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重任

程玉軍雖然進駐了荊州,不過卻馬上又開始做出徵的準備,這讓手下大多的文武不解,最後大家將重擔交給了太史慈,希望由他去向程玉探聽一下下一步的行動。

這些年來,程玉一直對太史慈尊敬有加,有些事情確實由他做比較適宜,因而他也沒有推辭。

等程玉聽到二哥的疑問,臉上露出了高深莫測的笑容,剛想回答,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於是轉頭問跟在自己身邊的龐統:“不知士元對下一步的行動又有什麼看法?”

龐統知是主公在考教自己,不過這樣的問題還難不倒他,必恭必敬的說:“想必主公是要兵進長沙吧?”

太史慈心中奇怪,馬上就在語言上表現出來:“主公,荊州劉表已經投降,各地的郡縣只要一封書信過去,定然馬上投降,您又何必再勞師動衆呢?”

程玉笑而不答,轉頭將這個皮球又踢給了龐統:“既然士元認爲我下一步會兵髮長沙,不知又有什麼依據呢?”

“主公,我軍雖然進了荊州,卻不能盡取荊州……”

程玉覺得這話越來越有意思,打斷他問:“說說,我軍爲何不能盡取荊州?”

“稟主公,江東孫策雖然身受主公大恩,又是主公的襟弟,但此人志向不小,定不會只在江南一地,如此時主公盡取荊州的話,孫策將四下無路,全被主公包圍,到時候雖然他是個義氣中人,但無人可以爲敵的情況下難免會對主公有異心,如果此時不想就此與他決裂的話,主公自然不能將荊州盡收囊中。按理來說,荊南四郡都不適合現在進兵收取,不過我想主公去長沙,應該是爲了一個人。”

“哈哈哈哈,好了,好了,龐賢弟果然厲害。——二哥,剛纔都是龐賢弟的猜測,就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了,不過……馬上要進兵長沙的事情倒可以告訴大家——哎,二哥來之前你們就沒有問過徐軍師或者郭先生嗎?”

太史慈想了想,突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郭先生倒沒有問,不過徐軍師當時只是笑而不答,說到了日子自然會知道。哈哈哈哈~這小子,都已經猜到卻不漏一點風。”

果然,修養了數天之後,徐州的軍馬還是向長沙進發,不過大家大多是一個好奇心而以,衆多謀士都能瞭解程玉的意圖,而想不通的武將能有上陣殺敵的機會就夠了,管他是不是必要。

不過沒有想到程玉竟然要龐統留下來鎮守荊州,龐統對此還真有點不願意,當程玉私下告訴他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問道:“主公,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向主公學習,您爲何突然就將我扔在這裡呢?”

程玉一臉正經的說:“士元賢弟,有一件事情你必須要知道,再好的老師也無法教出一個完美的學生,很多東西是要自己去領悟的,其實你在我身邊已經很久了,跟元直他們應該是會領悟到不少經驗,但這些經驗都只是一些死道理,具體的東西還要你實際體會才能明白,荊州可以說是四面環敵,是個最危險的地方,正是這樣的環境才能讓你最快的成長起來。如果你決意不想留在這裡,我也不會勉強,但我想提醒你,既然你要走兵家的道路,就沒有任何捷徑,只能靠自己的體悟。——況且,現在我這裡最可信的人就是你了。”

他最後的一句話,也不知裡面有多少水分,不過現在的情形龐統確實是鎮守荊州的一個比較好的人選,他出身的龐家,是荊州本地比較大的門閥,在當地有相當的影響力,而龐統本人不但聰明好學,又對自己忠心耿耿,確實是一個既能壓服地方又可以在強敵之中自保的人。

況且他前面說的全是真心話,他感覺龐統跟自己這麼多時間,真正經驗上並沒有太大的提升,畢竟沒有接觸實際工作的經驗,如果不想這個三國時代有名的大軍師就毀在自己手中的話,必須要讓他獨擋一面才行。

聽過這話的龐統,真就如同醍醐灌頂一般。自己一直都在追求更強,卻已經忘了作爲一個兵家來說,強的過程就是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如今主公將這樣一個重任交到自己手中,自己卻還想逃避,又怎麼能對的起主公的栽培和信任呢?

最後,龐統的眼中已經充滿了堅定的信念對程玉說:“主公之言,讓統茅塞頓開,我已經不負主公重望,守好荊州。”

有龐統肯留下來幫助自己鎮守荊州,程玉的擔心也少了很多,可以將精力都放在前線,於是二十萬大軍又一次出發,不過這次裡面卻夾雜了荊州原有的數萬兵馬。

第4節 喜憂第3節 鬥志第1節 受挫第十二節第4節 戰備第5節 困敵第5節 狂歡第7節 公子第8節 請降第3章 求死第2節 魏延第9節 背城第10節 內訌第8節 歸降第1節 使者第3節 脫殼第10節 失足第8節 迴心第1節 霸王定計第6節 人才第1節 擴軍第5章 抉擇第8節 閻柔第4節 雙雄第8節 迴心第1節 恍如隔世第3節 別離第10節 擔憂第9節 選擇第7節 奪城第10節 義父第8節 空城第4節 誘敵第8節 嚮導第5節 陡遇強敵第10章 城牆第10節 盟約第4節 探親第10節 借兵(2)第8節 恢復第9節 詐城第3節 水手第1節 使者第7節 報復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5節 狂歡第5節 初戰第4節 請求第2節 約定第6節 人才第5節 收穫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5節 名將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七節第6節 換箭第9節 背城第5節 戰果第5節 離間第5節 啓示第2節 還政第10節 借兵(2)第9節 竹槓第9節 勸降第7節 起兵第1節 擴軍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8節 條件第9節 刺客第10節 奇兵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1節 失城第1節 “妥協”第1節 投軍第7節 反間第7節 烏丸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2節 不撓第10節 漁人第3節 詐城第8節 嚮導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1節 “妥協”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3節 血詔第7節 郡守第7節 抉擇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6節 反擊第1節 “妥協”第8節 閻柔第2節 擺陣第7節 醫聖第2節 速戰第4節 決鬥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9節 竹槓第10節 叛亂
第4節 喜憂第3節 鬥志第1節 受挫第十二節第4節 戰備第5節 困敵第5節 狂歡第7節 公子第8節 請降第3章 求死第2節 魏延第9節 背城第10節 內訌第8節 歸降第1節 使者第3節 脫殼第10節 失足第8節 迴心第1節 霸王定計第6節 人才第1節 擴軍第5章 抉擇第8節 閻柔第4節 雙雄第8節 迴心第1節 恍如隔世第3節 別離第10節 擔憂第9節 選擇第7節 奪城第10節 義父第8節 空城第4節 誘敵第8節 嚮導第5節 陡遇強敵第10章 城牆第10節 盟約第4節 探親第10節 借兵(2)第8節 恢復第9節 詐城第3節 水手第1節 使者第7節 報復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5節 狂歡第5節 初戰第4節 請求第2節 約定第6節 人才第5節 收穫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5節 名將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七節第6節 換箭第9節 背城第5節 戰果第5節 離間第5節 啓示第2節 還政第10節 借兵(2)第9節 竹槓第9節 勸降第7節 起兵第1節 擴軍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8節 條件第9節 刺客第10節 奇兵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1節 失城第1節 “妥協”第1節 投軍第7節 反間第7節 烏丸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2節 不撓第10節 漁人第3節 詐城第8節 嚮導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1節 “妥協”第2節 盡收江東地第3節 血詔第7節 郡守第7節 抉擇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6節 反擊第1節 “妥協”第8節 閻柔第2節 擺陣第7節 醫聖第2節 速戰第4節 決鬥第3節 疑兵陷甘寧第9節 竹槓第10節 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