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

北京,紫禁皇城。

隨着鐘聲敲響,每日凌晨的朝會按例舉行,衆臣依次序登上皇極殿,對崇禎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山呼萬歲過後,卻只是靜靜的站在兩側。

偌大個皇極殿,雖說滿登登站着整個大明的諸多重臣,可卻好像沒有一個人,寂靜又顯得冷清。

“衆位愛卿,山東軍斷漕運已有幾月之久,各抒己見吧。”

崇禎清了清嗓子,皺眉說道。

聽見崇禎的話,殿上不少人的身子動了動,可是這種動作並不是他們想要進言,卻是更靠內站了一些,緊緊挨在一起,根本連頭都不會擡。

能混到朝堂上來的,誰都不是愣頭青,自然能看出來眼下的大明根本不會還有什麼轉機,若當今天子是一代明君,那還不一樣。

可是沒有人看得出來在崇禎治下的大明,還有中興的希望。

中原有闖軍和西軍到處爲禍,孫傳庭雖說繼爲陝督,可是根本就不敢出潼關,前不久還聽說軍中鬧了鼠疫,能守住就已經算不錯。

至於外面的大片地區,應當說是已經落入了賊寇之手。

禍不單行,山東總兵,朝廷的忠烈伯王爭,竟然也在滄州發動了所謂的兵諫,打着朝廷的旗號,開始大張旗鼓的搶佔地盤。

說起來,王爭這般做法其實還是可圈可點,因爲很多人都不是瞎子和聾子,對崇禎多年以來對待王爭的種種做法看得見聽得着。

而這位從前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山東總兵,終於也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猜忌和打壓激怒,看樣子徹底涼了心。

說到底,沒有人怪王爭弄權,還是崇禎獨斷專行,淨幹那些自毀長城的事。

朝臣這個死狗一般的模樣,似乎也在崇禎意料之內,他直接轉過頭去看當朝的內閣首輔周延儒,細着嗓子問:

“閣老可有什麼想說的嗎?”

所謂伴君如伴虎,周延儒幾經起落,既享受過崇禎的信任,也受到過崇禎的無端猜忌。

在這個年齡上再次進入內閣,已然是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變得老成持重,再也沒有了當年的雄襟抱負。

在崇禎手底下能好端端的混到卸任就算是贏了,再也不敢多想什麼。

從前內閣首輔是人人都想當,現在卻是避之唯恐不及,周延儒便是如此,溫體仁被罷相後,苦於無人可用的崇禎,這纔是把周延儒重新拉了回來。

聽到崇禎的話,周延儒一嘆,心道還是沒躲過去,顫顫巍巍出列說道:

“回皇上,老臣已年邁,處政昏庸,自知不可貪戀首輔大位,還請回鄉養老。”

這話說完,朝中不少人都是驚愕的看過去,緊跟着便有不少人在低聲的規勸,說什麼周閣老不能如此想不開,大明還需要你這等忠貞直臣云云。

周延儒作爲東林士子的代表,能在首輔的位子上待下去自然是再好不過,他要是下馬了,再上去遭殃的可就說不定是誰了。

周延儒這話其實也完全出乎了崇禎的意料,聽了之後的崇禎,直勾勾盯了周延儒一會,拍着龍椅面露諷刺的笑了起來。

“好,好啊!”

“堂堂的內閣首輔,堂堂的周閣老,竟然被王爭那等武夫嚇得要回鄉養老?”

崇禎說這話的時候也在一直觀察周延儒的反應,可他好像是鐵了心想要與自己作對,仍是雙手緊握,低着頭一聲不吭。

見狀,崇禎站起身,指着周延儒身邊的一個臣子,喝問道:

“你,溫申新你說,究竟該如何處理滄州的事?”

聞言,禮部侍郎溫申新連忙惶恐不安的跪下,但還是一個字都沒說,崇禎走下玉階,當面質問一個又一個的重臣,可就算是兵部尚書陳新甲,也並沒有說出半個字。

“哈哈哈,好,好,你們行啊!”

崇禎揮着袖子,瘋瘋癲癲的大聲笑起來,看着他這個模樣,稟筆太監王承恩雖說心中不忍,但更多的還是自責。

因爲他有心事一直都沒和崇禎去說,王爭之所以能憑藉戰功一路高升,完全就是自己在背後幫襯。

說起來也是,當時大明各地都是敗多勝少,就算所謂大捷,報上來的首級,頂天了也不過是幾百上千,這其中還不知道殺良冒功充數了多少。

可王爭當時卻是個奇蹟,那麼點人馬,竟然敢橫渡渤海奇襲赫圖阿拉,看樣子不亞於當年單騎救父的虎將吳三桂。

王承恩以爲王爭會是個忠臣良將,本着想爲崇禎分憂的想法不斷提拔和包庇王爭,到頭來沒成想卻是養虎爲患,幫出了一個包藏不臣之心的亂臣賊子。

這件事在他心裡是個過不去的坎,但他又不敢和崇禎去說,只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不再做王爭的後盾。

可是話說回來,現在的王爭,還需要司禮監這個依靠嗎?

王爭已然成勢,手握天下間最強大的官軍“山東軍”,沿海兩支水師,各地正兵、鹽丁、護莊隊如雲無計,山東宛如一個國中之國。

隨着崇禎十七年的臨近,王爭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天下間的局勢。

朝中的人現在都明白,若是再拿以前的法子對付王爭,只能是將其逼反,徹底推到朝廷的對立面去。

提起山東軍,無論各地明軍,還是賊寇、韃虜,幾乎都是要倒吸一口涼氣,那種強大的戰鬥力,簡直讓人又憎又懼,這種軍隊距京師近在咫尺,一旦徹底撕破臉皮,有人能抵擋得住嗎?

左良玉反了,無非是多了一股數目較大的流賊,可王爭卻不一樣,在整個山東早就有了根基,屆時一呼百應,無論南下還是北上,朝廷幾乎都是難以爲繼。

既然崇禎能屢次忍受驕橫跋扈的左良玉,爲何就不能再忍受王爭呢,畢竟相比左良玉做過的那些事情,王爭還算是十分順從朝廷了。

咳咳一聲,到頭來還是兵部尚書陳新甲站了出來,只聽他說道:

“皇上,臣有話要說。”

崇禎頓時面露大喜,幾步登上龍椅坐下,指着他說道:

“愛卿快講!”

“回皇上,如今的王爭早已不是當初登萊那個時候了,陝督率精銳剿闖賊,抽身不得,遼東總兵吳三桂率關寧軍在山海關、寧遠一線抵抗清軍,更是不能挪動一步,左良玉不堪大用,唯今之計,只有安撫爲佳。”

陳新甲並沒有開門見山的直說,因爲他知道崇禎要是聽到了必會直接呵斥下來,所以才簡便的把當今形勢給崇禎提了個醒。

他話中的意思很明顯,這天下都成這樣了,還擔心什麼有的沒的,趕緊先把眼前王爭這個關頭過去再說吧。

崇禎皺了皺眉,要說眼下他最爲信任的還是陳新甲,細細思慮後問道:

“愛卿繼續說。”

聞言,陳新甲暗自嚥了下口水,畢恭畢敬的說道:

“回陛下,更換爵號之事有違祖制,陛下可退而求其次,加封王爭安東候,以安其心。”

聞言,崇禎瞪大了眼睛,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提議封王爭伯爵的是你,這次想讓他爲候的還是你陳新甲,難道是私底下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成?

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十章:意外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
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五十章:意外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