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

王爭的效率自然不能和朝廷一樣,雖然事情多,但顧君恩的任命文書仍然很快就是發了下來,相比李巖和管清天他們也並沒有託很久。

當然了,這其中少不了吳惟忠向楊文嶽明裡暗裡的去提。

說起吳惟忠,在前些日子王爭曾接到他的來信,這信不是以登萊總兵之名來的文書,卻是朋友性質的牢騷話。

提起這件事,王爭嘆了口氣,這件事自己管不了。

也許是由於自己的戰功,登萊巡撫楊文嶽總算是功德圓滿,眼瞅着就要調到京師,殷殷期盼的好日子就要到了,這本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不過前不久卻從京師傳來消息,楊文嶽的位子居然被人走了後門,說是不會虧待有功之臣,要把他調到河北去做巡撫。

這可是橫受災禍,誰都知道,湖北那可屬於前線了,楊文嶽去那做巡撫,還不如這道路偏遠的登萊兩府來的輕鬆。

不過最讓人暗自譏笑的還不是這個,湖北可是流寇鬧得最亂的幾個地方,自稱八大王的獻賊帶着數萬流寇縱橫於此,其餘過天星、混天龍等流寇林林總總的也不算少,官軍往往是敗多勝少。

這湖北的前幾任巡撫都是由於剿賊不力被朝廷革職下獄,楊文嶽也是暗自嘀咕,難道自己是得罪了什麼人不成。

其實說起來,這件事還是因王爭而起。

王爭背後可能有王承恩和曹化淳保着,南直隸大太監劉福拿他沒法子,不過這火氣可不是那麼容易消的。

查來查去,便是發現楊文嶽經常明裡暗裡的幫王爭一把,這樣一來,劉福的氣自然就撒到了他的頭上。

王承恩不是觀音,保王爭也只是期望他能再帶來捷報,好讓皇帝高興高興,起碼保住王爭,登萊兩府也算是能安穩下來。

不過楊文嶽的死活可就和王承恩沒什麼關係了,劉福再怎麼說也是南直隸的鎮守太監,沒事誰會去逼着他狗急跳牆。

楊文嶽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成了兩方爭鬥的犧牲品,說來也是讓人可惜。

湖北如此危險,楊文嶽自己去八成又是有去無回,可能連赴任都到不了就被截殺,吳惟忠深知此理,他不能眼睜睜看着往昔提拔自己的恩人陷入火坑。

所以吳惟忠自告奮勇,上疏說要帶着所部兵馬去湖北協剿,並在其中舉薦王爭爲下任的登萊總兵。

去湖北協剿這件事對朝廷來說是意外之喜,那地方戰亂連年,沒人願意去找死,眼下居然有人自願要去,那可是再好不過。

兵部發下來的公文居然少見的效率高了些,准許吳惟忠帶着本部兵馬到湖北真定府駐防,仍爲湖北巡撫楊文嶽部屬,協助六省總督熊文燦剿賊。

不過這公文對王爭繼任登萊總兵一事隻字未提,卻讓登萊副總兵王大虎繼任,移駐萊州府城掖縣。

說起來也是,王爭這次能升任副總兵已經是王承恩多方調和的結果,再直接做了登萊總兵確實是太過引人注目。

王爭對這種政治爭鬥並不之情,知道後只是對吳惟忠既驚訝又佩服,爲楊文嶽感到可惜。

吳惟忠原本可以在萊州府穩當做他的登萊總兵,卻毅然跟隨楊文嶽去戰亂連年的湖北剿賊,這可不是一般人能相比的。

不過吳惟忠既然在這個節骨眼上給自己來信發牢騷,說明也是真正信任自己,所以王爭看過信後立即放下手頭的其他事,專心給吳惟忠寫回信。

......

六月中旬的時候,登州營的那些鹽丁終於正式成爲駐守登州府副總兵麾下的正規兵馬,每個人都入了文冊戶籍。

沒多久綿甲、鴛鴦襖、各種布面甲與皮甲也都是發了下來,這都多虧了還未去職的登萊巡撫楊文嶽和登萊總兵吳惟忠全力追要,王爭也給他們回了感謝信。

不過這些東西王爭其實並不需要,登州營下轄的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制服,戰兵已經有九成裝備了鐵甲、鎖子甲、虎槍與鐵盾。

鹽丁差了點,只是人人一身藍色衣襖,不過現在也在陸陸續續下發藍色鑲邊的布面甲,畢竟成了正兒八經的朝廷官兵,形象是要變一變了。

同時下來的還有王爭爲下屬請求的職銜與官身,不知道有沒有王承恩在朝中活動的原因,幾乎是原封不動的任命下來。

董有銀仍是千總銜,加了守備的官身,領兩千步卒,實際駐紮在招遠城,負責招遠、黃縣一帶。

黃陽爲參將,直屬登萊副總兵官王爭,加備倭都司官身,駐紮在登州府寧海州城,兼顧福山、奇山所一帶防務,領兩千四百步卒。

鄧黑子爲千總銜,加備倭都司官身,負責棲霞、萊陽一帶,領步卒一千八百員。

高亮爲千總銜,加大嵩衛指揮使官身,領一千步卒,駐紮在海陽所城,兼顧乳山一帶防務。

高山爲文登營守備坐營官,加靖海衛指揮同知官身,領一千步卒,駐紮在文登城東十二里的文登營盤。

邵勇爲遊擊將軍,加成山衛指揮僉事官身,領步卒一千八百,在溫泉鎮外搭建營盤駐紮,負責成山、尋山後所一帶。

刑一刀爲遊擊將軍,加靖海衛指揮僉事官身,領步卒一千八百,在赤山鎮外搭建營盤駐紮,負責榮成、寧津所、蘇山島一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餘各地原來的鹽丁大小頭目這次都成了登州營下屬的軍將,但有一個人卻不一樣,讓不少人眼紅羨慕。

這個人就是牛平亮,原來金山左地界的地方鹽丁大頭目。

這次牛平亮成了副千總,並且在威海衛上也有了從五品地方鎮撫的官身,帶着八百步卒仍負責金山左地區。

雖然轄區小了點,不過這對牛平亮來說卻算不得什麼,自己在一個地方做主,總好過跟着別人打下手。

當然了,能有這樣的好事,都是多虧了王爭王將軍的提攜,牛平亮是個耿直的漢子,接到這份任命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把命交給王爭。

話說回來,這次任命除了黃陽地位明顯的高,是登州營下屬唯一的參將,高級軍將,其餘董有銀、鄧黑子與高亮三個人都只是千總級別,看上去還沒有邵勇與刑一刀的地位高。

其實不然,這也是這時候官場不成文的規矩,在主將身邊的親信,職銜上都是要比在外鎮守的人低一些。

但王爭也是仔細考慮過的,乍一看好像是這樣,但要是細究起來,這權力是一丁點都沒少。

董有銀三個雖然只是千總的職銜,但卻仍然領着登州營正兵。

除此之外,他們三人一個是守備,一個是都司,一個是衛所的指揮使,地方上也有自己的兵馬,比起原來只統帶正兵的時候,眼下的權利其實更大,每個人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地盤。

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明神宗平倭詔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
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百四十八章:登萊水軍“十二營”(爲舵主exp686加更!)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明神宗平倭詔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