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

章武三年八月,隨着雍縣之戰結束,關中徹底平定,沮授向朝廷上書,調撥大量中低層官吏前來治理。

張飛北上西河郡,呂布不敢找他麻煩,只能繼續北攻雁門。

公孫瓚兵出塞北, 平定遼東,將蹋頓餘孽一網打盡,同時青州無數船隻載着大量官員赴任。

在泰山學宮,治理地方是考公務員必修的一門課程,陳暮對於官員的選拔,並不是依靠科舉制和察舉制, 因爲這兩種制度都有很大弊端。

因此他選擇的方式還是考試,即便你是從泰山學宮畢業,也得學習大量的專業知識, 考上之後,還得去基層鍛鍊才能升遷。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官員都是專業知識非常豐富的同時,還有大量的基層經驗,可以迅速組織生產。

畢竟古代的官員產生其實是很不科學的,因爲百姓想要什麼,地方發展怎麼規劃,農業生產、商業經濟、治安法制,這些都是官員們要考慮的事情。

而不管是科舉制還是察舉制,大多數官員都是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然後帶着對治理地方一竅不通的腦子去做地方主官。

這樣的官員如果聰明些,也許能夠學到一些基層治理的能力。但更多的卻是無能昏庸的官員,得過且過,甚至利用手中的權力去壓迫百姓, 對於治理地方毫無貢獻。

因此陳暮自然要摒棄這種思路,而選擇專業人才。

即,你想當官,就得努力學習做官員的專業知識,當地方法官得學習法律,當縣尉要學會刑偵和體能鍛鍊,做縣令,就得深入基層,規劃一個縣的未來發展。

在這樣的專業培訓以及嚴厲考覈之下,技術型官員以及理論和實踐型官員大量產生,一個縣一個局一個部門,又有領導班子組成,大家通力合作,共同治理,使得目前大漢基層情況井井有條,生產力恢復得很快。

目前朝廷疆域並無戰事,到了九月份,一個好消息傳到了陳暮手裡。那就是前往南美的船隊已經在當地建立了駐地,大量的橡膠樹種子,正在往回運輸, 除此之外, 還有美洲的各種高產農作物。

其實從中平年間,

陳暮就已經着手開始組建船隊前往北美。船隊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做到這個地步,進度可以說是非常緩慢,讓人不得不懷疑這些船隊是不是已經沉沒在了路上。

因爲像麥哲倫環遊世界一圈,不過用了一年時間。哥倫布橫穿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只用了兩個月。與他們相比,青州的船隊都可以算是在消極怠工,毫無作爲了。

但實際上並不是船隊走得慢,而是陳暮囑咐他們,不要做一錘子買賣,到一個地方就建立據點,進行駐紮,檢查到底氣候,蒐羅地方作物,最好是能與當地土著建立溝通關係,讓他們做嚮導尋找大漢需要的東西。

比如青州最早是從萊州灣出發,抵達了三韓半島。於是船隊就在弁韓駐紮,建立據點。位置差不多是在後世的釜山一帶。

等到早些年陳暮經略三韓的時候,船隊就北上到了海參崴,繼續建立據點。然後一路向北,到日本的北海道,俄羅斯的庫頁島,堪察加半島,楚科奇半島,最後渡過白令海峽,抵達北美阿拉斯加。

而這一路上光據點就多達數十個,每個據點都要有人把守,多則數千人,少則數百人,整個青州從事這項遠洋項目的人數,就達數萬之多,經費佔比非常恐怖。

因爲陳暮並不打算僅僅船隊到達南美,拿到了橡膠、土豆、番薯、玉米等作物就完事,而是要佔據整個美洲大陸,讓這裡成爲大漢領土。

所以每到一個地方,船隊就必須在當地尋找合適的港灣,建造船塢,同時隨船的有天文地理學院的學生,繪製當地地形,瞭解當地氣候。那些一路航行的水手算是好的,最慘的就是留在俄羅斯和阿拉斯加地區建立據點的那些人。

要知道在大漢這個時間節點,公元200年左右的世界。除了大漢和歐洲羅馬帝國有完整文明以外,其餘地方的人跟野人沒什麼區別。而且數量稀少,大多數都是跟當地野獸爲伍,如俄羅斯和阿拉斯加那時遍佈北極熊。

整日裹着棉被蹲在據點,要麼在海邊捕魚爲生,天天看北極熊齜牙。要麼和當地那些不穿衣服,包裹着熊皮鹿皮的野人整日廝混,嗷嗷叫着,往往要過一兩個月才能等到新的補給船隊過來,日子那個叫慘。

但高風險就意味着高回報,雖說被派到俄羅斯極東地區零下數十度的北極圈日子過得很慘。可收入高呀,過去開荒據點的人待個幾年,回來就是大富豪,因此青州貧民爲博富貴,開荒名額就連託關係都不一定搶得到。

在阿拉斯加建立據點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情,開拓船隊到了北美,一路南下,過亞歷山大羣島、夏洛特皇后羣島、溫哥華、西雅圖、洛杉磯、墨西哥,最後到達哥倫比亞,巴西之類的地方。

船隊的任務不僅是要建立據點那麼簡單,還要了解當地的人文習俗,尋找地方特產,因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路途上還有可能遭遇危險,如颱風、暴風雨、龍捲風等等。

雖然青州船隊走的是沿海相對安全的航線,但意外還是不能避免。十多年來,因爲各種原因死在路上的就不知凡幾,最多的就是因爲水土不服生病。

要知道,陳暮自己也深知遠洋航行有多危險。因此他招募的水手基本都是曾經做了多年海賊投靠青州之後,重新進行訓練的士兵。

如領航船隊的船長便是徐州海賊薛州,還有登萊海賊郭祖,公孫犢等,都算是經驗豐富的老水手了。

結果路上郭祖的船隊就遇上了暴風雨,一隻大船沉沒,死了不少人。

由此可見海運的兇險程度。

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薛州的領航船隊終於抵達了南美,於巴西建立據點一年之後,郭祖和公孫犢等人陸續抵達,開始蒐羅需要的東西。

每艘船都裝了數十顆橡膠種子,十多艘遠洋大船浩浩蕩蕩北上,再次向着北美方向啓程。

等過了半個月,到了中美墨西哥據點的時候,船隊開始補給。

這裡是後世墨西哥的科利馬州,沿海地帶全是高聳起伏的山區,唯有冗長的海岸線有一片巨大的平原,上面棲息着一些印第安人部落,或者說是瑪雅人部落。

此時的瑪雅人正處於前古典期,沒有文字,沒有宗教、禮儀、習俗,只有部落文明,以農業和遊獵爲生,玉米就是他們的主要糧食。

船隊到達科利馬州之後,由於這裡海岸線上分佈着大量的沙地,因此被隨船的官員命名爲沙海州。

不過沙地也只是僅限於海灘,更深的地方有廣袤的平原,十分富饒。

薛州的船隊北上,抵達了沙海州的據點,後世墨西哥科利馬州曼薩尼約港口,他們與當地人已經建立了不錯的友誼關係。

過程有些類似於五月花號事件,不過區別是他們船隊抵達這裡的時候,剛好遇到了大風浪天氣,船隊沒有經過小船牽引就被迫往沒有建造船塢的港口靠岸,結果擱淺,是當地部落幫忙才脫離困境。

爲了感謝當地瑪雅人,隨船的官員大方地宣佈,以後這些人將成爲大漢的榮譽子民,將來大漢開發美洲的時候,這裡的部落人將會得到最好的待遇。

當然。

瑪雅人啥都不懂,因爲此時的他們還沒有文明,沒有王國,也沒有文字,神權時期要再過兩百年纔會有,他們根本不懂什麼叫被納入了統治,在得到了漢人的食物和酒水饋贈之後,歡天喜地像是過年一樣開心。

漢人到這裡建立據點,利用先進的農具開始耕作玉米、土豆、紅薯、西紅柿等,反正當地人種什麼,他們就種什麼,由於經常從秘魯挖鳥糞,所以產量極高,日子過得很滋潤。

這一日船隊抵達沙海州,補充食物和淡水。

青州遠航船隊可不像樓船那樣能坐幾千人,即便再精進造船業,每艘船大小也都跟電影《加勒比海盜》中的船隻差不多,頂多就是比黑珍珠號大一點而已。

所以就必須得以量取勝,一支船隊兩三千人,船隻有二三十多艘,每艘船幾十上百人。再加上還得帶橘子補充維生素,再帶當地特產回去,食物和淡水存放就很有限,不得不每到一個據點就補充食物和淡水。

這就體現了陳暮的高瞻遠矚,建立據點的根本目的,便是多儲存食物。如北極圈一帶漁業資源豐富,以漢人的打撈技術,再加上食鹽管夠,醃製大量魚肉給船隊補給。

而到了美洲之後,玉米和土豆早在三千年前就是瑪雅人的主糧,利用先進的農業技術,產量比瑪雅人還高,完美解決了食物問題。

船長薛州,以及領隊的官員裴潛在船隊到達沙海州之後就下了岸。

歷史上裴潛是曹魏官員,他的兒子是著名地理學家裴秀,此時由於戰亂的關係,他的家族河東裴氏搬遷至青州,裴潛十多歲就考入了泰山學宮,今年年近三十,乃是航海司的一位主事。

曼薩尼約港口目前只有簡陋的一個船塢,用木頭製作了停船的港口,在海邊則密密麻麻建起了數十座木質房屋,由漢人建立據點,讓瑪雅人幫忙打工砍樹做的。

這個據點現在有兩百多人,從事農業、遊獵、畜牧、地理探索以及人文記錄等工作。據點有一名聚長,相當於村長,帶領一行人前來迎接。

那村長大概三十多歲,是航海司的一名司衛,他皮膚黝黑,飽經滄桑,見到裴潛和薛州下船,過來行禮道:“主事,船長。”

“趙聚長辛苦了。”

裴潛慰問了一句,環顧四周,頗爲輕鬆地說道:“咱們奉司命的命令,穿越了無盡海洋和大陸,終於完成了任務,即將回歸。趙聚長可有信件託付於我,送給家人?”

趙聚長連忙說道:“咱們全聚二百三十一口,都已經寫好了信件,搬到了船上,多謝主事記掛。”

“那就好。”

裴潛笑着點點頭。

衆人在趙聚長引領之下,進入村落。

補給三十多艘船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搬運完的,所以得在這個村落停留幾日。

進入村落,就看到遠處玉米田中高高聳起,令人欣慰。

趙聚長得意道:“司命說過,大漢乃是全世界最鼎盛的帝國,而其他地方的人,如同野人一樣,茹毛飲血,咱們到了沙海州已經有一年時間了,用鳥糞漚肥,那玉米和土豆產量是當地人的數倍不止,糧食堆積如山呀。”

裴潛點點頭,讚許道:“做得很好,你的功績我會上報朝廷。不過司命關於與當地人交往的準則還是要牢記,要多看司命寫的書籍。司命說,未來大漢需要無數的人口,這些人以後都會是大漢的子民,不瞧不起這些野人,幾十年後,他們就會如你我一般,說漢話,學漢字,明白嗎?”

趙聚長忙道:“這一點請主事放心,我一直秉承着司命的命令,我們已經與那些部落野人交往了一年有餘,互通語言,教習他們文字,他們部落缺少食物的時候,我們也會給予他們吃的。”

“這個可不行。”

裴潛皺起眉頭:“忘記司命所言了嗎?如果無條件給他們吃的,他們就會形成惰性,要融入當地,要領導當地,我們要讓他們心悅誠服地奉我們爲首領,做事情要講究方法,升米恩,鬥米仇的道理,你不懂嗎?”

趙聚長被上官呵斥,嚇了一跳,立即辯解道:“主事,我們並不是贈與,是交換。”

“哦?”

裴潛問道:“換了些什麼?”

趙聚長說道:“是當地人的神藥,乃是一種草葉子,可以治療外傷,吸入後可以治療內病。”

“還有這種奇物?”

裴潛驚訝不已。

趙聚長笑道:“主事不信, 請看。”

說着指向不遠處。

就看到一座木屋下,一年輕小夥手中拿着一個長杆,往裡面塞入一些乾草葉,點燃之後,開始吞雲吐霧,整個人臉上的表情,充滿了享受。

裴潛見到這東西,雖然不明白它的具體功效,但想起陳暮曾經說過,沿途看到當地人用的奇特物品,就儘量帶回來。

因爲那些東西往往都是已經經過當地人實驗而證實是有用的,像土豆玉米,都是瑪雅人挑選種植。

所以得知這草葉子可以治病之後,裴潛以爲是某種中藥,便說道:“弄些種子,裝上船去,再把種植方式,使用方式都一一記錄在案,務必要詳細。”

“唯!”

趙聚長拱手行禮,表示明白。

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二章 反間計第七十七章 馬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請假條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通知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完結感言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二十三章 董賊
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二章 反間計第七十七章 馬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請假條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通知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完結感言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二十三章 董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