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三軍齊上陣

其實兩人之間的戰鬥不但一點也不精彩,反而沉悶的緊,兩人都是名滿天下的豪傑,雖然對自己的武藝,頗爲自負,卻也不敢有一絲一毫的輕視加諸對方身上,因此開始的一段時間都是兩人各自試探對方的本領。

他們身處局內也許還感覺不到,可在外圍的低級士兵卻隱隱的感覺到了暗藏的危機,什麼叫做殺氣?殺氣就是如同眼前的這二人般,雖然沒有兇險的招式,卻有着兇險的氣勢,讓其他人不自覺間已經越來越遠,將兩個人讓了出來。

可在混亂之中,大家都是保命要緊,哪能就控制的那麼嚴格,隨着外面的局勢一亂,還是有人被不自覺的擠到兩人的戰場之內。

高手對決,常常說到的一個詞就是氣機牽動,隨隨便便一個人卻輕易的打破了兩人之間的平衡。

其實兩人之間的戰鬥不但一點也不精彩,反而沉悶的緊,兩人都是名滿天下的豪傑,雖然對自己的武藝,頗爲自負,卻也不敢有一絲一毫的輕視加諸對方身上,因此開始的一段時間都是兩人各自試探對方的本領。

可是幾個回合過去,兩個人的風格突然一變,都開始以快制快,要說快,這本是使槍的訣竅之一,任何一個江湖上賣藝的都可以將一杆槍抖的如同車輪般大小。

但他們使的不過是花槍,眼前的兩個人手中都是貨真價實的馬上兵刃,便是被一般的錘斧砸中恐怕也不會有一點彎曲,卻被兩個人耍出了門扇大的槍花。

而且兩人又並非是用些輕飄飄的花俏,不止兵刃相交發出陣陣清脆的聲音,但是帶起的風聲就非是一般人輕易敢正面承受的。

再到後來,兩人都只餘半個身子可見——另外半個爲槍影所掩蓋。邊上功夫稍微弱一點的武將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對手,紛紛爲之側目,偌大的戰場變成了兩個人表演的舞臺。

要是以程玉以往的性子,恐怕見到這麼早就緊張的鳴金另想辦法,可是兩人速度都這麼快,程玉生怕自己讓趙雲一分神就會讓他遭受什麼危險,到了最後,竟然用手捂着自己的嘴,生怕一不小心發出點動靜就會影響到趙雲的發揮。

也是他多慮了一點,他與趙雲的距離恐怕大聲喊對方都不見得能聽到,只是關心則亂的道理而已。

一邊的龐德本是被搶救的對象,可惜黃忠都被徐州軍拉了回去,還哪裡有人顧的上追殺他,於是他回到陣中又換了馬出來,卻見馬超與趙雲殺的難解難分。雖然以他的眼力也看不出兩個人之間的高下,但卻知道眼前的趙雲武藝定然在自己之上,與主公相比也未必差的了,怕主公受傷,於是一揮大刀向前,想與馬超兩人夾攻趙雲。

後面的程玉見到龐德又上陣,心中頓時一陣緊張,自己手下能擋的住龐德的也就寥寥幾人,眼下黃忠受傷,管亥在戰馬岱,太史慈又被自己留在城中鎮守,竟是無人能幫趙雲。

他正在焦急的時候,龐德已經加入戰團,趙雲正與馬超鬥得緊,突然間又有如此一個高手加了進來,頓時壓力巨增加。可趙雲是何等人物,韌力之強無人能及,竟然毫無懼色,堪堪敵住兩人,口中還說:“來得好,再來幾個才痛快。”

可真正的受益者馬超反而不領情,他一向心高氣傲,自恃武勇天下無雙,只恨呂布早死無緣一戰,如今與趙雲一戰,就算在龐德的幫助下取得了勝利,卻也是要折損自己的名頭。

於是他一臉不悅,竟然收槍不攻,對龐德喝道:“令明退下!”

龐德畢竟跟了馬超這麼多年,突然見馬超竟然收槍退出,心中就知道他的意思,還想說話,卻聽見馬超那裡繼續說:“今日之戰是我的事情,你攪進來,豈不墮了我的名頭?”只能暗歎一聲,然後抽馬就走。

趙雲什麼時候怕過事,向來也是隻恨敵人不強,一槍向龐德招呼去:“敵將休走!”卻被另外一杆銀槍接了過去,然後是馬超冷冷的聲音:“不要管他,你我之戰尚沒有結果。”說罷對趙雲又是一陣猛攻。趙雲也只有心無旁騖專心與馬超放對。

卻說龐德被馬超喝退,知他性子,便向周圍望去,看看有什麼地方可以幫忙的,正看見馬岱被管亥逼的步步後退,於是大吼一聲向前相救。

馬岱的武藝雖然不錯,但是也分和什麼人比,管亥當初統領黃巾的時候武藝便是卓絕出羣,雖程玉縱橫天下這麼多年,經驗閱歷也大爲增長,雖然只是五虎將之末,卻也顯出了他的實力。

馬岱的性格確是與他堂兄大爲不同,見龐德助陣,高興還來不及,對他喊道:“謝謝令明兄,敵人厲害,你我合力先將這賊子拿下。”

後面的程玉剛剛見龐德甩開趙雲而舒一口氣,卻見他又奔管亥而去,馬上又將心提了起來,這樣的兩個人合力對付管亥,恐怕他也受不了啊。自己雖然或許有敵住馬岱的實力,但現在自己是三軍統率,怎麼可以輕易去與人搏命,最後無奈,看來只好鳴金了。

於是程玉傳令下去,鳴金收兵。那邊趙雲管亥等人雖然殺的興起,卻是誰也不敢違背軍令,畢竟這是每個軍人的準則,於是一起撥馬向本陣跑去。

馬超正殺的興起,自己與趙雲還沒有分出勝負,怎麼可以就此罷戰,一邊追一邊在後面喊:“趙雲休走,先敗在某家手中在跑。”追了幾步,卻駭然停住戰馬。

原來程玉聽過龐統講西涼兵的戰鬥方式,心中早有計較,龐統也是千慮一失,竟然忘記了徐州軍有一樣最大的法寶,用來對付涼州軍最合適不過。

眼前駭住馬超的就是這樣寶貝,徐州牀弩。雖然在這項東西上吃過虧的曹操劉備等人也都開始發展這種武器,可惜畢竟是晚了一點,無論數量上和質量上都無法與徐州軍的相比,馬超在戰曹操的時候也見曹操用過,卻實是大盾的剋星。

馬超猶豫了一下,有心想退,卻是在孫劉兩家之前,如果不戰而退,豈不是大大的墮了西涼軍的威風?

正在猶豫之間,卻見幾員徐州武將已經繞過弩車,迴歸本隊,而徐州的弩車陣也已經開始向前推進。

經過考慮再三,馬超還是覺得面子比較重要一點,想來就算有弩車,曹軍不還是經常敗在自己手下嗎?於是也長槍一揮,後面的軍令官得到命令,戰鼓敲響,西涼方陣也開始了移動。

涼州軍一向悍勇,剛剛又被馬超打過氣,現在氣勢正旺,雖然以前吃過弩車一點虧,但是也沒有見到過太大的數量,對眼前這一戰的艱難性還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依舊排着整齊的方隊緩緩加速。

徐州軍早就做好了完全的計劃,前面的弩車推進到一定程度就聽了下來,完全不似以往一直推進到敵人陣營之前,馬超也沒有見過徐州軍的傳統作戰方式,當然不以爲意,後面的西涼軍漸漸趕到他的身邊,繼續向前。

馬超所處的位置堪堪是弩車的射程之外,經過他身邊的涼州軍實際上已經進入弩車射程之內,可是徐州軍的弩車陣卻是一點也沒有動靜,任由敵人繼續向前。

西涼軍也不以爲意,如果敵人不加抵抗豈不是更好,損失也會少一點,於是腳下更加緊。

突然間,隨着後面的指揮旗展動,督戰官一聲令下,上百的弩車一同發動,竟然不是曲射而是平射。身處最前面的涼州軍都是久經戰陣之輩,隨着對面的弩箭射出,他們已經條件反射的將巨盾擡起,當然也不再是斜斜向上,而是乾脆就擋在了自己的面前。

可惜程玉在制定作戰計劃以前便已經經過周密的計算,眼下這個距離,基本上可以將巨弩的動能發揮到最大的效果。雖然敵人的盾牌已經夠大夠厚,但與這些弩箭比起來,還是袖珍了一點,當即只要被射中的人,都是盾牌碎裂直接被撞到後面的人羣中去,至於被碰到的部位,只有到大地上去尋找。

可西涼軍的兇悍也是出了名的,遭遇驟然打擊卻勢頭不減,他們也知道弩車裝填比較慢,眼前的距離也不夠對方射上幾箭的,除了弩車,料想對方也沒有其他什麼可以對自己造成危險的東西,只要眼前頂住便可扭轉局勢。

可就在這個時候,馬超卻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因爲敵人的後面竟然突然搭起了奇怪的東西,這東西其實一點也不奇怪,這就是徐州軍的另外一樣秘密武器——拋石車。

這個時候,涼州軍已經到達了拋石車的射程之內,對面的敵人突然下令,竟然三種遠程武器同時發動,在轟隆聲中,拋石車將巨大的石塊送上了天空,而與此同時,處在後面的弓箭手也彎弓向天,一陣箭雨隨石塊一同落下。更令他們感到畏懼的是,正面平射的弩車也在同一時間發射了又一輪弩箭,與他們配合的是前面兩排早就蓄勢等待的弓箭手,徐州軍竟然平射曲射相結合,看起來大有重機槍加加農炮的感覺,雖然原理和威力上都不可同日而語。

這下馬超軍可吃了虧,涼州軍都是下意識的將盾牌又高高舉過頭頂,可是他們的盾牌再厲害,能頂得住弓箭,還能頂住石頭不成,雖然是寥寥的幾架發石車,覆蓋的面積卻也不小,高空中落下的石頭往往直接連人帶盾牌一起砸飛,順帶撞倒了周圍一羣人,而這些人,馬上就命喪後面的石頭或者弓箭之下。

同樣前面的人也都面對着這樣的危險,憑藉弩車巨大的衝擊力,徐州軍可以輕易的撕破前面的盾牌防禦,而真正致命的是後面的弓箭,它們狠狠的插在失去了戰鬥力的人身上,讓他永遠也不能繼續投入下一次的戰鬥。

驟然的打擊,讓驍勇如西涼軍也在一時之間失去了勇氣和智慧,頓時亂成一團。馬超在後面剛剛看出了危險性,想不到這麼快就變成了現實,心中一陣絞痛,自己不過就這麼點人馬了,眼前的損失,明顯已經超過了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這一戰定然要自己元氣大傷,而且三家聯合進攻,就算拿下江夏,自己實際得到的利益也十分有限,看來自己的恢復大計恐怕是再無希望。

他這裡痛心不已不說,後面的劉備軍也隱隱感覺到了不安,雖然他們有意是將馬超當炮灰使,卻不希望他們敗的太慘,不然難免會牽連到自己,影響整個聯軍的士氣。

WWW¤тtkan¤c○

於是劉備下令自己的軍馬也由側翼對徐州軍發起進攻,另外一面派人馬上聯結孫權,兩路共進,同時展開。

孫權也知道現在不是鉤心鬥角的時候,眼前馬超的實力就已經讓他十分畏懼,可是在徐州軍那裡竟然一點好處也討不去,要是不加以援救的話,恐怕聯軍的敗亡已經指日可待。

孫劉兩家一發動,情勢上看起來可是比剛纔威猛多了,畢竟馬超軍的戰鬥力再強也比不上數量造成的威懾力。

程玉一點也不敢小視,眼前的敵人有哪個是好對付的,看看身邊,武將雖然不多,卻好在從來不缺兵馬於是分出兩路各自迎敵,管亥帶兵迎上孫權軍,而劉備軍一路,程玉則交給了久爲上陣的高順,畢竟好久沒有給他立功的機會,如今也要補償他一下。

可是程玉哪裡想的到,他的補償竟然差點將高順推到了危險的境地上。

第2節 遇險第6節 區別第3節 脫殼第8節 長子第4節 試探第3節 敗兵相遇第7節 低落第7節 反目第9節 說客第9節 鳳雛第10節 盟約第2節 治胡第6節 改道第5節 夜襲第4節 冒進第9節 攻防第8節 求賢第5節 困敵第3節 敗兵相遇第7節 撤退第7節 結拜第9節 諾言第9節 詐城第2節 撞車第2節 撞車第9節 詐城第3節 二馬第2節 還政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七節第3節 血詔第10節 內訌第5節 突圍第4節 審訊第3節 備戰第2節 規劃第四節第2節 治胡第4節 糧草第7節 凱旋第2節 速戰第7節 抉擇第4節 登位第10節 縱虎第4節 糜竺第3節 別離第6節 破敵第5節 混亂第2節 反計第7節 反間第1節 驚變第8節 指路第3節 密謀第3節 反戈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5節 收穫第8節 劫殺第5節 處罰第8節 求賢第8節 空城第4節 大戰第7節 任命第3節 壽辰第4節 北顧第十四節第8節 嚮導第10節 叛亂第6節 前奏第6節 區別第9節 惺惺第1節 恍如隔世第4節 調兵遣將第4節 混戰第10節 叛亂第2節 奉獻第8節 指路第7節 波動第10節 擔憂第十七節第3節 備戰第7節 遇襲第2節 還政第10節 借兵(2)第4節 決鬥第十三節第3節 抵達第5節 對策第6節 人才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4節 副將第5節 混亂第9節 利益第3節 擇第6節 虛兵第8節 迴心第3節 抵達第1節 失城第3節 平叛
第2節 遇險第6節 區別第3節 脫殼第8節 長子第4節 試探第3節 敗兵相遇第7節 低落第7節 反目第9節 說客第9節 鳳雛第10節 盟約第2節 治胡第6節 改道第5節 夜襲第4節 冒進第9節 攻防第8節 求賢第5節 困敵第3節 敗兵相遇第7節 撤退第7節 結拜第9節 諾言第9節 詐城第2節 撞車第2節 撞車第9節 詐城第3節 二馬第2節 還政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七節第3節 血詔第10節 內訌第5節 突圍第4節 審訊第3節 備戰第2節 規劃第四節第2節 治胡第4節 糧草第7節 凱旋第2節 速戰第7節 抉擇第4節 登位第10節 縱虎第4節 糜竺第3節 別離第6節 破敵第5節 混亂第2節 反計第7節 反間第1節 驚變第8節 指路第3節 密謀第3節 反戈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4節 將軍陣前亡第5節 收穫第8節 劫殺第5節 處罰第8節 求賢第8節 空城第4節 大戰第7節 任命第3節 壽辰第4節 北顧第十四節第8節 嚮導第10節 叛亂第6節 前奏第6節 區別第9節 惺惺第1節 恍如隔世第4節 調兵遣將第4節 混戰第10節 叛亂第2節 奉獻第8節 指路第7節 波動第10節 擔憂第十七節第3節 備戰第7節 遇襲第2節 還政第10節 借兵(2)第4節 決鬥第十三節第3節 抵達第5節 對策第6節 人才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4節 副將第5節 混亂第9節 利益第3節 擇第6節 虛兵第8節 迴心第3節 抵達第1節 失城第3節 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