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親歷一戰

繼續往前走,就看到了駐紮在應縣的黃巾賊,這隻黃巾賊正是張樑本人。張樑在兄弟三個當成最爲魯莽,但是身高體旁有着一股巨力,非常武勇,上陣衝鋒殺敵也是一名猛將。

此刻應縣距離冀州只有一百里的路程,是冀州的前哨,守在這裡能夠給掐斷冀州的對外聯繫,也算是一種比較合格的戰略方針。

但是祖昭看到張樑的兵馬,清一色的匪氣,隊伍明顯的散亂,駐紮的營地更是隨意,應縣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城牆,士兵直接用帳篷駐紮。

祖昭看到張樑的駐紮之地沒有挖壕溝,沒有擺上拒馬鹿砦,更沒有步勇防守,這樣的黃巾賊偏偏能夠在冀州橫行無阻,讓祖昭覺得真是沒有天理了。從另外一方面講冀州官軍的實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垃圾。

“文丑將軍在下打前鋒,您率領人馬在後面策應,一旦我的幽騎撕開口子,您的兩千人馬直接廝殺過去,這些黃巾賊在冀州兵的眼中非常可怕,但是在咱們兩隻軍隊面前那就是一盤小菜!”

祖昭商議文丑。

“督郵不必客氣,文丑惟督郵馬首是瞻!”文丑現在就這句話說得很溜,不管祖昭商議他什麼,他這句話早就等着,因爲跟着祖昭戰鬥才順心了,幾乎躺着都能夠贏,從進入冀州前後小規模交戰有着四五次,幾乎沒有費勁。

“殺!”祖昭長槍一指,拿出強弩上着張樑的營地襲殺而去,斥候已經探明裡面有着五千人馬,這五千人馬在幽州所向披靡,打敗無數的官軍,此刻看到有着官兵殺來,沒有絲毫的害怕。

張樑就是坐在大帳當中,聽到有着一名銀袍小將率領着一隊兵馬上着自己的營帳而來,心中想的是那一路的官軍活膩味了?不知道他張樑的厲害嗎?

他點上兵馬率領着一千騎兵就來到營帳前,擋住了祖昭的進攻之路。

其餘的騎兵紛紛在營帳中休息,有恃無恐。

“前方哪裡來的小子,報上姓名來,我張樑不斬無名之輩!”張樑手中拿着四十斤銅錘,在戰馬上揮舞,他膀大腰圓體格彪悍,倒是有着一股勇武之氣。

“在下祖昭,右北平郡督郵是耶,下馬投降我可以讓你有個全屍,否則定然讓你成爲刺蝟!”

“哼,今日就讓你成爲肉泥!”張樑揮舞着着兩個銅錘,一夾馬腹就上着祖昭衝來,祖昭一個鐙裡藏身,用強弩向着他連射十隻長矛。

張樑揮舞着銅錘將前面的四根長矛都磕飛,但是剩下的六根長矛卻是插在了他的身上,因爲有着銅錘當成兩個盾牌用,倒是沒有死,卻是上上下下插滿了長矛,掉落馬下,被自己的部下搶回。

祖昭大聲吆喝,打着戰馬而上。

後面的文丑也是從後面上來,追殺已經沒有士氣的黃巾賊。

原本有着無比自信的黃巾賊,頓時慌亂起來,勉強迎戰,卻是被祖昭帶着強弩撕開口子,一步步的蠶食,所過之處都是一地插滿了長矛的屍體,讓黃巾賊膽戰心驚,從應縣奪路而逃。

文丑也是第一次看到祖昭用強弩進攻,強悍的殺傷力擊殺在人身上,如同撕開一層薄紙一般的簡單,無數具屍體給攔腰撞斷成爲兩節,這種強弩不是很重,但是卻是絕世兇器。

死不可怕,但是死的悽慘無比才是真的可怕。

尤其是被強弩上的長矛串成肉串纔是最爲可怕的存在。

張樑一路上悽惶無比,被文丑帶着人誅殺,凡是被殺者一律梟首,文丑的騎兵幾乎人人腰上都綁着十幾個人頭,兇惡無比,像是魔神一般。而祖昭的騎兵卻是拿着強弩掃開障礙,一路碾壓強推,阻擋者一律成爲刺蝟。

如同攆兔子一般,將張樑一隻兵馬追殺到了冀州城,張樑原來有着五千人馬,到冀州城的時候只有八百人,其餘都慘被梟首。

在冀州城下,有着一隻官軍,上面打着旗號正是黃埔嵩。

黃埔嵩坐在大帳當中,突然聽到騎兵震動,兩軍交戰的聲音,慌忙出來觀察,卻是看到了兩隻官軍追殺着一隊黃巾賊,那黃巾賊正是戰力頗爲強勁的張樑,這廝竟然狼狽不堪要不是被親兵馱着估計會被直接殺死。

“去問問這是哪裡的官軍,怎麼這麼威猛?”

黃埔嵩不由得驚詫,在冀州的這些酒囊飯袋每天都被黃巾賊壓着打,狼狽不堪,而這隻隊伍卻是威猛,如果冀州的隊伍都這樣,黃巾賊早就敗了。

而此時祖昭和文丑也來到黃埔嵩的大帳前。

見過黃埔嵩,祖昭和文丑依次行禮。

“你就是祖昭?聽說你發明一種絕世兇器,殺的黃巾賊望風而逃?”黃埔嵩一見到祖昭就拉過祖昭的手親切交談,他言談平和沒有絲毫傲氣,政治水平非常的高,至少讓祖昭沒有感到絲毫的做作。

“正是標下祖昭,那僅僅是小道,並非絕世兇器,能過偶上陣殺敵罷了,讓大人厚愛了,標下惶恐!”祖昭謙虛,他打眼望去發現在大帳中的將領各個都有着一股敵視的情緒,他殺黃巾賊如同殺兔子一般,對方卻是被黃巾賊殺的跟兔子有的一拼,讓官軍那一套不是俺們太無能,實在是因爲黃巾賊太狡猾的託詞徹底的破產,這不拉來了仇恨。

咦,有着一個傢伙沒有絲毫的嫉妒,反而是非常有着興趣,看着祖昭,臉上有着一股愛才的表現,這個傢伙也就三十歲左右,長相極爲的儒雅,書生氣息卻是佩戴着一把絕世寶劍,像是一名儒將。

這個傢伙坐在這裡,就如同將一塊黃金掉落在沙子裡,此刻是光輝閃閃,讓祖昭不另眼相看都不可能。

“不知道這位將軍是?”祖昭覺得有必要認識這位氣質極爲特殊的傢伙。

“哈哈,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典軍校尉曹孟德,孟德是我引以爲傲的將領,你們要好生親近!”黃埔嵩對於這位白衣儒將非常的推崇。

祖昭聽到這個名字,如雷貫耳,三國第一猛人,想不到見到了真人,這個傢伙在衆多極度小氣的將領中,顯得胸懷若谷,爲人灑脫文質彬彬,就光這賣相就可以迷惑無數英才爲之賣命,難怪有着稱霸三國的成就。

祖昭連忙拱手:“久仰孟德兄的大名,失敬失敬!”

曹操不由得奇怪的問道:“祖昭督郵以前聽說過某的名字?”

祖昭心想老子在後世天天看三國,怎麼不知道你的名字,你的名字流傳千古你不知道?一代梟雄啊!

“孟德兄美名傳得很遠,我是偶然聽到一位故人對你非常的憧憬,從故人的嘴中知道孟德兄的!”祖昭打個哈哈,將這個問題給遮掩過去。

接下來和大帳當中的其他將領見面,在祖昭的眼裡,其他的將領,那就是一衆土鱉,一聽到祖昭的名字,有着天然的敵視,視他爲洪水猛獸。

文丑在旁邊也是備受排擠,和祖昭受到的待遇一樣。

“賢弟,我們似乎是受到了排擠,你看看他們紛紛抱團,似乎要將我們孤立起來!”文丑在一旁悄聲的說話。

祖昭點點頭,這是到了人家的地盤,摸不清情況還是不要張揚的好。

黃埔嵩似乎也覺察到這點,但是微笑不語,曹操在一旁看着衆將領的表現,同樣有着一股嘲諷的表情。

“既然有着文丑將軍祖昭將軍前來助陣,我們現在可以分兵多處,消滅黃巾賊,做到各個擊破,爭取早日滅掉冀州的黃巾賊!”

黃埔嵩大聲的下軍令。

……

祖昭和一名叫做萬思德的將領一起分到路郡,萬思德從見到祖昭的那一刻就擺着一副臭面孔,對祖昭不加以言辭,冷漠應對祖昭的搭訕和寒暄。傲氣十足,王八威風淋淋。

祖昭和這廝一起營救路郡的郡治王賢,一路上無論是紮營還是行軍,這廝從來沒有和祖昭溝通過,祖昭幾番建議都被他冷冷的拒絕。

路郡很快就到了,在路郡外有着三千兵馬圍困路郡。

路郡的郡治王賢看到官軍眼淚都留下來了,從城頭上射下飛箭,請求官軍早日解除路郡的圍困。

祖昭策馬上前,發現路郡這個郡縣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城牆上的士兵臉色都非常差,有着一股菜色,這是餓着肚子作戰的典型表現。可見郡縣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危機時刻。

甚至有着官兵從城頭上直接掉落城下,那是餓暈了。

在這樣的狀態下,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

“萬思德將軍,標下請求率隊出戰,標下能夠保證一個騎射的功夫拿下路郡!”祖昭覺得不能夠再猶豫,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容不得半點的大意。

萬思德一聽,臉上頓時有着不豫之色。心中想的是:“哼,想要搶軍功?想要大勝仗?哪裡有那麼容易的事情?跟着老子混,老子就玩死你!”

心中想着,臉上卻是平靜的很,開口就說:“賢弟,不可着急,這樣吧讓爲兄前去攻打路郡,你在後面壓陣就可以了!此事就這樣吧,無需再議!”

說罷起身就走,留下祖昭曬太陽。

“好,我就看看你這個土鱉如何進攻!嘿嘿,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覺得我祖昭好欺壓,嘿嘿,我讓你吃不了兜着走!”

祖昭看着萬思德假裝公正無私的臉,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體的計謀,如果這個傢伙不識擡舉,再繼續擠兌他,堅決給這個傢伙一個教訓,讓他知道馬王爺是有着三隻眼的。

圍困在路郡縣的是清一色的步勇,連一隻馬屁都沒有,或者說是清一色的流民,這些傢伙倒是心狠手辣的很,所過之處都是屠城屠殺流民,因爲見過血,戰鬥力極爲的強悍,最爲重要的是這些傢伙懂得排兵佈陣,營帳前的拒馬樁,鹿砦,水溝,用木架子做成的瞭望塔都有,非常的條理。

萬思德似乎是看到這裡沒有騎兵,所以也覺的是一個非常好攻打的地方。

殺!

“殺!”

萬思德率領着五千騎兵洶涌而去,連分兵攻擊左右兩翼的部署都沒有,看的祖昭直罵笨蛋白癡傻瓜。

騎兵最大的特點就是機動性。

步兵勝在防守,而騎兵的優勢是攻擊性,只要左右兩翼展開,就如同削平果一樣,慢慢的一層層將步兵給削弱,到最後甚至能夠不戰自勝。

但是步兵明明挖好了壕溝,擺上了拒馬鹿砦,還有着攔截騎兵的木樁,重重防護騎兵的措施都有,還領着騎兵往上撞,這就是白癡。

尤其是萬思德率領的騎兵根本就沒有馬鐙馬鞍,戰馬不能夠飛躍,談何衝過拒馬的馬樁?

五千騎兵如同洪流上着對面衝擊而去。

很傻逼很強大,許多騎兵僥倖衝過拒馬鹿砦,卻是直接馬失前蹄掉落到壕溝裡,壕溝上面的黃巾賊拿着長矛刷刷的刺下。

損兵折將,不是一般的虧損。

五千騎兵給硬生生的攔住,死在壕溝裡的騎兵都被黃金賊撈起來,擺在拒馬樁前當拒馬用,甚至還有着活的騎兵被直接釘在拒馬上慘嚎。

祖昭已經給這個活到中年,號稱帶兵二十年的萬思德貼上了一個超級白癡標籤,和這樣的三國土鱉生氣,真的是不值。

知道這個傢伙的真材實料,祖昭已經不對這個傢伙抱有什麼合作共贏的想法,這個傢伙小肚雞腸,自從祖昭來到這裡就處處針對,打仗只是知道傻衝一氣,在騎兵稱霸的三國時代,硬生生的被一羣步勇給殺的丟盔棄甲,說出去絕對是超級大笑料。

祖昭好整以暇的坐在案几上,也不說話,聽着萬思德手下大將抱怨黃巾賊的壕溝挖的太深,以至於戰馬掉下去就爬不上來,還有着對方的拒馬竟然太高,讓他們的戰馬都跳不過去,以至於讓無數戰馬直接撞死在拒馬安裝的長槍上。

抱怨,只有抱怨。

抱怨的意思是對方竟然不傻?怎麼可以設計那麼多困難呢?

讓我們騎兵吃了大虧!

祖昭差點都笑出來,穿越到三國,終於明白爲何黃巾賊能夠肆虐一年,而東漢王朝卻是絲毫沒有辦法,最爲根本的原因是這些官軍早就沒有了銳氣。暮氣沉沉,士氣全無。

萬思德坐在大帳當中,臉色異常難看,他早已經看到祖昭漠然的表情,心中卻是極爲的不舒服。

“在下想請督郵出戰,不知道可否?”萬思德上着祖昭拱手,一張刻薄的臉上有着一絲擠出的笑容,他倒是不想讓祖昭出戰,可是眼下打了敗仗,損失了五百多騎兵和戰馬,如果回去必然會受到軍法處置,問題很嚴重。

祖昭端着茶水,正眼也沒有看他。

用略微平淡的語氣說話:“那就請萬思德將軍按兵不動,賢弟做事情上來不喜歡和庸才混在一起,我若是撕開這步勇的守衛,打進城裡,到時候自然請您進入路郡縣!”

話語中非常不客氣,但是也僅僅是不客氣而已。

萬思德一愣,大概從來還沒有人敢這樣對着他說話,但是想到祖昭百戰百勝的名聲,還是答應了祖昭請求。

午夜,祖昭率領騎兵上着黃巾賊的步勇而去。

這一次拒馬的數量又加了一倍,壕溝挖的更寬更深了,騎兵憑着馬屁根本就無法越過,防衛的可算是非常恰當。

祖昭命令侯勇,韓當祖平一起帶領騎兵攻擊左右兩翼,而他卻是用香瓜手雷轟擊藏在壕溝的步勇,強弩更是射出,一旦有着步勇露頭一律釘殺,一路橫推過去沒有半點的難度,而當侯勇祖平從側翼攻擊的時候,所有的黃巾軍立刻潰散。

前後一個時辰,結束了交戰。

天色稍微明亮,祖昭就在城下見到了路郡的郡治王賢。

“大人,眼下黃巾賊早已經撤退,請大人開城門讓我等將士進入!”

王賢哈哈大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援軍,立即吩咐城門打開。

親自下來爲祖昭牽馬,態度可謂是真誠,祖昭一翻身下來人家做個態度就可以了,真的讓那個郡治牽馬,那顯得太自大了。

而這個時候,萬思德帶着自己的騎兵勇猛的衝了過來,勒住馬頭上着郡治王賢拱手道:“標下萬思德,剛纔攻打黃巾賊一路頗爲辛苦,恕不能夠和大人親熱,某先進入城中!”

“慢着!私德兄長請將城外黃巾賊丟棄的糧草追回來,不然我們進入城中糧草也是有着絕大的問題,日後行軍打仗沒有糧草,後果無法想象!”祖昭提醒這個白癡,不要搶軍功先把後顧之憂給解決了。

萬思德哈哈一笑:“某剛纔和城外的步勇一戰頗爲辛苦,需要休息,糧草一事慢慢再議,我看賢弟也不用去着急糧草,現在黃巾賊已經被某殺退,相比某的威風已經傳到黃巾賊的耳中,他們怎麼敢再來?”

一句話就將祖昭的八百幽騎的戰功給貪墨了。

合着剛纔祖昭的一番征戰,殺退黃巾賊的成果是他萬思德干的。

見過無恥的,還沒有見過這麼無恥的。

第98章 ,城門失陷第34章 ,郡北之惑第42章第3章 ,欲加之罪第32章 ,計劃安排第19章 ,路遇折返第41章 ,預下計劃第80章第7章 ,又一公孫第78章 ,暗夜追擊第36章 ,桃李不言第37章 ,定罪叛將第17章 ,糧草之困第26章 ,世道不平第91章 ,大戰在即第35章 ,故我忠臣第25章 ,突發事故第28章 ,黑箭之兇第87章 ,千斤之火第97章 ,鮮卑之猶第36章 ,桃李不言第28章 ,勢如破竹第100章 ,以正威名第94章 ,接連慘敗第108章第68章 ,別有爭執第67章 ,銷蝕硫磺第117章第58章 ,新式軍服第97章 ,鮮卑之猶第65章 ,血戰之際第118章 ,說服袁紹第55章 ,風言風語第6章 ,郡府一見第55章 ,名家之後第23章 ,風雨欲來第48章 ,漁陽一屠第82章 ,軍械良材第4章 ,李信帶信第111章 ,水淹大軍第76章 ,一有失誤第81章 ,神醫華佗第73章 ,太守遭遇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54章 ,策定新規第84章 ,大戰文丑第57章 ,縣府一會第121章 ,本初再戰第69章 ,火軍埋伏第61章 ,硬上弓第121章 ,本初再戰第63章 ,進退維度第88章 ,四散斥候第86章 ,引經據典第15章 ,小小較量第9章 ,又見黃巾第6章 ,航海之想第80章第55章 ,風言風語第49章 ,短兵相接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48章 ,大戰紀靈第36章 ,助公孫瓚第11章 ,徐無之議第13章 ,海蠣產品第57章 ,火計之計第70章 ,野獸戰術第44章 ,戎裝出討第17章 ,糧草之困第60章 ,清河決戰第55章 ,風言風語第93章 ,志在四方第97章 ,獲勝之餘第64章 ,郡府奇遇第35章 ,兩地之思第17章 ,馬騰叛亂第50章 ,功變爲過第16章 ,張預求救第25章 ,縣令之豫第16章 ,張預求救第75章 , 擂臺選將第75章 ,親歷一戰第78章 ,再起戰亂第55章 ,貪圖己利第35章 ,一事而起第85章 ,訓練之日第71章 ,神模驅獸第8章 ,夜幕殺人第98章 ,城門失陷第18章 ,無終之夜第78章 ,縣府一聚第49章 ,雙將爭鋒第13章 ,光和七年第14章 ,發展貿易第127章 ,與之結盟第98章 ,打造裝備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117章第78章 ,再起戰亂第80章 ,新夜
第98章 ,城門失陷第34章 ,郡北之惑第42章第3章 ,欲加之罪第32章 ,計劃安排第19章 ,路遇折返第41章 ,預下計劃第80章第7章 ,又一公孫第78章 ,暗夜追擊第36章 ,桃李不言第37章 ,定罪叛將第17章 ,糧草之困第26章 ,世道不平第91章 ,大戰在即第35章 ,故我忠臣第25章 ,突發事故第28章 ,黑箭之兇第87章 ,千斤之火第97章 ,鮮卑之猶第36章 ,桃李不言第28章 ,勢如破竹第100章 ,以正威名第94章 ,接連慘敗第108章第68章 ,別有爭執第67章 ,銷蝕硫磺第117章第58章 ,新式軍服第97章 ,鮮卑之猶第65章 ,血戰之際第118章 ,說服袁紹第55章 ,風言風語第6章 ,郡府一見第55章 ,名家之後第23章 ,風雨欲來第48章 ,漁陽一屠第82章 ,軍械良材第4章 ,李信帶信第111章 ,水淹大軍第76章 ,一有失誤第81章 ,神醫華佗第73章 ,太守遭遇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54章 ,策定新規第84章 ,大戰文丑第57章 ,縣府一會第121章 ,本初再戰第69章 ,火軍埋伏第61章 ,硬上弓第121章 ,本初再戰第63章 ,進退維度第88章 ,四散斥候第86章 ,引經據典第15章 ,小小較量第9章 ,又見黃巾第6章 ,航海之想第80章第55章 ,風言風語第49章 ,短兵相接第120章 ,巧佔幽州第48章 ,大戰紀靈第36章 ,助公孫瓚第11章 ,徐無之議第13章 ,海蠣產品第57章 ,火計之計第70章 ,野獸戰術第44章 ,戎裝出討第17章 ,糧草之困第60章 ,清河決戰第55章 ,風言風語第93章 ,志在四方第97章 ,獲勝之餘第64章 ,郡府奇遇第35章 ,兩地之思第17章 ,馬騰叛亂第50章 ,功變爲過第16章 ,張預求救第25章 ,縣令之豫第16章 ,張預求救第75章 , 擂臺選將第75章 ,親歷一戰第78章 ,再起戰亂第55章 ,貪圖己利第35章 ,一事而起第85章 ,訓練之日第71章 ,神模驅獸第8章 ,夜幕殺人第98章 ,城門失陷第18章 ,無終之夜第78章 ,縣府一聚第49章 ,雙將爭鋒第13章 ,光和七年第14章 ,發展貿易第127章 ,與之結盟第98章 ,打造裝備第110章 ,鮮卑大將第117章第78章 ,再起戰亂第80章 ,新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