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

官軍招安,當年還是闖塌天的時候,劉國能部下十幾營足有數萬人馬,但真正被收編的能有一萬就不錯,其餘的都是被左良玉、賀人龍這些人借各種名義奪走。

想想也是如此,但凡流寇被招安,無論你從前在農民軍中是什麼身份地位,也別想能安安穩穩的當官兵,而且劉國能還打聽到一件令人心灰意冷的消息。

除了自己,其餘幾個沒有反意的義軍頭領都死了。

這不是死於官軍之手,因爲劉國能和張獻忠、羅汝纔不同,他們爲了幫助朝廷和從前義結金蘭的弟兄反目,從此與各路的流寇都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不過你若是能保持原有的實力,起碼自保還是能做到的,可問題就出在這裡,像劉國能這種被招安的頭領都打算跟着朝廷幹,但卻都是被安排個不要緊的官職打發。

爲了配合朝廷的命令,手下原本的老營也是拆的拆散的散,從沒有什麼怨言,可五省官軍還是打心眼裡瞧不起他們這些往日的流寇,加上羅汝才、張獻忠等人復起,對他們的提防也就更深。

到如今,各人手上的兵權沒剩下多少,被昔日兄弟尋仇的時候纔會連抵抗能力都沒有,聽說都是力戰身亡。

劉家雖然是歸德府的大戶,但卻一直沒人有什麼官身,規模再大也就是地方豪強的性質,所以纔會一直被官家欺壓。

所以在劉國能受到山東軍的消息,說是山東總兵願意收編自己部卒的時候,心底其實嘆了口氣。

他只希望對方能和左良玉不同,或者說比左良玉好一些,給自己留下點心腹保命,他總覺着李自成不會輕饒了自己。

“劉遊擊,進去吧,大帥要和你單獨談談。”

這天一早,剛剛受到消息的劉國能來到位於開封府城內的軍營中,聽到門前兵士的話,他深深吸口氣,大步走了進去。

進去的時候,劉國能一眼就見到揹着手站在最北側的那人,帳中除了他自己就只有這個人,自然是那位山東總兵無疑了。

儘管沒看見正臉,但劉國能卻依舊從背影中看得明白,知道眼前這位大帥是個年紀輕輕的小夥子,怕也就在二十六七歲上下,當時就有些吃驚。

從前還是闖塌天的時候,榮陽大會他也名列十三家之一,各方的大王頭目都是見過,無一不是年近四十,虎背熊腰的壯漢,這樣的年輕人是如何駕馭整個山東軍的。

在外面那些畢恭畢敬的軍士個個都是精神抖擻,看樣子比自己的老營都要精銳。

來之前,劉國能自然要做做功課,既然今後要在山東軍下轄混,就要把內部的分制搞清楚,不過知道這些的他卻有些吃驚。

千總這個職銜在其它地方早就爛大街,但是在山東軍內卻不然,能坐到這個位置,基本都是在正兵中自領一營的角色,已然是不簡單了。

守備的職銜,要麼是在正兵中總領一府的大將,要麼是戰兵中的副營官,前者爲一府中地位極高之人,後者則是精銳中的骨幹,隨時可能補正,要是成爲山東十二戰兵營營官之一,更是風光無限。

山東軍中的四名方面大將,是除了總兵以外地位最爲顯赫的,但這四個人除了副總兵黃陽以外,其餘三個在朝廷上也就是個參將的銜頭,只比自己高出一級。

知道全部的劉國能,其實是帶着受寵若驚的心思來的,心道這位山東總兵爲何要給自己個如此高的職位。

他連忙的朝最前方那年輕人跪了下去,一邊報上自己的名號和籍貫,一邊爲自己前一段時間跟着賀人龍來開封城外做出的事情道歉。

不過若是一般的人,在這種時候一般都是要將責任推卸到賀人龍等人的身上,但劉國能卻並沒有提這些,只是不斷的說自己鬼迷心竅,罪該萬死。

“...卑職只求大帥法外開恩,能給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些話王爭聽過不少,一般人被招安也就是說這些,不過劉國能話中的態度卻也能聽出些真誠。

招安的形式劉國能見過一次,若是按官府常見的套路,這個時候那山東總兵無非就是要說些皇帝聖明的話。

不過劉國能低着頭跪在地上,卻聽王爭說道:

“劉家原本是歸德府地方望族,因爲受了商丘知縣與陸家等豪強的污衊,這才被扣上叛賊的帽子,本帥都已經調查好了。”

聽對方講到這裡,劉國能眼中先是不解,而後再是濃濃的驚喜,這時又見王爭朝他微微一笑,溫和的道:

“如今河南等地戰亂紛紛,遼東戰事吃緊,所以本帥已經提你爲山東軍駐開封府正兵統領,你所部兵馬盡數充爲山東軍正兵。”

說到這裡,王爭向前走了幾步將他扶起來,道:

“至於商丘知縣和陸家,本帥已經知會了李巡撫與歸德知府,相信不久後便會有相應處置。”

反應過來後的劉國能眼中已經帶有淚花,拼命的“通通”磕頭,帶着哭腔說道:

“大帥大恩,某劉國能此生不敢忘!”

王爭方纔話已經說得夠清楚,劉國能不是傻子,山東軍在開封府的除了王爭親率的十二營戰兵以外,根本沒什麼正兵。

任命自己爲開封正兵統領,也就是將兵事將全權交給自己的意思,劉家在山東軍的扶植下也將在歸德府重新破土,漸漸的成爲一方豪強。

“劉統領你這是做什麼,快起來,山東軍在戰時沒有跪禮,今後你還要和其餘的兄弟多多學習軍禮。”

王爭與他微笑說了幾句,背手轉過身去,淡淡說道:

“如今遼東戰事吃緊,料想本帥不會在河南久留,到時這開封府一應諸事可全交劉統領了,還有,杞縣李氏那邊,你需要多跑跑。”

杞縣李氏的事情劉國能已經聽說過,居然是山東軍議司左軍議李巖的親族,據前段時間傳出的消息來看,開封府地方豪紳的事情也就是李氏做主,自然需要多多協商。

山東軍是督臣楊嗣昌檄令援剿的客軍,只要還有人在這河南地界上就依然能打着援剿的名頭,不過這名頭也不能做太多事。

好比聚耕農莊,很多事都需要藉助豪紳的名義暗中進行,麻煩的很。

接下來的幾月,由於杞縣李氏和劉國能的互相協助,再加上山東方面增派了不少民夫,所以很快就在開封一帶建起了幾處農莊。

這些農莊是以李氏的名義搭建,但內中卻依然是王爭在操控。

求訂閱,求推薦,求月票,下一更十一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
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五百六十二章:高第的抉擇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七十一章:流言漸起 閹黨!?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明神宗平倭詔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