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初生艱險

還是剛到京裡的時候給家裡寄了一封信,說是投宿在了西華門外安平街的高升客棧裡,此後一連十天都音訊全無。璧容的一顆心懸的七上八上,終於耐不住給嫁到京裡的嚴宓寫了一封書信。

說起嚴宓的夫家,是京城有名的書香世家。

曾祖曾是前朝有名的文豪,後來太祖皇帝登基稱帝,祖父因爲學識過人給皇太子做過五年的太子少師。嚴宓嫁的是吳家的二公子,永樂四年的庶吉士,年少有爲,如今在吏部任左給事中,而吳家當家的吳大老爺則正巧在禮部任侍郎一職,官居正三品。

意料之內的是四日後便收到了回信,意料之外的卻是由關恆親自送過來的。

一封是嚴宓的,另一封則是沈君佑的平安信。

信上大致說了吳二公子與沈君佑見了面,經吳二公子透露,秦書懷確已於半月前入獄。而此事乃是由禮部一位給事中直接報到了王尚書那裡,聖上龍顏大怒,當下便處置了銀作局的葛、茅兩位公公。

這件事吳二公子早有耳聞,又聽了沈君佑的話,已經把事情告知了給了吳大老爺,叫璧容莫要擔心。

看過了信提起的一顆心這才緩緩放下,喊了關恆去了正屋廳堂裡,仔仔細細問起了京裡的事來。

“……夫人別擔心,二爺一切都好,吳家二公子已經將各處都打點好了。”

璧容聽說沈君佑一切都好,點點頭,又問道:“帶去的銀子可還夠?”

“夫人放心,走的時候帶的都是大興錢莊的銀票。”說着,就從懷裡掏出了一個牛皮紙封的信封來,“二爺叫我單獨交給夫人。”

璧容一愣,忙收了起來,叫秋桐去給關恆預備了飯菜,遣了身邊服侍的,進了內室。

信並不長,將將寫了大半張紙。一是說璧容即將臨產,叫她帶着全媽媽幾人到西坪村別院去,另轉告年掌櫃說年關將至,各個鋪子暫時歇業。二是叫她安排車馬叫趙思思今天夜裡跟關恆返回京城。

信裡並沒有交代原因,她也摸不清楚事情究竟進展到了什麼地步。

復又招來關恆問了問,關恆也是搖了搖頭。

生怕耽誤了事,待關恆一吃過了飯便安排車馬去了西坪村去接趙思思,然後趁着夜深之時不動聲色地便出了忻州。

送走了趙思思,璧容邊忙起了去西坪村的事。孩子的包被、小衣裳,一應換洗的棉衣、皮襖,還有生產所需的東西,連人帶物足足裝了三大馬車,浩浩蕩蕩地去了西坪村。

先前問過沈沅孃的意思,她說自己跟着過去也幫不上什麼忙,何況豪哥兒幾個兒的學業也不能落下,不如留在這裡也好有個照應。這邊有陳孝儒夫妻照應,璧容自是放心不過,何況西坪村那邊也着實住不開這麼多人,便又留下了兩個小丫鬟過去伺候。

而秋風院的擷芳卻是被全媽媽的一句話留了下來。

——————

日子轉眼就到了十二月,家裡的人都緊張起來。初一的清早鄭母便帶着秀蓮和劉氏去送子觀音廟裡燒了頭香,又捐了五兩銀子的香火錢。

初八那日劉氏在院裡支了口大鍋,煮了滿滿一鍋臘八粥,帶着璧容身邊的幾個小丫鬟拜了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等一衆神靈,祈求豐收吉祥。

原本是十二月中旬的分娩日,可直到過了小年,肚子也始終不見動靜。有愛打趣的婆子便說這孩子是個聰明的,知道外面天氣冷,躲在肚子裡不願意出來。不過倒是也夠安穩,起初懷孕時的害喜、腿腫現象都沒有了。

雖說孩子晚出生幾日並不是什麼稀奇事,可說不上來爲什麼,璧容的一顆心始終放不下。

北風凜冽,厚重的烏雲積壓了幾日,終於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雪,一連幾日紛紛揚揚,天上地下頓時一片白皚皚的景象。

火盆裡點着上好的銀霜炭,燒的極旺,與外面肆虐的寒意相比,屋子裡溫暖如春。

幾個小丫鬟拿着小兀子圍在火盆邊上說着話。

璧容便歪在燒着熱烘烘的大炕上聽她們講。

“昨個兒夜裡那場雪可真夠大的,半夜聽見後院撲通一聲響,還以爲招了賊。”秀蓮說起昨個兒夜裡雪壓塌了家裡豬圈頂子的事來。

“嫂子家的兩頭豬養的可是好,該有三百斤吧?過年的時候可要賣了?”妙月問道。

妙月不像青沐幾個都是沈家的家生奴才,她爹孃都是在莊子上做事的,她直到滿了十二歲纔給送到了府裡來學規矩。

秀蓮笑着搖搖頭,“崽子的時候買來的,拿糧食餵了足足一年呢!可捨不得賣,要宰了留着家裡過年吃呢。”眉眼之間盡是喜色。

過去只有過年才捨得燉一回肉,更不要說養的雞鴨牲畜留着自己吃了。可如今不同了,他們老鄭家可是西坪村有名的富戶了,蓋了新的青瓦房不說,姑娘嫁去了縣裡做當家奶奶,兒子在鎮上開了木匠鋪子,滿村的人哪個不羨慕。

“咱娘已經跟你大哥說了,兩頭豬的豬腳都留着,給你做豬蹄通草湯喝。”秀蓮道。

這還是劉氏生百順時沒有奶,沈君佑請來的大夫給開的食療方子,秀蓮一直記着。

可這個小傢伙什麼時候才肯出來呢。

算算日子,還有三天就過年了。

沈君佑,怕是趕不回來了。

璧容摸摸自己的肚子,陷入了沉思之中。

秀蓮怕她胡思亂想,便安慰道:“今年生了好些個孩子,有兒有女,都可順溜呢,一個糟蹋的也沒有。”

幾個小丫鬟聽了也都嘰嘰喳喳地附和了起來,有的說夫人肚子尖,肯定懷的是小少爺,有的說先開花後結果,夫人有福氣,指不定要先生下一位小小姐。

大雪一直下到了除夕這日。

除夕的一大早,鄭天洪兄弟倆便穿着蓑衣拖了圈裡兩頭豬去了打麥的麥場里宰,兩個豬頭、四隻豬腳留了下來,又留了大半頭豬肉,一半自家吃,一半則當人情關係送給了要好的親戚鄰里,剩下的便賣給了村裡的街坊。

年前的時候,鎮上的豬肉價錢漲的飛快,老鄭家也不指着它掙錢,便仍舊賣的平時的價錢,村民們聽了都瘋着搶着跑去買。

村裡的人都知道老鄭家嫁到城裡的姐兒回來了,趕上年關紛紛拿着自家置備的年貨過去串門,秀蓮知道璧容喜歡清靜,熱情地在自家招待了她們。

中午秀蓮燒了一大鍋豬頭肉,特地給璧容做的清淡些的燕窩粥,算上秋桐夏堇一種丫鬟,大家不分上下圍坐在一起吃了頓團圓飯。下午幾個小丫鬟幫着秀蓮、劉氏一起包除夕的餃子。

除夕夜裡燈火通明,各家都待在家裡守歲。

全媽媽怕她累着,早早就叫她上牀歇了。

剛有一絲睡意,肚子突然一陣陣地疼起來。

睜開眼睛,猛然清醒過來,莫不是要生了吧!念頭剛起,便覺得身下的褥子一片溼漉,嚇了一跳,忙拉開簾子喊人。

秋桐、夏堇就待在外間的大炕上,聽見聲音趿了鞋便跑了過來。

“夫人,怎麼了?”

“快,快去叫人,我怕是要生了。”話正說着,肚子越發的痛起來,因爲驚慌聲音裡帶着些顫抖。

兩人也是嚇了一跳,秋桐還算鎮定,推了門便去找全媽媽,夏堇這時也反應過來,扯着嗓子在院子裡喊了一通。

穩婆是沈君佑早就請好了的,一路從定襄跟到了這裡,就住在璧容隔壁的屋裡,聽見喊聲便披衣跑進了正屋。全媽媽跟着一塊出來的,井然有序地安排着下人們去燒水、煮手巾,又叫小廝去通知了鄭家的兩個媳婦過來。

穩婆進來先是摸了摸肚子,然後掀開被子看了一眼,見羊水已經破了,忙叫璧容躺好,開始指令性地叫她吸氣、呼氣,什麼時候用力。

丫鬟們過來在牀上繫了白綾好叫璧容抓着借力。

璧容只覺得疼痛漫天遍地的襲來,彷彿要從腰那裡生生地撕成兩半,兩耳嗡嗡作響,只隱約聽見穩婆聲嘶力竭地喊着用力,用力。

汗水浸溼了枕頭,秋桐不斷地拿帕子給她擦着臉上的汗。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穩婆突然一臉驚慌地站起來,疾步走了出去。

見着全媽媽,一把抓住她的胳膊,“羊水已經破了……孩子還沒有完全轉過來……”

全媽媽聞言一驚,女人生孩子就如同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可是一點差錯也馬虎不得,急聲道:“不是早就足月了,怎麼還沒有轉過來。”

璧容不知所以,隱約聽見她說了羊水兩個字,緊接着便見全媽媽走了進來,身後跟着秀蓮和劉氏,抿着嘴,都是一臉的嚴肅。

璧容的心突地一沉,顫聲問道:“嬤嬤,出了什麼事。”

全媽媽僵着嘴角,扯了個笑,坐到她旁邊,捋了捋她的頭髮,寬慰道:“你別擔心,沒有別的事,只是羊水破的早了些,孩子,孩子可能還要再等會才能出來。”

璧容心中警鈴大響,撐着胳膊坐起來抓住全媽媽的袖子道:“嬤嬤,這是什麼意思,孩子…孩子會不會有事?”

秀蓮聽見全媽媽的話,便已經明白了個大概,臉色剎那間一片蒼白,擺着手道:“不會的,不會的,一定不會有事的!”嘴裡連着說了好幾遍,也不知道是說給璧容聽,還是說給自己聽。

全媽媽握住她的手,讓璧容看着自己的眼睛,“來,孩子,看着我。東哥兒就在回來的路上呢,他就要回來看你和孩子了,爲了東哥兒,爲了你自己,你也要把平平安安地把孩子生下來。有嬤嬤陪着你,不用怕,不用怕……”

璧容緩緩地點點頭,卻突地感到一陣疲憊,眼皮越來越重,隨着一陣鋪天蓋地的疼痛襲來,她的眼前突然一片黑暗,失去意識前的最後一刻,她好像聽見有人喊了她的名字。

聲嘶力竭,驚恐不安。

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99章 成算在心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7章 端午之忙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0章 五月農忙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20章 束脩六禮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30章 攀龍附鳳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48章 洞房花燭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18章 鳳穿牡丹第21章 心懷不軌第32章 容姐發威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138章 黃雀在後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38章 前因後果第38章 前因後果第24章 災事連連第10章 五月農忙第22章 世態炎涼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26章 先斬後奏第27章 沈記作坊第37章 心思各異第69章 誰是漁翁第63章 以退爲進第6章 掌勺之路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22章 世態炎涼第77章 夢魘之局第36章 近水樓臺第3章 誤撞醜事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26章 先斬後奏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3章 誤撞醜事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84章 心思難測第74章 見縫插針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63章 以退爲進第14章 借糧風波第48章 洞房花燭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39章 突染瘧疾第21章 心懷不軌第89章 各自爲盟第23章 錢家落戶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84章 心思難測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136章 打開銷路第96章 暗藏玄機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40章 無妄之災第3章 誤撞醜事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25章 人情冷暖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92章 撥開雲霧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78章 高燭暖帳第84章 心思難測第17章 沈記布莊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47章 百年好合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1章 錢氏母子
第71章 漁翁之利(下)第99章 成算在心第97章 歸心似箭(上)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7章 端午之忙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0章 五月農忙第51章 朔州沈家(下)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20章 束脩六禮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79章 端午風波(上)第30章 攀龍附鳳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135章 秦淮燈會第133章 寺廟避雨第48章 洞房花燭第102章 以靜制動第18章 鳳穿牡丹第21章 心懷不軌第32章 容姐發威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100章 歸去來兮第138章 黃雀在後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38章 前因後果第38章 前因後果第24章 災事連連第10章 五月農忙第22章 世態炎涼第109章 緣何情淺第26章 先斬後奏第27章 沈記作坊第37章 心思各異第69章 誰是漁翁第63章 以退爲進第6章 掌勺之路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22章 世態炎涼第77章 夢魘之局第36章 近水樓臺第3章 誤撞醜事第59章 正月堂會(上)第53章 認親之禮(下)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26章 先斬後奏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3章 誤撞醜事第146章 貴人相助第118章 突聞噩耗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125章 虛驚一場第54章 年關多事(上)第84章 心思難測第74章 見縫插針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129章 沅娘心事第147章 姐妹重逢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137章 信陽茶商第110章 小試牛刀第55章 年關瑣事(下)第63章 以退爲進第14章 借糧風波第48章 洞房花燭第111章 秋桐之情第39章 突染瘧疾第21章 心懷不軌第89章 各自爲盟第23章 錢家落戶第80章 端午風波(下)第84章 心思難測第140章 暗度陳倉第50章 朔州沈家(中)第136章 打開銷路第96章 暗藏玄機第122章 別後溫情第40章 無妄之災第3章 誤撞醜事第72章 蠢蠢欲動(上)第60章 正月堂會(中)第25章 人情冷暖第21章 心懷不軌第114章 沒安好心第66章 廚房改革(上)第92章 撥開雲霧第93章 燈下柔情第103章 一枚瘋子第78章 高燭暖帳第84章 心思難測第17章 沈記布莊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16章 大展拳腳第47章 百年好合第25章 人情冷暖第11章 錢氏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