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

在八月末的時候,濟南府這邊正如火如荼的搭建田莊和招兵,山東巡撫顏繼祖忽然火急火燎的找到王爭,說的正是流寇復起這件事。

東昌府邱縣,隸屬山東境內,位置在山東省最西側,文冊記載邱縣駐官兵三百,把總一員,但這卻是幾年前的老舊版本。

如今的邱縣,實際官兵只剩下幾十個。

八月中旬的時候,幾千名打着屬於革左五營首領革裡眼大旗的流寇忽然來到城下,沒有任何徵兆,這些流寇揮着刀槍聚衆攻城。

邱縣縣令的處置還算得當,一方面趁着流寇還未合圍的時候將急報快馬呈往撫臺衙門求援,另一方面發佈告示組織城內義勇守城。

但尷尬的是,明軍在百姓的眼裡甚至還不如流寇。

相比闖營、張獻忠、羅汝才與其餘的流寇,革左五營真正被百姓冠以“義軍”之名,革左五營由老回回、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亂世王五營組成,這五個首領皆有“仁義”之名。

他們來攻打,城內飽受欺壓的百姓高興還來不及,所以無論這縣令怎麼號召,甚至是生拉硬拽,肯幫助三百官兵守城的人都沒有幾個。

邱縣城不算是太過殘破,面對幾千個沒有重型攻城器械的流寇也不會太過難守,但在內部百姓的幫助之下,一天不到就被迅速攻破。

如此迅速的陷落速度,使得東昌府內外皆是震動大驚。

翁州府感受到脣亡齒寒的危機,接連往撫臺衙門告急,也說是革左五營打來,僅僅幾千個流寇便造成山東境內一次不小的災難是,說來倒是有些可笑。

大名鼎鼎的革左五營,威名赫赫的革裡眼賀一龍,這些名號無論東昌府的大小官員還是巡撫顏繼祖都曾聽說過,這纔是火急火燎的來找王爭商議。

當時還在深夜,王爭在外面走了一天,正在比原先寬敞數倍的總鎮府中閉目養神,玉兒靜靜的在後捏肩捶背,忽然聽外面的兵士報告說撫臺顏大人來訪。

看着玉兒退到內房,王爭起身思慮起來。

顏繼祖不顧體面和名聲的深夜來找自己這個武夫,那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天大的事情。

當下王爭強自打起精神將顏繼祖迎了進來,顏繼祖臉色黑得可怕,進來後坐都來不及,連聲說是出了大事,將幾份塘報交到王爭手上。

果不其然,王爭盯着這幾份塘報,面色同樣沉了下去。

眼下自己是山東總兵,東昌府的邱縣雖然有些遠,但在名義上總歸是自己統轄,就這麼被革裡眼給攻破了,上下都不好交代。

山東內部的人知道登州營還沒來得及插手邱縣這麼遠,邱縣的陷落與登州營扯不上關係,但其他地方並不知道這個情況,消息散佈出去造成的影響太大了。

邱縣的事怕還只是個開端,要是革裡眼聚衆攻打東昌府城,那自己這個總兵幹了沒多久怕就要被憤怒的崇禎皇帝撤職。

當然了,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連帶着監軍劉允中和巡撫顏繼祖一樣跑不了王爭也明白顏繼祖如此焦急的原因。

沉吟了半晌,王爭平靜了下心神,還是起身微笑着把顏繼祖送回府宅,說這件事他已經放在心上,交給登州營來處理便是。

顏繼祖儘管有些不明不白,但見到王爭依舊自信的笑容後,還是恍然點點頭回了府宅。

此刻他也是反應過來,這怎麼說也是在王爭的私宅,深夜自己闖進來已經有失禮節,況且這件事也不急於一時,回去再想想法子就是。

第二天的清晨,顏繼祖頂着個黑眼圈在府宅內急的跳腳,依舊沒想出什麼法子,卻忽然聽見府外大道上急促的經過一陣馬蹄聲。

家僕立馬一陣小跑着出去看了看,沒多久便是喜形於色的回來,說是登州營的馬兵已經奔出歷城,看樣子要有動作了,顏繼祖聽到後這纔是點頭放下心來。

這天,山東總兵王爭的軍令往登、萊、青、濟南四府飛速發下,召集千總以上的各地正兵統領赴歷城總鎮府商議軍機要事。

登州營終於開始動作,軍民奔走相告,有擔憂有興奮,不少評書人唾沫橫飛的在酒館、茶驛中說道:

王總鎮召集登州營好漢歷城軍議,一場同革左五營的大戰在所難免。

......

三日後,歷城的總鎮府大堂上,聚齊着幾十名頂盔貫甲的登州營將官。

其實能在大堂上的這幾十位起碼都已經是守備級別,更多的還是不少堂內站不下,被擠到外面空地上的千總。

無一例外,堂內站着的將官們聽到這件事後都是羣情激奮,叫叫嚷嚷的要領兵出戰,剿滅了那什麼革左五營。

按王爭的想法,革左五營與自己素無交集,不管這批流寇的名聲是好是壞,既然來到山東地界,乾的就沒什麼好事,登州營不能放他們從容的離去。

怎麼說眼下的山東名義上也是登州營的地盤,哪能是流寇閒來無事搶一把的去處?

由於實在對這件事太過擔憂,顏繼祖和劉允中好說歹說也要來一同參加,說是想親眼見一見登州營好漢的真容。

此刻顏繼祖站在和王爭相同的位置,看着臺子下躍躍欲試的幾百名軍將,忽然感覺所謂的革左五營並沒有那麼令人擔心。

以往顏繼祖也參加過不少總鎮的軍將議事,一旦談到出兵,各地的武將往往都是避之不及,巧立名目。

有說爹孃死了要披麻戴孝裝可憐的,也有說剛娶了房媳婦還沒來得及生兒子,是家裡獨苗的,甚至有人說自己肚子疼不能領兵打仗。

反正這些武夫歪七劣八的什麼可笑的由頭都能給你弄出來,目的卻還是一個,都不想帶兵出去抵禦賊寇,因爲都覺得是送死。

但這天看了登州營的軍將們,顏繼祖和劉允中覺得這好像不是在一同個世界。

以往總是納悶登州營爲了總能屢獲大捷,取得各種不可能的勝利,這回兩人忽然想明白了。

自打成立之日起,登州營往往有一些一文不值的軍將忽然在某場戰役中斬獲大功,一飛沖天。

上行下效,身爲總鎮的王爭每戰當先,下面的將軍們自然士氣大振,奮勇殺敵,還有登州營的軍功制度,他們也是有所耳聞。

顏繼祖毫不懷疑,眼下這幾百號虎背熊腰的軍將可能來自天南海北,其中會有流亡的難民、種地的農戶、破產的大戶子弟,也可能會有投筆從戎的文人士子...

這些人在戰場上用拼命三郎的勁頭獲得一筆筆軍功,幾乎每場戰役後,都有無數的草根軍將崛起,匯聚在自己身邊這個人,也就是山東總兵王爭的麾下。

試問,這樣一支軍隊,如何會戰不勝區區流寇?

求訂閱!

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
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零一章:赴任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