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袁家

各路諸侯得到袁紹和袁術的信,帶着滿腦子疑惑來到袁紹大營,不明白袁紹到底想幹什麼。

甚至就連同爲袁家人的袁遺也被矇在鼓裡,袁紹袁術根本就沒有派人去通知他。

同爲袁家人,爲何袁遺的地位不是很高?

因爲袁遺是袁隗兄長袁平的兒子,袁平早逝,使得袁遺根本沒有享受到父親的政治遺產,屬於家族邊緣人物。

而且在袁家下一代當中,袁遺的才能並不出衆,根據史料記載,袁遺更多的是文學與治理地方的才能,是個很純粹的文人。

因此這次來參加討董聯軍,袁遺其實就是響應一下袁紹袁術,搖旗吶喊助威而已。

袁紹和袁術,並沒有打算考慮他的意見。

藉口也很好找。

袁遺現在正和陶謙在數十里外的大谷關,並不在虎牢關外,可以以他人不在當作託詞。

如今聚集在虎牢關外的各路諸侯,只有青州牧劉備,度遼將軍公孫瓚,豫州刺史孔伷,河內太守王匡,濟北相鮑信,上黨太守張楊,以及袁紹袁術曹操孫堅十人。

其他袁遺陶謙喬冒劉岱張超張邈等人在南南戰場,牽制董軍兵力。冀州刺史王芬以及鉅鹿太守韓馥則在鄴城,負責後方糧草運輸。

所以袁紹袁術能夠通知到的,也就劉備他們八人。

通信之後,約過了半個時辰不到,劉備等八路諸侯來到袁紹駐紮在嵩山高地下的大營。

嵩山巍峨高大,林木森森,袁紹的營帳就駐紮在山下的平地上,這裡離虎牢關約六裡地,就在劉備大營的正南方,隔了三裡。

袁紹和袁術已經在營外等着他們,見到他們過來,連忙出來迎接。

劉備和公孫瓚是最先抵達的諸侯,袁紹和袁術站在軍營門口行禮道:“見過盟主。”

“本初兄與公路兄四世三公,海內名望所在,不必多禮。”

劉備也連忙回了個禮。

“請!”

袁紹和袁術向裡面比劃了一下。

劉備和公孫瓚就跟着他們進了大營,來到了中軍主帳內。

過了片刻,其他諸侯也陸陸續續抵達,進入營帳。

按道理來說,大家既然進了營帳,就得分清主次,誰是主人誰坐主位。

但劉備畢竟是盟主,乃各路諸侯之首,讓他坐下首,顯然是有點不給面子。

而且袁紹還不想得罪他,就乾脆把主位空出來,自己坐在劉備正對面。

等衆人坐定之後,劉備才環視衆人一圈,有些不解地道:“本初兄,公路兄,召集我等衆人前來,是有何要事?”

袁紹看了眼袁術,兩人對視一眼,才緩緩說道:“相信諸位也都聽說了,董賊派人來勸降我與公路。”

“嗯。”

劉備理所當然地道:“本初與公路都爲正義之士,面對董賊的威逼,相必是嚴詞拒絕的吧。”

袁紹笑道:“這是自然,不僅如此,

我已經扣下董賊使者,今日請諸位過來,就是要當着諸位的面做個見證,以表明我與公路討董之決心!”

“哦?”

劉備來了興趣,說道:“本初兄是打算修書一封,嚴詞痛罵董賊嗎?”

漢末打罵仗,可不是手敲鍵盤在網絡重拳出擊。

除了面對面互噴以外,如果離得稍微遠一點,基本就是靠寫信進行斥責。

比如歷史上王朗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罵死的,但他們也確實發生過罵仗,就是互相寫信痛罵對方。

所以劉備以爲袁紹是打算修書一封,義正言辭地痛斥董卓地行徑。

這種方式還是很不錯地,傳出去也是美名一件。

然而袁紹卻搖搖頭道:“修書一封雖也可,但卻無法表明我與公路的決心。來人,押上來!”

營長外就有士兵將一人押上來。

只見那人做文人打扮,被五花大綁捆着,嘴裡也被塞住,不斷嗚嗚嗚掙扎,似是在求饒。

“這是?”

劉備納悶不解。

袁術解釋道:“此人便是董卓派來的說客,曾是我袁家一名故吏,後來董賊入京,如那李儒一般,投靠了董賊,如今卻不顧廉恥又跑來勸降我們,當真是可恨至極。”

“原來如此。”

衆人這才明白,今日還有這樣一場大戲上演。

一旁的陳暮看得心中一動。

在歷史上倒是沒有記載袁隗到底有沒有派人來讓袁紹退兵。

但袁紹、袁術、呂布、馬超,漢末四大孝子也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呂布就不用多說,馬超和袁紹袁術他們都是一個性質,明知道自己的父親叔父兄弟宗族數百人都在敵人手裡,卻依舊悍然起兵搞事,完全沒有考慮過家人都生死安危。

而且袁紹和袁術在歷史上可是高調得很,不僅擔任盟主,成爲進攻得主力,還藉此攬到了名望。

畢竟你說討董可以是爲了國家社稷安危,那你完全可以低調一點,比如讓別讓擔任盟主,自己偷偷暗地裡派兵就行,沒必要那麼大張旗鼓。

現在不僅擔任進攻主力,還包圍了洛陽,這不是巴不得自己叔父和兄長早點死嗎?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說一句袁紹袁術帶孝子,絕不是冤枉他們。

當然。

叔父畢竟說叔父,又不是親爹,對於只在意自己利益的人,賣就賣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黃老爺不還說了嘛,私通麻匪,別說是胡萬,就算是他親爹也得死。

關鍵是袁基,那是袁術得親兄長。

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袁術。

還真是個狠人呀。

陳暮看向袁術的目光,頓時就變得不同起來。

聯想到歷史上袁紹在冀州繼承的是袁家的故吏,也就是人脈。而袁術繼承的是袁家在豫州的產業,也就是家產。

後來還因爲袁紹把袁家人脈都奪走來,惹得袁術罵來袁紹一句“羣豎不吾從,而從吾家奴乎!”

可見這兩兄弟早有預謀,這是等着袁隗袁基人沒來之後,早點分家產開自己基業呢。

“諸位,今日,我就要向天下人說明。我袁家忠心耿耿,討伐董賊,營救天子之決心,忠君愛國之本分,絕不是靠董賊威逼利誘可以屈服的!”

袁紹大義凜然做了場戲,轉身對士兵道:“拉下去斬了,將他的人頭送回洛陽。”

“嗚嗚嗚嗚!”

那人死命掙扎,很想說點什麼,但士兵根本不給他機會,片刻之後,一個血淋淋的人頭送進來。

諸多諸侯見了,頓時誇讚起來。

“本初與公路深明大義,當真是我等楷模,天下人楷模也。”

“值此國難之際,正應當多幾個像本初與公路這樣的正義之士,怒斥董賊方可。”

“今日本初與公路之舉,當真是忠義凌雲,他日若能救會陛下,我必上奏天子,爲爾等奏功。”

即便是劉備,也是對袁紹對舉動豎起了大拇指。

因爲袁紹這麼做,實際上是對他有利對。

爲什麼?

袁家在關東聯軍裡勢力不低,直接勢力就有袁紹袁術袁遺三股,還有幾名袁家故吏,加起來的總兵力,已經有七八萬之多。

如果他們一走,那諸侯大軍就直接去了三分之一,只剩下十多萬人。

而且曹操鮑信等人雖然不是袁家門生,卻與袁紹關係不錯,要是袁紹走了的話,還有幾路諸侯也可能會跟着他們離開。

到時候關東聯軍很有可能頃刻間分崩離析,只剩下劉備與公孫瓚的大軍,必然支撐不起場面。

所以劉備當然不希望袁家人離開,袁紹的舉動,可謂非常符合他的立場。

諸多諸侯,紛紛稱讚,唯有陳暮,站在一邊露出了微笑。

今日之後,袁紹袁術忠君愛國的名氣倒是傳遍天下。

至於洛陽袁家那數百宗族。

可就得淪爲董卓得刀下之鬼了。

到時候袁紹袁術名聲財產皆收,還得世人同情。

這一步棋,當真是絕妙。

也許有人說,破局不是很簡單嗎?只要保住袁基,對於袁紹袁術來說,必然是個毀滅打擊。

對於這一策略,其實是想得有點簡單了。

雖然初心是好的。

如果能夠將袁基保下來的話,作爲袁家嫡長子,這一代的領頭羊,袁基活着,對袁紹袁術確實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而且此後,袁基肯定會佔據南陽,到那時袁術在南邊長沙,袁紹在河北,袁基在南陽。

三袁一南一中一北,看似實力強橫,可內部不和,反而是件壞事。

到時候三袁內訌,周邊的其他諸侯完全可以利用他們的矛盾壯大,比如曹操早期就是依附袁紹一起痛打袁術發的家。

但這裡面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袁基真的會恨死袁紹袁術。

也許從個人情感角度來說,他肯定恨他們。

可一旦涉及到整個家族利益,那最後就說不好了。

如果現實是三袁真的佔了半壁江山,而他們首先要面對的對手就是另外一個龐然大物——劉備。

歷史上袁紹和袁術爲什麼打來打去?

還不是因爲周圍沒有能和他們抗衡的對手。

唯一一個公孫瓚還被袁紹給擊敗了。

在處理了公孫瓚後,袁紹就只剩下袁術可以抗衡。

因此陳暮去營救袁基,其實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一,在董卓眼皮子底下,即便是閻忠也不好出手,反而可能暴露閻忠,這個風險陳暮不想承擔。

二,你沒法控制袁基讓他去與袁紹袁術敵對,一旦他拋棄個人仇恨,選擇家族利益,那對於青州集團來說,反而是雪上加霜。

所以救出袁基,不是一個破局妙招,反而是步不穩定的壞棋,陳暮不可能去走。

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他就真沒有做點什麼?

實際上他早就做了。

將袁術調到長沙去,就是提前下好的一步妙招。

現在袁術已經控制了荊州南部,觸手正在往整個荊州去伸,而上個月,董卓纔剛派劉表去荊州擔任荊州刺史。

如今豫州刺史是孔伷,袁術想接手汝南的袁家或者將整個荊州都收入囊中都不會太容易。

這樣就給了青州集團很大的緩衝空間。

那麼事情結束之後,青州集團要面對的,其實就只剩下袁紹的河北集團。

因爲袁術被早早地安排走了,所以在袁紹身邊,是沒有袁術可以團結幫助的,到時候北面是公孫瓚的幽州集團,東面是劉備的青州集團,袁紹在河北的日子,估計不會太好過。

袁紹袁術今日合謀做了一場戲,得到了各路諸侯的稱讚,很快,董卓使者的人頭與一封嚴厲呵斥董卓的書信,就被送入了虎牢關,快馬加鞭送入了洛陽。

洛陽,董卓正在樑冀園。書信與人頭是第二天中午送達的,此時他正在自己的房間午睡,忽然就聽到外面傳來輕輕的敲門叩擊聲音。

“明公!”

董卓聽到是李儒的聲音,便從牀上爬起來,有些睡眼惺忪地說了句:“進來吧。”

李儒和閻忠就推門而入。

董卓從自己臥房來到外面客廳,看到二人正對着他施禮,便擺擺手讓他們坐下。

兩人坐下後,李儒說道:“剛剛虎牢關外來了信。”

“哦?”

董卓問道:“是何信啊。”

李儒微微一笑,將一封信遞過去道:“那袁紹斬殺了我們派去的使者,寫了一封信過來。”

“什麼?”

董卓勃然大怒:“袁紹小兒,居然敢殺我使者!”

李儒卻笑道:“明公息怒,先看看信再說。”

董卓接過信來,看完之後,就更氣了。

裡面是一通謾罵,把董卓罵得體無完膚,通篇還不帶髒字。

“文優那這東西來氣我做甚!”

董卓把信件往地上一丟,眼眸子裡都快噴出火來。

“這是一件好事。”

李儒撫着自己的山羊鬍緩緩說道。

“好事?”

董卓一頭霧水,自己使者被殺,還受了氣,這算哪門子好事?

閻忠提醒道:“明公莫忘了,這正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哦。”

董卓恍然大悟,這纔想起來,他可不是在找藉口殺袁隗,這不是藉口就來了嗎?

“此時明公正好以此說辭,將袁隗斬殺!”

李儒眼中露出兇光。

袁隗作爲百官之首,掌控着整個袁家,他一死,遷都之事,必然再無掣肘。

“好!”

董卓站起身,哈哈大笑道:“傳來,將袁家滿門抄斬,日中之後,我就召開朝議,宣讀袁家罪狀,最後再宣佈遷都!”

“明公英明!”

李儒閻忠同時拱手行禮,他們知道,等袁家被殺光,那麼遷都之事就無比順利。

最多再過一兩個月,遷都就會完成,到時候,他們也將入主長安了。

......

......

此時,袁隗府邸。

袁隗同樣得到了袁紹袁術斬殺使者,慷慨陳詞痛斥董卓的消息。

董卓派人出關勸降,自然是以袁家的名義。

所以袁家也派了個老僕去。

那老僕袁紹袁術都認識,他們一見,肯定會清楚這是袁隗的意思。

但誰也沒有想到,老僕回來覆命,袁隗會聽到這個結果。

當得知袁紹袁術這麼做之後,袁隗愣在原地很久。

袁基渾身顫抖地說道:“那兩個畜生!他們這樣做,會害了袁家的!”

“兩個畜生?”

袁隗忽然淡淡地說道:“他們不是畜生,是你的弟弟。”

“叔父大人!”

袁基蹭一下從席子上站起來,憤怒道:“都到了這個時候,你還在爲他們說話,他們是要害死我們啊!你難道不憤怒嗎?”

“憤怒?”

袁隗搖着頭,笑了笑道:“呵呵,我很欣慰。”

“什麼?”

袁基睜大了眼睛,袁紹袁術此舉是在把他們往深淵裡推,可叔父卻說出這樣的話,難道他不知道,董卓的屠刀馬上就要臨近了嗎?

袁隗擡起頭,認真地看着他說道:“這兩人,可謂我袁家的麒麟兒也。這般狠辣,纔有爲主之風範。”

“叔父......”

“砰!”

還未等袁基再說點什麼,外面的大門忽然被人一腳踹開。

董卓派來的士兵已經殺入來府內,一名將領來到廳堂,看着袁隗,漠然說道:“袁隗,你袁家枉顧聖恩,公然造反,事發了,跟我走吧。”

袁隗緩緩地站起來,從容邁步走出了屋子。

進入庭院,擡頭看了眼天空。

經過董卓的折騰,漢室衰落已經成爲不可爭議的事實。

這天下,也該是到亂世羣雄的時候了。

如果能夠犧牲自己,換取兩個袁家可以爭霸天下的資格,又何樂而不爲呢?

將來。

說不準我們袁家,也能出一個皇帝呢。

呵呵。

袁隗灑然一笑,昂頭邁步,走向了屋外。

這一日,袁家滿門被斬,宗族數百人無一倖免。

袁紹袁術得知噩耗,哭暈過去三次。

天下人得知消息,紛紛敬佩起袁家在這次災難之中做出的犧牲。

袁紹和袁術的名望,就更加旺盛起來。

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八十章 倉庫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四十章 鳴金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十章 B計劃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請假條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通知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請假條第二章 結義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
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八十章 倉庫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四十章 鳴金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十章 西討關中,北伐幽州,南取南陽。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四十八章 投降了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十章 B計劃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請假條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六十一章 出兵的理由通知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請假條第二章 結義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