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分兵

卻說公孫度由戰場上大敗而回,心中也是鬱悶萬分,自己現在可是最鼎盛的狀態,十萬軍馬要在以前給自己的話,周圍的勢力哪堪一擊?現在這樣強盛的軍力竟然在戰場上慘敗而歸,難道自己招惹程玉真的是個失敗的選擇?

鬱悶歸鬱悶,他對自己的防守現在可是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自己當初選擇在醫巫閭山阻擊敵人自然又自己的想法,這裡可以說是遼東玄莵兩郡的門戶,一旦這裡被突破剩下的路上確實沒有什麼更加險要的地方了。但現在既然自己已經吃了敗仗,只能說再重新考慮一下自己防線的佈置問題了。

最後,公孫度撤兵到遼陰,另派自己的弟弟公孫恭鎮守遼陽,至於剩下的聯軍兵馬,他卻是想不出該怎麼處理,讓他們進城,自己怕會有什麼不測發生,沒有辦法,爲了自己的安全考慮,還是將各國各族人馬分散在遼陰周圍,爲自己守衛外圍。

在這種年代的戰爭大多隻有一種勝利方式,就是佔領敵人的城池,所以程玉帶領兵馬也向東進發,行了一半,聽說公孫度的軍力佈置,不過程玉還是對遼東的情況一無所知,只能再將田疇請來爲自己詳細解說一下。

遼陰遼陽雖然聽起來名字差別不大,事實上卻屬於兩個郡,遼陰在遼東郡,而遼陽在玄莵郡,都在遼水支流小遼水的邊上,古人有“山南水北謂之陽”的習慣,所以遼陽在北,遼陰在南。讓程玉比較高興的事情是兩座城都不大,連襄平的規模都比不上,所以奪取的難度並不是很高。

對於這兩座城的處理,沮授提出了一個意見,他認爲應該困遼陰,取遼陽,對公孫度的防線造成一點壓力,迫使其主動找徐州軍決戰,衆人對這個提議都沒有什麼異議。

樓班聽說要分兵,主動要求帶領烏丸人去進攻遼陽。其實程玉知道他的意思,他與自己一同進攻公孫度,主要是爲了擴張自己的勢力,和徐州的主力部隊一分開,自然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了。不過程玉卻同意了他的意見,玄莵那裡除了毗鄰高句麗與夫餘,有這麼兩個勢力牽扯樓班,料他也做不出什麼太出格的事情來,只要自己能夠控制住昌黎郡,就算樓班將玄莵佔了最後不還是要乖乖的吐出來。

這邊程玉自己帶領的人馬還是要繼續前進,如果自己不能牽制住聯軍主力的話,分兵計劃就沒有什麼實在的意義了。沒有想到他的軍馬到達了遼陰,還一仗沒打就先將遼東聯軍鎮住了,不管他怎麼引誘,就是沒有人肯出來迎戰。其實公孫度是希望其他幾個盟友可以先當炮灰消耗一下敵人的實力,順便也消耗一下這幾個盟友的實力,而鮮卑高句麗等族自然也沒有傻到用自己送死的程度,何況公孫度這種盟友已經無恥到連城都不讓自己進的程度,正好藉着在城外的有利條件,對公孫度的要求推三阻四。

公孫度雖然生氣,但連自己都不想與敵人消耗過多的兵力,又如何好強求別人,只是每天盼望程玉會主動出擊,自己有這城池作爲屏障,雖然不是特別堅固,但對付對方以騎兵爲主的兵馬,卻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他以爲程玉一定會着急,哪知道程玉早就心有成竹,因此也不急於開戰,正好可以修養一下自己的傷員。

不過程玉的軍馬還是有一點點麻煩,公孫度的堅壁清野畢竟發揮了作用,現在整個昌黎郡雖然都已經在程玉的控制之下,卻沒有一點糧食可以徵收,就連想買都找不到地方。戰馬倒是好說,到處都能找到新鮮的青草,可人就不好辦了,即使這裡獐狍野鹿隨處可見,卻也不能在兩軍交戰的時候讓士兵出去到處打獵吧?只有派沮授父子先回幽州去籌集糧草。

他這裡只盼望烏丸人不要太讓他失望,能夠趕緊對遼東軍造成一點打擊,還好,不過是半月的功夫,蹋頓就派人送來消息,遼陽城已經爲烏丸人所攻下,這樣的消息讓程玉都吃了一驚,想不到烏丸人的戰鬥力竟然這樣強,自己會不會養虎遺患?

其實他是有一點多心了,烏丸人能這麼快佔領遼陽,全是拜公孫恭所賜。

原來公孫恭一直眼高過頂,自以爲自己的武藝就算比不上呂布也差的不多,對大哥讓自己守衛遼陽有些不滿,只想上陣以自己的武力擊敗徐州軍,揚名天下。

正巧烏丸竟然與程玉軍分兵,來進犯遼陽,他以前與烏丸交過手,自然心中有低,帶領兵馬不守衛城池反而出城迎戰。

第6節 區別第5節 二劫第7節 低落第10節 縱虎第3節 血詔第3節 說服清明第7節 結拜第2節 進退第5節 初戰第7節 襲殺第六節第7節 平叛第10節 內訌第4節 獻門第3節 劫營(2)第7節 公子第4節 北伐第5節 醒悟第9節 二喬第6節 虛兵第3節 密謀第4節 決鬥第6節 義釋第7節 分歧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1節 騎戰第6節 失地第2節 奉獻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4節 鴻門第3節 脫殼第6節 換箭第1節 假假真真第1節 敗退第9節 避禍第4節 脫險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4節 冒進第4節 試探第8節 救人第6節 敵後第1節 軍師第8節 無功第8節 劫殺第10節 擔憂第5節 重逢第7節 反間第3節 脫殼第10節 內應第8節 復仇第1節 議和第2節 巨星隕落第6節 反撲第六節第10節 雙敗第1節 許攸第10節 漁人第9節 利益第7節 烏丸第10節 先兆第2節 回顧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十九節第1節 準備第8節 恢復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1節 使第2節 試練第4節 單于第十九節第7節 任命第6節 生天第2節 亂戰第7節 反目第7節 結拜第5節 離間第6節 意外第三節第7節 兵禍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1節 試探第4節 審訊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9節 出使第3節 理念第9節 二喬第5節 虎將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8節 請降第1節 受挫第2節 冤情第3節 密謀第7節 平叛第2節 會盟
第6節 區別第5節 二劫第7節 低落第10節 縱虎第3節 血詔第3節 說服清明第7節 結拜第2節 進退第5節 初戰第7節 襲殺第六節第7節 平叛第10節 內訌第4節 獻門第3節 劫營(2)第7節 公子第4節 北伐第5節 醒悟第9節 二喬第6節 虛兵第3節 密謀第4節 決鬥第6節 義釋第7節 分歧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1節 騎戰第6節 失地第2節 奉獻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4節 鴻門第3節 脫殼第6節 換箭第1節 假假真真第1節 敗退第9節 避禍第4節 脫險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4節 冒進第4節 試探第8節 救人第6節 敵後第1節 軍師第8節 無功第8節 劫殺第10節 擔憂第5節 重逢第7節 反間第3節 脫殼第10節 內應第8節 復仇第1節 議和第2節 巨星隕落第6節 反撲第六節第10節 雙敗第1節 許攸第10節 漁人第9節 利益第7節 烏丸第10節 先兆第2節 回顧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十九節第1節 準備第8節 恢復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1節 使第2節 試練第4節 單于第十九節第7節 任命第6節 生天第2節 亂戰第7節 反目第7節 結拜第5節 離間第6節 意外第三節第7節 兵禍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1節 試探第4節 審訊第1節 箭射劉玄德第9節 出使第3節 理念第9節 二喬第5節 虎將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8節 請降第1節 受挫第2節 冤情第3節 密謀第7節 平叛第2節 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