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

李從璟和圖巴克相談寒暄客套幾句,圖巴克便請李從璟同行,兩人遂再度跨上戰馬,舉着火把向西而行。沒走多遠,就已可看見遠處連成一片星海的燈火,李從璟暗忖,那應該就是韃靼部營地了。

韃靼部的營地雖然是臨時搭建,但草原部落本就逐水草而居,時常需要來回在幾個草場間遷徙,所以他們的臨時營地和永久營地相差並不太大。大小不一的白色帳篷,連綿成片,依區域劃分佈置,合在一起便是草原民族的“城”了。

契丹國不同,耶律阿保機建城池,效仿的是中原模樣,他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他有野心,有實力,城池無論是在防禦力還是在管理力上,都要比部落強太多,只不過城池卻也不是在哪裡都可以建的。

從營地正門而入,李從璟見到的是韃靼部百姓夾道相迎,整個韃靼部,在圖巴克的動員、號令下,大部分都參與到了今夜迎接李從璟的隊伍中,是以李從璟一眼望去,除卻一頂頂帳篷、一堆堆篝火外,就是黑壓壓的人羣,確實當得人山人海四個字。

說起來,這樣的待遇李從璟還是初次遇到。之前無論是滅樑,還是進行其他戰役,入城時可都不曾見到萬人空巷的景象,唯一一次例外,是在扁關勝了耶律倍和耶律敵刺之後,歸平州時,百姓聞訊而來,在官衙外將街巷圍得水泄不通。

當然,這並沒有可比性,畢竟韃靼部是因圖巴克之令出迎的。

韃靼部如今處境窘迫,但圖巴克還是集中了有限的物力,在營地中擺起了盛大的歡迎儀式。與中原不同的是,草原民族的儀式向來章程簡單,如今更是如此,所以李從璟也沒多受累,在給百戰軍安排好駐紮地盤後,李從璟與圖巴克參加了韃靼部的“篝火晚宴”。

韃靼部自敗於耶律敵烈之手,舉族西遷以來,一直在不停的逃亡、戰鬥,別說如同今日這般,舉族宴慶,便是安穩飯都難得吃上一頓,是以韃靼部的百姓,對今日之事還是頗爲高興的,那些底層民衆,連帶着對李從璟的印象也好了很多,在他們看來,是李從璟的到來,讓他們有了能夠享受這份安穩的機會。

這樣的一次晚宴,對穩定韃靼人心,提高軍隊士氣,作用也是很大的。

最大的一堆篝火前,李從璟和圖巴克坐在一起,面前的長桌上擺滿了酒肉,雖然沒有什麼稀罕之物,但勝在量大,足夠豐盛,所以看起來賣相倒也不錯。兩人相談甚歡,不時舉杯對飲,一起欣賞篝火前的韃靼歌舞。

眼前的歌舞與中原也不同,最大的特色之處,是近乎全民參與,重在熱鬧,至於欣賞性藝術性,則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李將軍,今日不談公事,只管放開來吃喝就是,希望韃靼部的熱情,能夠讓你滿意。”圖巴克舉杯和李從璟對飲,笑容真誠,看他那副模樣,且先不說李從璟是否滿意,他反正是滿意的了。放下酒碗,圖巴

克看着場中載歌載舞,難得放鬆的韃靼族人,對李從璟道:“李將軍,你不下去樂舞一番?”

李從璟笑着搖頭,“不瞞大汗,歌舞之道,我卻是一竅不通。”

聽到李從璟如此實誠的回答,圖巴克哈哈大笑。

這時,場中原本舉民歡騰的熱鬧景象起了一絲變化,李從璟和圖巴克同時望去,就見那些歌舞的韃靼百姓已經停下來,都圍在一起,觀看一名女子起舞。那女子衣着豔麗,舞姿翩然若蝶,身段更是熱火到了極致,在大膽狂野的舞姿下,魅力盡顯無遺。

那不是別人,正是阿狸。

她這一起舞,怪不得其他人都停了下來,那份風采的確出衆,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深深吸引,難以挪開眼神。

在阿狸的整段舞姿中,她那雙媚意無限,勾人心魄的眼神無疑是最大亮點,流轉的眼波彷彿會說話一般。它們有意無意落在李從璟身上,恍若在訴說什麼。

圖巴克看了李從璟一眼,笑容飽含深意。

最後,一曲舞罷,在山呼海嘯的喝彩聲中,阿狸退出場中,韃靼族人又恢復了先前的熱鬧。

阿狸來到李從璟桌前,端起一碗酒,直勾勾看着李從璟,“李將軍,我敬你一碗,希望我們的友誼能夠長存!”

李從璟站起身,與她喝了這碗酒。

酒喝完,阿狸又深深望了李從璟一眼,這才轉身離去。

李從璟重新落座,正欲和圖巴克說什麼,看到的卻是對方爲老不尊的目光,到了嘴邊的話立即咽回肚子裡。

當夜賓主盡歡而散。翌日一早,圖巴克讓人來請李從璟。吃過早飯,衆人開始在大帳中商議正事。

無論是李從璟這回到韃靼部,還是圖巴克父子邀請李從璟來做客,都是抱有深層用意的,這個用意就是共同應對眼下的草原局勢。昨夜沒有談及正事,已是忙中偷閒,眼下韃靼部畢竟局勢危急,正事卻是不能再拖了。

李從璟一方,百戰軍諸位高級將領,李紹城、郭威、林英林雄等,包括第五姑娘,俱都在場;韃靼一方,則是以圖巴克、巴拉西、阿狸和莫西里爲首。衆人齊聚一堂,簡單寒暄,李從璟開門見山,道:“不知大汗此行意欲前方何方?”

圖巴克嘆了口氣,沉默着說道:“韃靼部世居南漠,如今突離故土,不瞞李將軍,我也不知韃靼部該往何方。李將軍,你可有良策教我?”

李從璟沉吟着說道:“由此往西,便是西州回鶻,大汗或可去向西州回鶻借一塊草場,以安養部族。”

圖巴克搖搖頭,爲難道:“西州回鶻不是善於之輩,況且他們也是方遷徙至金山南麓不久,正是需要草場蓄養實力的時候,此時去向他們借草場,恐怕難以如願。”

李從璟稍作尋思,又道:“經由西州回鶻向西,可至九姓烏護之地,聽聞此地不乏水草豐美之處,且九

姓烏護向來凝聚力不強,兵馬亦不甚壯,韃靼部若能至此地,或可謀得一席之地。”

“九姓烏護之地,位在西陲邊塞,那是是非多出之地,若至此處,便是能謀得一席之地,來日禍患只怕太多,韃靼如今實力大損,正需休養生息,捲入無謂的戰端中,似不可爲。”圖巴克仍舊是搖頭。

“龜茲河南,吐蕃之北,有大片人煙稀少之地,歷少爭端,若至此地,可得安寧,能圖長久。”李從璟再次說道。

圖巴克嘆息道:“此地固然人煙稀少,爭端少,但究其原因,卻是此地土地貧乏,缺乏能滋養大部落的草場。若是到了此地,韃靼十萬生民,恐怕無肉可食。”

“不如由此轉向,去向更北之所,入蒙古之地?”

“極北之地,天極嚴寒,韃靼世居溫熱之所,恐不能相適應。”

“西行不可取,北行也不可取,向南如何?”

“南部乃甘州回鶻,党項,吐蕃,西涼四戰之地,戰事頻繁,似更不可取。”

“既然都不可取,如此,韃靼欲往何方?”李從璟蹙起眉頭,顯得既擔憂,又無奈。

……

遼東,建安城。

經過多日苦戰,渤海國軍隊在付出巨大代價的前提下,終於攻佔了建安城,將原據城中的契丹軍隊趕出城去。然而,當大軍盡數開進城池,面對的卻是一座空城,城中已無糧草,百姓也都逃得差不多,一片荒涼。

這幾日,大明安在莫離、李四平、桃夭夭等人陪同下,一直在城中四下巡視,城中的死氣沉沉,非但沒有讓這位立志做渤海國中興之主的王子絕望,相反,他一顆心都被攻佔建安城的巨大成就感塞滿。

“先前曾言,奪下建安,便能奪下整個遼東。如今建安已在我手,遼東再無雄城,以此城爲基,可四處出兵,遼東成爲渤海囊中之物之時,已不遠亦!”大明安滿臉喜氣的說道。

與其說這幾日在巡城,倒不如說大明安在欣賞他的戰果。在攻打建安城後期,渤海國派遣了大批援軍過來,俱都國內精銳,如今,超過渤海國一半的機動大軍,都已掌握在大明安手中。

“攻克此城,比我等先前預料的難了許多,城池拿下後,城中的荒涼景象也出乎先前意料。”莫離說道,“經由此戰,大軍傷亡頗大。當務之急,一是修繕城防,二是蒐集物資,三是醫治傷員。以我度之,契丹之報復,也必隨之而來,大軍當做好大戰準備。”

大明安擺擺手,信心滿滿的笑道:“莫先生此三策說得不差,然而要說契丹能復奪此城,我卻是不信的。我等攻克此城,花費了多少時間,付出了多少代價?如今我等既然據有此城,契丹想要復奪,難度豈止十倍!先生多慮了。”

莫離雙眼一沉。

就在這時,遊騎回報,數萬契丹大軍,已知百里之外,正向建安城襲來。

(本章完)

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十 淇門之變(2)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二十一 教育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二 鬼斧十手章九 他的屠刀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四 水寨(2)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四十四 忠誠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上)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七 神仙山(6)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九 破軍
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十 淇門之變(2)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二十一 教育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二 鬼斧十手章九 他的屠刀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四 水寨(2)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四十四 忠誠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上)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七 神仙山(6)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九 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