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誘敵

其實要說起來,他的武藝就算比蹋頓差上一點也不會是很多,但他今天面對的不是單單蹋頓或者樓班。

當聽說敵人竟然迎出城外的時候,要是依照蹋頓的意思就是上去拼命了事,可這次身邊還有閻柔這個大軍師在,怎麼會作出這麼沒有腦子的事情呢?

只見閻柔將頭湊到了樓班的耳邊,將自己的看法說了一下,樓班馬上對蹋頓說:“蹋頓單于,我們此次進兵遼東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打敗公孫家,我們還要藉着這次機會,打出烏丸人的威名來,讓所有人知道我們纔是草原的霸主,我知道你一向勇猛過人,但戰爭是要靠用腦子的,剛纔田先生向我提了一個建議,我覺得很好,這次我們也要學學那些中原人用計謀來打敗敵軍。”

蹋頓本來對樓班說話的語氣很是不忿,但既然是閻柔的主意,他卻還是要認真考慮的。說起來閻柔確實是先和蹋頓比較交好的,當時蹋頓的地位在族中還不是很穩固,正是憑藉閻柔的幫助,才讓他成爲烏丸人中的第二號人物,樓班怕蹋頓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找人暗中接觸閻柔想將他拉攏過來,閻柔和蹋頓一商量,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奪取族中的最高領導權,而樓班又會隨時對付自己,正好乘着這個機會將自己的親信打入樓班的班底,所以閻柔假意投靠了樓班,成爲他手下的第一號謀士,幾年下來,取得了樓班的最大信任,而在他的暗中幫助下,蹋頓的勢力不但沒有萎縮,反而已經隱隱超過樓班成爲烏丸人中的實際領袖。

正因爲這樣,蹋頓知道如果閻柔說的話,就算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也一定是爲了烏丸整體的利益,但嘴上還是要和樓班擡槓:“他又能有什麼辦法?難道公孫恭就不是漢人了嗎?”

樓班哈哈一笑說:“雖然他是漢人,卻是一個比你還要笨的漢人。”

蹋頓的脾氣本來就不好,聽到樓班冷嘲熱諷臉上馬上就變了顏色,閻柔怕兩個人在這個時候鬧出什麼事情來,連忙打圓場說:“兩位單于大人不要再爭執了,請蹋頓大人聽我說說我的想法再決定不遲。”

他的計策也不是很複雜,既然公孫恭瞧不起烏丸人,那麼烏丸軍可以先示敵以弱,引誘公孫恭出城追擊,然後在路上比較險要的地方設伏,即使不能直接將公孫恭消滅,也可以將他困在那裡,到時候遼陽就成爲一座任人宰割的空城了。

對於計策本身,蹋頓根本就沒有什麼意見,他對閻柔的信賴就如同程玉對郭嘉的信賴一樣,但是他還是說:“既然你們堅持的話,那就試試吧,如果不成,就還是看我的厲害吧。”

也許對別人還又不成的機會,但對付公孫恭來說,基本上只要是條計策就可以取得效果。當兩軍一交上手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公孫恭竟然已經跑到了軍馬的最前面。

蹋頓對於逗引敵軍的事情可以說興趣不大,只是派手下的小酋長迎戰。烏丸雖然整體素質高,但單就武將來說,卻沒有武藝很高的人,也不用假裝,打了一會兒,就真正敗了下去。

公孫恭見自己神功發威,哪裡有什麼懷疑的地方,率領兵馬在後面緊緊追趕,這人引領了一陣,又換另外的同伴頂替他與公孫恭交戰,還是老樣子,打不過就跑,幾陣下來,已經距離城池有數十里之遠,公孫恭勝的興起,正巴望着多戰敗幾員敵將,爲自己闖闖名聲,根本不考慮回軍的問題。

突然間兩翼煙塵滾滾,兩隻烏丸軍左右包夾而來,公孫恭雖然知道敵軍有埋伏,心中也是毫不畏懼,料想以自己的勇猛,殺散敵軍自然沒有問題。哪曾想敵軍雖然圍了上來,卻沒有人再來和他單挑,只是遠遠的遊走放箭。

這下公孫恭氣的夠嗆,想要衝到敵軍陣前,可是烏丸人的弓箭卻不給他面子,幾次衝殺都被亂箭射回,他還好能應付的過來,可手下的士兵就慘了,隨着弓箭時時都再發出慘叫聲倒下。

他一看形勢已經與自己的構想有了很大出路,還想幹脆反身撤回城去,可沒有跑上幾步就發現自己與遼陽城之間也有敵人阻截。衝殺幾次不成,反而被包圍在野外。

這時候的他再也沒有時間去考慮自己的武藝問題,還是要以保命爲第一要素,且喜敵軍只是圍困卻不對他發動衝擊,這才讓他苟延殘喘。

第2節 潰散第9節 山口第7節 烏丸第3節 水手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6節 敵後第3節 十字路口第7節 老友第2節 回顧第2節 反計第4節 請求第8節 復仇第8節 條件第8節 悔悟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1節 失城第9節 子龍第5節 狂歡第5節 訪賢第5節 聯軍第7節 堅持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2節 談和第6節 險地第3節 破陣第9章 集結第9節 攻防第4節 冒進第9節 挑戰第2節 兩難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9節 避禍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十四節第5章 抉擇第8節 求助第9節 鳳雛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1節 試探第5節 壯士斷腕第1節 誘敵第1節 敵營第1節 勝利第10節 合兵第5節 狂歡第8節 威名第10節 施恩第3節 退敵第7節 報復第5節 夜襲第10節 異心第1節 受挫第10節 敗逃契子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2節 治胡第3節 說服第10節 比武第3節 借兵第7節 凱旋第6節 生天第6節 派系第3節 別離第10節 謹慎第8節 空城第1節 受挫第4節 大戰第9節 避禍第5節 狂歡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5節 啓示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8節 劫殺第5節 擾敵第3節 脫殼第5節 離間第2節 速戰第8節 衝陣第5節 破城第3節 血詔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8節 重任第9節 內鬥第3節 分兵第4節 師兄第2節 外篇第7節 溫侯第10節 路線第4節 單于第6節 險地第4節 求醫第7節 溫侯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7節 任命第1節 內應第7節 溫侯第8節 劫殺第10節 謹慎第4節 北伐
第2節 潰散第9節 山口第7節 烏丸第3節 水手第3節 三軍齊上陣第6節 敵後第3節 十字路口第7節 老友第2節 回顧第2節 反計第4節 請求第8節 復仇第8節 條件第8節 悔悟第1節 巧用胡車兒第1節 失城第9節 子龍第5節 狂歡第5節 訪賢第5節 聯軍第7節 堅持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2節 談和第6節 險地第3節 破陣第9章 集結第9節 攻防第4節 冒進第9節 挑戰第2節 兩難第3節 老將顯神威第9節 避禍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十四節第5章 抉擇第8節 求助第9節 鳳雛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1節 試探第5節 壯士斷腕第1節 誘敵第1節 敵營第1節 勝利第10節 合兵第5節 狂歡第8節 威名第10節 施恩第3節 退敵第7節 報復第5節 夜襲第10節 異心第1節 受挫第10節 敗逃契子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2節 治胡第3節 說服第10節 比武第3節 借兵第7節 凱旋第6節 生天第6節 派系第3節 別離第10節 謹慎第8節 空城第1節 受挫第4節 大戰第9節 避禍第5節 狂歡第3節 疑心生暗鬼第5節 啓示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8節 劫殺第5節 擾敵第3節 脫殼第5節 離間第2節 速戰第8節 衝陣第5節 破城第3節 血詔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8節 重任第9節 內鬥第3節 分兵第4節 師兄第2節 外篇第7節 溫侯第10節 路線第4節 單于第6節 險地第4節 求醫第7節 溫侯第4節 逆江戰劉備第7節 任命第1節 內應第7節 溫侯第8節 劫殺第10節 謹慎第4節 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