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面見曹植

聽徐庶說出如此一番話,龐統與劉封皆是面面相覷,二人對曹操,俱是不甚熟知,但皆知曹操乃是當世一大梟雄,如今竟被徐庶稱之爲奇怪之人,二人怎能不驚奇。

“曹操早年對其妾室所生之子曹衝十分喜愛,那曹衝亦是自小便聰慧非常,但天命難料,曹衝未及十歲便不知患了何種怪病,一命嗚呼,除曹衝之外,曹操尚有不少子嗣,但長子曹昂早在宛城之時便被張繡部衆所殺,餘者其中可堪大用者,唯有其正妻所生曹丕,曹彰與曹植三人……”

徐庶言及此時,劉封在旁忍不住問道:“人稱曹丕乃是文武雙全之人,頗有些曹操早年之風采,爲何曹操不將曹丕委以重任,卻偏偏對曹植愛不釋手?”

徐庶聞言到:“庶之前所說奇怪之處便在於此,曹丕年長,又文韜武略皆有所得,但其心計亦是有些深沉,曹操本人便是心機深沉之人,曹丕每每在曹操面前功於心計,曹操便有些不喜,但曹植此人,年少輕狂,好吟詩作賦,頭腦頗爲聰慧,只是不善治國理政,曹操不知怎地,只想讓曹植繼承其衣鉢,這才每逢大戰便將曹植帶在身側,爲的便是讓麾下文臣武將皆與曹植相熟,日後好能好生輔佐。”

劉封聽罷,沉思了片刻,問道:“以元直這些時日在曹操陣中所見,曹植此人爲人如何?”

徐庶一聽劉封問起了曹植爲人,心中便是一動,略微思慮了片刻,答道:“曹植此人,確實是才華橫溢之輩,亦並無曹丕那般心機深沉,但依庶之見,恐並不適合繼承曹操之位,此人行事有些放蕩不羈,不甚重視禮法,且有些嗜酒成性,曹操麾下不少老臣因此對曹植都是頗有些微詞。”

“若是曹植當真是如此之人,那倒是甚合吾意!”劉封聽罷,竟然是面露喜色,口中自言自語道。

“子威莫非是想要……”徐庶與龐統二人對視一眼,話說了一半便又咽了回去,他們二人立即就知道了劉封心中的想法,也知道了對方心中有多麼的震驚,劉封此時僅僅是劉備義子,劉備麾下一員將領而已,竟然心中產生了如此大膽之想法,怎能不讓他們二人震驚。

“不錯,早在得知曹植跟隨曹操此番出征赤壁,封心中便模模糊糊有了些許想法,但真正當看到曹植在曹操陣中之時,封才最終下定決心,眼看那曹操此時鬚髮皆已經花白,縱使是稱霸中原,他又能有幾多時日?這天下大勢,必然要應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是故封才臨時決定未將曹操頭顱斬下,而是將曹植暫扣於此。”

“那曹植心性十分孤傲,便是在曹操陣中,亦是隻與那主簿楊修交好,皆因楊修與曹植一般,皆是少有才學之人,子威乃是一武將,曹植頗有些不能看得起一般武將,是故想要以曹植制約曹操易,若要想控制曹植爲我所用,則難……”徐庶既然知道了劉封心中計策,不由得低聲勸告道。

“無妨,吾觀曹植在江陵亦是能吃能睡,心境似乎並未有甚變化,今日我見其一面,若是其果真能爲我等所用,那邊與其交談一二,若是不能,怕是曹植此番多半要命喪於諸葛亮手中了。”

“子威能夠思慮至此,便是極好,縱然曹植不能爲我等所用,我等便不能讓其回到曹操身邊,而將此事算在諸葛亮頭上,果然是一招妙棋!”龐統見劉封已然是想妥了後路,不由得讚歎了一句。

劉封當下也不含糊,心知若不能趁着這些時日尚有些空閒將曹植說服,日後一旦諸葛亮與劉備盯上曹植,那便頗有些麻煩了,於是與二人簡單商議了一番後便獨自來到了羈押曹植的房屋之中。

江陵城中較爲繁華,而劉封亦是並未虐待曹植,曹植若是想要出屋,劉封便遣數個的得力軍士陪同,曹植並非是武夫,乃是一個文人書生,並未念及逃走之事,只是對劉封之行爲表示嗤之以鼻。

“子建兄這兩日在城中是否適應?若有何爲難之事,只管向封講來!”劉封一到曹植屋中,便見曹植正拿着一本書籍在研讀,就好似沒有看到劉封一般,劉封卻是不以爲意,自顧自的嘿嘿一笑,便坐在曹植身側言道。

曹植眼見劉封到了近前,不得不與之交談,這才緩慢的將手中書籍放下,站起身來向劉封抱拳施禮,口中言道:“植不知子威將軍前來,當真是有失遠迎,不知子威將軍是否是要將吾送往那樊口,教劉皇叔斬了植以威震軍心?”

見曹植語氣有些不忿,劉封連忙擺擺手,笑言道:“子建兄說的這是哪裡話,封將子建留在此地,無非是想保得自身安然罷了,對子建兄定然並無加害之心,子建與封俱是一般年紀,封怎能忍心將子建送往樊口?”

“子威將軍莫要取笑在下,吾早在許昌之時便聽父親麾下之人暗中議論,子威將軍在戰場之上便如同閻羅降世一般,斬殺父親麾下軍士亦是如同屠殺豬狗,植雖年少輕狂,但卻不及子威將軍之萬一。怎敢與子威將軍相提並論?”

劉封眼見曹植口舌之功十分厲害,便不再多言,目光炯炯看了曹植一陣,見其雖然此時已然是身陷囹圄,前途未卜,但卻依舊是面色不變,十分鎮定,不由得心中生出了幾分敬佩之情。

“子建可知封爲何單單將你一人羈押回江陵,而非是他人?”劉封忽地換上一副凝重表情問道。

“吾乃是曹丞相之子,故此才能入得了子威將軍法眼。”曹植面上淡然一笑,低聲答道。

“實則不然,若是換了旁人,封當日多半便將曹丞相斬殺當場,曹丞相此番能夠化險爲夷,便是多虧了子建。”

“這是爲何?”曹植雙眼一瞪,問道。

“究其因果,便是吾已然得知,曹丞相心中甚爲喜愛子建,若是並無意外,子建便可接過曹丞相衣鉢,日後一統中原之地,成爲一方霸主!”

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67章 點將出徵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490章 出城迎敵第392章 厚禮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517章 霹靂車第185章 劃地爲疆第134章 巧取第55章 奇緣如此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71章 捷足先登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135章 退敵第18章 戰後風波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58章 返程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146章 發難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345章 識破第65章 拙劣試探第279章 服衆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70章 連環之計第88章 再相見第469章 稱帝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99章 出逃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87章 真真假假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100章 終歸來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86章 酒後真言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16章 先鋒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508章 變數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146章 發難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305章 捷報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349章 影衛初現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151章 齊頭並進第70章 連環之計第100章 終歸來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62章 宴無好宴第10章 終有一別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18章 戰後風波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23章 山窮水盡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83章 促膝長談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265章 曹操之心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527章 論江東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
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67章 點將出徵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490章 出城迎敵第392章 厚禮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517章 霹靂車第185章 劃地爲疆第134章 巧取第55章 奇緣如此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71章 捷足先登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410章 潁川之亂第135章 退敵第18章 戰後風波第296章 如你所願第58章 返程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146章 發難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345章 識破第65章 拙劣試探第279章 服衆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70章 連環之計第88章 再相見第469章 稱帝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99章 出逃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310章 汝南之戰第87章 真真假假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100章 終歸來第543章 孔明的歸處第86章 酒後真言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16章 先鋒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508章 變數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369章 引燃糧草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146章 發難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305章 捷報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349章 影衛初現第569章 何爲安生第151章 齊頭並進第70章 連環之計第100章 終歸來第431章 布衣戰許褚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62章 宴無好宴第10章 終有一別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474章 大戰再臨第18章 戰後風波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23章 山窮水盡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83章 促膝長談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265章 曹操之心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388章 圓滿歸來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527章 論江東第275章 趙雲的抉擇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