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

李從璟回到陣中後,即令大軍修建營地。天色已經不早,此間大營的修建,不能草率爲之,當力求堅固,以防止契丹蠻子進攻、襲擊。大同軍將士也都知曉其中厲害,在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時,雖然他們已經接連取得了幾場勝利,卻也都不敢絲毫掉以輕心,按照李從璟佈置下來的標準,挖溝砌牆,忙得熱火朝天。

在臨時搭建起來的軍帳中,李從璟召集了大同軍諸將,來商討接下來的行動和往後的戰術安排。關於這件事,其實之前李從璟和張大千就已經有過交代,只不過那都是泛泛而談,沒有具體到戰場上,去佈置各個指揮的行動,所以這回的軍議,主要是解決這個問題。

李從璟在陣前羞辱耶律敵烈和韓仲錫的場景,大同軍諸將都看在眼裡,他們之前已經知道李從璟善於謀劃,精於佈局,並且驍勇能戰,且武藝不俗,通過今日之事,對李從璟的能言善辯,他們又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然而,這些大同軍的將校們發現,對李從璟越是深入認識,卻覺得對其越是看不透。他總是在不停的給人驚喜,給人意想不到的東西,他的才華像是深不見底的泉水,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到底色。

這些日子以來,他們先是見識了李從璟的膽色和智慧,於是李從璟在他們心目中留下了智將的印象;但是隨即,李從璟帶領千騎敗契丹三千追兵,更是一馬當先殺透敵陣,在敵陣中連斬耶律雉等四位上-將,於是乎他們知道李從璟的武勇確如傳言中一樣,因此他們腦海中李從璟的印象,又多出了許多彪悍能戰之氣,陽剛而殺伐氣濃厚。

至此,他們以爲他們已經全面瞭解這位年輕的節度使了,一個智勇雙全的面貌已經足夠完整,平心而論,在這個草莽將領當道的時代,許多人都是憑藉勇武而成爲一軍主將,能兼顧智勇的人並不多。

但是接下來,在攻克勝州城之後,李從璟提出撫民安城之策,並且委任了一幫靠譜的文官,去治理戰後的勝州民政。大同軍的這些將校由此發現,原來那位智勇兼備的將軍,並非只知道沙場征戰與殺伐,他還有政才,能夠主持政事,能將一方民政處理得井井有條。

如果說之前對李從璟是敬佩的話,那麼到了這個時候,大同軍將校對李從璟就是仰望了。要知道,唐末以來至今,門閥士族的勢力大爲消減,已經到了看不見什麼影響力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文士、理政之才的短缺,而在這個時候能夠處理一方民政,那就不僅僅是能力和後天努力的問題,而是必然有着不俗的天分。

試想一個人,能文能武,武能定國,文可安邦,他還能不是一時之豪傑麼?只要運氣不太差,他還能不成就一番大功業?這樣的人,大概就是真正上位者的模樣了罷。

但是今日,見識到李從璟三言兩語將耶律敵烈氣得渾身發抖,只能狼狽退走的時候,大同軍將校們發現,他們腦海中那個上位者的畫像,又一次模糊了。這回添加進去的神色,是儒雅之氣,是飽學之姿,是士子風流,是瀟灑不羈。

如果說先前李從璟的畫像還很清晰的話,那麼到了現在,李從

璟的面容已經再次走向了模糊。因爲大多數的大同軍將領,都已經無法在有限的見識中,去再次定位李從璟。

這樣一個人,該是怎樣一副面貌,該是一個什麼樣的畫像,實在是難以雕琢。因爲形象豐富、立體,所以這幅圖像便不能不難畫許多,以至於這些大同軍將士已經無法將其展現出來。

再看李從璟,入眼的仍舊是那張年輕而英俊的面孔,在這張還沒有太多歲月滄桑痕跡的臉上,大同軍將校們,難以看出這張特別又普通的面容下,到底隱藏了怎樣一段經歷,又隱含着怎樣一段人生。那已經不是他們能夠想象得到的東西了。

敬佩、仰望、信服的目光中,李從璟和平日沒什麼兩樣,依舊是挺拔的身姿,沉靜而且從容站立着,風度不俗。

李從璟道:“今日我等到得此地之後,先與契丹大軍交手一陣,探知了對方軍陣的戰力,也算對耶律敵烈坐鎮下的契丹軍有了深一步認識。這些時日以來,契丹大軍雖在我等手下屢經敗績,頗有損失,但並未影響到其根本戰力。無論是對桑亁關,還是對我等這五千將士,契丹大軍仍舊保有一戰而勝的可能。因此,諸位切記不可掉以輕心,耶律敵烈兵力充足,資本雄厚,他輸得起幾陣,但我等卻一陣也輸不起。”

諸將凜然應諾,對李從璟的見解和安排,他們沒有半分異議。雖只短短几日相處,但他們對李從璟的信任,已經不讓盧龍軍和百戰軍將士太多。

在有比自身強大太多的人帶領時,保持對他最大限度的信任,原本就是明智之舉。

見諸將面容肅穆,李從璟笑了笑,略顯輕鬆道:“當然,契丹大軍畢竟敗了幾陣,又有不小損失,眼下桑亁關守軍見我等來援及時,想必也俱都士氣高漲,當此之際,耶律敵烈佈置契丹軍行動時,想必會謹慎許多。只要我等不出現大差錯,耶律敵烈想要將我等擊退,還是頗有難度的!”這卻是在給諸將豎立信心了。

張大千呼出一口氣,流露出輕鬆之意,笑道:“耶律敵烈這老賊屢次在我等手下吃虧,損兵折將,要說對我等沒有一點忌憚,我卻是不信的。就怕今日他在陣前受了李將軍羞辱,拉不下面子,急於復仇,會催使大軍驟然來接戰!”

李從璟搖了搖頭,胸有成竹的說道:“若是尋常將領,受我今日之辱,或許會心智失守,急於求戰,舉止失措,但耶律敵烈歷經百戰,本身就是契丹國內數一數二的名將,功勞卓著,今日之辱,雖會使其不快,但要將其心理防線擊潰,讓他不顧一切來與我等交戰,卻是小瞧了他。”

“那依李將軍之意,耶律敵烈回營之後會如何?”有大同軍將領問道。

李從璟道:“以我之見,耶律敵烈回營之後,再謀劃作戰時,會更加小心謹慎,甚至不排除會有收縮戰線,變得束手束腳的可能。”

“面對強敵,謹慎用兵,步步爲營,這是征戰之道啊!”張大千很贊同李從璟的觀點,出聲附和,“耶律敵烈既是名將,又加之年長,心性必定沉穩非常,要使他犯錯,卻也是有幾分難度。”豈止是有幾分難度,是很難。

李從璟點點頭,繼續道:“好在我等並不急於求戰,耶律敵烈謹慎用兵,對我等亦是有利。當務之急,我等需得按照之前謀劃,堅守營盤,不讓契丹大軍有可趁之機,並且作出威脅契丹大軍後心的態勢,讓其無法全力進攻桑亁關。而一旦其對桑亁關的攻勢過大時,我等便可出營相擊!”

諸將紛紛應是,都道正該如此。

往下,李從璟將大同軍主將一一點名,佈置具體的軍務安排,諸將領命之後,自去佈置部卒行動不提。

卻說這日夜,大同軍試探着向契丹軍營發起一次夜襲,不過耶律敵烈明顯早有防備,大同軍沒佔到什麼便宜。然而李從璟的本意就不在破營,是以在看到契丹軍營防禦有度之後,也沒什麼懊惱,下令大軍撤退。

只不過這次夜襲,卻拉開了大同軍襲擾戰的序幕。一整夜間,大同軍各部輪流上陣,繞行契丹軍營外,不時以火箭射入營中,或者舉盾試圖衝營,又或者只是在營外搖旗吶喊,讓契丹軍不得不時時戒備,無法安然歇息。這是李從璟慣用的游擊戰術中的橋段,他早已熟心應手,雖然是指揮從未如此作戰過的大同軍,但因大同軍也俱是精銳之輩,他的軍令能夠被準確及時的執行,所以這場戰打起來倒也得心應手。

即便是被李從璟襲擾的不能安然入睡,耶律敵烈也沒有派遣大軍出營相擊,畢竟黑夜中存在太多未知與變數,冒然出營難得便宜。

也虧得耶律敵烈如此,李從璟纔沒有機會尋空鑽進其大營,去燒燬他的營帳、輜重、糧食。

到了第二日,契丹大軍繼續對桑亁關發起進攻。

大同軍軍營中,已經搭建起一座很高的望樓,李從璟立在望樓上,能夠清楚看到桑亁關的戰事,甚至對契丹軍營的情況都能看到七七八八。看得出來,契丹軍很想攻克桑亁關,因此對桑亁關攻勢甚猛,但其將士昨夜並未休息好,是以今日這場大戰,看起來熱鬧,實則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效果。尤其是到了午後,契丹軍進攻桑亁關的大軍,戰力已經頗有些疲軟之意。

在此期間,李從璟兩度派出大同軍精銳,從背後進攻契丹大軍。與耶律敵烈佈置在營外,嚴陣以待的契丹軍士交戰,不過與契丹軍不能攻克桑亁關一樣,大同軍也不能攻破其軍陣。

不過即便是大同軍不能攻破其軍陣,李從璟的戰略目的也達到了,他要的,就是讓耶律敵烈不能安心扣關,從而保得桑亁關不失。

一日下來,桑亁關外烽煙連天,各部戰事都堪稱激烈,但卻都沒什麼戰果,只是丟下些將士屍體罷了。

黃昏,日暮前,耶律敵烈與韓仲錫站在望樓上,俯瞰前後兩邊戰場的局勢。

耶律敵烈臉色很不好,看得出來今日之戰的情況,讓他很是不痛快。

契丹軍不能再這樣下去,耶律敵烈也看得出來。再這樣耗下去,契丹軍只能將優勢一步步消磨殆盡,而當其在最後兵鋒失銳,成了疲憊之師的時候,局勢便會逆轉,契丹軍處境就會變得極爲不利。

指着大同軍軍營,耶律敵烈下定決心,“今夜,猛攻此營!”

(本章完)

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三十二 軍神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亂離人 無人憐顧影自憐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一百五十八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1)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品書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
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三十二 軍神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亂離人 無人憐顧影自憐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一百五十八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1)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品書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