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循序漸進

當然了,除了五隊嫡系鹽丁以外,這次也從爲數衆多的災民中篩選出五百多人,加上原來的老兵,現在王爭手下的戰兵足有七百六十八人。

王爭仍是按照四四編制劃分,將新兵們分成四個哨,與原來一樣,每哨都是一百九十二員戰兵,若是算上一些鼓手旗手就要達到二百多人。

仍然是戚帥以老帶新的法子,不過新兵們還不能和老兵一樣力度的操練,這次招募的新兵多是各地來的災民,食不果腹已久,即便是往常身強體壯的也不行,起碼要養上半個月,才能慢慢的加大操練力度。

時間不等人,招兵結束的第三天後,王爭就發出了第一道軍令,讓新兵們開始操訓。

文登營的營盤之中響起此起彼伏的喝令聲,繼而便是一隊隊的戰兵列隊操訓,在外面莊子內聚着的那隊嫡系鹽丁見了都是議論紛紛。

劉大亮等幾個哨官那日並沒有去迎接王爭,事實上他們得知這個消息後,就已經是又震驚又擔憂。

也不怪他們如此驚恐,眼下王爭握着五隊鹽丁與四哨戰兵,加在一起足有一千五百人,這還不算所能召集的地方鹽丁與鹽販。

反過來看,他們手中的可戰之力就是不足一提,文登營除了王爭手中近八百的戰兵外,高山要有兩百多人,劉大亮等其餘的實權軍將加在一起也才兩百多人,現在他們與王爭的距離可是越來越遠。

其實話說回來,這其中少不了吳惟忠明裡暗裡左一把右一把的幫襯,王爭也看出來了,吳鎮臺現在好像有那麼些個要放權的意思。

回想起來,其實也並不意外。

本來吳惟忠也不是王爭這樣的本地人,一年前到文登營來也是臨危受命,想要個功勳好進一步提拔而已,自然不能在這坐營官的職務上待久了,早晚登萊巡撫楊文嶽都是要把他調回身邊的。

吳惟忠一走,自然是放心不下待了一年多的文登營,還是想讓自已人繼任,眼下最好的選擇便是橫空出世的王爭。

最近王爭也是發現,吳鎮臺經常把自己叫到官廳裡,一些大事小情都來詢問,甚至有些時候還直接讓自己拿主意。

王爭只是稍微一想就是明白個大概,心裡也是有些高興,來到這明末若是想對抗滿清自然需要權,官越大權也就越大,對抗的把握就更大一些,這文登營坐營官的位子也是必爭的。

既然吳鎮臺有這心提拔自己繼任,那自己也沒必要虛情假意,兩個人雖然沒有明說,但都明白各自的意思。

見到王爭沒有要拒絕的意思,吳惟忠這才放心。

崇禎十年的一月二十日,距離春節還有六天,天氣在轉暖,家家戶戶的年貨都備的差不多了。

文登不同其他地方,現在地方安平,王爭的巡檢司署搬過來後,這裡便成了各地鹽丁鹽販聚齊的場所,來往出入的人終日不絕。

周圍也興建起了幾座莊子,有的住着嫡系鹽丁,有的被用來安置那些投靠過來的流民。

對於這些事王爭都沒有解釋,但是一些有識之士在茶館酒樓閒談飯後都是議論起來,說是王大人收攏災民這筆買賣做的好。

一個落第秀才喚作許中庸的,在某地茶館,也不知是有意無意的就說了起來:

“這九品巡檢雖小,現在的高度卻是尋常的州同知都是做不到的。”

“五隊鹽丁、四哨戰兵,鹽丁分散各地就是爲了把控鹽路,戰兵外出作戰立功升官,在他的手上始終保持着優勢。”

許中庸這話說完,周圍的人也是連連點頭,那王爭比起原來的張大成強到了天上去,有魄力,更有手腕。

不說別的,那四隊嫡系鹽丁派出去後,附近爲數不多的幾個交通要道都是被王爭牢牢的把控,五龍河這樣的水路是萊州鹽貨到登州的必經之路,巡檢司在這裡設了常駐關口。

寧海以東除了王爭手上的赤山鹽場,其餘的大小鹽場紛紛被鹽丁找上門,說是賣私鹽,鹽貨不僅收繳了個精光,就連鹽場也是一家家的關門歇業。

不到半個月,寧海以西就剩下王爭一家鹽場在出鹽,不過北面的養馬島卻不消停,劉備回去後與幾個金山左的鹽販私下說好,憑着海灣天險,想要偷偷的運鹽到膠東。

不成想剛上岸就被巡檢司堵了個正着,那幾個金山左的鹽販前幾日都被金山左的地方鹽丁大頭目牛平亮帶着人找上門抓到文登去了,現在沒準已經在戴枷遊街。

自那以後,巡檢司在金山左的嫡系鹽丁隊常駐養馬島沿岸,一路密密麻麻的都是關口,但凡是從對岸過來的鹽販或是鹽貨,沒什麼說的,一律當成私鹽收繳。

劉備的養馬島鹽場很快就入不敷出,生產出來的鹽貨賣不出去,強衝幾次都被嫡系鹽丁大隊打的屁滾尿流跑回去,就再沒什麼動靜了。

其他地方當然也會有抵抗存在,但自打招兵那日回去後,寧海以東但凡是稍大點的杆子幾乎都上了王爭的賊船,大夥都有好處可拿,好像事先商量好的一樣,都是閉上嘴一個字不說。

出來鬧的都是一些不甘心的單體戶鹽販,這些人三五成羣的,也就和水匪土匪的戰鬥力差不多,就連地方武裝性質的鹽丁都能輕易制服,甚至都不需要嫡系鹽丁隊出馬。

半個月以來,各地的鬧事都是很快就被地方鹽丁頭目平定,屍體在官道上躺了好幾天纔有人敢收攏回去。

這些鹽販子嚐到了苦頭,也就沒人敢再出來,只好乖乖的守着規矩。

事情有好有壞,不久前龍河的嫡系鹽丁隊頻頻來信,說是有萊州府靈山鹽零星的流入。

儘管王爭最開始並沒看重這件事,但還是隨口吩咐讓邵勇要留意,邵勇也是拍着胸脯保證會關注此事。

沒成想過了幾日,海陽等一些地區的鹽販們也都是告急,說是最近赤山鹽賣出去的愈發少了,因爲萊州的鹽貨開始大量流入。

王爭忽然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立刻給駐紮在自己鹽場的嫡系鹽丁大隊放信,讓大隊長督促鹽場掌櫃加量熬鹽,並且多招了幾個煮海隊加班加點。

另一方面,在登萊兩府交匯的地區增加地方鹽丁的數量,在河道等要地加設二十幾道關口,提升萊州鹽貨緝查力度。

這樣一來,現在地方上才又是逐漸的安定,鹽販們看見王爭處事有力度,都是更加安心的跟着去幹。

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
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五百九十五章:小挫無礙,滿漢無情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三百四十四章:戴罪立功,剋期出關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