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

來人帶着豐厚的禮品,並且聲稱沒什麼特殊的要求,只是希望山東軍對徐州的大戶們一視同仁,庇護他們的安全就好。

說起來也是,眼下敢和順軍和西軍作對,真正有能力在這些流寇手中保護他們這些大戶地主的,也就是安東候王爭的兵馬。

聽到這這話,王爭自然是笑呵呵的滿口答應下來,只要是有了名目進入徐州,到時候這些人可就是案板上的魚肉,怎麼揉捏還是今後的事情。

過年這幾天,除了徐州來人較早以外,像是歸德府的孔巒,濟寧商會首領的郝掌櫃,還有睢州的鄧茂、陳璜等外系將領、文吏都是過了幾天纔派人前來送禮。

山東內部也是一樣,平度州的費鵬飛、鹽幫首領範若海同樣是備齊了厚禮,不過與外系不同,這些人是直接親自帶着人給送到歷城,足見誠意。

說起來,還是山東軍內部這些人覺得王爭平日和家人親近的太少,送賀禮也不是什麼急切的事情,拖幾天讓王家團聚一下也好。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巡撫範若海,監軍陸九在這幾天裡都是親自登門恭賀,態度頗爲恭敬,已經完成了從上司到下屬的地位轉變。

他們都在歷城,往來倒也方便,說不上幾句話便是離開。

除了這些王爭需要單獨接見的各方重要人士,其餘山東軍的將領、軍議司的文官們則是找好了日子,在這段時間裡扎堆前來賀歲,省了王爭一個個接見的麻煩。

他們見到小王毅後往往都是面露吃驚,說什麼有其父必有其子,都是不吝惜誇讚,不過近期有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是關於魯王府的。

去年多爾袞趁着兵諫的功夫偷襲嵫陽,導致安東候王爭落得陷藩重罪,魯王朱以派橫死嵫陽。

那個時候魯王世子還在守陵,並且之前被憤怒的魯王剝奪了襲爵之權,所以繼承者只剩下了朱以派的弟弟朱以海。

不過按規矩,朱以海還不能直接襲爵,要等到崇禎十六年的春季才能行大典祭祀襲爵。

雖然對這些狗屁規矩有些看不慣,但王爭依舊沒有幹待。

得到這個消息的當日,王爭派一個營編制的鹽丁在魯王府的陵寢之地周圍設卡嚴查,不得任何人出入。

據說魯王世子帶家僕試着衝了幾次,但那些鹽丁蠻橫得很,根本不管你是不是什麼魯王府世子,殺了幾個家僕後,硬是把世子連拉帶拽的給弄了回去。

負責此事的鹽丁大頭目顯然非常重視,最後幾天的時間恰巧是過年,可他卻沒有回家和親人團聚,拿着腰刀走進陵寢之地,面對面盯了世子好幾天,就連吃喝拉撒都要跟着。

最後王爭聽到此事後對這名鹽丁大頭目依功進行擢升,考慮到這名鹽丁大頭目沒有回家過年,所以將他調到其家鄉本地的正兵營,充任正兵什長。

王爭這也算是送佛送到西,幫朱以海解決上位的一切麻煩。

這點朱以海其實也想不通,兩方不過是有個利益關係,王爭如此殫精竭慮的想要自己襲爵,究竟是所圖爲何?

不過無論他怎麼想,都不明白王爭心中打算,最後也只能是帶着疑惑在成爲魯王的路上繼續走下去。

就在今年的年初,崇禎皇帝下旨,襲封朱以海爲魯王,主理魯王府,而安東候王爭護衛新魯王朱以海有功,去年的陷藩之罪竟然就這麼功過相抵了。

這個消息委實讓不少人感覺意外,陷藩可是重罪,去年身爲督師的閣臣楊嗣昌陷藩,竟是不敢面對崇禎,畏罪身死。

眼下安東候王爭陷藩,許多人爲此竊喜不已,本以爲朝廷會給予重罰,未成想竟是這般的敷衍了事。

其實不少人對於老魯王朱以派的死因還是心存疑慮,王爭把山東經營的像個四處不透風的鐵桶,往日根本連個小毛賊都沒有。

嵫陽作爲翁州府治,又是魯王府所在,山東軍的正兵大將刑一刀親自於此坐鎮,往日裡都是兵馬雲集的地方,憑山東軍的實力,一支清軍怎麼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潛入到魯王府。

還有發生的諸多事情,說起來也太巧了一些。

正巧那天,山東軍一向嚴密的防務不知爲何卻鬆弛下來,而且鬆弛的離譜,近乎於直接敞開大門迎接清軍入城。

平常到處都是的鹽丁一個人不剩,護莊隊不再巡邏,哨卡都被撤走,厚實的城門變得脆弱不堪,清軍到了那,輕易的一推就算是破城了。

這清軍目的也太過明確了一些,據城內的百姓說,他們根本不在城內燒殺劫掠,一進城就直奔魯王府。

幾個時辰之內,將王府內的人殺了個乾乾淨淨,想要找個活口問一問根本不可能。

這不禁讓人回想起來,從前發生的那些怪異事情。

向來都是膽小如鼠的山東總兵劉澤清,竟然會畏罪自盡,緊跟着劉家在日照無故消失,山東軍每佔領一個地方,當地的朝廷軍將往往都會成批的陣亡和被關押。

最後繼任的明面上看不出來什麼,但時間長了就會發現,其實這些人都是唯山東軍馬首是瞻。

還有那種種撲朔迷離的事件,似乎都在指向同一個人——王爭。

某些想明白後的聰明人,在新年的喜慶晚上,卻忽然感覺後脊背發涼,這個王爭,究竟有多麼深的心思。

......

同樣是春節,滿清盛京城,睿親王府。

春節的睿親王府卻並不怎麼喜慶,依舊顯得莊嚴肅穆,多爾袞手裡捧着一本漢語書籍,正目不轉睛的看着。

忽然,一名侍衛快步走進來,跪在地上叩頭說道:

“睿親王,查到了,查到了!”

聽到這話,多爾袞擡了擡眼,說道:

“先讓本王猜一猜,是不是那個王爭散佈的謠言?”

那侍衛臉上一驚,連忙諂媚的笑道:

“睿親王英明,正是那大明國的王爭!”

揮了揮手,等那侍衛下去,多爾袞自言自語的問道:

“洪先生,王爭此人如何?”

隨着一陣沉重的腳步聲,穿着滿清朝服的漢族大臣邁步從屏風後面走出,沉思半晌,面色似有掙扎,但最後還是說道:

“此子,日後必是大清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

聞言,多爾袞冷哼一聲,將書摔到桌子上,負手走到門前,深吸一口氣,看向山東方向,冷冷說道:

“好一齣計換魯王,禍水東引,足見此人圖謀不小。”說到這裡,多爾袞再次冷哼一聲,回身看了一眼洪承疇,微笑道:

“洪先生既如此說,那本王,必除王爭。”

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明神宗平倭詔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
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明神宗平倭詔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