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挑戰

程玉一聽,原來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甘寧,忙一拱手說:“久仰大名了,聽說甘將軍縱橫長江未逢一敗,武藝冠絕天下,又有高超謀略,今天能夠見到你的面,真是三生有幸了。”

聽到這樣的讚賞,甘寧的臉上表情,一點變化也沒有,還是冷冷而又不失恭敬的回答:“程大人過譽了,我已經敗給了主公,並且敗的心服口服,如今的我,不過是主公馬前的一個小卒,只要能爲主公賣命就是我心中最大的願望了。”

話中在提及孫策的時候卻充滿了狂熱的景仰,看來甘寧也是個外冷內熱的人物,只要能獲得他的認可,他就會對你忠心不貳,這就是程玉對甘寧的結論。

至於孫策身邊最重要的人周瑜卻已經不需要介紹了,程玉和太史慈都對他十分的熟悉了。等孫策介紹完手下的人,程玉也把自己帶來的幾個重要人物都向孫策介紹了,這回驚訝的人變成孫策了,程玉帶來的這幾個人,大多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卻沒有想到竟然都可以被程玉收羅在帳下,孫策也不由對程玉的實力重新的做了一個評估。

其實這些人裡,還沒有當時名聲更大的高順呢,此時高順正屯兵在城的東北,程玉親自帶領的部隊屯住在城的西北,以求達成犄角之勢,高順的“陷陣營”要是拿出來,名氣可遠遠要大於甘寧的“錦帆賊”。

等互相介紹完畢後,剩下的實質性內容卻沒有了多少,當然也不能免俗的要吃吃喝喝,不過座位倒是很有意思,除了程玉坐在主位上,其他的人竟然打破了陣營,都座在自己感興趣的人身邊,太史慈自然是要和孫策一桌的,周瑜的座上有徐庶陪同,張遼坐在了甘寧的身邊,其他人大約都還是和自己的夥伴坐在一起的。

等到酒宴之上,程玉和孫策談論最多的自然要是前線的戰事,孫策向程玉介紹說:“說起來袁術老賊的實力還是不錯的,手下的大將張勳紀靈的武藝都很高超,前幾日沒有太把他們放在心上,交戰之下竟然還損失了一些將校,就是黃老將軍和紀靈戰了幾十個回合,也沒有能夠拿下他,無奈之下,只得將甘興霸也派上了戰場,殺了袁術幾員偏將,又鬥過了紀靈,將他打敗。要說紀靈的武藝也是很不錯的了,一口三尖兩刃刀使得出神入化,要不是興霸,怕還真沒有什麼人能對付的了他。”

他說這話,不過是恭維一下甘寧,作爲人主,給手下人點面子,可沒有想到,這卻激起了座上一人的不滿,只聽那人說:“想不到甘將軍竟然如此厲害,直視天下之人於無物,今日且讓我也見識見識。”卻是太史慈。

孫策這才知道失了言,忙打圓場說:“興霸不過是我手下的第一虎將,卻怎麼能和太史哥哥相比呢,如果有太史哥哥在的話,紀靈也不過是手到擒來,就算是張勳出戰,也不過是成全太史哥哥的名聲而已。”

可太史慈是個好鬥之人,怎麼會如此就同意,非要和甘寧一戰,甘寧本來聽主公對太史慈示弱,心中就有點不服,見太史慈又如此的不依不饒,也來了脾氣,站起身來說:“主公,末將本來武藝低微,但太史將軍如果要指點一二,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請主公准許我向太史將軍討教一下。”

程玉見話鋒不對,正想和和稀泥,太史慈卻沒有給他什麼機會,已經離開座位,對甘寧說:“還請甘將軍多多指教。”

此時如果制止二人,自然是駁了二哥的面子,程玉只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了孫策,可是此時的孫策也已經被二人勾起了武人的興致,竟然沒有看見程玉的眼色說:“既然如此,兩位就多加小心吧。”

甘寧聽如此說,對太史慈行了一禮:“這帳中地方狹窄,不如我們到外面考較一些馬上的功夫。”

兩人互道了一聲請,然後一起走出帳外。程玉擔心自己的二哥,只得也帶着手下人一起跟出大帳,最後所有的人都出來觀看兩個人的戰鬥。

一會兒的工夫,兩個人都穿好了甲冑,也都各自取出自己的兵器,太史慈用的還是在東萊的時候,程玉派人爲他打造的槍,甘寧的順手兵器,卻是一杆三停大刀,所謂三停,是說一丈長的刀,正好刀頭長三份之一,有點象後世的朴刀,但是長度要略微大一點,更適合馬戰。

兩個人離開五十步左右的距離,互相在馬上一致敬,然後各舞兵器,拍馬戰在一起。

第8節 倒戈第8節 救人第1節 叛亂第2節 妙才第4節 大捷第3節 統領第7節 老友第3節 鬥志第1節 受挫第5節 陡遇強敵第5節 終第5節 庭戰第3節 劫營(2)第8節 救人第10節 縱虎第10節 聯姻第7節 波動第7節 醫聖第七節第4節 混戰第3節 反擊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1節 誘敵第5節 醒悟第8節 威名第2節 反計第4節 北顧第5節 借兵第9節 三策第3節 鬥志第2節 撞車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4節 鴻門第10節 治療第2節 回顧第十節第10節 奇兵第3節 急功近利第2節 不撓第3節 壽辰第6節 逃敵第10章 城牆第2節 妙才第4節 變第3節 脫殼第2節 擺陣第8節 救人第9節 通行第2節 兩難第6節 義士第5節 破城(2)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4節 大捷第4節 探親第3節 壽辰第3節 援助第3節 十字路口第6節 生天第1節 驚變第十二節第7節 清野第5節 張燕第8節 救人第7節 低落第6章 內應第1節 賣主第4節 死地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4節 戰備第9節 子龍第10節 衝擊第2節 外篇第1節 成就第8節 陰謀第7節 郡守第2節 約定第10章 城牆第2節 還政第10節 敵城第7節 任命第4節 探親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2節 潰散第3節 脫險第7節 公子第9節 貂嬋第5節 收穫第9節 背城第9節 攻防第4節 危機第5節 陡遇強敵第9節 利益第9節 諾言第7節 溫侯第4節 鴻門第9節 內鬥第9節 鳳雛第5節 重逢第8節 說客
第8節 倒戈第8節 救人第1節 叛亂第2節 妙才第4節 大捷第3節 統領第7節 老友第3節 鬥志第1節 受挫第5節 陡遇強敵第5節 終第5節 庭戰第3節 劫營(2)第8節 救人第10節 縱虎第10節 聯姻第7節 波動第7節 醫聖第七節第4節 混戰第3節 反擊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4節 示弱襲宛城第1節 誘敵第5節 醒悟第8節 威名第2節 反計第4節 北顧第5節 借兵第9節 三策第3節 鬥志第2節 撞車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4節 鴻門第10節 治療第2節 回顧第十節第10節 奇兵第3節 急功近利第2節 不撓第3節 壽辰第6節 逃敵第10章 城牆第2節 妙才第4節 變第3節 脫殼第2節 擺陣第8節 救人第9節 通行第2節 兩難第6節 義士第5節 破城(2)第1節 無意犯衆怒第4節 大捷第4節 探親第3節 壽辰第3節 援助第3節 十字路口第6節 生天第1節 驚變第十二節第7節 清野第5節 張燕第8節 救人第7節 低落第6章 內應第1節 賣主第4節 死地第1節 天兵降壺關第4節 戰備第9節 子龍第10節 衝擊第2節 外篇第1節 成就第8節 陰謀第7節 郡守第2節 約定第10章 城牆第2節 還政第10節 敵城第7節 任命第4節 探親第4節 初會西涼軍第2節 潰散第3節 脫險第7節 公子第9節 貂嬋第5節 收穫第9節 背城第9節 攻防第4節 危機第5節 陡遇強敵第9節 利益第9節 諾言第7節 溫侯第4節 鴻門第9節 內鬥第9節 鳳雛第5節 重逢第8節 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