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吳光兆剛工作就當會計,賬算得精通,他說他做夢都在算賬、數錢。一旦恢復工作,忙的就是如何發財。他忙着將商業局積存的東西廉價攬了過來,全拖回法喇,交與陳明星賣。陳明星說:“哪個有那塊臉跟人講價錢!你一講,三天就把全村子人得罪了!都是親啊戚的,橫直不好辦!”吳光兆說:“錢賺錢還嫌不好辦,以前刷蕎子、刷澀疙瘩就好辦?你再去刷頓澀疙瘩來吃吃試試!現在講價錢磣人?還是你偷洋芋、蕎子被發覺了磣人?”陳明星就答應試試。有人來買東西了,吳光兆叫陳明星去賣,自己站在後面鼓勁。對方討價還價,陳明星紅了臉,說:“你給多少就給多少!”吳光兆立即打斷:“少一分都不賣!”對方是陳明星的女婿,見三姑爹反臉不認人,大怒而去。陳明星反過來罵吳光兆:“你看你還像不像人!簡直是毛臉畜牲!拉下那塊馬臉就不認人!你是他個三姑爹啊!你仔細想想你做得對不對?”吳光兆說:“我這時候是商人!不是他什麼三姑爹!我的東西是錢買來的!既是親戚,他怎麼不拿東西來減價給我,卻要我減價給他呢?我這時候磣,還會有偷洋芋、蕎子被拿住時磣?我就是要得罪兩個人給你看看,得罪人也沒什麼可怕!”

吳光兆窮困潦倒,卻時常建議要怎麼幹怎麼幹,批評隊長決策失誤。隊長就在會上嘲笑吳光兆:“有的人讀書,讀到牛屁眼裡去了。自己都養不活自己,要生產隊養活!這書讀了搓毬!他還不知足,批評隊上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盡講隊上該怎麼怎麼賺錢,怎麼怎麼發財!儘想搞資本主義,開歷史的倒車,想復辟!天天錢錢錢!三句話不離‘錢’字,想顛覆社會主義!”吳光兆的確建議生產隊如何如何發財,但隊長侮辱他書讀到牛屁眼裡,令他傷心了,立即站起來說:“我就代表知識分子和你打賭!如果我這知識分子最終比你差了,由你吐口水把我淹死!如果我最終比你行,又怎麼辦?”隊長也武斷,認定吳光兆這種人,是無出息的了,說:“如果你比我強,我手板心煎雞蛋給你吃。”

吳光兆與吳光耀等是一家,但分支已遠,仍是吳光耀家欺負的對象。這次吳光耀在馬洪村中鎩羽,在崔紹武、姜元坤面前折翅,吳光兆高興得跳起來。遇到老隊長,又說:“老隊長,看見沒有?知識分子的威力如何?”老隊長說:“我們這些老圪蔸,思想落後,沒想到知識分子有這麼厲害!幾百人去不起作用,人家輕輕寫兩個字,杜老大的媳婦就到手了!”吳光兆說:“你只看到了表面現象!你沒看懂其中更深奧的東西啊!那才精彩啊!討個媳婦,算什麼厲害!只有知識分子,才玩得出那種精彩的招數來!崔紹武、姜元坤纔是縣委、縣政府一般幹部,都是如此厲害,要是個縣委書記、縣長,那更要地動山搖!你更弄不明知識分子的神通!”

這時蕎麥山街上的人,都纔開始學着賣點東西,做做生意。法喇尚沒有。法喇只有個供銷社,售貨員是縣城附近的,不常在法喇。陳福達天生與誰都交得來朋友,與售貨員關係很好。售貨員的貨,都從蕎麥山進。陳福達專門給他拉貨。售貨員和陳福達約好賺錢分,運費老高地給,陳福達暗中又返還他一部分。陳福達也就賺到了錢,但都被帶兩個表妹霍家芬和柳正芳糟光了。

過幾年文革結束,吳光兆恢復工作,回單位去了。吳光兆一家,吃穿不再是生產隊時,隊長慚愧了。一天在陳明賀家火塘邊,火塘裡烈焰熊熊,吳光兆對隊長說:“把手伸在火上來!”隊長問幹什麼。吳光兆說:“你當年講手板心煎雞蛋給我吃,我還沒吃到呢!”即叫丁家芬:“大嫂,把你家的雞蛋拿一個來。”丁家芬不知何事,果然拿個雞蛋來。吳光兆將雞蛋遞與隊長:“煎來!”隊長無法。陳明賀說:“算了!算了!隊長跟我一樣,扁擔大的一字不識。吳光兆你是知識分子,怎麼跟他計較!”丁家芬也後悔拿了雞蛋,就怨吳光兆:“你們既然是打賭,就要跟我講清楚!我就不拿了。橫拿直拿,你們自己回家去拿!”吳光兆忙向丁家芬認錯。隊長說:“你不知道內情,就不怪你。”因陳明賀說算了,吳光兆也只得算了。臨出門,吳光兆對隊長說:“人的前生後世,誰得知啊?三窮三富不到老啊!可能今天的叫花子,明天是個百萬富翁。今天的百萬富翁,明天是個叫花子!今天的流浪兒,明天可能是總統;今天的總統,明天可能去流浪。你當時怎麼敢武斷我就不如你了呢?”隊長一言不能答。

吳氏兩家做生意發了財,法喇人自然看在眼裡。最先省悟過來的是孫江華和陳福寬。孫江華多年積貧積弱,哪有本錢做生意!所以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只有一棵白楊樹。那樹賣了,得三十元錢,他就將那三十元錢到區上辦了個開商店的營業執照。但辦了執照也就沒錢進貨來賣。沒幾個月,收稅的來了,孫江華慌了,忙將營業執照交回。陳福寬也去辦了一個,進了貨來賣了幾天,發現收入甚薄。細察兩個吳家,進的貨都是從縣商業局、縣供銷社低價攬來的,所以才盈利甚豐。陳福寬嘆道:“朝中有人好做官啊!連做個小小生意都是這樣!”加上他只想賺大錢,覺這樣小敲小打,除了使人頗煩外,毫無意思,也把那營業執照退了。

人民公社末期,蕎麥山辦五小企業。吳光耀的親大哥吳光友拉公社的大馬車。陳福達見了,好不羨慕,一分組到戶,成家立業,就借錢買了一架馬車。那是法喇村第一架馬車。吳光友趕的,是兩匹大騾子。但因是老年人,趕車時是坐在車上,慢吞吞地走,一點不威風。陳福達雖買不起騾子,卻也買了村內第一流的叫馬,驃肥體壯,趕車時是站在馬車上,把馬打了拼命飛奔。嫌繩子打不疼馬,就用一根大棒,打在身上,響如舂牆。那馬車在法喇河壩裡,來如流星,去如風雨。陳福達打了馬車,拼命超汽車。在從法喇到蕎麥山的公路上,汽車常被他的馬車超過。陳福達其時才二十零頭,趕了這麼威風的大馬車,引得全村羨慕。村內最**的兩個姑娘,一是霍家芬,是丁家芬表姐的姑娘;一是柳正芳,是丁家芬表哥的姑娘,都是陳福達的表妹,天天跟在馬車上,一左一右,夾在陳福達兩邊,往蕎麥山跑。二人爭着要嫁陳福達,陳福達不好解決,說兩個都要,二人居然同意。陳明賀、丁家芬不同意,爲陳福達另娶了廖安秀。二人仍不捨陳福達,天天尾隨,弄得全村流言飛語,今天說霍家芬被馬車顛流產了,明天說柳正芳肚裡的小孩又要出來了。過了五六年,二人才嫁人了。

但漸漸地,夫妻倆吵雖吵,陳明星畢竟嚐到了利潤的甜頭,不再羞於講價,而且學會騙人了。這一天,陳明賀親四弟陳明啓讀小學二年級的陳福佑拿了五分錢來買鉛筆,陳明星不要他的錢,遞了一支鉛筆去:“姑媽送你一支。”吳光兆聽見,立即出來,道:“陳福佑!把錢給來!”陳明星立刻反臉了:“我送他的。還不行?”吳光兆說:“你有什麼資格送?鉛筆都是我的!我不送!”陳明星怒道:“福佑,你把錢給來,給這個毛臉畜牲!看這個畜牲好不好意思收!”陳福佑雖小,卻極懂事,也恨吳光兆了,就跑回來,怒衝衝的把錢遞來,也不叫“三姑爹”了。吳光兆把錢接了。陳明星立刻吐痰罵道:“呸!磣死鬼臉了!你缺含口錢?屋裡這麼多錢還不夠你含?我看你接了五分錢,就吃得一輩子了?你家又領工資,又開商店,還愁你找不到獻湯飯的?好嘛!你就夾着屁股去吃嘛!我看你吃了滮血、屙痢塊子!”吳光兆火了:“你不滮血獻湯飯,那你就把這個家全部送人好了!我是要滮血獻湯飯的!”陳明星罵:“你要滮血獻湯飯,那你不會朝外人身上賺?你餓癆了,親侄兒子也不分了?”吳光兆火了,揚手就把五分錢丟在屋外去了。陳明星又罵:“留着嘛!留着嘛!這麼好的含口錢,怎麼不留着?”

法喇人從來不照相。除單位上的可能照過幾張相以外,農業上的幾乎無人照過相,還說照相會把人的魂攝走。陳福達有了錢,把蕎麥山照相的人拉到法喇來,站在河壩裡,鏡頭對好了,然後叫霍家芬、柳正芬兩邊抱住他,打了馬車飛奔。吳光兆見了,說:“憨侄兒子,買馬車就要用來賺錢,不要圖威風,圖好玩!你們沒有經濟頭腦、商品意識!”陳福達說:“三姑爹,買馬車就是要買來耍威風,圖好玩!賺錢倒是好,只是得罪人!與其得罪人,我不如不要這馬車了。”

杜奓腳一生貧困,死了。三個兒子討不到媳婦,想在村裡當上門姑爺,也沒人要,只得到遠方去上門。長子杜老大,在村裡總提不到小婚,沒辦法,十歲時到馬洪去,當了王家上門姑爺。但王家姑娘才三歲,不可能結婚,就先認作王家兒子,等姑娘大了再結婚。如今姑娘十八九歲,杜老大已快三十歲,王家姑娘不願嫁杜老大,把杜老大趕出門。杜老大無處可投,只得回法喇來。杜奓腳之妻,爲吳家姑娘,杜家孤立無勢,只得求吳家。吳家以爲顯威風的時候又來了,由吳光耀主持,召集吳家所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近二百人,扛的扛斧,提的提刀,浩浩蕩蕩殺奔馬洪。揚言要將王家姑娘拎到法喇來,逼其與杜老大成婚。王家是馬洪大族,稱霸周圍四鄉八里,如何會讓吳家折了面子?於是也組織了兩百多人,執刀扛斧嚴陣以待。吳家到了馬洪,一看陣勢,凶多吉少,便不敢動武,而邀王家談判。吳光耀父子自恃能言善辯,欲以口脣取勝。王家也派了善辯之人出陣,攻防一天,吳家父子取不到好處,無可奈何回來。吳光耀父子日日大門緊鎖,羞於出頭露面了。一時法喇別姓人,以及吳家內部常遭吳光耀一房欺負的,雖憐杜老大,但無不爲吳家遭此大辱而大快人心,說:“吳家只是門坎猴!只欺得起我們這些小族人!怎麼大話連天去了馬洪,不把王家姑娘拎來?”

包產到戶幾年,法喇的洋芋多了。有的人家,洋芋吃不了,卻無辦法。洋芋粉價格貴,但要磨粉,都是用石磨推。一天人累夠了,卻只推得幾十斤洋芋。所以無法將洋芋變成粉。陳福寬的機器一拉來,可就不同了。一天能加工洋芋上萬斤,加工幾萬斤洋芋,就是上千斤粉,賣成錢就是五六百元。所以羣衆覺得加工洋芋賣粉,甚爲划算,家家忙來加工小粉。加工一百斤洋芋,陳福寬收一元錢的加工費。於是法喇人的錢,拼命往陳福寬腰包裡跑。僅一個秋冬,陳福寬便賺了兩千餘元。他向書記彙報時,未如實,只說一千餘元。書記大吃一驚:“你賺了一千元了?那你就是我們區第一個千元戶!全縣第六個千元戶!我趕快報告縣上!”

得知全縣最窮的蕎麥山出了千元戶,縣上極爲重視,認爲前五個千元戶,都是出在江邊河谷地帶,條件甚好。而蕎麥山,在全地區海拔最高,不單在全地區,在全省都窮得有名。在全省著名的貧困山區,出了個千元戶,這還了得!於是縣上開會,就叫蕎麥山區委書記帶了陳福寬去,叫陳福寬上臺,向全縣縣區兩級幹部介紹致富過程。陳福寬能說會道,盡歸功於區黨委、政府。後蕎麥山區委書記又上臺,介紹他如何發現陳福寬腦子靈活後,如何大膽扶持陳福寬,因陳貧困,就不要陳的錢,而將柴油機等無償贈與陳,使陳一舉成爲全區第一個千元戶,帶動了蕎麥山區經濟的發展等。陳福寬聽了,想:書記狡猾!因私人感情送我的東西,竟成了一大功勞了。縣上獎了陳福寬五百元,縣委書記、縣長接見陳福寬。陳福寬的事蹟被報到地區,地區開致富典型會議,叫陳福寬上臺介紹致富過程,交流致富經驗,又獎陳五百元。陳福寬輕輕就揀一千元獎金,連吳光兆也難過得要命,說:“我苦幾年才苦得到一千元。陳福寬上臺吹大牛,還撿一千元。”

快意了近十來天,大家又憐杜老大了。法喇村自古以打人、搶人出名,上百年來,從外村搶了近百姑娘回來。如今征戰外村,首遭敗績。崔紹武、姜元坤等才聚在一處,說:“我們該出頭了。不能讓法喇的威風被馬洪人壓下去,再者也要教訓教訓吳光耀,讓他知天高地厚。”平時包括崔紹武、姜元坤家等,吳光耀都不放在眼裡。這事雖不跟姜家、崔家有任何瓜葛,但這些人見吳家失敗,爲再折辱吳家,竟跳出來將與己無關的事攬了來辦。那馬洪的支書、鄉長、文書,都是王家人。姜元坤雖僅是個縣委出納,在縣委機關談不上是何角色,但卻天天與縣委、縣政府的大印打交道。當即與縣委辦主任講了,主任暗中同意其以縣委、縣政府名修書一封與馬洪黨支部,言請馬洪黨支部算清杜老大在王家這些年的勞務費,蓋了縣委的大印寄出。王家被嚇垮了,說:“吳家在縣委、縣政府都有人啊!”哪還敢算勞務費,被迫將王家姑娘嫁與杜老大了事。吳家在毫無意料的情況下連輸兩局,且都輸得極慘。吳光耀恨姜元坤、崔紹武等至咬牙切齒,暗中召集兒孫開會:“如何!不掌權力如何!人再多有什麼用!崔紹武、姜元坤雕蟲小技,就欺侮了我吳家一大族幾百人。沒有權力,就休想在這世上混下去!我們家的弱點,這次暴露無疑!我們沒有掌到什麼權!縣上被崔紹武、姜元坤掌着!區上被羅昌才、安正書掌着!鄉上被孫江才掌着!我們掌到了什麼?平時叫供書,供書,誰聽進去了?家中無才子,官從何處來?”

前幾年法喇在單位上的吳光文等人,家裡也過得很緊,與農民之間雖有距離,但拉得不大。就穿衣吃飯來說,可以說比孫平玉家還緊張。但現在社會變遷,農業上的人跟單位上的距離迅速拉大。像吳光兆,迅速當了暴發戶。與孫平玉家比,就不是陳福英送一提籮乾巴洋芋時了。這時的孫平玉家,幾十家也比不上吳光兆一家了。謝吉林家大兒子高中畢業,親大舅崔紹武想了辦法,招工到縣工商銀行。謝吉林家也不再是當年刷澀疙瘩的謝吉林家了。吳光文家在合作社時,吳光文每年過年,都很捨不得從縣城到法喇七十公里路的車費錢,雖每年有探親假,卻幾年回家一次。而今其長女吳明珍在縣城高中畢業,招工到縣百貨公司,家也有了,年年回家過年了。次女吳明會,初中畢業,未考取,不讀了,吳光文也便從縣供銷社將物品廉價拿出來,交其回法喇開商店,利如水流,不久吳光文家也便有了近千元。孫江芳在外村,孫江芬家更在外區。兩家原來都較貧困。孫運發和兩個兒子都有,就是兩個姑娘家窮。孫運發時常哀嘆:“可憐我這兩個姑娘啊!嫁遠了啊!要是嫁近一點,我也可以時常救濟她們一下啊!”兩家無吃的了,孫運發便叫來背糧食去吃。但在合作社,吃伙食團,一切歸公,不許私人私藏糧食,孫運發有糧,尚要千收萬藏,不敢泄露,何況外地的來背糧。當時糧食不許過關。法喇設了哨卡盤查,不許糧食外流。外地也同樣設卡。兩家都不敢白天來,天黑了,纔出門上路。到孫運發家,天還不亮。一直要到天黑,纔敢背了洋芋上路。摸黑走不說,還不敢走大路,大路上有遊哨,一旦查到,不單糧食沒收,孫運發不好交待,兩家也不好交待。一夜湯明欽來了,裝好洋芋,靜待天黑。不料天黑後狂風暴雨,伸手不見五指。湯明欽背了洋芋要走,孫運發說:“你什麼事有這麼急?明天再走不行?”湯明欽說:“就是這種天氣纔好,路上無人查!等天氣好更麻煩,路上這方不查那方查,比狂風暴雨還難對付。”孫運發還是攔,湯明欽說:“爹,你放我走。要是明後晚上天晴,我背了被查到,更麻煩。而且家裡早無吃的了,都在餓着肚子等這洋芋。我今晚背攏,還要連夜煮給你那幾個外孫吃。明天白天,我敢大明張勢籠着火煮給他們吃?”孫運發一聽,淚就下來了,放他出屋。自己送他出門。一腳出門,水淹過了腳背。天上的雨如同盆裡倒下。孫運發才送了十多步回來,身上就溼透了。一夜哀憐湯明欽不知安全到家沒有,流了一夜的淚,懸了一夜的心。那一條路盡是懸崖,湯欽明命大,未掉下懸崖,還是摸到了家,但被淋了一夜的雨,到家已不會說話了。病了一個多月,也險些丟了性命。而孫江芳家,因秦朝海眼睛不好,都是孫江芳來背。孫平玉當時還小,哪裡知人間疾苦。夜裡到孫運發處,見孫江芳撿了乾巴洋芋下樓,裝入背籮,那洋芋已徹底炕幹,芽長起七八寸長,只要一動過,兩三天就黑心吃不成了,就說:“姑媽,這洋芋揹回去,明、後天就黑心吃不成了。”孫江芳說:“乖,揹回去好吃的。”也是月黑頭到了時,才背了出門。孫平玉時常在想,那洋芋黑心了還怎麼吃啊!秦光朝讀書時,正是合作社,孫江芳種蕁麻,當地俗叫活麻,每年扭點麻線去賣了供書。秦光朝直到讀米糧壩師範,仍穿的黃羊毛衣服。因是三好學生,運動會他執校旗入場,就穿的黃羊毛衣服,人倒有才能,但穿黃羊毛衣服,一看就知家中窮得無法。秦光朝畢業教書,仍穿的是對襟衣裳。過了幾個月領了工資,才第一次買了件中山裝穿上,學生便諷刺:“老秦換毛了。”孫江芳每言及這些往事,便會落淚。但如今秦光朝出來幾年,秦家家境轉好,已非孫家能比。

陳福寬的柴油機,隔吳光文家不遠。陳福寬與吳明會,一是表哥,一是表妹,嘻嘻哈哈的,均對對方有好感,但陳福寬已結婚,事便只止於此。陳福寬一人管不過柴油機來,便有一人來幫忙。這人名普成傑,其家歷來甚窮,在村內不被人看得起。普成傑從小死了父親,在外流浪、偷竊。如今十七八歲,回到法喇,無所依託,也無人看得起他。來投陳福寬,陳福寬收下了他。陳福寬是全村首富,卻收個形象極不好的流浪漢。這就是陳福寬的能力所在,什麼人都能結交。普成傑跟了陳福寬一久,陳見普甚有能力,因自己能在吳家說上話,便天天帶了普成傑到吳明會處,欲將吳介紹給普。後漸漸地,吳對普有了好感。吳明會之母看是看出普成傑小夥不錯,但其以前背的賊名太難聽了,加以勸阻。吳明會不聽。吳母便帶信給吳光文。吳光文回家,叫了普成傑來看,見小夥子確實不錯,便說:“賊名怕什麼!只要不再做賊就行了。”吳母又說:“全村人都在評價,普成傑家幾輩人的窮名,太難聽了。我們雖沒好大的面子,但總不配。”吳光文也覺普家名聲不好,犯愁了。吳明會硬要嫁普成傑,吳光文無法,說:“嫁就嫁吧!”

這次畜牧站要馱飼料到大紅山。陳福達與鄉畜牧站站長認識,聽了消息,扛只豬火腿去給站長,就把生意攬過來了。一時三弟兄的馬,天天朝大紅山馱羊飼料。馱一口袋,頂多有半口袋到達大紅山,另半口袋就進陳家了。不到一月,三家樓上的苞谷、蕎子、麥子都是幾百口袋。等飼料馱結束,三弟兄各賺了上萬斤糧食。陳福達又捧着羅昌才,幫羅家拉這樣,馱那樣,區上要拉什麼,就都是陳家三弟兄的馬車在拉。一兩年後,陳家三弟兄發了,在全村最先把茅草房拆了,起了大瓦房。村裡人看得眼紅,勉強有點積蓄的,賣樹賣糧,都起大瓦房。法喇立即起了淘汰茅草房的浪潮。

陳福佑回家一講,陳明啓妻邵政仙就咒吳光兆。陳明啓說:“不要罵了。三姐並沒有要福佑的錢!”邵政仙說:“你以爲我不會分人?我是罵吳光兆那個吳利毛,不是罵三姐!”陳家人聽了,都不舒服,說:“吳光兆不知是前幾年餓怕了還是窮怕了,突然手爪爪這麼緊!碼子得很了。”但在全村一片罵聲中,吳光兆家發起來了。誰也無法否認這一事實。

這日,陳福寬趕了馬車朝蕎麥山飛奔,見區黨委書記正從家走路到區上,就跳下車來,把氈褂在馬車上墊好,就請書記坐馬車。書記上了馬車,陳福寬又遞煙遞火,書記大悅,就與陳福寬談起來,知陳是法喇人。書記便說:“我給你個便宜佔佔!縣上無償給蕎麥山兩臺柴油機套磨粉機,爭的人太多了。區上無辦法,想賣。價格便宜,只要三百元。如果真買,六百元還買不到。你拿三百塊來,我賣給你。”陳福寬高興了,回來忙買了三隻豬火腿拉去與書記。書記見陳福寬如此聰明,大筆一揮:“縣上給的柴油機、磨粉機,批給法喇一套。”就對陳福寬說:“我送你!不要你一分錢!”叫了辦公室的來,給了條子,指陳福寬說:“叫他簽字拉回去。”陳福寬跟了辦公室秘書,去擡了柴油機、磨粉機、鋼磨等上了馬車,足足一馬車。想真出錢買,莫說六百元,一千元也買不到。而那三隻豬火腿,頂多值一百多塊錢。回來又買了幾隻豬火腿送去與書記。書記說:“你這人聰明,可惜文化少了。不過在農業上你也可以幹出頭緒來。好好的幹!有什麼困難,只管來找我。”

陳福寬也買了馬車。雖然討了冷樹芳,但仍有兩個表妹巴在車上:陳明梅之女竇先菊和常世英三妹孫女賀成英,也弄得流言飛語。冷樹芳今天和陳福寬吵,明天和陳福寬打。冷家老兩口五個姑爺而無兒子,原見陳福寬於姑爺中最聰明會事,指望依靠,沒料天天吵架。又同處一村,一吵就聽見。是姑娘有理,冷家老兩口肯定要來幫忙。一來一去就成了陳、冷兩家吵了。陳明賀、丁家芬也罵陳福寬,支持冷樹芳,無奈陳福寬的馬車一上路,兩個表妹就守在路邊,架就這麼天天吵下去。直至二人嫁了才罷。

陳福全也買了馬車。隨後全村人因羨慕陳家弟兄,紛紛買起馬車來。有了二十多輛。平時在家裡馱,逢趕街就駕上馬車朝蕎麥山跑。連成一串,浩浩蕩蕩,氣勢雄壯。外村的見了,都以爲法喇人有錢。不過這些馬車都是跑着圖好玩,經濟價值不大。

這樁經濟、地位、名聲、文化各方面相差甚遠的婚姻,在法喇引起了一場地震。普家一無所有,吳家是千元戶,兩個在單位上;普家在村內無任何地位,吳家卻赫赫有名;普成傑是個孤兒、流浪漢、小偷,吳光文是在縣上工作的“大幹部”;普成傑一字不識,普家也無人讀過書,而吳家就數吳明會文化最低,也是初中生。一時孫江華、孫江成等說:“普家這小子一跤跌在福窩窩裡了。”嫉妒、羨慕者比比皆是。均嘆息世風變了,說:“像普成傑這種人,莫說吳光文家看不起,就是無吃無穿的人家,也看不起。現在竟被吳光文看中,平步青雲。”孫江成說出他的詫異:“我小時親眼看見的:朱家的小姑娘才五歲,餓極了,拔了劉家一窩洋芋,結果朱家全族就在那地裡燒起火,把小姑娘活活燒死。小姑娘被推進火裡,又哭喊着跑出來,跑到誰面前,誰就得又把她推進火去,直到燒死。相當慘!還是不懂事的小姑娘,因餓齜了,才拔窩洋芋,還不原諒,莫說燒、殺、搶、賭的大惡大罪了,更是要活剮。而當今社會,吳光文堂堂皇皇的身家,竟招大賊做姑爺!”普成傑見吳家不嫌自己,感激涕零,發誓重新做人。

吳光兆即陳明賀三妹婿,是老高中生。畢業後分在縣商業局。文革一來,回家務農。他從小讀書,犁不成地,放不成牛,於合作社無補。生產隊長見他地犁不成,飼養員當不成,背糞背種呢,只背得了幾十斤,就罵他“奸臣”。天天晚上批評他:“吳光兆!天天奸臣死懶的!知識越多越反動!讀書人就是不行!要我們貧下中農養着!”沒吃的了,他就教妻子陳明星:“你一天背個背籮,裝着扯豬草到洋芋地裡,拿把鐮刀,見哪裡土掙開縫了,就拿鐮刀挖下去,就把洋芋帶起來了。”陳明星於是天天裝扯豬草,到地裡偷洋芋。但長期如此,必被發覺。隊長又在會上罵,吳光兆說:“我不打這個主意,難道要我一家餓死?我家也是貧農!我看貧農餓死了,你怎麼向中國共產黨交代!”一計不行,吳光兆又出一計,叫陳明星在褲子兩邊裡面,從腰上到褲腳縫上長達一兩尺的兩個巨型褲包,叫她裝作扯豬草,到蕎地裡刷蕎子。陳明星從蕎杆上把蕎子刷了裝進褲包。兩邊裝滿,幾達十來斤,又重又絆腳,根本無法走。吳光兆見妻子雙腿雙腳鼓起,走不動,怕暴露,即叫妻子裝病,他拿個氈衫叫妻子披上,他背了回家。回來將蕎子倒出,一稱達十四斤。夫妻倆高興得熱淚盈眶。這樣偷了幾年,又被發覺了。隊長又罵。吳光兆見一到秋天,滿山澀疙瘩,又聽前人說災荒時,是吃澀疙瘩,就叫妻子:“山上的澀疙瘩紅燎燎的啊!那也是一種未開發出來的糧食作物!也含有澱粉!可以吃!味澀一點怕什麼!去刷來吃!”陳明星只好去刷澀疙瘩。謝吉林當時在外教書,家中僅妻子是勞動力,兒子又多,也過不下去,其妻崔紹芝即和陳明星每天帶一幫子女到山上刷澀疙瘩,刷回的澀疙瘩曬在河壩裡,紅通通的。法喇人哈哈大笑:“這些知識分子過不下去了!刷澀疙瘩來吃了!”哪知後來災荒,羣衆纔想起要上山刷澀疙瘩,滿山的澀疙瘩已被這兩家刷光了。吳光兆又反嘲:“貧下中農也過不下去了!想刷澀疙瘩來吃,已被知識分子刷光了。”吳光兆家將澀疙瘩曬乾,到冬天,天天推磨,將澀疙瘩推成面,又蒸飯吃,又烙粑粑吃。因謝吉林的錢都帶回家來,謝妻便將澀疙瘩烙成粑粑,帶去與謝吉林。第二年,羣衆學奸了,秋收一開始,即派小孩上山刷澀疙瘩。吳、謝兩家就佔不到便宜,到冬春就只有捱餓了。當時孫家是全村最有的人家,東家捱餓,西家捱餓,孫家餓不着。一天陳明星背了背籮,到荒地裡去找散洋芋。陳福英可憐親三娘,就揀了一提籮乾巴洋芋送去。吳光兆一家長期沒吃到洋芋了,吃着熱淚盈眶,有如過年。事到現在,吳光兆還記得那一提籮洋芋之情,說:“我永遠記得孫平玉家那一提籮乾巴洋芋啊!急時好救人啊!”

щщщ ▪ttκΛ n ▪¢〇

九九藏書網

99lib?net

九_九_藏_書_網

第七十三節 第六十四節 第六十九節 第五十節 第六十三節 第八十七節 第九節 第十二節 第八十一節 第四十一節 第四十三節 第三十五節 第九十一節 第七十六節 第九十節 第四十節 第二十三節 第九十二節 第五十五節 第八節 第六十六節 第十五節 第十節 第九十四節 第十二節 第十八節 第三十節 第十八節 第十九節 第二十四節 第九十三節 第二十五節 第六十四節 第八十四節 第四十一節 第二十六節 第六十五節 第六十六節 第九十七節 第七十三節 第六十節 第七十一節 第三十七節 第五十五節 第十八節 第一百節 第三十二節 第二十節 第五十一節 第四十五節 第四十七節 第三十一節 第六十六節 第三十節 第一節 第七十六節 第三十四節 第八十二節 第五十七節 第七十三節 第一節 第六十三節 第九十一節 第五十七節 第九節 第八十八節 第九十九節 第六十七節 第六節 第十七節 第九節 第九十五節 第三十五節 第五十節 第六十六節 第二十八節 第三節 第三十三節 第四十節 第三十一節 第七十八節 第六十三節 第二十四節 第七十四節 第六十九節 第二十二節 第九十四節 第三十二節 第三十四節 第九十四節 第二十二節 第二十九節 第十九節 第八十一節 第三十七節 第八十一節 第三十九節 第八十五節
第七十三節 第六十四節 第六十九節 第五十節 第六十三節 第八十七節 第九節 第十二節 第八十一節 第四十一節 第四十三節 第三十五節 第九十一節 第七十六節 第九十節 第四十節 第二十三節 第九十二節 第五十五節 第八節 第六十六節 第十五節 第十節 第九十四節 第十二節 第十八節 第三十節 第十八節 第十九節 第二十四節 第九十三節 第二十五節 第六十四節 第八十四節 第四十一節 第二十六節 第六十五節 第六十六節 第九十七節 第七十三節 第六十節 第七十一節 第三十七節 第五十五節 第十八節 第一百節 第三十二節 第二十節 第五十一節 第四十五節 第四十七節 第三十一節 第六十六節 第三十節 第一節 第七十六節 第三十四節 第八十二節 第五十七節 第七十三節 第一節 第六十三節 第九十一節 第五十七節 第九節 第八十八節 第九十九節 第六十七節 第六節 第十七節 第九節 第九十五節 第三十五節 第五十節 第六十六節 第二十八節 第三節 第三十三節 第四十節 第三十一節 第七十八節 第六十三節 第二十四節 第七十四節 第六十九節 第二十二節 第九十四節 第三十二節 第三十四節 第九十四節 第二十二節 第二十九節 第十九節 第八十一節 第三十七節 第八十一節 第三十九節 第八十五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