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

元朔元年十二月,吐蕃蘇毗如大軍從廓州城北門衝出,堵在北門的是段秀實麾下的瀚海軍,他們認爲吐蕃軍欲殊死反撲,連忙向守在另外三個方向的唐軍彙報,同時整頓隊列準備作戰。

誰料蘇毗如只是虛晃一槍,直接闖過唐軍軍陣的邊緣地帶,萬馬奔騰快速撤退,把擺好陣型準備作戰的唐軍給看懵了。

毫不知情的還有羊同、吐谷渾等部衆,他們眼睜睜地看着主帥率領着蘇毗部往西北而去。他們懊惱地反應過來,也迅速沿着如本逃竄的方向撤退。

李嗣業得知這樣的消息,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好像此事已經在他的預料之中。他立刻派段秀實率領前軍追擊,又親率後軍直接切斷了來不及逃走的其餘東岱部落的北逃之路。

被誆騙留下來的多數爲蘇毗如的馴奴東岱和吐谷渾部落,他們被主帥拋棄後只面臨着兩個下場,成建制投降或者被擊潰後俘虜,這個問題幾乎不需要用腦子考慮,幾乎都會選擇前者。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段秀實的追擊也頗有成效,蘇毗如所有軍隊都在爭先恐後撤退,他們沒有安排誰留下來斷後,好像也沒有誰願意斷後。

逃得慢的軍隊被瀚海軍追在屁股後面打,實在是逃不脫,便直接放棄逃走就地投降。

蘇毗部的核心軍隊僅僅六天時間便穿過了石城堡,然後是羊同騎兵和吐谷渾部。第七日,吐谷渾部的最後一支部隊卻被唐軍緊緊追在身後,他們突入石城堡前的山谷中,對着城門高聲呼叫。然而守城的將領得到了如本的死命令,無論下方如何叫嚷,堅決不開城門。

他們當然有安危方面的考慮,唐軍此刻緊緊追在這支東岱的屁股後面,一旦打開城門讓他們進入,很有可能混入唐軍。石城堡這險要的絕地城池雖然易守難攻,但也容易被從內部攻克。

逃到城門前的吐谷渾兵卒們徹底絕望了,他們只是想回到故鄉,雖然吐谷渾早已淪落爲吐蕃蘇毗如的一部分,但他們依然赤誠地愛着自己的土地,哪個統治者佔領青海,他們就只能替他們賣命,然而終究還是逃脫不了被捨棄的命運。

城下將領心如死灰,帶領兵卒集體向唐軍投降,他們深知被隔絕在石城堡之外,今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闖過這道城牆,從今天開始就要流落他鄉。

李嗣業率領河西軍在湟源地區的戰役宣告結束,他們共俘獲了大約十三萬吐蕃軍隊,其中生產單位的馴奴東岱有十萬,豪奴東岱三萬餘人,吐谷渾和羊同、羌人兩萬人,正宗的蘇毗族軍隊只有一萬。李嗣業將馴奴東岱安置在湟源以西的鄯州,蘭州各縣,以一萬人編爲一旗的生產部落,由各縣進行節制管理。

豪奴東岱的軍事單位則被帶到了涼州,進行重編分化,一部分在戈壁灘上開荒種樹改造沙漠,另一部分表現好的,被編入軍隊中充實河西軍的武裝力量。

李嗣業率軍從鄯州撤出前往涼州,接下來就該準備進入武威城了,但河西節度使楊志烈的態度卻不明朗,對方堅壁清野將自己封鎖在城中,李嗣業先前只派了幾個官員去城門前打着纛旗喊話,但城牆上沒有絲毫動靜,既沒有表現出抗拒,但也不表示歸順。

李嗣業麾下心腹大將田珍和白孝德蠢蠢欲動,主張以武力將武威城拿下來,李嗣業卻不置可否,只是推說再等等看。

徐賓主動向他進言道:“楊志烈態度不明,說明他依然在觀望中,我們河西內部的事情,無需用武力來解決。主公可曾記得河西大姓張氏,索氏,還有隴右李氏姑臧房,他們並不願意看到河西大地上兵災爲禍,只要保證他們原有的利益,我想他們是願意替主公你去擔當這個說客的。”

李嗣業捋着鬍鬚點了點頭:“這確實是個辦法,但不知道誰可以去遊說這些大家族。我昔日坐鎮河西,他們都是我的座上賓,但是我親自去的話……”

徐賓躬身叉手道:“主公尊貴之身,豈能親勞大駕,我昔日替主公經營西域商會時,與這些豪門大族多有交涉,願意代主公前往遊說。”

“好,無論成功與否,都要快去快回。”

……

涼州城節度使府邸中,楊志烈剛剛送走了沙洲索氏的家主索通,門外便有衛士跑進來通報:“中丞,敦煌張括求見。”

楊志烈回頭望着屏風上的河西地理圖,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道:“請張先生進來吧。”

張括身披黑狐大氅進入堂來,面朝楊志烈躬身叉手道:“草民張括拜見楊中丞。”

“張居士何必自謙,本將在河西固守幾載,還要多謝你們的支持。”

“中丞說得哪裡話,我們是您治下的百姓,自然要積極爲中丞排憂解難。”

兩人經過虛言的客套之後,楊志烈邀請張括落座,他坐在屏風前面主動問道:“張居士此來,可是爲涼州境內的大軍做說客?”

“非也,我只是要告訴中丞一個大大的好消息。雍王李嗣業親率我朝廷大軍,已經擊敗了吐蕃蘇毗如的二十多萬大軍,不但收復了白亭、交河守捉,還攻入了鄯廓二州,恢復了原隴右節度使的駐防區,也解除了吐蕃軍對河西走廊的威脅,如今整個隴右道也只剩石城堡和湟源縣尚未收復。”

楊志烈輕哼一聲笑道:“張先生來得有些遲了,昨日居家修道的姑臧房家主已經來告知與我,今日清早沙州的索通先生也前來告訴了我這個好消息。”

張括一時間有些尷尬,搓着手笑了笑:“昔日吐蕃進犯時,中丞因爲兵力不足,只能龜縮在涼州城中,如今朝廷大軍來到,中丞爲何不出城相迎,於公於私這都說不過去吧。

楊志烈笑得很勉強,點點頭說道:“於私是說不過去,但是公嘛。我於乾元初年受皇帝陛下旌節擔任河西節度使,從來不敢忘皇恩。如今長安被攻破,陛下被迫南巡,我所效忠的只有一個朝廷,也只有一個皇帝。李嗣業扶持傀儡以朝廷正統自居,我若歸順了他,豈不是不忠不義?”

“忠義固然需要,但中丞也不能只靠忠義吧。中丞也要爲河西父老,也要爲天下蒼生多多思慮。如今天下大亂,唐廷式微,連皇帝都南逃去往江東,佔據那半壁河山。李嗣業扶持新帝繼位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穩定河西,驅逐吐蕃,此舉已然獲得河西父老的認同。中丞此時不歸順,難道還有別的辦法嗎?”

楊志烈沉默以對,他確實沒有辦法抗拒,李嗣業在河西經營近十載,這裡是他的根基,就連他麾下的將領中,也不知有多少人是支持其人的。而他楊志烈成爲河西節度使也才兩年,上任之初便被吐蕃滲透攻破兩座守捉城,致使河西軍只能收縮防禦在四座郡城中。如今河西曾經的統治者挾大軍歸來,他若抵抗毫無勝算。

如果李嗣業稱帝的話,他還能站在道義的立場上去聲討,但對方現在扶持新帝打着朝廷的幌子,他無能爲力。

“我再考慮一下吧。”

聽到楊志烈說出這句話,張括便知道此事已經成功了,剩下的只是等待他說服自己。

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
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九十四章 準備前往安西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西行旅奇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六百六十七章 潰軍之將只剩勇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騎救場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八百九十四章 史思明退,郭子儀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五百一十八章 頗含心機的禮物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三百五十章 陷陣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深夜入荒宅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嚴武怒向益州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六百四十二章 李林甫薨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