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事不妙

徐汝愚與幼黎來到艙廳時,宋倩也換了一身綠紗荷花折邊褶裙剛出來。

君懷薇望過來,眼中懷有幾分好奇。

徐汝愚微微一笑,低頭將笑意掩去。君懷薇年稚了無心機,一望之間將諸多秘辛一併泄露出來,也恰恰表明君嘯雲等人對他們沒有戒心。

長河幫此際出現在江津以東的江水水道上,用意實在費人思量。至少徐汝愚在出清江之時,青焰軍的情報機構並沒有長河幫異動的發現。

君嘯雲以智計名聞天下,在長河幫的地位僅居君卓顏之下,隨行的君逝水、歐陽東、朱勝傑也都是長河幫的重要人物,巨舶在此惡劣的江面上平穩行舟,駕船的水手也只有長河幫的最精銳子弟才能勝任。

幼黎一一揖禮相謝援困之情,君逝水也未在意,不去挑明她女兒身份,言談間卻多傾向徐汝愚,想來他們認定徐汝愚定有過人之處才能讓幼黎女扮男裝死心相隨。

幼黎上船之時就不曾掩飾自己的一身修爲,即使有心掩飾,也瞞不過君嘯雲銳利的目光。徐汝愚儒雅淡定,目光溫和卻無高手氣概。近來青焰軍崛起清江府,天下傳聞愈加彰顯他的謀略與才智,他的修爲卻少有人提及。瑤光殿近年公佈的奇功絕藝榜,青鳳將軍位居八十四位,排名稍高過君嘯雲,在一品級高手中也只居末流。

君嘯雲看不透他的深淺,也不會把他與青鳳將軍聯繫起來,只當他是未曾修習武學的儒士,有着常人不及的淡定。

徐汝愚言語之間不溫不火,沒有表現得卓見明識、驚語滿座,卻也侃侃而談,從容不迫,恰如其分的表現得像一個爲人深慕的儒人雅士,不至於讓君逝人等人認爲幼黎識人不明。

徐汝愚自報家門爲“李佑”,取的是“幼黎”的諧音反字,幼黎低眉一笑,有着萬千風華。

千嬌百媚的宋倩看了,也不禁微微一怔,心想:她的容貌還算不上絕色,爲何予人如此驚豔之感?

宋倩端起酒懷,遞到幼黎面前,嫣然笑道:“江公子,風度翩翩,剛剛的一笑,讓妾身不覺有幾分癡迷。”

幼黎愕然驚住,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徐汝愚說道:“夫人眼光果真高明。”餘光裡看見君嘯雲等人均有微微笑意,知道他們總不放心不明身份的人留在船上,心神一動,淡淡說道:“拙荊如此裝扮也是無奈,只待風雨稍歇,我們便會離開。貴會相援之恩,我們自會銘記在內。”

君逝水哈哈一笑,說道:“李兄過慮了,二位安心留在船上就是。不過,李兄見識不凡,爲何甘爲籍籍無名之輩?”

問的委婉,卻還是放心不下。徐汝愚笑道:“幕府之賓,哪來什麼名望,君兄高看了。”

世家幕府裡的賓客,與世家之女發生戀情,事情泄露因而遠奔,確是沒有什麼漏洞。君嘯雲卻是不信,乍看他所言均爲泛泛之論,並無洞燭見識。自己識人數十年,庸碌之徒在人之前莫不爭先恐後的表露自己貌似不同常人的見解來,哪有眼前此人來得如此淡然,泛泛之談卻不失平實,讓人無以垢病,也無法生厭?

發現漁舟時,逝水未作深思便發話要施以援手,君嘯雲雖然幾分疑慮,只是逝水的話已說出口,不便再出口阻攔。此行甚爲機密,又是在*中行船,即使被其他勢力的眼線發覺,也不會只派一艘漁舟來阻撓,也就未作多想。等見到江徐二人,君嘯雲疑竇又生,即使徐汝愚編造出如此完美的來歷,他也自是不信。

徐汝愚見君嘯雲眼中的疑雲不散,只是礙於君逝水的面子,不便再出言試探。心想:君卓顏培養君逝水爲其接班人的傳聞不虛。心中雖然想探知長河幫此行的意圖,卻知道君嘯雲戒心不消,終不會有所獲。如此想定,就要告退回客艙休息,心神一凜,卻不動聲色的望了君嘯雲一眼。

君嘯雲臉色瞬間肅然起來,深懷戒備的注視着幼黎。

徐汝愚淡淡一笑,心想:你既然認定我不諳武藝,爲何還要懷疑我們與前面攔道一路的。

君逝水等人也發現異常,歐陽雷一把推開艙門,撩起門簾。此時已然入夜,風狂雨急,艙廳內的燭光延伸不遠,便是一片漆黑。丹息術高手目力過人,君逝水等人均發現前方不遠處的水域上方懸着數盞風燈,形如鬼魅,黯弱的紅光送來,在*中搖晃明滅,卻能保持不被雨水澆熄。

前方停着三艘黑黢黢的蒙衝戰艦。

徐汝愚見蒙衝艦懸燈示警,即使有敵意,也很有限,看來只是阻撓長河幫衆人去他們想去的地方。

夜色之中,狂亂的風雨聲掩不去波濤的轟鳴聲,掀起丈餘高的黑色波濤洶涌,衝擊着三艘蒙衝艦,將此拋離出浪峰,波浪退去,蒙衝艦稍稍向側面一滑,又停在另一個峰頂上。在兇濤惡上,三艘蒙衝艦示威性的展示精妙的操舟技巧。

長河幫的船隻是普通的船型,整體結構有所加強,側舷增有女牆,卻還是無法與真正的戰艦相抗衡。對方若是有心偷襲,長河幫根本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徐汝愚掉頭去看君嘯雲的反應。

君嘯雲陰沉着臉,稍斂的雙眸微微透出寒意。

君逝水等人均是一臉凝重。

一個沉悶有如悶雷似的聲音從風雨中清晰來:“君嘯雲,此去雍揚道阻且險,還是請回吧。”

徐汝愚視界最遠,也只看清每艘蒙衝艦上峙立着數十名健銳戰士,被瓢潑大雨裹住,無法看清面容。僅看他們在風雨中不動分毫的堅毅體姿,便可推知都是百里選一的好手。居中的蒙衝艦直指長河幫座船,蒙衝甲板上正中一個健頗大漢卓立望來,溢離的丹息將暴雨阻在體外,形爲一層白朦朦的霧障,擋住徐汝愚的視線。不過強大的戰意傳來,令徐汝愚也感到些許壓力。悶雷似的聲音便是他發生的。

君嘯雲一臉凝重的向徐汝愚說道:“請留在廳內,莫要走出。”似乎不再懷疑徐汝愚的來歷,以對方的實力,實無必要再去行什麼陰謀詭計。說罷,與君逝水等人走了出去。聲音溫和卻有不可動搖的堅定:“江水小小風浪掀不翻我長河幫的船,別離兄一直居於浪尖上,不怕力有不支,讓惡浪覆了頂?”

唯有宋倩、君懷薇與徐汝愚留在艙廳。

君懷薇對宋倩懷有敵意,對幼黎的女兒身份也不確認,警惕的注視着兩人,柔柔弱弱的依立在徐汝愚身邊。宋倩目光不敢稍離江幼黎,對君懷薇對她的敵意也無可奈何。

徐汝愚詫然注視着水霧中只有朦朧身影的蕭別離。艙門“哐鐺”一聲給風吹合上,濤浪風雨的轟然驟然減速弱,徐汝愚揮袖微微一拂,艙門驟遇急風似向外推開,猛的撞擊在艙壁上,御下半邊。

幼黎擰頭看來,眼中微斂笑意。

蕭別離此時顯身江水之上,只是爲了阻止君嘯雲等人去雍揚?

東林會的江淮水道主管乃是其子蕭逸之。

東林會與長河幫同時崛起河水之上,汾郡的濟寧是兩派勢力的分界點,東林會溯水而上,長河幫順水而下,成爲各自所轄水道上的霸主。在河水、汾水等北方四郡的水道上,就是各地的世家勢力,如汾郡的荀家、幽冀的蔡家都無法與之抗衡,不得不維持與之並存的局面。

二十年前,徐行助東海郡驅普濟海匪,引薦東林會主持東海的鹽務,使得東林會勢力得以大張旗鼓的進入江水、淮水,一舉躍居長河幫之上。

東林會的發源於汾郡,荀家在汾郡置縣改制,勢必觸及到東林會的根本利益。蕭逸之與顧長淮年初出現在清江,與徐汝愚達成協議,秘密運用雍揚後備營前往清江參加撫州會戰,除了想在茶馬商道上分一杯羹,還有更深的打算。荀家在汾郡改制,不會忽視對水道的控制,削弱壓制東林會也就勢在必行。

東林會惘顧其他勢力的反應,義無反顧的助青焰軍運送雍揚後備營參與撫州會戰。

東林會將勢力轉移到南方的心情太迫切了?徐汝愚心頭劃過一道閃光。

徐汝愚與蕭逸之約定東林會參與對清江水道以及可能茶馬商道的經營,卻拒絕東林會的戰艦與武裝力量進入清江水道,擁有獨立武備的東林會似乎無法在清江擴張他們期待的勢力。東林會果真太急切了。

在北方數郡勢力盤根錯節的東林會嗅出什麼不對勁?許亭易、丁政等人經營商南商道不過一年半的時間,情報系統才初步完善,預測的敏銳之處無法與東林會相比。

君嘯雲此行也意指長河幫想將勢力轉移到南方來。

天下諸郡之中,南平、汾郡、秦州郡最適宜施行置縣制,建立集權的地方政權,幽翼雖以蔡家爲尊,武力卻大半陳於北面燕山之中防備呼蘭人,卻不宜貿然施行置縣策,應是最後效仿汾郡施行置縣策的郡。長河幫實無轉移勢力的必要。

徐汝愚長身立起,拉着幼黎走向艙門。

宋倩“啊”的一聲,君嘯雲、君逝水愕然向後看來,歐陽雷疾速移至徐汝愚身側,雙手提息,蓄勢欲發。

君逝水問道:“李兄,意欲何爲?”

徐汝愚說道:“河水之上的兩霸到江水上來爭鬥,我與拙荊還是避之爲妙。”

貼上前的宋倩臉上露出不屑神情,說道:“李兄深知明哲保身之道,嘯雲,看來我們真不應留他。”

君嘯雲雙眼閃過疑雲,想了一下,說道:“李兄既然要走,想來兇濤惡浪也阻止不了,只是嘯雲眼拙,至今還未看出李兄來歷,能否實言相告?”

單刀直入確實讓人難以招架,看着君嘯雲貌似坦誠的眼神,徐汝愚淡然說道:“北方將有異動,我也是避禍之人。”

君嘯雲駭然失色,與君逝水面面相覷。君嘯云爲人素來鎮定,卻被徐汝愚試探性的一句話駭得臉色驚變,那麼北方的異動真是驚天動地。

徐汝愚闇呼大事不妙。

蕭別離沉聲喝來:“君嘯雲,爲何到現在還沒有決斷?”說罷,沉身拾起巨弓,引弦而立,銀矢流光一抹微芒向這邊閃來。

君嘯雲臉色微微一變。

別離弓,銀光掠過浮雲,黯然應泣血。

奇功絕藝榜上的唯一進入前五十名的箭術高手蕭別離此時選擇最有利的手段逼迫君嘯雲等人就範。

透過層層雨幕,衆人還是感覺到森森寒意從銀矢上透射而來。

蕭別離懸燈示警並非沒有敵意,而是此種情形下,除去君嘯雲,誰也沒有把握接下蕭別離的別離箭。

君嘯雲傲然站前一步,身上透出淡淡的丹息,一人承擔了蕭別離的殺機,衆人心頭重荷御去。

君嘯雲說道:“不是你一家得到秘報,爲何我長河幫不能事先安排?”

“蔡家對你長河幫歷來不薄,你就不怕寒了蔡逸的心?”

“別離何時學會爲他人惺惺作態?你儘管射來,此船若有一個活口留下,長河幫便會向東林會討回公道。”

蕭別離哈哈長笑起來,聲音穿過雨幕,直透衆人心底,丹息稍弱者只覺耳鼓漲痛,眼昏心悶。

徐汝愚站在艙門口,看着君懷薇結眉閉目搖搖欲墜,揮袖一拂,將蕭別離的含息音波震散。眉頭微皺,蕭別離不惜損耗丹息震盪音波卻只是威懾長河幫衆人。

徐汝愚雖然不知北方究竟出現什麼異動,但是東林會與長河幫的目的都是雍揚城。

徐汝愚通過江凌天與梅鐵蕊控制雍揚府,但是沈德潛、許道覆、萬嶸之流卻是各懷異心。特別是他們在東海之役中有過與公良友琴暗中勾結刺殺徐汝愚的行爲,即使徐汝愚不再追求,他們心中的刺卻消不掉。

但是刺殺一事誰會泄露出去?長河幫、東林會都想借助此事?雍揚至東海戰役過後,就沒有水營的編制,東林會或是長河幫與某一家勢力互相媾和,確實會形成極大的優勢,足以與宿幫與梅族的聯全勢力相抗衡,再利用雍揚諸將心中的惡刺,一舉將雍揚諸將策反到徐汝愚的對立面。

那時,徐汝愚徒然擁有宿幫與梅族的擁護也不濟於事。

第8章 嶺道荊棘第12章 圍岸攔潮第8章 布間第5章 絕色佐酒第5章 灞水濤遠第12章 暗日之戰第10章 傾蓋如故第1章 雁門關內第7章 寇襲第1章 雍揚新政第2章 湖心小島第6章 大道澤生第13章 毓麟之禮第7章 甕外之鱉第5章 北靜郡王第5章 丹青仕女第11章 前奏第3章 再入雍揚楔子宛陵冬第1章 出使江寧第5章 入主泉州第9章 刺客第6章 天下勢第12章 鄉歸何處山河論戰上作者oliver98第12章 暗日之戰第4章 樓挑明月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9章 公良之死第2章 武陵獵奴第8章 夜議第13章 罪王伏誅第7章 傳習第9章 刺客第6章 開門揖盜第4章 江津渡第3章 別來無恙第10章 櫻花緋雨第11章 絕壁行遲第6章 三力相角第12章 暗日之戰第6章 荒原悟道第1章 奇兵奪營第10章 請君別離第8章 靜湖映雪第13章 燒石毀堤第5章 圍壤夜戰第9章 老祖殯天第17章 流民第9章 樊族易幟第21章 天下共仇第8章 奪舟驅寇第2章 孤木越海第7章 爲子擇名第13章 將離清江第10章 桑泊微瀾第9章 紙上談兵第5章 交易條件第1章 長弓射殺第3章 延陵荒地第13章 普濟出兵第12章 暗日之戰第9章 老祖殯天第9章 入局第3章 百夷王族第15章 種間第2章 大事不妙第8章 奪舟驅寇第4章 星夜奇謀第12章 得隴望蜀第5章 樊族歸附第15章 種間第12章 鄉歸何處第17章 置縣之議第9章 麗陽門外第9章 紙上談兵第11章 紙上言兵第17章 置縣之議第2章 大漠殘壘第1章 齊川夜月第11章 西出江寧第7章 雨夜飭軍山河論戰上作者oliver98第16章 背腹之患第9章 又臨津水第8章 喋血城頭第4章 東有大洋第13章 意外之喜第6章 晉陽山道第11章 君愛佳人第2章 落霞望江第17章 流民第6章 風起雲涌第16章 布疑第9章 東海窘境第7章 傳習第5章 仇讎第6章 不期之會第10章 青焰軍議第6章 泉州水營
第8章 嶺道荊棘第12章 圍岸攔潮第8章 布間第5章 絕色佐酒第5章 灞水濤遠第12章 暗日之戰第10章 傾蓋如故第1章 雁門關內第7章 寇襲第1章 雍揚新政第2章 湖心小島第6章 大道澤生第13章 毓麟之禮第7章 甕外之鱉第5章 北靜郡王第5章 丹青仕女第11章 前奏第3章 再入雍揚楔子宛陵冬第1章 出使江寧第5章 入主泉州第9章 刺客第6章 天下勢第12章 鄉歸何處山河論戰上作者oliver98第12章 暗日之戰第4章 樓挑明月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9章 公良之死第2章 武陵獵奴第8章 夜議第13章 罪王伏誅第7章 傳習第9章 刺客第6章 開門揖盜第4章 江津渡第3章 別來無恙第10章 櫻花緋雨第11章 絕壁行遲第6章 三力相角第12章 暗日之戰第6章 荒原悟道第1章 奇兵奪營第10章 請君別離第8章 靜湖映雪第13章 燒石毀堤第5章 圍壤夜戰第9章 老祖殯天第17章 流民第9章 樊族易幟第21章 天下共仇第8章 奪舟驅寇第2章 孤木越海第7章 爲子擇名第13章 將離清江第10章 桑泊微瀾第9章 紙上談兵第5章 交易條件第1章 長弓射殺第3章 延陵荒地第13章 普濟出兵第12章 暗日之戰第9章 老祖殯天第9章 入局第3章 百夷王族第15章 種間第2章 大事不妙第8章 奪舟驅寇第4章 星夜奇謀第12章 得隴望蜀第5章 樊族歸附第15章 種間第12章 鄉歸何處第17章 置縣之議第9章 麗陽門外第9章 紙上談兵第11章 紙上言兵第17章 置縣之議第2章 大漠殘壘第1章 齊川夜月第11章 西出江寧第7章 雨夜飭軍山河論戰上作者oliver98第16章 背腹之患第9章 又臨津水第8章 喋血城頭第4章 東有大洋第13章 意外之喜第6章 晉陽山道第11章 君愛佳人第2章 落霞望江第17章 流民第6章 風起雲涌第16章 布疑第9章 東海窘境第7章 傳習第5章 仇讎第6章 不期之會第10章 青焰軍議第6章 泉州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