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十二章

冬日, 寒風凜凜,萬物蕭索,含涼殿卻是溫暖如春。

皇后如願誕下一女, 取名李令月, 正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

蕭可着收拾案上奏疏, 一如的牢騷滿腹, 宮女擺放的位置不對, 昨日與今日的完全混在一起,幾句話就拐到了臭道長郭行真身上,希望皇后以後不要招他入宮, 以免落人口舌。皇后正在榻上休養,全付身心都在女兒身上, 從前失去一女, 先在又得來一個, 上天果然不曾薄待於她,聽了尚宮的建議, 付之一笑。

“你不用規勸本宮,本宮現在是有女萬事足,陛下都不把本宮當回事兒,這都什麼時辰了,也不來問候一聲兒。”

“陛下不是病着嘛!”蕭可笑道, 去年韓國夫人讓皇后打了一巴掌, 回去竟鬱鬱而終, 死得時候已經懷孕好幾個月了, 他也沒拿皇后怎麼樣!一如的恩寵有加。

“陛下是見了本宮就病着, 見了敏月就生龍活虎。”

聽了這話,蕭可笑而不語, 看了看水漏的時辰,戌時一刻,就準備往弘文館去了。自太平公主降生以來,皇后屢屢下旨賞賜宮內及在京之官員,更別說劉禕之兄弟、周思茂、元萬頃、範履冰這些皇后的新貴,除了珠寶珍貝,今晚特賜宴於弘文館,由她代爲款待,給足了這些文人的面子。

蕭可深知皇后的用心,自李義府被貶,她就開始特色新人,許敬宗年已老邁,她必須要建立一支屬於自己的新興親信力量,便以‘修撰’ 爲名,物色了一批才學俱佳的文人學士,這批文人學士被特許從玄武門出入禁中,也就是後來的 ‘北門學士’。

她沒想到這班文人的酒量這麼好,酒令一會兒一翻新,吟詩作對,引經據典,直到月上中天才肯放她離開,一衆文人又爭着相送,直到含耀門才熱熱鬧鬧地作了別。

她今晚喝了不少的酒,走起路來輕飄飄,被冷風一吹,更覺得頭重腳輕,冷悽的夜幕下,星光點點,眼前是史館、弘文館、門下省,左側是少陽院,心裡明明知道天色已晚,掛記着英華與嬋娟,卻是走也走不到前頭,腳步一顫,幸好被一人抱住了。

秦楓笑道:“你這是多少年沒喝酒,一喝就醉。”

把她帶回家,英華和嬋娟早就睡了,又叫眉兒打熱水給她擦臉、擦手、換衣服,一直忙活到半夜,反正她是不省人事。

好生歇了一夜,蕭可清醒過來,還是有些暈暈乎乎,一扭身子,秦楓就在她身邊,似乎一夜沒睡,“昨晚我喝醉了是不是?”

“還說呢!眉兒服侍了你大半夜。”秦楓也扭過身子摟她在懷,“不能喝就少喝點兒,害我把你抱回來,被禮哥笑死了。”

說罷,披了衣服給她倒茶去了。

“你怎麼不陪瑤兒?”吃了茶,還拿他打趣。

“誰讓我喜歡你呢!”秦楓微笑着,握起了她的手,“還會回來吧!嬋娟還在這裡呢!你又不打算帶她去廣州。”

“就你聰明,快把衣服拿給我,再晚就誤了時辰。”

秦楓奉命行事,把衣服拿給了她,又到外頭吩咐鄧鄧準備馬車,吃過早飯,再送將英華和嬋娟安頓好,兩個一齊朝大明宮而來。剛下了馬車,一直在紫宸殿侍奉的內侍萬順兒急匆匆跑過來,像切了頭的蒼蠅一樣,大冬天裡汗透衣襟。

“尚宮、秦將軍,見到你就好了,陛下剛纔聽了王伏勝的挑唆,正要召見上官儀,要他前來擬指,說是要廢掉皇后。”

蕭可當時一怔,僵立了幾秒種。

“這可怎麼辦呀?他居然要廢掉穎姐。”秦楓沒了主意,方寸大亂。

“趕緊去含涼殿稟報皇后,我先看看是什麼狀況。”事不宜遲,蕭可囑咐秦楓道:“去左衛府調動禁軍,將蓬萊殿圍了。”

“那慕容將軍怎麼辦?他是那人的近衛。”秦楓自認不是慕容天峰的對手,何況人家纔是左衛府的上將。

“你先去調動人手,慕容天峰我來解決。”別了秦楓,匆匆來到蓬萊殿,果然慕容天峰的禁衛軍將這裡圍的嚴嚴實實。

再往前走,卻被親家攔住了。

“你不能進去。”慕容天峰似個半截鐵塔一樣戳在那裡。

“我說慕容將軍,人家夫妻鬧矛盾,關你何事?”蕭可早就對他沒好感了,反正就是看不順眼,“你杵在這裡做什麼?幫他廢掉皇后?等哪一天人家和好了,就不怕拿你出氣,更何況,他真的能廢掉皇后?”

一邊幾個問,慕容天峰也摸不準,鎮定自若道:“本將軍是奉命行事。”

“好!咱們就在這裡等着,皇后很快就到了,你這算背叛她。”其實蕭可心裡很急,就是不寫在臉上。

看人家悠閒自在的樣子,說不定皇后已經來了,以那女人的手段,必定睚眥必報,“你想讓我怎樣?”

“靜觀其變呀!”

蕭可話音剛落,皇后就殺了過來,她的後宮情報網再次起了作用,安插在王伏勝手底下的豈只是萬順兒一人。她重理鬢髮,重整衣衫,帶着大批宮女、內侍、禁衛浩浩蕩蕩向蓬萊殿而來,大有興師問罪之意。

蕭可拉着她的親家一齊參拜。

“上官儀剛剛進去?”皇后尋問慕容天峰。

“是!”慕容天峰就覺得涼颼颼。

皇后一笑道:“你們也隨本宮一起去看看,看看我們的大唐皇帝陛下要如何廢掉我這個皇后。”她越過衆人,無視一聲接一聲的稟報,猛地推開殿門,空曠的大殿內只有三個人,皇帝、王伏勝、西臺侍郎上官儀,自從李義府被貶,這位上官宰相的名望如日中天,一度超越了許敬宗,怎能不恨。

李治萬沒想到皇后會來,行動如此之快,想要收起那墨跡未乾的詔書都來不及,已被笑意晏晏的皇后奪在了手裡。“不錯嘛!不愧是上官儀的文采,本宮最愛那一首《入朝洛堤步月》: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她臉上笑意盈然,手心兒裡卻捏着一把汗,要是遲來片刻,怕是這草詔已經入了東臺,皇后之位拱手讓人,轉而質問李治,“陛下爲什麼要廢掉媚娘?媚娘哪裡做的不好?”

李治無言以對,袖子裡揣着魏國夫人賀蘭敏月的信箋,她口口聲聲說姨母害了母親,字字血淚,又聽王伏勝稟報說皇后串通道士郭行真在後宮壓勝,纔有了廢后的念頭,壓勝是什麼罪名他清楚的很,王皇后不就是因爲壓勝才被廢掉的嗎?這些年來,身體時好時壞,皇后不但大權獨攬,事事掣肘,竟連親姐姐也下得了手,本想着今日一併解決,誰想天不遂人願。

低聲下氣道:“朕原沒想過廢你,都是上官儀教朕這麼做的。”

“陛下。”上官儀慌了神兒,皇帝怎麼能這樣?出了事兒就往他的身上的推,怔怔看着這位大唐天子,身子一天比一天消瘦,臉色一天比一天憔悴,總是精力不濟的樣子,皇后又是如此咄咄逼人,不免感嘆,“陛下,莫要前功盡棄。”

“住口。”皇后略略回身,把草詔撕個粉碎,算是給皇帝找了個臺階下,“原來如此,竟是你們挑唆陛下,來人!把上官儀和王伏勝拖出去。”

王伏勝怪叫起來,連連乞求饒命,他看着同鄉高延福在皇后的身邊越爬越高,官職越來越來大,每每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心想着只要扳倒皇后就萬事大吉,誰想到陛下竟是如此的窩囊。

秦楓已在殿外候命,聽到皇后一聲令下,帶領一衆禁衛將上官儀、王伏勝押出殿外,帝后爭鋒,皇后佔了上風,慕容天峰也不敢阻攔,還是親家說的對。

皇后餘怒未消,踏着那些碎紙片來來回回踱着步子,“陛下,自顯慶五年陛下聖體違和,國事、家事,媚娘無不是兢兢業業,可到頭來呢?陛下不念及媚娘,總要顧及弘兒吧!難不成陛下還要下一道廢太子的詔書?”

她一語戳中要害,廢太子豈不是動搖國本,弘兒又何其無辜,李治連忙辯解,“朕是聽了上官儀的挑唆,並不是真心想要廢掉你,更沒打算廢掉弘兒。”

皇后見好就收,不在責難下去,嘴角也露出一絲微笑,“媚娘當然明白,若不是上官儀的挑唆,陛下如何捨得廢后,況且陛下的心裡一直裝着媚娘,可陛下怎麼保證以後不會發生這種事情?”

李治實在想不出來,“朕聽媚孃的?”

皇后微然一笑,“以後陛下上朝聽政的時候,可以在御座後設起一道紗幕,媚娘就坐在後面悄悄聽着,看誰敢挑唆陛下廢掉媚娘。”

“這個主意甚好。”李治剛誇了好,卻又想到不對勁兒,“這恐怕不妥吧!你一個女人怎能坐在朝堂之上。”

“陛下不同意?”皇后臉上的笑容瞬間不見。。

“朕同意還不行嘛!”李治正要與皇后重修舊好,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皇后這才轉怒爲喜,再不提廢后一事,歡歡喜喜帶着一干宮人退下了。

等到皇后的人馬走遠了,蕭可才移步到李治面前,“上官儀又何其無辜,何必把他拉出來呢!只因你一句話,他定遭屠戮,你有沒有想過這是一個爛招兒,如此一來,誰敢再爲你效力,動輒就是殺身之禍。”

“尚宮這是在指點迷津?”李治擡眼相望,她都看清楚局勢,可是咬緊牙關不認輸,“能爲朕死,是他們的榮幸?何況你已經站在了皇后那邊兒,何必在這裡惺惺作態。”

“下官不是惺惺作態,下官是就事論事。”蕭可淺淺一笑道:“也許是下官多慮了,俗話說得好,牀頭打架牀尾和,夫妻嘛!哪有不吵架的,畢竟當初是我管得閒事兒,那麼就媒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有什麼話就支會一聲兒,鐵定教您和皇后和好如初。”

李治實在弄不懂,她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是什麼意思。

回到含涼殿,皇后呆坐着,今日算是虛驚一場,但也透着玄,雖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后,但到底還有一人在她上頭,皇后之位不是說廢就廢,幸虧那只是個草詔,要是上官儀送往東臺,後果不堪設想。

“陛下也是聽了上官儀的挑唆,正在那裡後悔莫及呢!”蕭可勸道:“夫妻嘛!還不都是這個樣子,不吵不鬧還不叫夫妻呢!當年跟三郎在一起的時候,他幾次揚言不要我,後來還不是好好的,知道我是假王妃,還替我瞞着。”

皇后輕嘆了一聲,這次對她的打擊太大了,旦夕之間,後位不保。

就在這時,高延福掀簾子進來,低聲回稟道:“皇后娘娘,小人已將王伏勝嚴刑拷打,他受刑不過才招出了是陛下授意,讓他誣陷於您。”

皇后聽聞,心中一顫,似有一口氣喘不上來,半晌才道:“敢問蕭尚宮,你家三郎也這樣算計過你嗎?”

蕭可默默無語,這要她怎麼回答,帝后均有無奈,權柄就是那罪魁禍首,再不是齊心協力對付長孫無忌的時候了。

皇后不加遲疑道:“即刻召許敬宗晉見本宮。”

許敬宗一出馬,就是株連一大片,好歹他是太子少師,若廢后,太子之位不保,則牽涉到他的利益。上官儀、王伏勝與廢太子李忠謀大逆,罪在不赦,上官儀及其子上官庭芝、王伏勝皆被處死,籍沒其家。兩日之後,賜廢太子李忠自盡於流放之所。右相劉祥道因與上官儀交好,被免去相位,降職爲司禮太常伯(禮部尚書),左肅機鄭欽泰、西臺舍人高正業、司虞大夫魏玄同、長安尉崔道默等一批官員皆遭貶謫流放,讓天下人見識了皇后鐵一樣的手腕。

蕭可很佩服皇后的謀略,這一招回馬槍殺得精彩,不但把廢太子李忠都算計在內,就連劉祥道也沒能躲過,儘管他一向小心謹慎,不願與皇后對立,到底李義府的案子是經他手促成,皇后當然要時時想到他。

皇帝那裡也不甘示弱,懲治了郭行真,提拔了樂彥瑋、孫處約爲同東西臺三品,卻與大局無礙,上官儀前車之鑑猶在,誰敢拿身家性命開玩笑,皇帝出賣大臣,那是翻臉比翻書還快。

80.第十二章30.第二十九章2.第一章95.第二十七章30.第二十九章89.第二十一章68.第三十章50.第十二章24.第二十三章81.第十三章46.第九章94.第二十六章70.第二章61.第二十三章42.第五章8.第七章35.第三十四章94.第二十六章72.第四章79.第十一章39.第二章78.第十章94.第二十六章5.第四章1.楔子37.第三十六章24.第二十三章53.第十五章93.第二十五章51.第十三章52.第十四章84.第十六章5.第四章14.第十三章100.灼灼花(一)37.第三十六章44.第七章96.第二十八章87.第十九章28.第二十七章19.第十八章68.第三十章28.第二十七章28.第二十七章24.第二十三章64.第二十六章93.第二十五章22.第二十一章35.第三十四章23.第二十二章11.第十章81.第十三章4.第三章93.第二十五章75.第七章48.第十一章67.第二十九章90.第二十二章65.第二十七章3.第二章57.第十九章58.第二十章77.第九章69.第一章46.第九章76.第八章87.第十九章42.第五章65.第二十七章73.第五章69.第一章71.第三章37.第三十六章32.第三十一章24.第二十三章41.第四章56.第十八章57.第十九章41.第四章18.第十七章32.第三十一章55.第十七章5.第四章99.尾聲4.第三章79.第十一章46.第九章72.第四章29.第二十八章75.第七章98.第三十章60.第二十二章85.第十七章100.灼灼花(一)80.第十二章27.第二十六章68.第三十章56.第十八章
80.第十二章30.第二十九章2.第一章95.第二十七章30.第二十九章89.第二十一章68.第三十章50.第十二章24.第二十三章81.第十三章46.第九章94.第二十六章70.第二章61.第二十三章42.第五章8.第七章35.第三十四章94.第二十六章72.第四章79.第十一章39.第二章78.第十章94.第二十六章5.第四章1.楔子37.第三十六章24.第二十三章53.第十五章93.第二十五章51.第十三章52.第十四章84.第十六章5.第四章14.第十三章100.灼灼花(一)37.第三十六章44.第七章96.第二十八章87.第十九章28.第二十七章19.第十八章68.第三十章28.第二十七章28.第二十七章24.第二十三章64.第二十六章93.第二十五章22.第二十一章35.第三十四章23.第二十二章11.第十章81.第十三章4.第三章93.第二十五章75.第七章48.第十一章67.第二十九章90.第二十二章65.第二十七章3.第二章57.第十九章58.第二十章77.第九章69.第一章46.第九章76.第八章87.第十九章42.第五章65.第二十七章73.第五章69.第一章71.第三章37.第三十六章32.第三十一章24.第二十三章41.第四章56.第十八章57.第十九章41.第四章18.第十七章32.第三十一章55.第十七章5.第四章99.尾聲4.第三章79.第十一章46.第九章72.第四章29.第二十八章75.第七章98.第三十章60.第二十二章85.第十七章100.灼灼花(一)80.第十二章27.第二十六章68.第三十章56.第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