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過水西、水東、烏撒、永寧都是“彝民政權”,它們的“國都”叫土司城,而水西的土司城就是大方城。
大方城面臨鴨池河,城牆高大,城池堅固。吉施以及吉施整個家族都在大方城。城內還有兩萬水西兵,八萬水西民,數萬好軍糧。
大方城南面有一條鴨池河,鴨池河岸邊有一座鴨池城,元樑王進攻大方城,鴨池城是必經之路!
吉武率大軍回大方城的同時,大方城已經被圍!說起大方城被圍的始末,還要從李老漢一家之死說起。
元樑王一直關注着李老漢一家之死一案的發展,案發的第一天,當吉武率水西、水東大軍離開大方城後,水西只剩下友拉一個上乘戰將了。
元樑王暗想若能把友拉調出來,水西就沒有上乘戰將了,然後猛攻大方城,吉施就要親自出戰,如果再把吉施斬殺,即使水西不亡,也會被大大削弱。
吉武大軍剛離開大方城,元樑王就命劉整去找賈諾結盟,要烏撒賈諾出兵拖住吉武回援大方城,並答應賈諾,在圍攻大方城的時候,無論賈諾佔了水西多少土地,全都歸賈諾。
元樑王爲了調友拉出來,以自己的兒子古德和五萬大軍爲代價,想了一個調虎離山計。
元樑王之所以設想,把友拉調出大方城,水西就沒有上乘戰將了,是因爲元樑王觀察到,水西不注意培養文官戰將!水西能征戰的上乘將軍,除了吉武、友拉,就還剩吉施君長一人。而能獨擋一面的文官,除了隴約、景耿、俄琪,便只剩吉武這個粗通文墨的戰將了。
所以元樑王在吉武率軍走後,馬上派世子古德,率五萬蒙古勇士,炸稱十萬向水東進軍。同時派出樑王府親兵,化裝成百姓的樣子,騎快馬到水西、水東,散播世子爺古德向水東進軍的消息。
李老漢之死一案的第二天清晨,水東君長宋欽、水西君長吉施,就都知道了古德率十萬人馬進攻水東的消息。
吉施和宋欽早就結成同盟,約定遇事互相支援。吉施知道古德率十萬大軍進攻水東的消息後,斷定宋欽不是古德的對手,於是召開土司大會,與各部土司商量,派友拉率兩萬人馬救援水東的事。
土司大會上隴約、景耿、俄琪提醒吉施,這是元樑王的調虎離山計,不能出兵。即使出兵也要等二爺吉武回來,不然水西沒有戰將,又缺少士兵,元樑王若再趁機突襲大方城,大方城就危險了。
但吉施卻說:“魏傑土司的一萬人馬,駐守在鴨池城,鴨池城是元樑王進攻大方城的必經之路,元樑王想突襲大方城沒那麼容易。如果元樑王突襲大方城,沒有戰將自己就親自迎戰元樑王。”
“君長!魏傑擅長養馬,水西半數以上的戰馬,都是魏傑部落飼養的,沒有魏傑部落就沒有水西的戰馬。可魏傑不會打仗,再加上魏傑喜歡喝酒,怕會誤事啊!”隴約向吉施說。
吉施突然發怒:“你們這是不相信魏傑嗎?”
衆人見狀低下頭不再說話。
友拉看看隴約,站起來說:“君長!一般征戰都是越隱蔽越好,這樣纔不會讓敵軍發現,只有不給敵人準備的時間,自己的勝算才能增加。可元樑王如此大張旗鼓地進攻水東,這難道不奇怪嗎?”
而吉施卻說:“元樑王善於用兵,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水東和水西脣齒相依,要是水東被元樑王攻佔,水西更不能獨存,必須馬上發兵救援水東!”
恰在此時,水東君長宋欽的求援信到了,於是吉施就讓友拉,率兩萬人馬去救援水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