也不理他徑自進入後堂去了。

大廳之上只剩下韓浩一個人呆呆的站在那裡,既然事情已經無法挽回,韓浩最後咬牙決定還是由自己來做先鋒吧,起碼可以小心一點儘量不中敵人的詭計。

第7節 劫營第10節 衝擊第2節 速戰第4節 糜竺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6節 拒降第十三節第2節 中伏第8節 無功第8節 倒戈第9節 攻防第5節 破城(2)第3節 說服第1節 霸王定計第4節 內亂第4節 危機第3節 急功近利第10節 盟約第5節 對策第5節 驕兵第9節 子龍第6節 虛兵第6節 險地第2節 規劃第9章 集結第6節 區別第4節 誘敵第4節 兩雄交兵第9節 刺客第七節第4節 探親第10節 漁人第8節 劫殺第7節 奪城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10節 衝擊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9節 子龍第4節 運氣第10節 謹慎第6節 改道第2節 遇險第5節 異狀第8節 陰謀第3節 擇第10節 定策第6節 失地第4節 鬼狐復活第9節 通行第五節第4節 大戰第5節 混亂第3節 二馬第8節 機謀第5節 陡遇強敵第10節 衝擊第3節 理念第6節 舞劍第7節 分歧第5節 連陣逞威第10節 棄城第2節 約定第5節 離間第9章 集結第2節 爭論第10節 叛亂第5節 離間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2節 魏延第5節 虎將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6節 交涉第四節第5節 張燕第1節 失城第2節 兩難第5節 突圍第10節 敗逃第10節 聯姻第7節 凱旋第10節 內訌第2節 降卒第1節 失城第8節 無功第十一節第10節 謹慎第5節 驕兵第4節 北顧第9節 二喬第7節 清野第7節 清野第1節 擁立第2節 背叛第6節 生天第5節 家常第2節 降卒第6節 虛兵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5節 破城(2)第8節 空城
第7節 劫營第10節 衝擊第2節 速戰第4節 糜竺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6節 拒降第十三節第2節 中伏第8節 無功第8節 倒戈第9節 攻防第5節 破城(2)第3節 說服第1節 霸王定計第4節 內亂第4節 危機第3節 急功近利第10節 盟約第5節 對策第5節 驕兵第9節 子龍第6節 虛兵第6節 險地第2節 規劃第9章 集結第6節 區別第4節 誘敵第4節 兩雄交兵第9節 刺客第七節第4節 探親第10節 漁人第8節 劫殺第7節 奪城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10節 衝擊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9節 子龍第4節 運氣第10節 謹慎第6節 改道第2節 遇險第5節 異狀第8節 陰謀第3節 擇第10節 定策第6節 失地第4節 鬼狐復活第9節 通行第五節第4節 大戰第5節 混亂第3節 二馬第8節 機謀第5節 陡遇強敵第10節 衝擊第3節 理念第6節 舞劍第7節 分歧第5節 連陣逞威第10節 棄城第2節 約定第5節 離間第9章 集結第2節 爭論第10節 叛亂第5節 離間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2節 魏延第5節 虎將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6節 交涉第四節第5節 張燕第1節 失城第2節 兩難第5節 突圍第10節 敗逃第10節 聯姻第7節 凱旋第10節 內訌第2節 降卒第1節 失城第8節 無功第十一節第10節 謹慎第5節 驕兵第4節 北顧第9節 二喬第7節 清野第7節 清野第1節 擁立第2節 背叛第6節 生天第5節 家常第2節 降卒第6節 虛兵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5節 破城(2)第8節 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