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

“府庫告罄,事先儲備的數萬件軍械、兵甲,都已全部裝備新軍、運抵前線,醫藥儲備更是在月前就已全部出庫,前線所需藥物,現在都是從藥鋪收購,但即便如此,銀錢所剩也已不多,頂多能再維持一月所耗。”

節度使官衙中,章子云抱着一本很厚的冊子,坐在衛道面前,說出以上這些話。

盧龍節度府掌書記衛道眉頭微鎖,緋色紋鹿官袍多處褶皺,“渤海國承諾的各項補給,何時能到?”

章子云回答道:“渤海戰事方休,這些物資補給要支援過來,最快也在一月之後。銀錢倒是能快一些運過來,但眼下要將銀錢轉化爲物資,也需要時間。”

衛道點了點頭,尋思着道:“中原風雲莫測,軍帥即便是從草原凱旋,怕是也要緊接着應對中原局勢,府庫中的物資補充,不能只着眼於契丹戰事,要抓緊辦理。”

“正是此理。”章子云表示認同。

兩人正談話間,有屬吏急急忙忙跑進來,“大人,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驚慌?”衛道不悅道。

“軍情處方纔抄辦了戶曹李威的住宅,眼下第五統領帶着數百人往刺史府去了!”

“什麼?”衛道和章子云一驚而起,相視一眼,當即做出決定,“走,去刺史府!”

......

與民宅不同,刺史府作爲官寺,本身就有護衛力量。軍情處將其圍困,陳重兵於門前,第五一時沒作通報、沒傳公-文,府中的軍士、衙役不明緣由,俱都聞風而動,紛紛抄起刀兵聚集起來,衝到前院。

刺史府既是幽州刺史轄下官吏辦公之所,也是費高章的住宅,所謂前公後私。第五直接帶人包圍刺史府,也就不怕找不到人——當然,前提是費高章沒有事先逃脫。

費高章劫持了任婉如,意欲何爲,第五姑娘不清楚,她同樣不知道任婉如現在是被送出了城,還是被藏匿在府中,更加不知道任婉如接下面會面臨什麼,她沒有時間拖延,在軍情處各部就緒之後,直接下令破門。若是人在府中,她要以雷霆之勢,將人翻出來。

“都給本官站住!”在第五姑娘話說出口的同時,府門大開,費高章身着緋色官袍大步行出,站到門口,怒目望着門前人,見到第五姑娘,眼中閃過一抹疑惑之色,“第五統領,軍情處爲何圍攻刺史府?”

“交出夫人!”第五姑娘揮手製止了軍情處銳士,但也僅此而已,他們仍然保持隨時準備出動的姿態,“不要讓我說第二遍!你也不會有機會聽我說第二遍!”

費高章眼中的疑惑之色更濃,“夫人怎麼會在刺史府?第五統領,這裡面定有誤會,何不說清事情原委?”

第五姑娘皺了皺眉,費高章的反應完全像是不知情,然而政客都是演員,她如何能確認費高章不是在演戲?就在她猶豫的這個空檔,一名軍情處銳士手持一張披帛跑過來,交到第五姑娘手上,“在後院角門外尋得。”

見到這張披帛,第五姑娘臉立即黑了下來。那是任婉如常披的披帛,她見過不止一次。以她的眼力,自然不會看錯。

“拿下費高章,進府搜人,但有敢於反抗者,殺無赦!”第五姑娘手握短刀,“費高章,你敢通敵綁架夫人,今日我要你血濺此地!”

......

一支來

自邢州的行商隊伍,此時已經進入幽州地界。說是行商隊伍或許不太準確,隊伍裡雖有載貨驢車,裝載的貨物也不少,但從貨物裸露出來的一角,依稀可以看出驢車上裝載的是家用物什。

如此一看,這支隊伍有百十人,除卻幾架驢車外,還有數匹駿馬行馳在最前面,那爲首的幾名騎士,個個身強體壯,腰間、背後都有布條包裹的物件,看那些物件的輪廓,有眼力的人定能瞧出些端倪——那裡麪包裹的是刀劍。

騎士中有名約莫二三十歲的漢子,面容俊朗、輪廓乾淨,但眼神中卻飽含滄桑,相比之其他人的精悍,此人身上的氣息倒是淡然許多,不僅如此,他也是唯一沒有佩戴刀劍的人。

“此地距離幽州還有多遠?”一名細皮嫩肉的騎士從隊伍後面跟上來,問無刀漢子。

“再有兩日,就能到幽州城。”漢子回答。

眉眼有一股嬌媚氣,明顯是女扮男裝的騎士又問道:“他真的會收留我們嗎?”見無刀漢子轉過頭,她補充道:“我的意思是,他會冒着開罪趙太的危險收留我們嗎?爹爹常說,官官相護,趙太現在成了邢州留後,官勢那麼大......”

“你放心好了。”無刀漢子微笑道,那笑容裡有一種能讓人安心、信任的魅力,“軍帥嫉惡如仇,一身正氣,可跟那些欺壓百姓的官吏不同。再說,我跟軍帥畢竟有香火情在......咱們到了幽州城,不說恢復舊業,安穩是毋庸擔心的。”

女騎士抿了抿嘴脣,還是有些不放心,“可是趙太囂張跋扈的很,如今勢力又那麼大,若是他強行要人......那人能承受得住壓力嗎?”

無刀也無劍的漢子哂笑一聲,“趙太算什麼東西,也配跟軍帥相提並論?”

柳城吳家大小姐吳青青掩嘴輕笑,白了丁黑一眼,嬌嗔道:“與你相識這麼久,倒是還不曾見你說出過如此囂張的話來。”

前些時候,趙太結黨禍亂邢州,自稱留後,竊據高位沒兩天,偶然見到吳青青,爲其美色所迷,不顧吳青青已爲人婦,欲強搶之。吳家無奈,只得舉家逃離。

正說着話,前面一支馬隊與他們相向行來。對方隊伍中馬車只一輛,隨行護衛卻有二十餘人,與丁黑等人不同,這些並無公袍在身的護衛,卻是公然帶刀。

大道朝天,本是各走半邊,奈何吳家人多,佔據了大半條道,對方又趕路甚急,全然沒有減速的意思。眼看兩者就要接觸,吳家人閃避不及,對方竟然直接抽出刀來,強行衝撞,“閃開!”

這一下叫吳家人好一陣慌亂,不過好歹差不多避過。

就在丁黑與馬車從擦肩而過的時候,他眼角餘光看到馬車簾子動了一下。旋即,一張約莫十多歲的女人俏臉就從裡面露了出來,但也僅是瞬間,俏臉就消失在窗口,像是被人強行拽了回去。

丁黑是何等人,只一眼,便認出了此人是誰。

見丁黑的目光一直隨着遠去的馬車,神色有異,吳青青拿胳膊肘捅了捅他,“你看什麼呢?”

丁黑罕見的沒有理會吳青青,斂眉陷入沉思,在吳青青快要不悅的時候,他擡起頭,目光陡然變得鋒銳起來,對吳青青道:“你快馬加鞭,務必在日落前趕到幽州城,到了城中,你照我說的做......”詳細交代一番。

吳青青怔怔的看着

丁黑,“那你呢?”

“我要去跟着他們!”

......

幽州刺史府門前亂成一團,東城門附近一家酒店的雅間裡,兩個正在對弈的人卻及時得知了這一情況。這兩人一個三十多歲,雖是商人裝扮,然而氣質儒雅,又有雄渾之氣,怎麼看都不是尋常商人。他面前有位年輕人,皮膚略顯粗糙,精明強幹的模樣。

“刺史府一亂,費高章但凡有什麼不測,幽州城這盤棋就成了定局,徐大人真是好算計,讓人不得不佩服!”年輕人說着恭維的話,語氣中卻帶着點淡淡的酸意。

要是此間有人識得商人的真實身份,一定會驚掉下巴,若是有人得知他竟然會身在幽州,也一定會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不爲別的,就因爲他的名字叫徐知誥——吳國宰相徐溫最爲倚重的義子。

徐知誥淡然一笑,“幽州軍傾巢而出,盧龍防備空虛,李從璟之所以敢這麼做,依仗的就是後方穩固、官民一心。如今正到了進攻西樓的關鍵時候,此時後院失火,我倒是想看看他這仗還如何打得下去。軍情處強攻刺史府,費高章再有什麼不測,都不用我們如何添火,不說幽州本地官吏立馬會跟節度使府死磕,至少這幽州是亂了。幽州一亂,吳國與契丹就能坐享其成。”

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耶律德光的心腹黑格,他道:“不過我仍是有些好奇。其一,徐大人如何能確定,軍情處一定會追查到李威身上去?其二,雖然李威被你們重金收買,在幫襯着劫持任婉如後,會在軍情處會面前將矛頭引向費高章,但徐大人又是如何確定,軍情處會不聽費高章解釋,便強行攻府?”

“其一,因爲軍情處夠本事;其二,因爲軍情處夠跋扈!”徐知誥道笑容極爲自信。“我爲何會如此肯定?因爲青衣衙門在吳國就是如此!”

徐知誥呵呵一笑,繼續道:“首先,選在楊記布莊動手,本身就是破綻;加之現場殘留有迷香,軍情處若是追查不出李威,就太無能了些,也不會有之前那些大放異彩的手筆。”

“其次,我特意吩咐過留在李威宅子裡的人手,要保證有且只有一人身上帶着腰牌。若非我如此佈置,青衣衙門辦事,又豈會留下身份證物這樣的敗筆?如此一來,軍情處就能確定,劫持任婉如之人,必定暗通吳國!”

“最後,只要軍情處見到那條被我們有意放在刺史府外的披帛,加上李威的證詞,可謂人證物證鐵證如山,軍情處又肯定費高章通敵,豈會還聽費高章解釋?另外,軍情處又不知任婉如是否已被帶出城,救人如救火,可是片刻耽誤不得。”

“任婉如在軍情處的護衛下被劫持,本就是軍情處的失職,軍情處自然急着想要挽救,卻不知,這一下正好落入了徐大人的陷阱!徐大人計策高明,對人心把握又是如此準確,一步步將軍情處引向既定之局,現在想來,此事不成都沒有道理了。”黑格嘆息一聲,站起身,向徐知誥行了一禮,“幽州內亂,李從璟便不得不回軍,如此,西樓危局已解。此間事了,我也該回契丹了。”

徐知誥也站起身,“向我轉達對大元帥和契丹皇上的敬意。吳國一直致力於和契丹同盟共制中原強國,來日,希望契丹能遣使來吳,以固兩國之永久友誼。”

“徐大人放心,話我一定轉呈。”

......

(本章完)

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七十五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四十 勢運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二十 天下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兩百二七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4)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
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七十五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四十 勢運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二十 天下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七十七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4)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九十四 風雲際會梟雄起 國難當頭人心詭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兩百二七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4)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