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

郭嘉的樂觀精神傳染給了曹操,讓他振作精神,重振旗鼓。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早期的曹操心理素質遠沒有那麼強大,在陳宮叛逃事件發生後,淪落到極爲悲慘的地步,以至於他差點去投奔袁紹。

在這個節骨眼上,是程昱戲志才荀彧等謀士力勸,這才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最終堅持到擊敗呂布奪回兗州的那一刻。

還有後來很多時候,每次進攻敵人打不下來,曹操想要撤兵的時候,都是這些謀士在鼓勵着他。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 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 領現金紅包!

像郭嘉就曾經數次勸說,程昱荀彧也曾經給予他頑強的信念支撐。

可以說,這些人影響了曹操一生,也讓曹操從屢次受挫中,獲得了和劉備那樣,堅韌不拔的品質以及愈挫愈勇的強悍心理素質,以至於哪怕赤壁大敗,他也能穩定局勢。

相比之下,現在的曹操也同樣在向着歷史裡早期那個屢敗屢戰,一直不服輸的曹操在努力演變着,不斷地在強化自己的心理素質。

反而現在的劉備,卻因爲順風順水,倒是差了那麼點意思,以至於總是做出不少隨心所欲的事。

在這一點上,倒是怪陳暮了。

不過人的心裡素質,本就是靠人的境遇來產生的變化。或許現在的劉備還不如曹操,但誰又能保證,將來在戰爭中不斷磨礪自己,他也能成長到這一步呢?

......

......

興武元年五月初,就當曹操擊敗陶謙,兗州暫時恢復平靜的時候。

豫州戰場,卻依舊處於僵持階段。

袁術的兵力其實是優勢,只不過分兵太嚴重,導致正面戰場的兵力反而比劉備孫堅劉表的聯軍更少。

但隨着張勳回防,袁術的兵力得到補充,便立即渡過澺水,準備先消滅趙雲。

袁術本部人馬就有四五萬,加上張勳的部隊,足有七八萬。

趙雲只有一萬多人,

如何能匹敵,便趁着袁術渡河之際,立即率領兵馬撒丫子跑路,撤回了徵羌。

解決了澺水北岸的趙雲部威脅,袁術馬上揮師北上,兵進定穎,要處理黃祖。

黃祖只有三萬多人,沒辦法和袁術打,便決定撤兵。

但袁術怎麼可能放他走?

於是下達命令窮追不捨,最終在西平東面的棠溪亭追至,雙方發生了棠溪亭之戰。

殘陽如血,戰場上沒有硝煙,卻瀰漫着刺鼻的血腥味道。

袁術志得意滿地看着遠處的戰場。

經過半日激戰,此時已經是到了戰爭結尾之時,他的軍隊殺了劉表軍五六千人,黃祖帶着殘兵狼狽而逃。

廣袤的大地上,黃祖軍丟盔棄甲,往西平方向跑去,成羣結隊的袁軍正在後面追趕。

“殺,給我繼續殺,我要一個劉表的人都逃不走。”

袁術拔出腰間的寶劍,騎着一匹白馬在數千親衛的保護下,站在一處山崗俯視着遠處的戰場,眼中劃過一絲嗜血般的冷酷。

劉表佔據的荊北雖然是人口衆多,較爲發達富裕之地,但他的軍隊其實並不多,只有五六萬人。

在歷史上,劉表於建安三年擁十萬之衆,安坐而觀望,實力不俗。

但此時畢竟是興武元年,離他的鼎盛時期還差五六年的時間,因此實際上這次黃祖帶出來的大軍,已經是劉表一半的軍隊。

如果袁術能夠將黃祖徹底消滅在汝南,那麼劉表的實力在短時間內將會縮減一半。等袁術擊退了孫堅和趙雲,重新整頓好兵馬,十多萬大軍立即就可以從三面一起進攻,消滅劉表。

到那個時候,再處理了揚州的陳溫,則整個江南之地,荊州與揚州,都歸了袁術,再加上豫州最富裕的汝南郡,恐怕王芬與劉備聯合起來,比之袁術也只在五五之間了。

一想到自己的宏圖霸業馬上就要完成,袁術就更加心潮澎湃,揮舞着手中的寶劍,不斷地身邊的傳令官下達指令,命令前方的將士繼續追趕,務必要將黃祖留在汝南境內,不能讓他逃回南陽。

就在此時,廣袤的豫州平原上,一匹快馬飛奔而來,馬上是一個衣衫襤褸,面容憔悴不堪的袁術軍斥候,他一邊駕馬奔馳,一邊對這邊大喊道:“將軍,將軍!”

山下的袁軍護衛驗明瞭他的身份,由袁術的部將樂就領着此人來到山坡上,對正在山坡上遠望戰場的袁術說道:“左將軍,平輿出事了。”

“什麼?”

袁術一時間沒反應過來,轉頭對樂就道:“你說什麼?哪裡出事了?再說一遍?”

樂就無奈,推了一下那斥候。

斥候單膝跪下,悲慼道:“將軍,揚州刺史陳溫忽然進攻壽春,然後北上破汝陰固始,兵進平輿,樑將軍與李將軍拼死抵抗,但城中兵少,恐難以抵擋。”

“可惡!”

這次袁術聽得真真的,是汝南治所平輿出事了,一時間氣得差點沒吐血,猙獰着面孔對那斥候道:“你何時出發的,走了幾天?”

“小人初三被樑將軍派出來報信,已經出來兩天了,同隊的數人都被陳溫的斥候殺死,只有小人一人跑了出來。”

“你來時陳溫已經攻城了否?”

“已經攻了,也不知道平輿現在怎麼樣了。”

“城中還剩下多少兵馬。”

“不到四千。”

“陳溫有多少人?”

“兩萬多人。”

“可惡!”

袁術又罵了一句,紅着眼睛對樂就道:“傳令,撤兵!”

“將軍,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一旁的謀士閻象勸道:“若能殲滅了黃祖,則斷劉表一臂,必能取了荊州。”

袁術惱怒道:“陳溫破了壽春,我揚州之地盡失,現在又來打平輿,汝南也快失守,等孫堅破了汝陽後,我連寸土之地都沒了,拿什麼取荊州?”

“這......”

閻象一時語塞,嘴角蠕動了一下,不知道該說什麼。

袁術說得確實沒錯。

現在孫堅已經破了西華,孫策破了南頓,汝陽左右兩邊屏障盡失,殘存兩萬人馬固守城池,十分艱難。

袁術之所以先破趙雲黃祖,是因爲汝陽畢竟隔得比較遠,趙雲和黃祖則近在咫尺,打仗當然是先近後遠,先易後難。哪有先打離自己遠的敵人,放任離自己近的敵人肆意破壞的道理?

再加上如果能夠把黃祖留下來,對於劉表將造成巨大的打擊,所以袁術一直在猛攻黃祖。

反正在他想來,紀靈還有一部分殘兵,藉着汝陽城池再多固守一段時間肯定沒有問題。而且就算孫堅想趁着他追擊黃祖的時候進攻平輿,也得看看路程。

可袁術萬萬沒想到,之前就被他打到丹陽郡的陳溫居然在這個時候偷了他的屁股,在這個關鍵時刻,簡直要了他的老命。

要知道袁術雖然從長沙起兵,可他的家底都在汝南,所以平輿城中藏有大量的糧草輜重與財物。

一旦平輿被攻破,陳溫佔了平輿利用城中的糧草固守,袁術的軍隊就得崩潰。

因爲他出來的時候帶的糧草不多,即便上蔡還有餘糧,頂多能維持現在八萬大軍一兩月,若在這一兩月內沒有攻破平輿,袁術就可以唱一首涼涼。

所以平輿必須去救,不能不救。

當下袁術緊急命令大軍回師,急急催促所有的傳令兵分散出去,將已經遠去的自己大軍士卒追趕回來。

只是現在大軍已經散出去追趕黃祖去了,導致光收攏士卒,整頓兵馬就用了一日,然後西平到平輿近二百里,即便是急行軍,也得走三四天,滿打滿算,回師平輿,已經是五天後的事情。

在這個節骨眼下,袁術也只能希望留守平輿的樑綱和李豐堅持得住,可以拖到他順利回師的那一刻。

......

......

汝陽。

紀靈已經撐不住。

孫家父子真的是太猛了。

孫堅就不用多說,江東猛虎。

可那孫策,卻也是不遜色其父,可謂狂獅也。

以五千人將他來犯的兩萬大軍擊退,居然一路窮追猛打。

南頓的陳簡城中還有那麼數千人,結果就被孫策帶着四千人破城。

西華的雷薄也早就頂不住孫堅趙雲的壓力,還沒城破,就提前領着殘兵逃回了汝陽。

雖然陳簡雷薄的殘部逃入汝陽之後,城內的防禦力量大增,已經有三萬人。

可在孫家父子的猛攻之下,汝陽城風雨飄搖,像隨時都會傾覆。

城頭之上,紀靈擔憂地看着城外連綿不絕的營帳。

其實最讓他頭疼的不是連日來猛攻汝陽城,數次差點破城的孫堅大軍,而是城內後勤壓力。

以往西華汝陽南頓的糧草都是通過平輿運送過來,再分派到三座城池當中。

但陳簡和雷薄逃出來就已經不容易,自然沒法將城內的糧草悉數帶上,現在大家就只能一起食用汝陽的糧草。

問題是汝陽的糧草也支撐不了太久了,從三月份孫堅趙雲進攻,到如今已經過去兩個月,由於糧道被斷,汝陽的存糧所剩無幾,頂多再有十多天,糧倉就得見底。

再守下去,離城中士兵互相啖食的時候,也差不了太遠了。

紀靈眉頭皺着老高,這兩天他一直在考慮從城南突圍的問題,城南是由孫策在進攻,他的人只有四千多人,相對來說比較少,而北面是孫堅,西面是趙雲,都不好打,如果從南面趁夜強行突圍,也許能跑出去。

可即便是逃出去,也讓紀靈感到十分擔憂,因爲那樣一來就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那就是汝陽袁氏老家如果丟掉,袁術會不會大發雷霆,治他的罪呢?

因爲這件事情,這幾天差點沒把紀靈愁死,整天盯着城外的孫堅營帳,內心裡期盼着奇蹟出現,那就是孫堅撤兵。

孫堅會撤兵嗎?

用腳指頭想都知道不會,再圍困十多天,就能破城的事情,他怎麼可能不會去做?

紀靈覺得,如果換自己的話,肯定會繼續這麼圍困下去。

看來也只有突圍這一條路可走了。

紀靈在心裡唉嘆。

正低着頭自怨自艾間,一旁的雷薄忽然睜大了眼睛,期期艾艾道:“將....將軍,孫堅,好像撤兵了。”

“哈?”

紀靈還沒反應過來。

陳簡也道:“將軍你快看,孫堅真的像是在撤兵。”

紀靈連忙擡起頭,趴到城牆上遠眺。

就看到遠處城外的孫堅大軍營地已經在開始拔營起寨,帳篷和軍械紛紛裝上馬車,似是真的準備要撤兵了。

“孫堅居然撤兵了?”

紀靈百思不得其解,在這個關口撤兵,是什麼意思?

難道明公那邊擊敗了黃祖,來打孫堅了?

由於道路阻塞,糧道被斷,城外的人進不去,城裡的出不來,紀靈並不知道袁術那邊的情況。

但他倒是知道張勳應該回來了,因爲去求讓袁術把張勳召回來的就是他。

在陳縣被孫策擊敗後,紀靈知道汝陽已經難以面對孫家父子的圍攻,不得已只能向袁術求援,袁術則回信說會把張勳召回來,讓他再堅持堅持。

現在見孫堅似乎隱隱有要撤兵的意圖,讓紀靈忍不住想着,也許張勳回防及時,老大已經將黃祖擊退,準備來馳援他了。

“將軍,孫堅撤兵,這是個機會,不如......”

雷薄看着孫堅大營的行動,眼珠子滴溜溜地轉,這似乎是個進攻的好機會。

“不行,孫家父子顯然早有預謀,孫堅先策應孫策起寨,等孫策起寨之後,再來保護孫堅,這父子互爲犄角,如何能攻?”

紀靈沉思了片刻,眺目望向遠方,就看到城西的方向,大隊人馬正緩緩而來,那是城南孫策的軍隊,同樣已經拔營起寨,現在正準備與孫堅匯合。

所謂上陣父子兵,在孫策起寨的時候,孫堅嚴正以待,看住了城內的守軍。等孫堅起寨的時候,孫策再來保護,環環相扣,有點像是象棋中的連環馬,讓紀靈無從下手。

那邊城樓上的守軍還在摸不清楚孫堅父子爲什麼會起寨的原因時,這邊經過一個上午的拆遷,大軍順利地將營寨拔起,物資運上馬車,開始了新的征程。

一隊隊人馬浩浩蕩蕩地從原來的營寨中出來,那邊孫策的數千人也如溪流涌入了江河,慢慢匯聚進了這支隊伍裡。

孫堅騎在馬上,看着自己兒子騎馬英武地奔馳而來,心裡歡喜,但還是板着臉,擺出威嚴父親的模樣,等孫策到了近前呵斥道:“伯符,我不是讓你回陳縣照顧你母親弟弟嗎?怎麼又跟過來了。”

孫策卻說道:“父親,孩兒已經讓孫河將母親和弟弟送去了許縣。現在潁川被洛陽佔據,想來是十分安全的。待來日我們擊退了袁術,再接回來就是。”

潁川嗎?

想到趙雲的兵馬就在徵羌附近,潁川已經被朝廷平定,孫堅就點了點頭說道:“嗯,你還算機靈,不過此戰你就不要上戰場了,就跟在爲父身後做側翼就是。”

“唯!”

孫策表面上答應地好好地, 但心裡卻有自己的想法。

這一戰是決定豫州歸屬的大決戰,如果能把袁術逼出豫州或者直接消滅,對於急需要一塊棲息之地的孫家來說,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所以孫策已經在想着,此戰中絕不能退縮,哪怕拼盡全力,也要讓自己父親這個豫州牧真正坐擁一州之地!

幾日後,時間來到了五月中旬。

此時的平輿城在揚州刺史陳溫的進攻下搖搖欲墜,已經難以再堅持多久。

不過幸運的是,袁術火急火燎地回防,抵達了澺水北岸的沈亭,離平輿近在咫尺,還差着數十里地,很快就能趕到。

然而就在他纔剛剛到沈亭,離平輿城不足二十里的時候,蒼茫的大地上,遠遠地來了兩支恢弘的大軍!

孫堅與孫策,還有從徵羌趕來的趙雲,竟然不再進攻紀靈,轉而開始來阻攔袁術!

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四十章 表功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七十三章 呂布請假條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二章 活着說明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九章 壽誕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章 天下大勢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一十一章 招募
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八章 美麗的夢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四十章 表功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七十三章 呂布請假條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二章 活着說明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九章 壽誕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三章 天下大勢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一十一章 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