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

打發了曹操,陳暮再次啓程上路。

其實陳暮也考慮過要不要跟曹操合併的問題。

但這個念頭只在腦中打了個轉就立馬否決,沒有任何猶豫。

原因很簡單。

皇甫嵩朱儁盧植三人都還算正直,在海內富有聲望,可以算是正人君子。

在他們的手下做事,至少不用擔心他們會坑害你。

有功勞會幫你上奏,有貢獻也會給予獎賞。比如孫堅,就是因爲作戰勇猛,受到朱儁的提攜而平步青雲。

可阿瞞不行。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不跟你嘻嘻哈哈,絕非浪得虛名。

陳暮作爲客軍,依附在曹操帳下,受他節制。一旦曹操起了歹心,比如打仗的時候讓陳暮做先鋒,拿他當炮灰,那玩笑可就開大了。

不要以爲曹操做不出來,當年濟北相鮑信迎曹操爲兗州牧,可以說是曹操早期最大的恩人。

結果曹操準備伏擊黃巾兵,帶着鮑信先抵達戰場。

坑爹的是兩人的軍隊還沒到,曹操和鮑信兩個人就先跑到了戰場上去,然後在這個節骨眼上偏偏遇上了敵人。

爲了救曹操,鮑信戰死。

《三國志·魏書》是這麼記載的。

“太祖以賊恃勝而驕,欲設奇兵挑擊之於壽張。先與信出行戰地,後步軍未至,而卒與賊遇,遂接戰。信殊死戰,以救太祖,太祖僅得潰圍出,信遂沒,時年四十一。”

裡面這段最離譜的是,你去設伏兵,兩個主將莫名其妙跑到戰場上去被敵人圍困,然後鮑信死了,就曹操一個人跑了回去。

說曹操不是爲了鮑信的人馬故意把他坑死都沒人信。

更甚至做陰謀論的話,不乏惡意猜想,也許他們兩個人根本就沒有遇到敵人,或者說,只有鮑信遇到了敵人......

雖然這種猜想未免有摸黑老曹的嫌疑,但裡面的疑點也實在耐人尋味了些。

而且婁圭、許攸、邊讓.....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擺在前面,有如此多的前車之鑑,再加上還有被搶走功勞當打工仔的風險,陳暮當然不願意跟着曹老闆混。

除非是打算拋棄劉備投奔他,不然去投皇甫嵩朱儁都遠比投在曹老闆帳下好。

陳暮帶領隊伍一路南下,揚長而去,曹操的部隊遠比他的隊伍人多,渡河緩慢,等他走出了數裡,消失在了遠方道路盡頭,曹操的隊伍才渡河大半。

一旁的夏侯惇低聲道:“孟德,就這樣讓他們走了?”

後世很多人以爲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曹騰從夏侯家抱養的孩子,所以曹操又名夏侯操,是夏侯家的人。

但實際上,經過現代DNA檢測,曹操跟夏侯家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反而有曹氏家族血脈,因此可以斷定,曹嵩應該是曹騰從曹氏宗族裡抱養的孩子。

不過夏侯家和曹家也不是完全沒有關係,他們兩家都是沛國譙縣豪強,家族世代聯姻,到了這一代,夏侯淵就娶了曹操的妻妹。特別是曹操夏侯惇夏侯淵這一代,從小一起長大,是發小關係,夏侯淵還替曹操坐過牢。

因此曹操這次出征黃巾,就帶上了夏侯惇,令他爲裨將,也就是副將。至於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純等後來的班底如今並沒有,夏侯淵在坐牢,曹仁曹洪曹純等人才10多歲,還沒有登上歷史舞臺。

現在曹操的手下,除了朝廷分配的幾個副將以外,就只有夏侯惇和樂進兩人爲後世所知。其中夏侯惇是裨將,

樂進則只是曹操的一個侍衛,就是之前過河來找陳暮的那騎士。

“此人明明是一軍中郎官,卻是士子儒生打扮,恐怕是有智謀之輩,許是看穿了我的意圖,不可小覷。”

曹操眯起了眼睛,他到現在也分辨不出,陳暮哪句話是真的,哪句話是假的。

“不過是個小小的中郎官而已。”

夏侯惇撇撇嘴。

曹操搖頭道:“如今黃巾猖獗,世道不靖,正是龍蛇翻覆,豪傑並起之時。元讓,不可小看了天下英雄。”

曹操倒不至於現在就能看出漢祚已至,而是覺得天下已經有了亂象,亂象之中就肯定有英雄人物起勢,到時候平定了天下,這些人肯定要被封賞,如衛青霍去病一般在太平年月也能打出個名堂。

二人談話間,陳暮已經走出了新鄭地界,算是正式進入了豫州。新鄭到長社不過百里路,換算成公里,就是38公里左右。不過這是直線距離,古代道路崎嶇,實際距離更遠。

按照每小時3公里徒步時間計算,陳暮上午出發,要到晚上才能到。所以別看從冀州到豫州短短300多公里,他們卻走了大半個月,不是沒有道理。

進入豫州之後,山脈丘陵逐漸變多。豫州就是河南,與河北的平原地貌相比,河南西高東低,山嶺要比河北多很多。

長社所在的潁川郡就位於豫州西面,剛好處於秦嶺和太行山末端的交匯點,一路崇山峻嶺,蜿蜒崎嶇。

在糧草問題上陳暮其實沒有說謊,因爲他是盧植派過去的部隊,不是朝廷的部隊。

沒有朝廷的軍令,沿途的官府大方的還會供應一部分糧草,小氣些的並不會給他們提供物資,因此從冀州帶來的糧草用完後,他們也只能快馬加鞭去找皇甫嵩。

好在隊伍帶了10天干糧,一路上有些官府也給了一部分,勉勉強強能支撐到。不然的話,陳暮就得花錢去購買食物,一支三千人的部隊每天人吃馬嚼,花費不是一個小數目,很難支撐得起。

如今已經是五月末,夏季太陽烘烤着大地,豫州氣候炎熱,天乾物燥。到了夜晚的時候稍微涼快一些,路上經過一些鄉鎮,沿途問路,臨近傍晚,已經來到了長社縣境內。

這裡是長社縣城外十餘里的長葛鄉,山林茂密,平原田地,沿着河水兩岸,有房屋建立。此時卻少了人煙,遠遠觀望,隱隱看到有頭戴黃巾的人駐紮在村裡。

“看來長社已經危如累卵,連長社北面的鄉鎮都被黃巾軍佔領,說明皇甫嵩只剩下一座孤城。不過如果沒記錯的話,皇甫嵩應該會對黃巾軍用火攻之計,從而反敗爲勝,就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陳暮示意兵士隱藏於林裡,遠遠地觀望村莊中黃巾兵的動靜,心裡默默地想着。

張飛低聲說道:“四弟,有賊人。”

“嗯。”

陳暮點點頭:“看到了,這應該是黃巾兵前哨,我們不要驚動他們,走脫了一個,對方就知道朝廷來了援兵。”

張飛四下觀察,皺眉說道:“西邊山勢陡峭,難以逾越,就算有山路繞道,恐怕也要浪費不少時間。東面是平原村莊,河水波濤,從那邊走會被黃巾兵馬發現,如何是好?”

“無妨,天馬上就要黑了,屆時賊人必然回村莊休息,等他們安睡之後,再從遠處踐踏田地過去。”

陳暮擡頭看向天空,遠方的夕陽落下,殘留着的霞彩染紅了半邊天,火燒雲如蒸騰起的焰浪,來勢洶洶,捲走了天邊迴翔的暮鴉。

暮鴉尚且知道回家,何況人?

可田園荒蕪,長滿了雜草。

這裡沒有人,只有殺人的獸。

隨着大地最後一抹陽光消散,夜幕降臨。

一輪銀月掛上了天空。

陳暮張飛二人帶着士兵悄然從樹林中走出來,騎兵牽着馬,步兵用繩子串連起來,握着兵器,躡手躡腳,從村莊旁邊的田地裡穿行過去。

長葛鄉有數個村莊,東面是平原,田地數百畝,繞遠一些,倒是不用擔心被村莊的敵人發現。

“敵襲!”

纔剛過了村莊不到二里,身後驀地發出一聲尖嘯,在寂靜的夜晚猶如餘鍾磐音般破雲穿空。

張飛頓時握緊了手中的長矛,整個隊伍精神爲之一繃,人人都警惕無比。

陳暮喝道:“是身後的朝廷官軍進入村莊驚動了敵人,我們不用理會,全軍繼續前進。”

“中郎有令,是朝廷的官軍驚動了敵人,不用理會,繼續前進。”

命令一個個傳下去,夜幕下,月光無法給夜盲症的士兵提供太多的視野,大家只能繼續拉着繩子前行。

夜晚行軍對於士兵來說, 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一來夜盲症太多,看不清楚道路。二來人都是會對未知充滿恐懼,視野裡全黑,必然會害怕。

不過陳暮用繩子把所有士兵串聯起來,借鑑了曹操的鐵鎖連船,這樣大家情緒就會穩定許多,也能順利地繼續行走。

曹操的軍隊路過長葛鄉,與駐紮在這裡的黃巾軍發生衝突,一切都在陳暮的預料之中。

他可不會替曹操去趟雷,現在打起來,功勞不會太多,而且容易打草驚蛇。

所以陳暮現在的任務,就是儘快趕到長社,與皇甫嵩匯合在一起。

身後傳來喊殺聲,怒罵聲,兵刃交織,金屬碰撞聲不絕。

但隨着距離越來越遠,慢慢又歸於平靜。

三千人的隊伍埋頭前進,沒有人說話,氣氛似乎有些壓抑。

走了約半個時辰,他們終於看到了遠處位於道路盡頭的一座城市。

長社城坐落在平原上,西北面就是秦嶺山脈,崇山峻嶺,東南面則是平原,田園無數。

四周森林草地茂密,洧水與溱水交匯的河水波濤浩瀚,繞着平原和城市流淌,澆灌着這片土地。

這裡是長社城城北,四周萬籟俱寂,隱隱只看到了遠處山坡下,近千帳篷連綿,燈火縈繞。

黃巾軍十數萬大軍已經把長社城團團圍住,北面的部隊不算多,只有一萬多人。

東面和西面也是一兩萬人,三面合在一起不過四五萬。

南面是黃巾的主攻方向,那裡駐紮了十萬大軍!這幾日已經攻了好幾次,每次都被官軍勉強打退。

第七十章 出兵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十章 天子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章 孫策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六十章 孫策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九章 羅市賊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請假條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三章 得兗州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完結感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
第七十章 出兵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十章 天子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章 孫策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八十章 倉庫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六十章 孫策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九章 羅市賊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請假條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三章 得兗州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完結感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