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知道來則去世的消息後,認爲招安蒙碩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傅友德就把招安蒙碩的構想,寫成摺子,火速送往金陵,請朱元璋御批。
朱元璋和衆大臣經過一番商議,給傅友德下了一道奇怪的聖旨----“有利無害一切皆可!”
傅友德反覆揣摩朱元璋的聖旨,才明白朱元璋是想告訴他,只要對朝廷有利無害,解決西南問題可以不拘泥於具體方法。
傅友德深思熟慮後,寫了一封耐人尋味的書信,讓沐英親自送給蒙碩。
來則去世後,原先來則處理的事,又回到蒙碩手中。蒙碩深感能力有限,再加上妹妹奢香失蹤多日,他漸漸消沉起來。
沐英帶着傅友德的親筆信來到永寧。蒙碩把沐英約到一個僻靜的亭子裡,並沒急着把信交給蒙碩,而是先對來則的去世一陣寒暄,之後才把傅友德的親筆信拿給蒙碩。
蒙碩打開信,見信上寫着:蒙碩老弟,傅大哥給你說幾句心裡話。我大明洪武皇帝早晚要平定西南,現在除了湯和大將軍與傅大哥率領的三十萬大軍,大明百萬人馬可以隨時調到西南,參與西南戰事。即使蒙碩老弟決心抵抗,但傅大哥自信永寧絕非大明敵手,到那時永寧血流成河,而蒙碩老弟難免要在史書上,被後人狠狠罵上幾筆了。不過只要蒙碩老弟率永寧百姓歸降大明,讓永寧百姓免遭塗炭,不僅永寧百姓對老弟一片讚譽,後代史書也會稱讚老弟今日的所做所爲。
蒙碩看完信,久久不說話。
……
沐英把信帶到後就準備離開。臨走前沐英向蒙碩說了句肺腑之言:“傅將軍信上的話,請君長認真考慮。”
……
沐英走後,蒙碩想想沐英說的話,再看看傅友德寫的信,又想想永寧和傅友德大軍的差距,明白了永寧只有歸順大明,纔能有活路。
可蒙碩清楚,以瓦西爲首的永寧勳貴,絕不肯歸降大明,但他又沒辦法讓瓦西爲首的永寧勳貴妥協。
不知該怎麼辦的蒙碩,決定先問問斯布,怎麼應對永寧勳貴。而斯布則建議蒙碩找個典型,殺一儆百。
蒙碩明白斯布說的典型就是瓦西,但蒙碩更知道自己的阿爸早亡,阿媽一人帶着蒙碩和奢香吃盡了苦頭,幸虧瓦西多次幫襯,蒙碩和奢香纔有了一個不錯的成長環境。多年下來,蒙碩和奢香很尊重瓦西,早把瓦西當成了家人,感謝瓦西還來不及,又怎麼忍心殺他。
但自從來則死後,瓦西成了永寧勳貴年齡最大的人,又因爲瓦西和蒙碩的關係不一般,瓦西自然就成了永寧勳貴的頭號代表。
殺了他,可他對自己恩重如山;不殺他,他又是自己的攔路虎。蒙碩不知該怎樣應對這個極其矛盾的問題。而蒙碩和斯布還沒想出應對瓦西的辦法,瓦西就帶着永寧勳貴找到了蒙碩。
瓦西率先說道:“君長!歸降大明就是陷我永寧於死地。”
瓦西說完,衆人也跟着說。
斯布突然發問:“瓦西將軍,您說得太嚴重了吧!”
“明軍是漢人,大明是漢人的江山。漢人的江山,興起迅速,滅亡也迅速,很少有超過三百年的。而我永寧先祖自創建永寧以來,已有一千多年。水西、水東、烏撒也都超過一千年。反觀漢人的江山,超過一千年的一個也沒有。所以瓦西勸君長不要歸降大明,也許君長歸降之日就是永寧覆滅之時。”
瓦西的說法也許言過其實,可蒙碩聽到“歸降之日就是永寧覆滅之時”這句話,想到的是自己歸降明軍之時,所有的永寧勳貴都會造反,而那時就是自己覆滅的時候。
蒙碩被瓦西問得難以應對,準備讓大家回去,而此時有人來報奢香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