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三國之謀伐酷筆記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想到徐州,又想起了陶謙無緣無故進攻曹操的事情,陳暮便說道:“對了,你們可知道陶謙爲什麼要無故進攻曹操?”

“哎呀四弟。”

張飛聽了半天,沒聽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但架不住他急了,馬上急吼吼地道:“你問那麼多問題做什麼,大哥還在臨淄等你呢,眼見天色就要晚了,該啓程出發了。”

陳暮一頭霧水,說道:“還有很多事情沒有處理,三哥怎麼老是催促我啓程做什麼。”

“這天色就要晚了,儘早出發吧。”

張飛又急急催促。

陳暮連連擺手:“天色晚了就在濟南住一日便可,又不是甚麼大事,莫非這濟南我還住不得了?”

“可大哥已有大半年未見你,曾給我寫信,言稱十分掛念,讓你快回去呢。”

張飛起身,摩拳擦掌,已經有想把陳暮推出去的架勢。

見他那模樣,陳暮狐疑道:“不對勁。”

張飛見他起疑,便停身沒有再上前,問道:“哪裡不對勁?”

“你們不對勁。”

陳暮看到沮授田豐用大袍袖子捂嘴,似在偷笑,皺起眉頭:“你們有事瞞着我?”

聽到陳暮的問話,張飛當時候就矢口否認:“並沒有,就是希望你早點回去看看大哥而已。”

陳暮疑惑道:“真的?”

張飛知道自己表現得太心急,讓陳暮起疑,連忙擺擺手,又坐下來:“當然是真的,既然你們有要事相談,那就算了,你們繼續。”

“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明公確實挺想你的。”

沮授打了個圓場,把話題又轉到了陶謙身上:“曹操被陶謙進攻,丟了濟北國,明公就寫信質問,但那陶謙卻言是曹操先動的手,他不過是奮起反擊而已。”

“此事頗有些不同尋常,雙方各執一詞,到底是誰先動的手,確實難以判斷,不過我觀雙方局勢,發現有一點很奇怪。”

田豐接過了話茬。

“哪裡奇怪?”

沮授看向田豐。

田豐卻笑了起來,蒼老的臉上露出絲絲得意,看向陳暮道:“子歸乃天下一等一智者,不妨猜猜?”

陳暮微笑道:“這不公平吧,你既然說是局勢,我卻對局勢一無所知,信息不對稱呀。”

“好吧,那我說說。”

田豐便道:“上個月初,陶謙與曹操交戰,過了約數日後,陶謙的書信先一步抵達青州,這一點無可厚非,畢竟徐州離青州很近,但濟北國就在濟南國南面,戰事一起,有盧縣百姓逃至歷城,我差人詢問,得知上月濟北國並沒有兵馬糧草出動的跡象,反而是徐州忽然發起進攻,自魯國一路北上,數日之間內就佔領了濟北國全境。曹操兵馬不能敵,只得退入東郡防守自衛,又求救於我濟南國,我得信之後,覺得有些不對勁,就立即陳兵於濟南國邊境,做出要進攻濟北國的姿態,陶謙的徐州軍畏懼於此才停止進攻。”

“那就很明顯了。”

陳暮一攤手:“是陶謙主動進攻。”

沮授也點點頭表示贊同。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如果曹操要進攻徐州,濟北國怎麼可能沒有兵馬糧草出動的跡象?

更何況曹操窮得都要找劉備借糧食了,哪還有餘力出兵?

另外,濟北國離徐州其實隔着兗州的泰山郡,豫州的魯國,並不與徐州接壤。

而泰山太守應劭並不服從曹操的領導,自己獨領一郡,曹操沒法從泰山郡出兵。

如果要進攻的話,就只能從南面地盤極小,

且沒有官員、沒有士兵防守的魯國進攻。

但魯國處於無政府狀態,就算曹操想出兵,陶謙派人抵抗,戰事也該發生在魯國境內,怎麼可能發生在濟北國?

且陶謙那邊能夠在短短數日之內就將鮑信趕出濟北國,種種跡象表明陶謙有備而來,提前做了準備。

所以真正的情況應該是,陶謙突然從徐州東海郡北上穿過地狹人少的魯國,襲擊了濟北國。

曹操沒有想到陶謙這個六十一歲的老年人不講武德,偷襲他這個三十七歲的小同志,因此被打得鼻青臉腫,滿頭是包。

最後無奈之下只得道一句耗子喂汁,然後全軍退回東郡,找劉備去哭訴,順便要點糧草武器裝備啥的。

這其實也符合雙方的兵馬動向。

沮授說道:“看陶謙之行動跡象,顯然說明他早有準備,不然的話,若是曹操主動進攻,怎麼可能會被瞬間擊潰反丟了濟北國?”

“看來這老頭有些不安分呀。”

陳暮眯起眼睛。

《三國演義》把陶謙塑造成了老實人。

但縱觀陶謙一生,數次角逐中原大戰,可不像是個老實憨厚之人。

他讓徐州,完全是因爲他兩個兒子根本不想接班,連官都不願意當,無奈才選了劉備。

而且歷史上曹操袁紹劉表結爲盟友,公孫瓚陶謙袁術呂布爲盟友。

劉備夾在他們幾個人當中挺慘的,一開始是跟着公孫瓚打袁紹,結果又被陶謙請入徐州,成爲徐州牧。

然後袁術跟呂布狼狽爲奸,覬覦徐州,便開始合夥進攻他,導致劉備被打敗,不得已又只能去聯合曹操一起打呂布,最後衣帶詔事發,跑到荊州去依附劉表。

中原大戰這些各路諸侯的聯盟其實相當鬆散,互相之間爾虞我詐,自始至終,除了劉備陶謙公孫瓚沒有互相打過以外,其他人互相糾纏,時而狼狽爲奸,時而互爲仇寇,正應了那句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從陶謙現在的表現來看,恐怕要麼已經跟北面的王芬聯合在一起,要麼跟南面的袁術成了狐朋狗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跟袁術的可能性更大,但也不排除王芬,因爲相比於冀州,青州的威脅更大。

看樣子大概率又是歷史上那一套遠交近攻的策略,陶謙估計是跟王芬或者袁術哪一方聯合起來,準備先攻擊最弱的曹操,斷青州一臂。

而且有一點必須說明,很多人都以爲曹操打陶謙是因爲陶謙殺了他全家。

但歷史上卻是陶謙主動進攻的曹操。

《三國志》記載:“袁術與紹有隙,術求救於公孫瓚,瓚使劉備屯高唐,單經屯平原,陶謙屯發乾,以逼紹。太祖與紹會擊,皆破之。”

發乾縣就是曹操東郡北部的地盤,在聊城旁邊,陶謙第一次主動進攻東郡,這是發生於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事情。

緊接着到了初平三年六月,陶謙又一次主動進攻,佔領了兗州泰山郡。

“夏,太祖還軍定陶。下邳闕宣聚衆數千人,自稱天子;徐州牧陶謙與共舉兵,取泰山華、費,略任城。”

而這之後,曹操開始反擊,數次攻打陶謙,將他打得大敗,一直到興平元年春,曹嵩才死。在曹嵩死之後,陶謙個曹操就已經發生過幾次大戰,曹嵩的死僅僅只是個催化劑而已,並非導因。

現在歷史已經發生了改變,陶謙這一次沒有選擇佔領泰山郡,而是從魯國北上佔領了濟北國,這樣泰山郡就直接被切斷了與兗州的聯繫。

不過實際上切不切斷也無所謂,因爲現在曹操的地盤少得可憐,就只有東郡和濟北國。

wωw¸ ttκΛ n¸ ¢〇

之所以多個濟北國還是因爲鮑信是濟北相,陳留太守張邈跟他貌合神離,濟陰郡也在張邈手裡,如今兗州好幾郡都沒有朝廷官員,兵荒馬亂,曹操現在也過得挺艱難。

“我在想,他爲什麼要進攻濟北國?”

田豐忽然提出了疑問。

“濟北國與徐州不接壤,陶謙越過泰山郡與魯國主動進攻濟北,這裡面怕是......”

沮授也摸着下巴思索。

陳暮思考一會兒,忽然睜大了眼睛:“不好。”

“子歸想到了什麼?”

田豐沮授馬上看來。

陳暮神情凝重道:“取紙筆來。”

張飛對外大喊道:“來人。”

“將軍!”

外面有侍從進來。

“取紙筆。”

“唯。”

侍從領命而去,片刻之後就拿了紙筆過來。

陳暮攤開改良後更加接近宣紙的左伯紙,用毛筆沾墨,細細思索。

片刻後,便憑藉着驚人的記憶力,在紙上畫出了冀、青、徐、兗、豫、揚、荊六州的大概輪廓,並且標記上。

“你們看,如今關東大勢,王芬在冀州,大哥在青州,袁術佔了半個荊州,半個揚州,半個豫州,孫堅纔剛到豫州北部,劉表在荊北,曹操在兗州,陶謙在徐州。”

陳暮一一在各方勢力上寫下名字,圖紙上衆人犬牙交錯,勢力相互傾軋,形成了十分複雜的形勢。

沮授田豐以及張飛都湊了過來,在他的桌案上觀看這份地圖。

陳暮繼續說道:“從地圖上來看,袁術與王芬的實力最強大,所以我最開始定製的戰略,是聯合陶謙孫堅曹操, 一起對付王芬,等處理掉王芬之後,再搞定袁術,如此關東既平,可圖天下。”

“但陶謙顯然不那麼認爲,沒想到這老頭都六十歲了,野心還不小。如我所料不差,他背後之人,必是袁術。”

“袁術應該已經對陶謙許諾了好處,邀他一起進攻豫州和兗州,事後袁術得豫州,對劉表徹底形成包圍之勢,佔據河南乃至江南大片區域。而陶謙佔徐州與兗州,二人一躍成爲可與大哥和王芬相抗的大諸侯。”

“這份誘惑力,對於陶謙來說,不能抵擋。而他之所以出兵濟北國,恐怕是想把王芬拖下水,想要在三地交界處進兵。這老小子的計謀,可是陰險得很呀。”

說到最後,陳暮已是長嘆,以前都說不可小覷了天下英雄,所以對於那些智力高超之輩,他向來小心應對。

但陶謙老好人的形象根深蒂固,反而忘了他早年也是個狠人,差點中了他的計策。

要不是腦子裡曾經回憶起陶謙曾經與公孫瓚袁術一起進攻曹操袁紹的記憶,都差點讓他的舉動搞懵了,不明白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三國之謀伐最新章節地址:

三國之謀伐全文閱讀地址:

三國之謀伐

三國之謀伐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386章陶恭祖的野望)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請假條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三章 盧植端午節請假條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九章 羅市賊第十章 天子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七十章 出兵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六章 定徐州(1)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
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請假條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三章 盧植端午節請假條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九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九章 羅市賊第十章 天子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七十章 出兵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九十五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六章 定徐州(1)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