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李處耘的預言

郭紹部渡滹沱河,見軍營藩籬、箭樓、茅廁、壕溝已經修建好了,每個大營外還囤積了大量柴禾和石炭(煤)。當下便嘉獎了祁州刺史,更不計較不能進城的事。

進入十月間後,北風一吹天氣愈發寒冷,幸好有充足的燃料。諸將把柴禾石炭供給各部,氈頂帳篷內晝夜燒炭,大夥兒都不想出門。郭紹入睡前把自己吃飯的鐵盅盛滿水放在帳外,第二天一早起來看,一夜便已凍上了厚厚的一層冰。

河北這麼冷,朝廷卻把軍隊調到這裡來過冬。不兩日郭紹便召幾個大將商議:“樞密院調兵的用意,可能一是提前開始部署兵力,二是讓咱們早作準備攻城。得派些斥候去瓦橋關打探工事、虛實。”

左廂駐紮在現在這個地方,又以步兵爲主,郭紹尋思,可能一開戰便是打正北面的瓦橋關,當下想起了用火藥砸牆。他先問諸將如何準備,欲先聽聽意見。

“不用攻關。”不料李處耘徑直說道。

郭紹忙問何故。

李處耘回顧周圍,說道:“今日周端不在哩。前幾天他說起遼國,我察他言辭激烈,便未開口爭執,但心裡實不贊同。”

衆將一聽紛紛附和,又罵罵咧咧了一番。看這樣子那周端還真不討人喜,武將們看不順眼也正常。周端說話確實常常誇張不甚靠譜,比如要說一件東西的顏色是白的,一定會極盡所能說得比雪還白。但郭紹並不計較,周端說他的、自己撿着聽便是了,正如古人言“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李處耘又道:“以我看,遼國那麼多部族擰在一塊兒、國主又不得人心,弱點在於內部很散。尤其在幽雲之地,絕大部分是漢兒,勸降比攻城來得利索。幽州割出去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契丹人對漢兒不信任,幽雲之地漢兒多思歸。瓦橋關等地守將都是漢將,必不願死守,一旦開始北伐、主公打前鋒去勸降便是。”

“有點道理。”郭紹點頭道,“不過還得兩手準備,上書弄些原料來儲備;一旦敵軍不降便拿火藥炸城。就算打瓦橋關等地用不上,屆時若能兵臨幽州城下,拿火藥炸開城牆攻城,也是爲收復幽雲盡了最大努力。”

李處耘便道:“主公所言極是,準備確是可以。不過我把話撂在座的幾位兄弟這兒,等朝廷大軍一到,打到幽州必然沒有惡戰,沿路招降納叛便是了;北伐勝負,重在遼國的援軍。遼國現在的境況,就看他們能不能派出大軍援救,援軍能不能齊心合力保幽州……不然,幽雲之地大部分是漢兒,王師一到收復易如反掌。

李處耘回顧左右道:“明天開春來瞧。若是我沒有說對,諸位可以當面譏笑我,我定受得下嘲弄!”

這時左攸開口道:“我也贊同李將軍之言。並進一言,主公若是受了降,應一視同仁善待幽州漢兒;素聞這地方民風彪悍、燕趙自古多悲壯之士,主公若得幽州民心,功在長久之勢。”

……郭紹又把之前的指揮系統設想給翻了出來。在東京他被束手束腳沒法搗鼓,這下帶兵出來了只要不離開駐地太遠,想幹嘛還不是主將一句話?

當下顧不得天氣寒冷,便迫不及待開始付諸實行。

(左廂共計六個軍三十九指揮(包括董遵訓部直屬騎兵)。郭紹下令六軍、三十九指揮使共四十五名武將,每個武將挑出熟悉的親兵六人,組成約二百七十人的傳令兵指揮;指揮以下,設三個都頭、十二名十將、四十五火長。

羅猛子兼領傳令兵指揮使,並調親衛隊將士十五人充十將以上|將領。如此一來,羅猛子和諸將能漸漸把這些傳令兵認熟。以後傳令便不用那麼多程序了,認人便是;一般的簡單軍令口述,重要軍令以書面形式。

這二百七十人,進入戰場後便一分爲二。一半留在中軍,另一半分散在各自的主將身邊,以互通有無。

郭紹又給這個系統加了一道措施,他和左攸、周端三人的簽字筆跡下發各將,書面形式的軍令要有三人中的其中一個人簽字纔算數。另有令旗、主將加蓋印信等多重防僞,這些玩意只要一蓋印就了事,倒也不復雜。)

左攸和周端這下沒以前那麼清閒了,他們倆人組建起一個幕僚府,並在軍中選拔一些識字的將士作爲幫手。先把類似參謀部的幕僚架子搭建起來。

郭紹組建好幕僚府和傳令兵組織後,便迫不及待開始演練。

他覺得搞對抗演習操作太複雜、條件不足,當下只讓各部進行模擬調動和行軍。議定十一月一日左右開始演練,事前他又和諸將一起做了一些軍法調整和準備。

那趙匡胤在殿前司選兵實行淘汰制,郭紹這邊也在搗鼓,不過他並不淘汰將士,只是進行組織度的演練。

十一月一日雪下得很大,二日正好晴了、風小。各部依令在河邊的空地上集結點兵。

天地間白茫茫一片,河流已經凍結。郭紹出帳篷時,呼吸之間吐的都是白汽,天氣非常冷。一衆人前呼後擁及至陣前,只見近兩萬人已經聚集列陣,白茫茫的雪地上讓人馬看起來黑壓壓的一片,左右兩翼相距有一里多地,陣列還比較密集。

各部各自點兵,然後武將們上來稟報,如同平日的樣子。然後郭紹只道:“依令行事。”

當下中軍營寨內擂鼓一通,郭紹拿出一本寫得亂七八糟的冊子來,下令道:“着令第三軍董遵訓部馬兵向北趨近,草人靶子便是敵軍,搜索敵軍作戰!”

傳令兵很快拿了軍令攜令旗策馬而上。不多時,果然見左翼中路馬軍開始運動,馬蹄轟鳴中千騎出動。郭紹見狀十分高興,很快又下令楊彪部五指揮跟進“增援”馬兵;鄧飛部馬隊自右翼迂迴“合擊”。

諸部到達戰場後又派傳令兵回來稟報狀況。

郭紹接着開始下達一兩個假軍令,派出去的不是傳令兵、而且沒有

加蓋中軍印信和簽名。

後來,命令便越來越複雜;軍令大量闡述中軍的“意圖”,下令各部臨時判斷形勢自行運動……不過情況不容樂觀,沒到中午各部就開始亂跑了,因爲一些模棱兩可的軍令讓武將們感到很困惑;也有別的原因,簡陋的條件限制、演練準備也不好,諸將根本想象不出什麼形勢。

不過總體效果還是不錯,傳令系統很快,只是大夥兒還不是很適應。

接下來郭紹隔三差五便聚集軍隊進行演練,並時常召集那五六十個武將商議總結“作戰意圖”。各次假象的戰役都選擇熟悉的戰鬥經過,諸如攻蜀國的數次大戰、淮南各次戰役,進行模擬調動。

郭紹在中軍召集衆將時說道:“今後的軍令可能也只是描述意圖,因爲戰場上形勢千變萬化,中軍幕府無法及時瞭解狀況……就比如咱們要在某處伏擊敵軍,我叫你,羅彥環去路上埋伏;結果你發現敵軍不從那條路走,難道還要趴在那裡傻等?”

衆將一聽應該都明白了,頓時一陣鬨笑。

郭紹道:“所以我只會派人傳令,羅彥環你派人去某個地方設伏。咱們的意圖就是伏擊,怎麼伏就得靠羅將軍按照形式、臨時決斷。然後你派斥候發現了敵軍動向,只要想辦法達成了伏擊的意圖,那便算遵照軍令立功了。”

郭紹又道:“今後我們左廂嘉獎封賞將士,除了斬獲,主要看是否完成作戰意圖。諸部爲一體、目的是打贏一場仗;不然某一部斬獲再多,但全軍潰敗,又有何用?”

虎捷軍在祁州城外駐紮,短短時間內,郭紹幹了不少事,把左廂的軍法規矩都改了個七七八八。

他把原來一些小圈子裡的規矩擴展到六個軍,戰後得到朝廷封賞之後,分好處和錢財涵蓋死傷的將士,並從軍中的軍餉賞錢裡算出一部分對家眷進行撫卹……禁軍原來的規矩,馬革裹屍死了就死了,除非那些立了功死的,皇帝和樞密院纔會額外進行追封撫卹。

郭紹這種做法稀釋了大夥兒能得到的好處,但沒什麼人反對。畢竟上陣賣命,人人都可能死。他覺得如此做能人性化,加強組織向心力。一切都是摸索着和衆人商量着改變,郭紹覺得沒必要墨守成規,能有更好的辦法只管改規矩便是。

軍中還有個客省使昝居潤,估摸着把情況都打小報告了,但朝廷沒人理會郭紹……郭紹又上書要原料,硝石、硫磺、木炭,進行準備。

他其實很不想攻城,尤其是幽州那種城,但真到了久攻不下時估計自己躲不過去;況且若能收復幽州,他也想幫着柴榮盡力。

有空郭紹就給符二妹寫信,一連寫了三封了,將在祁州的情況,天氣很冷、軍務繁多等等告訴她,然後少不得敘述一些思念之情;說一些私密話,軍中沒有女人偶爾會做夢和她在一起之類的。反正只是私人信件,郭紹沒太多注意。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六章 走馬觀燈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八百六十章 東拉西扯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七百零五章 叫你戴狗皮帽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二百五十八章 銅雀春深鎖二週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口(3)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四百五十四章 犧牲(8)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上架感言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豔手段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聚晉陽(6)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
第五百八十六章 走馬觀燈第五百二十三章 烹小鮮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三百二十八章 青泥嶺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三百零一章 說、想與做第三百七十二章 光景不敢想象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四百二十七章 池州的烽火訊息第七百八十七章 拆臺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八百七十七章 認錯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六百七十四章 裝甲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三百九十八章 殉葬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五百一十八章 報恩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四百三十五章 采石之役(4)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八百六十章 東拉西扯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一百九十一章 再抱一次第七百四十五章 女紅第八百六十二章 反賊周端第十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四百六十章 京口之役(3)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靠譜的京娘第二百七十七章 還管她願不願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三百六十七章 夔州(2)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七百零五章 叫你戴狗皮帽第八百零八章 遙遠的海面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四百七十章 江寧(1)第二百五十八章 銅雀春深鎖二週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二百五十章 欲言又止第五百七十三章 虎口(3)第五百一十章 不變的宮廷第七百二十七章 版圖第一百一十三章 好長的一夢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一回便有二回第七百七十六章 無定河之役(1)第四百五十四章 犧牲(8)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三百八十一章 在寒冬取暖上架感言第五百九十九章 心境第三百三十章 酒骨槽第三百七十六章 牡丹花一樣凋零第九百零一章 知人善用第三百一十章 患得患失的激動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八百六十六章 哪來的滾哪去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高興第二百四十三章 驚豔手段第四十章 忠貞不渝的執念第七百九十八章 迷宮與分享第六百七十六章 草蒿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七百一十六章 作了猴兒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三百八十五章 精貴的馬桶第六百七十五章 所有的罪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七百六十二章 入鄉隨俗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一百零五章 壽州(1)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一百五十五章 尸位素餐者第三百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劊子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九十四章 無趣地旁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段距離第五百六十六章 再聚晉陽(6)第五百二十七章 銅罄之音第五百一十三章 暗香滋德殿(1)第一百七十五章 茶水太髒第三百三十九章 以理服人第四百章 水車景觀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七百二十九章 汝勿慮也第一百七十八章 茶有胭脂花香味第四百零三 隱約的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