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

顧君恩,可能是地方不同叫法不同,湖北的人都叫他顧炎,這倒是與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顧炎武的名字差不多。

不過兩個人雖然在名字上只差了一個字,但理想和信念卻是大不相同。

歷史上闖王李自成的田畝之策是由李巖所提,而“定關中,進取天下”之計正是這顧君恩所說。

其實說起來,李自成最爲倚重,在歷史上筆墨最多的宋獻策與牛金星,真才實學可能是有,不過論起眼光和見識來就比這二位差遠了。

宋、牛二人單論起能力,其實也就和管清天差不多,比之高明的方面是擅長逢迎附和之術。

歷史上就能看得出來,這兩個人比李自成更加容易被時局所困擾,在一些大是大非上的決策雖然不一定是最好最實用的,但往往會討得李自成與衆闖將的歡心。

李巖剛正不阿,顧君恩更說起話來毫無顧忌,所以在歷史上很多人都對他們暗自懷恨,最後的結局都不算好,一個是被陷害枉死,一個是在大順軍進京後便銷聲匿跡,最後究竟是死是活也無人知曉。

李巖的大名王爭聽得多,對於顧君恩這個人卻只是覺得耳熟,對所謂的定關中之計其實並不知情。

下令後,很快就有丫鬟帶着顧君恩來到正堂門前。

現在顧君恩已經換上了一身得體的長衫,清洗過,看起來也年輕了幾十歲,頗是一表人才,不再是一副風塵僕僕的中年人形象。

“小人顧君恩,拜見鎮臺大人!”

與其他人一樣,顧君恩進入元帥府大堂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低頭叩拜,然而王爭並不知道歷史上還有這號人,態度頗是冷淡,等他跪了半晌才“哦”一聲。

頭也不擡的揮揮手,說道:

“你便是李軍議舉薦的顧君恩,說吧,想當個什麼官,本將還有要事處理,不能耽擱太久。”

顧君恩細細打量這位近期山東的風雲人物,小心的道:

“鎮臺,這...”

“你不必叫我鎮臺,我還不是正總兵,將軍就行了。”

“是將軍,小的來不是爲了謀求一官半職,而是...”說到這裡,顧君恩一咬牙纔是繼續說道:

“而是爲謀求明主!”

王爭這纔是擡頭,神色變幻,卻忽的笑了一聲:

“你爲謀求明主,爲何不去朝廷應試,皇帝可是天下人的明主,來我這山高路遠的登州做什麼?”

聽到這話,顧君恩沉吟不止,王爭也不說話,居然就這麼詭異的沉默下來,所謂的銀針落地細音可聞大概就是現在這樣,顧君恩甚至能聽見自己的胸膛砰砰直跳。

“因爲小的料定,將軍之心,定不在登州一地!”

王爭心中驚訝,手裡卻仍是波瀾不驚的拿着公文看,淡淡回問道:

“何以見得?”

“小生不才,雖只在登州淺停幾日,卻也明白登州軍民只知王鎮臺而不知皇帝的道理,巡檢司即官府,而軍議司更是將軍的幕府!”

顧君恩說的正起勁,卻看見王爭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表情極爲的冷淡,問道:

“這些事都是誰告訴你的,李巖嗎?”

自打李巖進入麾下,王爭還是頭一次直呼其名,可以看出現在已經在發怒邊緣,顧君恩感受到這忽然而來的徹骨寒意,不明所以的同時也是大驚。

自己真要改一改這說話不走心的毛病了,平日得罪人不說,眼下這不是把李公子給害了嗎,趕緊跪下說道:

“不是李公子,與李公子沒有任何關聯,全是小的一人所爲。”

顧君恩誠惶誠恐,再也沒有方纔躍躍欲試的模樣,說完這話只是悶頭不出聲。

王爭盯着顧君恩看了一陣,輕吐口氣,平靜了下心神,沉聲說道:

“李巖說你有定山東之計?”

顧君恩低眉順眼的看了一眼,覺得王爭不是在說氣話,這纔是點頭說話,不過這話說的頗是小心翼翼,生怕再說錯哪句話害了別人。

“小的方纔所言,實是稱讚將軍,軍議司成立後,近可穩定處理登州事宜,遠可徐圖山東,即便有了更大的地盤也不至於手忙腳亂,實爲明韜遠略之舉。”

顧君恩說着也在細細觀察王爭的神情,見到王爭表無表情的“嗯”了一聲,這才繼續說道:

“將軍志向遠大,登州爲久防之地,只可一時,不可久遠,若想建立大的基業,必取山東!”

顧君恩說着,忽地變得慷慨激昂起來,幾句話之間就把方纔的不愉快拋諸腦後去了,只聽他大聲說道:

“登州居中流,事雖濟,失之緩。直走京師、遼東,不可勝,退安所歸,失之急。山東,將軍桑梓邦也,百二山河,得天下成基也,宜必取之。”

心情平復,王爭也覺得這話有道理,登州作爲大本營根本不行,道路不通,民生凋敝也不是數年就能休養過來的。

顧君恩看了一眼,居然見到一幅九州圖,頓時讚歎不止,心道這位將軍就是與衆不同,這還是第一次見到武將的正堂掛着九州圖。

他覺得自己賭對了,說起話來也是更加激動,指着九州圖說道:

“山東,南依秦淮之富,東據臨濱之險,攻守兼備,備足兵富民之資,略定三邊,北上京師一路坦途,若大事可成,江南傳檄而定!”

顧君恩越說越起勁,好像在他的面前,什麼清軍、流寇、朝廷都是土雞瓦狗,不用打仗就能搞定一樣。

Www ¸ttκá n ¸C ○

這其中萬千險阻,稍有不慎就能滿盤皆輸,哪有顧君恩說的那般輕鬆,所以王爭雖然吃驚,但卻並沒有歷史上李自成表現的那樣失態。

在王爭看來,這顧君恩的眼光獨到長遠,狠辣刁鑽,不過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缺乏歷練,太容易激動,嘴上沒個把門的,所提的點子裡,對於一些細微之事的考慮也都是欠缺周全。

不過軍議司參謀處都的人都是制定計劃的,他們可以互相彌缺補漏,顧君恩擅長的方面,正是現如今王爭最缺的。

見顧君恩還要說,王爭趕緊擡手示意他打住,迴歸現實,少再給自己講那些長遠藍圖,要是仗打不贏,說什麼都是白搭。

“行了,你就到軍議司參謀處任職,朝廷上的官職引薦過些時候一同發給你。”

顧君恩喜形於色,簡直是太不容易了,總算進了軍議司。

眼下這軍議司纔剛成立沒多久,自己這也算是老班子,今後定然是還要水漲船高,這一趟可真是來對了。

“謝將軍!將軍知遇之恩,顧君恩沒齒難忘!”

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
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