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反戈

雖然魏延憤憤不平,但見周圍的衆將沒有一個爲自己說話的,知是平素得罪人太多,只能強嚥下這口氣退回一旁。

張遼回到營中也對魏延一直念念不忘,他知道雖然現在主公在淮南的力量不弱,可畢竟劉表晦光養韜這麼多年,手下的勢力絕對不小,又有劉備兄弟那樣的人傑輔助,如果全面開戰的話,自己還真難抵擋,如果有魏延這樣一員虎將爲助,自己的壓力自然要少了很多。

可惜魏延也沒有那麼好對付,按照今天陣上的情況來看,他恐怕也是個文武全才,自己就是對付他,也需要大費周章,何況還要收降對方呢?

不過看魏延如此的本領,卻還是偏將,大概他在劉表手下並不得志,只要自己有機會,還是很有可能勸說動對方的,最後張遼歸結出一點,必須先生擒魏延。

但如何對付這個難纏的對手也讓張遼費了好久的心機。

次日清晨,士卒卻來稟報,魏延又在營外挑戰。張遼雖然還沒有想出什麼辦法,但不出戰更是什麼辦法也沒有,自己乾脆就一次一次的引,就不信這個魏延就永遠這麼冷靜,不會有一次衝動的時候。

果然,張遼又是打了一陣就敗回自己的隊伍,然後又是緩緩有序的撤退,魏延眼睜睜的看着對方離去,卻一點辦法也沒有,突然身後馬蹄聲響,他回頭一看,原來是蔡瑁手下的傳令兵,只聽他大聲說:“蔡將軍有令,命你趕殺敵軍不得有誤。”

魏延再一擡頭,卻看見蔡瑁正帶領着手下的衆將在營門口觀陣,只能對傳令兵說:“敵軍根本沒有敗卻退兵,一定是有什麼企圖的,請幫我回稟將軍,此時不宜追殺。”

卻聽傳令兵說:“蔡將軍早知你會有如此說辭,讓我告訴你,如果你違令的話,自然會有軍法處置你。”

“難道大將軍就不顧慮這些荊襄兒郎的性命嗎?”魏延有點氣急了。

“你們死活和我沒有干係,我只管傳令。”傳令兵冷冷的說。

魏延這下可真不幹了,他本來就暴躁,何況實在看這個傳令兵和蔡瑁不順眼,喊了一聲:“我殺了你這個兔崽子。”手起一刀,將傳令兵砍於馬下,然後對着身邊驚呆的士兵喊:“你們都聽到了,蔡瑁既然不管我們的死活,我們乾脆就反了算了。”

這些兵將大多聽到了剛纔的對話,加上平日裡魏延雖然和其他將官關係不好,但在士卒心目中還是很有威信的,大家一聲響應,各舉武器向荊州軍的陣地衝去。

顯然蔡瑁對他這個命令的後果估計不足,沒有想到魏延會臨陣倒戈,一時之間也是手足無措,眼看魏延的人已經快衝近,他纔想起命令放箭,但此時已經晚了,兩股一樣衣甲的人馬殺在一起,開始還能分的出誰是誰,殺到後來已經是全憑感覺。

魏延想衝到蔡瑁身邊,但蔡瑁手下雖然沒有什麼厲害武將,但人卻足夠多,將魏延團團圍住,魏延左衝右突,就是靠近不了蔡瑁。

張遼那裡正準備撤回自己的營寨,卻突然看到敵人自己打了起來,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敵人那裡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此有利的情形又怎麼能不用,於是他指揮人馬又殺了回來。

蔡瑁被一個魏延已經搞的心煩意亂,猛擡頭髮現張遼的人馬也殺了過來,哪裡還敢戀戰,忙命令軍隊撤回營寨。他本隊的人馬紛紛退進去,連剛纔還跟着魏延的人馬也大部悄悄的溜回了營中,等魏延反應過來,營門已經關閉了。外面卻還有蔡瑁的人。

這些人都涌到營門前,想砸開營門逃回去,蔡瑁一橫心,命令守衛開弓放箭,頓時外面慘叫連連,被射倒一片,這些人又紛紛的往回跑。

此時的魏延身邊還有個百十人在,突然間他發現自己雖然出了氣,但卻變的無家可歸,這時逃回來的荊州兵也漸漸聚攏在魏延周圍,倒不是魏延有多大的魅力,只是張遼的兵馬已經圍了上來,他們已經無路可走。

張遼看了一眼被圍在當中,孤獨落寞的魏延,心中竟有一絲熟悉的感覺,好象那個人啊,除了那種霸氣,魏延此時看起來就是一個呂布的翻版。看來他是被荊州軍拋棄了,此時正是收降他的時候,但真的沒有問題嗎?看他的樣子,恐怕也和奉先一樣野心勃勃吧?

唉,問題還是將來由主公決斷吧,於是張遼在馬上喊道:“魏延將軍,既然你已經無路可投,何不歸降我家主公。”

第5節 終第9節 背城第8節 說客第5節 異狀第5節 狂歡第4節 脫險第7節 分歧尾聲第1節 騎戰第2節 巨星隕落第10節 漁人第6節 反擊第5節 連陣逞威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7節 郡守第7節 報復第10節 內訌第5節 借兵第1節 獻計第7節 退兵第1節 霸王定計第5節 驕兵第1節 誘敵第10節 黃忠第3節 別離第十三節第2節 魏延第7節 歸順第5節 初戰第7節 波動第十節第8節 嚮導第2節 說第5節 夜襲第3節 刺殺(二)第5節 求和第4節 戰備第7節 歸順第10節 雙敗第8節 陰謀第5節 瘋狂第8節 重任第2節 不撓第5節 驕兵第3節 擇第6節 區別第十八節第2節 錦盒第2節 回顧第9節 通行第2節 進退第1節 賣主第5節 戰果第7節 醫聖第4節 大戰第1節 歸降第十九節第7節 堅持第6節 失地第10節 盟約第8節 長子第1節 勝利第3節 血詔第三節第5節 借兵第1節 霸王定計第7節 分歧第5章 抉擇第10節 義父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7節 老友第9節 巨弩第8節 結親第9節 出使第1節 投軍第6節 鐵騎第4節 混戰第5節 異狀第1節 擁立第5節 異狀第8節 希望第6節 義士第7節 報復第5節 破城第7節 遇襲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十四節第1節 誘敵第3節 刺殺(二)第4節 大戰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2節 妙才第8節 再會第七節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2節 約定第3章 求死第1節 準備
第5節 終第9節 背城第8節 說客第5節 異狀第5節 狂歡第4節 脫險第7節 分歧尾聲第1節 騎戰第2節 巨星隕落第10節 漁人第6節 反擊第5節 連陣逞威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7節 郡守第7節 報復第10節 內訌第5節 借兵第1節 獻計第7節 退兵第1節 霸王定計第5節 驕兵第1節 誘敵第10節 黃忠第3節 別離第十三節第2節 魏延第7節 歸順第5節 初戰第7節 波動第十節第8節 嚮導第2節 說第5節 夜襲第3節 刺殺(二)第5節 求和第4節 戰備第7節 歸順第10節 雙敗第8節 陰謀第5節 瘋狂第8節 重任第2節 不撓第5節 驕兵第3節 擇第6節 區別第十八節第2節 錦盒第2節 回顧第9節 通行第2節 進退第1節 賣主第5節 戰果第7節 醫聖第4節 大戰第1節 歸降第十九節第7節 堅持第6節 失地第10節 盟約第8節 長子第1節 勝利第3節 血詔第三節第5節 借兵第1節 霸王定計第7節 分歧第5章 抉擇第10節 義父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7節 老友第9節 巨弩第8節 結親第9節 出使第1節 投軍第6節 鐵騎第4節 混戰第5節 異狀第1節 擁立第5節 異狀第8節 希望第6節 義士第7節 報復第5節 破城第7節 遇襲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十四節第1節 誘敵第3節 刺殺(二)第4節 大戰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2節 妙才第8節 再會第七節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2節 約定第3章 求死第1節 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