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仁者無敵(2)

地上幾個人倒在血泊之中,未乾的血水沿着地磚橫流。史彥超的衣甲上濺滿了鮮血,刀身上血在往下滴,看起來更加可怖。史彥超似乎殺得還不盡興,看了一眼剛剛被攙扶起來的鎮兵武將,提着刀就走了過去。

“反正你不能約束部下,就是個草包,留着何用?”史彥超說罷揮起了長刀。

旁邊有人大喊:“違軍法者非他,罪不至死……”但已經晚了,史彥超一刀就捅進了那武將的腹部,慘叫聲響起,人還沒死,在腹部被捅穿是怎麼也活不成的了。

沒人敢指責史彥超亂殺,所有的將士都滿面恐懼地看着他,還有街上的百姓,無不畏懼。

就在這時,便有人道:“郭大帥來了!”

衆人紛紛轉頭,郭紹從馬車上下來,和幾個侍衛隨從一起大步向這邊走過來。不遠處,王樸和董遵誨等人聞訊也趕來了,還帶着一衆兵馬。

史彥超收起屠刀,上前抱拳執軍禮道:“拜見郭都點檢。”

這麼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大漢卻對另外的人彎腰執禮,圍觀的百姓紛紛把目光轉向郭紹,好奇地想看什麼樣的人才能制住如此兇殘的武夫。卻見郭大帥是個高壯的年輕漢子,並無多少特別之處,因爲周軍禁兵大多都是這樣的青壯壯漢。

郭紹此時也忍不住看了史彥超一眼,因爲他覺得今天史彥超在自己面前的態度有點不同。這廝一直都比較守軍中規矩、遵從軍令不假,但爲人羈傲不遜,脾氣又差,今天倒是頗給面子……是什麼原因讓史彥超在自己面前態度改觀了?

郭紹沒有理會史彥超,跨步越過地上的血跡,走到軍營前面,大聲道:“上有國法,下有軍規。藐視軍法者,就是這樣的下場!”

周圍的人看着這一切,安靜消停下來。

郭紹轉身看着那個呆立的苦主,以及放在街上的幾具蓋着的屍首,又道:“殺人償命,就算是我麾下的將士,違了國法照樣嚴懲。若是天下誰有兵器誰就可以胡作非爲,不顧命了殺人誰不會?昔日天下大亂,十國混戰民不聊生,赤子爲寇,壞蛋當權,外寇趁機欺凌,丟失土地百姓爲奴,皆因於此……諸位鄉親,還想繼續過亂世的日子?”

他頓了頓又大聲道:“大統之朝,要民安居樂業,要自強抵禦外辱,要懲惡揚善,刀槍,就得握於仁者之手!仁者捍衛百姓,善惡分明,公正有法……仁者無敵!”

百姓裡很快有人大叫:“好!好!說得好……”

後面的董

遵誨激動地大喊道:“仁者無敵!”衆禁軍頓時跟着吶喊,城牆下面的軍民一片譁然。郭紹這時便迅速離開了此地,身後還在喧譁。

他過去很快碰見了王樸等人,見王樸神色有異,目光在自己身上瞧來瞧去。

“王使君,咱們走罷。”郭紹道。

王樸道:“李谷今天到江寧城,身爲同僚,老夫去城門口迎接他。”

“李相公這會兒到?”郭紹立刻改變了打算,“我與王使君同去。”

李谷雖然是政事堂宰相,但多次隨軍出征,當年晉陽之役負責從各州縣調糧,幹得不多;後來徵淮南,被任命前鋒兵權,可顯然在作戰方面不太擅長。之後打仗就一直負責後勤,平叛二李之戰、攻蜀之戰、以及這回進攻江南,他都幹着這活兒。他出力還是不小的,郭紹與他私交也不錯。

一行人到了城門口等了一會兒,果然就見李谷等人騎着馬進城來了。於是一番見禮寒暄,郭紹將李谷請去中軍行轅。

郭紹覺得王樸這人,並不善於與人結交攀交情,但今天卻專門來接李谷,當下又些詫異。果不出所料,王樸就沒說幾句寒暄的話,立刻就提起了他的目的:“老夫聽說,李相公與南唐大臣韓熙載有多年交情?”

李谷倒也坦然,說道:“韓熙載家本在中原爲官,當年與我爲忘年之交,互爲好友。後來韓家牽連謀反,韓熙載難逃,當時便是我護送他到正陽渡淮河。”

李谷笑道:“分別之時,韓公與我相約,若南唐重用他,必取中原。而今南唐已滅,怕是羞於見我了。”

王樸搖搖頭道:“好友之情還在的。”

“哦?”李谷打量着王樸。

王樸在馬背上轉頭對郭紹說道:“這麼些年來,中原連年混戰,從士族到百姓都不斷難逃;南唐國人口興旺,很大一部分來源中原南遷。韓熙載身居高位,結交甚廣,頗有名望,他能影響很多士族的態度、對輿情也很有作用。若是能拉攏此人歸復大周,對穩固南唐國局面大有裨益。”

郭紹點點頭。

王樸又道:“南方士人,爲了名聲和家族名望,表面上至少是常常修路鋪橋、積善行德,在地方上百姓中頗得民心,庶民最信的還是士人;他們上下結交,又善文墨道理,輿情盡握其手。郭將軍若想盡快安撫南唐國各地,必不能急於對這些人劫掠勒|索,相反得拉攏他們,否則難得人心。”

郭紹聽罷以爲善,當即採納王樸的建議:“若能讓韓熙載到大周爲官,

自是好事。”

“還有光政院輔政陳喬,據我所知,此人也是南唐文士領袖。”王樸道,“不過陳喬如今不知下落,見了韓熙載先問問再說。”

王樸說罷轉頭對李穀道:“李公現在就與我去拜訪韓府如何?”

李穀風塵僕僕剛進城,連落腳都沒有,可又不好拒絕,只得拱手道:“既是國家大事,哪敢懈怠?”

郭紹看向李谷笑道:“王使君乃雷厲風行之人,便辛苦李相公一趟,今晚在中軍行轅,我設宴爲你接風洗塵。”

於是郭紹與二人拜別,這時王樸神色嚴肅,沉吟片刻道:“對了,上次我自請暫留在江寧,不過我想到李公(李谷)或許更加合適。郭將軍班師回朝時,我也隨軍回去罷。”

“到時再商議不遲。”郭紹隨口道。

他和左攸等人返回了中軍行轅,徵用的一座南唐的官署衙門。左攸隨行入堂,二人剛進大堂,他便說道:“在下以爲,王樞密使今日改變口風,可能不是因李谷到江寧,而是重新表明立場,或許是想支持主公之大事。”

郭紹也正尋思,當下不置可否。

左攸又道:“敵國北漢、南唐人散|布流言,說主公要自立,不過從對手之口放出風聲,或許並不全是壞事。”

郭紹當即贊同左攸的看法:“本來大事部署完之後,確得放出點風聲,好分清哪些人是什麼態度。”

他想到的是今天的史彥超態度改觀,猜測可能和長江那塊篡位石頭有關,史彥超看起來並不願意阻止自己稱帝。還有別的一些觀望的人,也可以有點準備;郭紹在幹大事前夕越多的人擁護、風險就越小。

左攸說完了想說的話,看外面太陽已到中天,便告辭而出。

郭紹從後面出大堂,也準備去吃飯。他當下忍不住從口袋裡掏出東京來的奏報,又看一遍……雖然照左攸和自己的判斷,被人戳穿意圖並不會有太大影響,但黃河裡撈出來的那四句話也實在太難聽了。郭紹頓時又忍不住地心生惱怒。

肯定是趙匡胤乾的,還有河東李筠。最不願意看到自己稱帝的人,顯然是趙匡胤,但他身在北漢國,要到黃河這邊來不容易,可能和李筠勾結了。

郭紹在屋檐下踱來踱去,過了一會兒想出一個法子來:招安追隨趙匡胤的那幾個兄弟、以及那些親兵,讓他們提着趙匡胤的腦袋回來將功補過。

(本章完)

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七百二十三章 烈日當空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八百章 商人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色第四百八十五章 宋州(3)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七百零七章 大遼興亡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六百一十六章 涼意(2)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寧(3)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各有志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七百七十章 草木瘋長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七百四十六章 視野盡頭是魏王
第三百九十六章 萬福宮的牆第二百八十二章 可以反抗得更好第六百五十章 祖墳冒煙第八百九十三章 舞曲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二百五十七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六十二章 勝不在文采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八百四十章 夏日暴雨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口之役(5)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六百五十九章 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五百四十三章 皇后相第七百二十三章 烈日當空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五百九十八章 奇襲第八百四十六章 如果流血第一百三十三章 雪花第四十二章 走光第三百一十三章 捍衛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八百章 商人第四百零七章 項莊舞劍(2)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城的戰慄(5)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天色第四百八十五章 宋州(3)第八百四十九章 不爭則亡第一百九十章 分享與炫耀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三百八十七章 滿載而歸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四百二十一章 食魚的魚第九百零七章 妒賢嫉能第六百八十八章 議款第七百六十七章 白高大第四百三十四章 采石之役(3)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枉然的真理第七百零七章 大遼興亡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兵秣馬第四百八十章 帝國之樹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四百二十九章 八十萬會獵於吳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二百二十四章 短促低沉的話第四百一十五章 只可經營不可強迫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六百一十六章 涼意(2)第八百九十八章 萬勝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王忠辦事朕放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荒誕的啼哭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寧(3)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五百四十九章 伏擊(1)第三百八十章 那難堪的一面第八百六十一章 重開大朝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六百三十三章 徘徊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一百六十三章 他爹第五百二十九章 人各有志第五十九章 盛情難卻第八百二十六章 小窗之光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五十六章 信任第三十五章 向訓家的小二郎(1)第四十一章 糾葛第四百九十七章 李筠第二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煎熬第七百六十六章 恐懼與勇氣第七百七十章 草木瘋長第一百零九章 壽州(5)第七百五十八章 勿忘初衷第五百五十章 伏擊(2)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什麼都沒發生過第三百一十六章 信念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三百五十九章 焰火中的歡聚第六百三十五章 難得知己第七百七十四章 欲拒還迎第四百三十章 難被信任的人們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三百五十二章 三國第五百九十四章 宣仁功德閣第四百六十五章 孩兒第六百九十五章 回家罷第二百一十五章 讒言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四十四章 不同的輕鬆第六百六十七章 追獵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世之澤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動第七百四十六章 視野盡頭是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