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洞察先機

城外敵軍連續攻城三十三天了。公良友琴不斷從毗陵、泰如各地抽調精兵,而雍揚則由城衛軍選徵勇壯之人補充定軍,所以城下城下兵力對比一直沒有太多的變化。

每日看着民夫從城頭上運下成堆的屍體,他們的家眷大多在雍揚城內,每日不知有多少鬢髮皤然的老人,弱柳扶風的妻子,面黃肌瘦的幼兒圍在戒嚴線外,心頭祈禱着親人的平安,徐汝愚心頭淒涼,卻不得不將這份淒涼深埋胸間,或許聽聽水如影的素琴,讓錚錚縱縱的鏗然琴音化去心中悒鬱,但又會想起幼黎來。

此時嫩黃嬌豔的迎春花掛滿大江兩岸涯壁了,正宜花舫緩緩行於水上啊。

那清冽如澗泉的琴聲流動,誰會站在側旁細細聽呢?

徐汝愚驟然站立,一臉堅毅的望向欲墜的斜陽。濠溝內岸,一樹野桃綻開嫣紅花朵。

水如影心頭一悸,尾指帶過琴絃,挑起一縷雜音,心已亂,琴音難繼,水如影將纖纖素手扶在琴絃上,也癡癡望向紅如血滴的夕陽。

徐汝愚道:“心頭血卻是紅豔,你看此時的夕陽像不像心頭的血?”

江凌天與沈德潛一衆人向此處趕來,徐汝愚將愁緒收起,迎上去,問道:“凌天,今日戰果如何?”

江凌天答道:“今日敵軍攻得尤爲兇猛,我軍傷一千,賊軍應在一千六七左右,現在他們支着素旗在城下收屍體。”

徐汝愚嘆道:“雍揚傷亡愈萬了,卹金如數發放了?”

沈德潛道:“都尉府貯蓄金告罄,今日還差一萬金,明日就能籌齊。”

徐汝愚臉色一肅,一言不發的看着身前衆將。衆人心頭生寒,情知此事辦得不妥觸了他的心頭大忌。梅鐵蕊忙說:“我今晚務必將此事辦妥當。”

徐汝愚神情緩下來,淡淡說道:“此際,對敵對我俱是關鍵時刻,公良友琴再攻不下雍揚,只有敗退一途,今日剖解敵屍,胃中雜有草藤,公良友琴營中糧草難以爲繼了。”

聲音轉而激昂:“我軍唯有士氣可用。即使身死也可得到卹金安置家人,所以他們纔不顧生死,與強於自己數倍匪軍拼搏廝殺。城下敵軍的戰力,相信諸位近日來深有體會。諸位看看我守在城頭的軍士,半年之前大多還是手握農具的村夫。適才一具屍體擡下去的時候,我看見他的嘴裡還死死銜着半枚耳朵,若是他死後他的家人孩子一樣會餓死一樣會冰死,那城上這二萬名軍士誰還會願意爲你們拼去這條性命?”

衆將一齊單膝跪地,道:“末將知錯。”

徐汝愚厲聲道:“沈長吏記:每日卹金、殺敵賞金必需在子時之前發放完畢,干預此事者,督行不力者,嚴懲之。”

徐汝愚說完,扶起梅鐵蕊,讓衆將起來各自處理事宜。

徐汝愚與江凌天緩緩沿着城牆向西巡視,梅映雪與八大精衛遠遠吊在後面。

徐汝愚低聲說道:“每回看到軍士如此奮不顧身的拼殺,心中總不是滋味啊。”

江凌天道:“是啊,好多人明明可以不死,看到自己身軀殘而不全,往往選擇與敵同歸於盡,只是爲了那五十金卹金啊。富人一席宴,流民赴十身啊。昨日萬嶸在觴寄閣宴請世家家主,你可有耳聞?”

“樑寶跟我說了,梅家家主梅鐵萼也抱病出席了,我也只有裝作未曾聞見,難道真要我將他們抓過來訓斥一頓?”徐汝愚苦笑起來,摟過江凌天的肩膀,低聲問道:“有沒有給我帶酒來?”

江凌天斜頭瞥見梅映雪正看向別處,忙從懷裡掏出一個皮囊來,徐汝愚剛接過來欲藏入懷中,卻聽見梅映雪在後冷哼一聲,一臉窘相向後望去,只見梅映雪冷若冰霜的俏面正不屑望向他們倆人。

江凌天將贓物交於別人手中,一臉坦然說道:“雨諾明日慶生,知你不會下城樓,特讓我問你她可不可以上城樓?”

“城上太過血惺了……”

“我也希望她能生活沒有殺伐的天地間,可是她總會見到這可怖的情景……”

“沒有殺伐的天地間……”徐汝愚喃喃低語,雙眸明亮異常,心想:幼黎不是最嚮往這樣的天地嗎?所以我們一直在江河湖海里飄蕩,從不輕易上岸,進入那充滿殺伐、飢餓的天地。徐汝愚說道:“總無法逃避這個亂世,雨諾要來,就讓她看看也好。我收她做妹妹可好?我總想我的孃親在世,她定會生個妹妹讓我照顧,我一直想有個妹妹。”

“雨諾定然歡喜極了,我回西城時回家一趟,說不定她夜裡就來城樓找你。”

“城內近來不會太平靜,夜間尤其要注意,城衛軍近日需全勤出動。”

“你是說公良友琴要退了?”

“那是當然,雍揚城下討不得便宜,他只有退下海去。”

“他不會據毗陵、泰如以守?”梅映雪倏地在後問道。

徐汝愚哂然一笑,指着城頭說道:“城堅牆危,守械齊備,只需三步二軍士一民夫,即可固守,但首要糧草充足,若不能速戰速決,便需取糧於敵,方得長久。衛家、席家撤離毗陵、泰如之際,莫不將城野清空,毗陵、泰如兩府有八座空城,六十餘座塢堡,公良友琴守得了幾個?”

梅映雪薄脣輕抿,脣紅若流丹,望向城連綿數裡的敵營,輕蔑說道:“怕你也自知,公良友琴不會這麼輕易逃去的,偏裝作鎮靜自若,胸有成竹的樣子。”

徐汝愚頓時神情一沮,做出一付可憐狀,說道:“我好不容易給自己鼓足氣,卻讓你一語刺破泄盡。”

梅映雪冷然道:“是你信心不足,何必怨別人?”

“我思前想後,亦想不出公良友琴會如何收場?他若與我商量,大不了我損點面子,在他拔營撤寨之際,做上一揖恭送他離去也行。”

江凌天並未因徐汝愚輕鬆語言而減少心中憂愁,見徐汝愚也看不透其中玄機,濃眉蹙得更緊,思慮片刻,沉聲道:“公良友琴定然不會無聲無息撤離東海,還是讓城衛軍加強戒備爲好。”

徐汝愚道:“梅老適才也是這麼說,他與公良友琴幾十年的交情,應當不會看錯,這些天小心爲妙。”

正在此時,內城匝道西段出現一絲騷亂,徐汝愚疾步過去,見丁政領着十餘人站在那處攔住一隊軍士正在爭執,地上停着十多具屍體。

徐汝愚喝止他們,指着丁政:“你說,怎麼回事?”

шшш ttκā n ¢O

丁政說道:“你看這些屍體便知。”說着,揭去蒙着屍體之上的麻布,欲要將屍體翻開,卻被徐汝愚一掌擊倒到一旁。

徐汝愚厲聲道:“不管你有何理由,俱不得冒犯守城烈士的遺屍,這是我下的死令,你可知道?”

丁政一臉委屈,滿臉漲紅,欲要再言,徐汝愚截住他的話頭,沉聲道:“還敢分辯?即日起,你待在西城軍營,沒我命令不得離開軍營半步。”

徐汝愚轉身忿忿離開,只見沈德潛、萬嶸等在探頭向這邊望向。

徐汝愚對着江凌天憤憤道:“你西城的人怎敢觸我大忌?你回府反省去。”又憤憤不平向後望去,極速用丹息傳語給他:“你速將丁政隱藏起來,莫讓他遭了黑手。”

沈德潛看着江凌天垂頭喪氣的離開,與萬嶸一干將領走下登城道迎上來,朗聲道:“都尉何事如此肝火,把江大人也罵跑了?”

徐汝愚想起江凌天所說萬嶸請各家家主於觴寄閣吃飯一事,只覺心中一絲涼意直透胸臆,看着道旁淺色的夾竹桃花,如一樹粉蝶零零亂亂的棲集在那裡,不時有一二隻不知名的鳥雀從樹叢中竄出,彷彿一支疾射而出的箭翎,直刺輕雲,最在高處悠揚劃過一個奇妙的弧度,沒在城樓那端。

沈德潛見徐汝愚對自己視如不見,一臉窘狀,沈冰壺在旁小聲說道:“適才西城的人冒犯遺屍,都尉正爲這事生氣,剛剛還向江大人發火呢。”

沈德潛哈哈二聲,便將一臉尷尬掩去,換上一臉憤然,說道:“這也太不像話了,沈校衛,速將此事稟呈陳大人,讓他嚴懲之。”

陳子方是都尉府掌律長吏,哨尉以上軍職忤逆職令者,當由他過問。沈冰壺瞅了一眼徐汝愚,見他依然極目青空,也就站在那裡也就不動聲色。

樑寶快步走下登城道,徐汝愚見他臉上驚疑神色,疾步登上城樓,樑寶在後小聲稟報:“敵北營有異動,似乎要拔營而去。”

“不錯,是撤離的跡象。你派人去東城、西城打探。”

樑寶未曾走下城樓,梅鐵蕊與雲清虛分別遣人來報,東城與西城外的敵軍已拔營離去。

沈德潛建議道:“是否出兵試探虛實?”

徐汝愚斷然否決:“不必,敵陣散而不亂,被他騎兵纏住反倒不妙。”

起初像潮水涌來,現在又像汐水退去,時至中夜,城外只剩下空空如也的營寨,一地狼籍。

似煙非煙般的微雲,烘襯着疏星淡月,益顯得素光流綺,銀漢參橫。

派出城的探子陸續返回。徐汝愚依舊愁眉不展的望向遠方。

梅映雪也是秀眉輕結,低語道:“公良友琴已然退去,映雪護衛之職也當告結,明日映雪便會返回靜湖潛修了。”

“哦,明日就走啊。”

梅映雪欲言又止,終是幽嘆了一聲,飄身離去。

江凌天看了看她在月下的煙雲幻夢般的身影,自言自語道:“公良友琴就這麼退了?”

徐汝愚返身走入偏廳,將衆人擋在門外,掩門隱去身影。

梅鐵蕊、沈德潛一衆人面面相覷,不解其意,都尉未下判斷,誰也不敢輕言雍揚此役勝了。城頭軍士俱向這邊攢望過來,

萬嶸牢騷道:“都尉大人此舉究竟是何意?勝還是未勝,追還是不追,他現在卻不拿個主意,就把我們丟在門外,算什麼嘛?”

梅鐵蕊一臉厭惡,瞟了一眼萬嶸,道:“都尉自有分辨,何用你來置喙?”

萬嶸粗麪漲紅,欲爭言,卻給沈德潛拉了一下袍角,忿忿退到一邊。

沈德潛道:“公良友琴明明是退了,都尉大人一言不發,難怪下面的困惑。”探頭向裡望去,卻見裡間燈也未點亮,連徐汝愚身影在哪個角落也看不清,更不用說知道他在裡面做什麼。

陳子方欲推門進去,卻給江凌天輕輕擋住。

“都尉何時不是洞察先機,屢有妙策?陳大人還是靜待都尉訓令吧。”

“洞察先機”,梅鐵蕊、萬嶸、沈德潛等人聽了神色俱是一凜,雖說稍縱即逝,卻瞞不過江凌天一雙銳眼。

萬嶸哈哈笑道:“洞察先機,江大人把都尉說得太玄乎了吧?”

梅鐵蕊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他方收起狂妄的姿態,神色卻莫名緊張起來,睜眼望向偏廳大門。硃紅的大門在殘月清輝映照之下,顯得清幽詭異,萬嶸一陣心緊,偏過身去看城下如雪如銀的沙土。

徐汝愚在廳內喚江凌天。

江凌天推門進出,只見暗夜中徐汝愚眸光尤爲清亮,若藏在深潭中的星子。

“萬嶸對那十多個守城軍士背後下毒手。我已讓丁政潛出城去了。”

“丁政揭開裹屍布,我便知道了。”

“哦。”

“死者耳根穴筋肉糾結,顯是死時頸下脊椎三寸處創痛難當。城頭遺屍向來都是由民夫搬運,何需勞動萬嶸手下一個左尉?丁政當時若將此事揭穿,萬嶸當場非反了不可,所以我才喝止他,嚇着他了吧?”

“我跟他解釋過了。想不到你洞悉一切了。”

“萬嶸一個莽夫,想在我面前做得滴水不露,哼,他還稍歉火候。那十餘屈死的軍士,你日後對他們的家眷要多加照料,可恨我無法還他們公道。”

“只是那十多個軍士看到什麼不該看到的東西呢?”

“哼,公良友琴今日突然撤軍,還不是他們與虎謀皮的結果?門外情形如何?”

“與你設想所差無幾,只是想不到梅鐵蕊也參與其中。”

“這有何想不到,梅家家主還是梅鐵萼,梅鐵蕊即使向着我們又能如何?”

“該如何處置?”

“我這有幾封信,你速讓人前去毗陵、泰如、白石尋找陳昂、張仲道、張季道、方肅等人。記住,除此四人莫讓信落入他人之手,送信之人非你麾下死士不可。”

徐汝愚眸光一黯,立時一股憂傷瀰漫於整個廳房,他無力的揮揮手說:“你去宣佈賊寇敗退吧。”

江凌天推開房門,望向門外守候的衆將,說道:“都尉想休息一下。另外,將賊寇敗退的消息宣佈下去吧。”

城樓守衛的軍士立時歡呼起來,歡呼一浪簇起一浪,立時整個北城陷入歡呼聲的海洋中,不需片刻全城俱已通傳“賊寇敗退”的喜訊。

沈德潛悄悄拭去鼻頭滲出的細汗,恭敬的說道:“一月來,事無鉅細,都尉皆躬親施行,勞累也在所難免,有勞梅將軍領人在此衛護都尉,我等前去府署公幹。”

梅立亭道:“都尉安危乃是小將職責所在,請諸位大人放心。”

徐汝愚耳中聞聽滿城的歡呼聲,幽然自問:“真的是勝利了嗎?”

徐汝愚枯坐至天明,方推開偏廳的房門。

峙守一夜的梅立亭此時依舊精神抖擻,見徐汝愚走去偏廳,說道:“梅大人過去看過你幾次了。”

他終究沒推門進來,徐汝愚心想。“哦”然一聲表示知道了,說道:“立亭,你領將士們下去歇息吧,我獨自去城中轉轉。”

窄巷高牆,將天空逼迫得也只有那窄窄的一帶。石橋垂柳,流水曲幽,清水游魚,粼粼水光,藏金藏銀,不時有小如拇指的翠鳥從岸壁掠水飛出,一點漣漪悠悠擴散開去,竟讓徐汝愚看呆了。

“青鳳將軍也有此閒情逸致,在此看水?”水如影由遠走近,悠悠道。

“殺戮之身本無資格寄情於此,但也望山水淡泊心中殺意啊。”

“啊。”水如影未曾料得徐汝愚話中殺意如此之甚,沉頜並依在徐汝愚的身旁,一起向粼粼流水望去,明玉般光潔的面龐憂傷如故,秀如青山似的彎眉也結着萬千濃愁。

“多謝如影姑娘琴聲相伴月餘。”

“能爲雍揚盡一分力,如影心中歡喜,只是如影琴技拙劣,未必入得青鳳將軍的耳?”

“如影姑娘琴技怎能說……”徐汝愚語音嘎然而止,臉色一下變得慘白,別臉望向他處。

水如影心有不甘,淚光點點,繼續說道:“如影自知琴技比不得琴仙子,但琴仙子那琴卻是彈於霍家聽的。”

“我與幼黎雖無山盟海誓,但都能明白對方的情意。那日我身陷魔障,未能詢得真相,已是對她不住,怎會再胡思亂想?”

“你能肯定?”

“不管事實如何,我總需向幼黎當面問清楚。”

水如影清淚長墜,幽幽嘆言:“我矢志獻身於藝道,遊走天下收集曲譜造訪名家,爲形勢所迫與世家貴胄虛與委蛇,笑臉相陪,連自己難免也會輕視自己。幼黎也應是如此,你誤會她了。”說罷,掩面離去,一臉諤然的袖兒緊跟在後面離去。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徐汝愚想起舊朝寫藝工的一首詩來,心中暗歎:不知何時與你相逢?

第2章 城下相知第3章 西京鉅變第9章 公良之死第12章 築城藏嬌第4章 江津渡第3章 襄樊會第4章 星夜奇謀第1章 長弓射殺第5章 北靜郡王第6章 建安堡(上)第11章 君愛佳人第2章 宜家宜室第12章 鄉歸何處第6章 三力相角第2章 司習女史第8章 其人之道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11章 疑敵第7章 世家之子第8章 王道制衡第5章 碧濤北涌第4章 故人相逢第3章 玄冥之境第13章 奇謀潰敵第12章 踏碎山河第7章 覆巢之下第5章 碧濤北涌第7章 閉關脫身第1章 長河幫第8章 玉案嶺第10章 桑泊微瀾第4章 鳳陵酒話第17章 置縣之議第1章 惠山之戰第13章 意外之喜第13章 初戰清江第9章 樊族易幟第10章 請君別離第3章 枋山議和第3章 別來無恙第8章 重返雍揚第8章 布間第11章 疑敵第21章 天下共仇第8章 靜湖映雪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9章 又臨津水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8章 蔡氏少年第11章 西出江寧第7章 世家之子第5章 請君完璧第4章 漢水桃源第5章 碧濤北涌第1章 勤王密詔第4章 居延澤第4章 漢水桃源第4章 漢水桃源第4章 婦人之仁第9章 尉潦有訊第11章 惡戰將至第6章 青楓道上第11章 歷陽水營第9章 刺客第4章 普濟報捷第1章 暗日續戰第11章 紙上言兵第4章 內宅梨香第9章 襄樊會衆第3章 青丘弱水第1章 出使江寧第7章 世家之子第9章 東海窘境第5章 山雨欲來第16章 布疑第1章 荊北被困山河論戰下第11章 襄州往事第9章 沈門秘議第1章 夜抵宣城第3章 玄冥之境第12章 鄉歸何處第2章 湖心小島第8章 布間第3章 青丘弱水第2章 青州鬼騎第12章 築城藏嬌第3章 百夷王族第3章 再入雍揚第15章 哀兵第9章 襄樊會衆第11章 襄州往事第2章 城下相知第13章 毓麟之禮第7章 閉關脫身第4章 以南統北第10章 虎吞閩中第11章 前奏
第2章 城下相知第3章 西京鉅變第9章 公良之死第12章 築城藏嬌第4章 江津渡第3章 襄樊會第4章 星夜奇謀第1章 長弓射殺第5章 北靜郡王第6章 建安堡(上)第11章 君愛佳人第2章 宜家宜室第12章 鄉歸何處第6章 三力相角第2章 司習女史第8章 其人之道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11章 疑敵第7章 世家之子第8章 王道制衡第5章 碧濤北涌第4章 故人相逢第3章 玄冥之境第13章 奇謀潰敵第12章 踏碎山河第7章 覆巢之下第5章 碧濤北涌第7章 閉關脫身第1章 長河幫第8章 玉案嶺第10章 桑泊微瀾第4章 鳳陵酒話第17章 置縣之議第1章 惠山之戰第13章 意外之喜第13章 初戰清江第9章 樊族易幟第10章 請君別離第3章 枋山議和第3章 別來無恙第8章 重返雍揚第8章 布間第11章 疑敵第21章 天下共仇第8章 靜湖映雪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9章 又臨津水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8章 蔡氏少年第11章 西出江寧第7章 世家之子第5章 請君完璧第4章 漢水桃源第5章 碧濤北涌第1章 勤王密詔第4章 居延澤第4章 漢水桃源第4章 漢水桃源第4章 婦人之仁第9章 尉潦有訊第11章 惡戰將至第6章 青楓道上第11章 歷陽水營第9章 刺客第4章 普濟報捷第1章 暗日續戰第11章 紙上言兵第4章 內宅梨香第9章 襄樊會衆第3章 青丘弱水第1章 出使江寧第7章 世家之子第9章 東海窘境第5章 山雨欲來第16章 布疑第1章 荊北被困山河論戰下第11章 襄州往事第9章 沈門秘議第1章 夜抵宣城第3章 玄冥之境第12章 鄉歸何處第2章 湖心小島第8章 布間第3章 青丘弱水第2章 青州鬼騎第12章 築城藏嬌第3章 百夷王族第3章 再入雍揚第15章 哀兵第9章 襄樊會衆第11章 襄州往事第2章 城下相知第13章 毓麟之禮第7章 閉關脫身第4章 以南統北第10章 虎吞閩中第11章 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