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沐浴光輝

張建奎表忠心後,正琢磨着是否應該告退,便見兩個穿着紅袍的文官走過來,一個將一枚印放在御案上,一個將一卷黃綢放上去展開。

郭紹順手提起硃筆蘸了兩下,便在黃綢上飛快地寫了幾個字。然後他拿着兩樣東西站起來,繞過御案走到張建奎面前。

張建奎心下一緊,忙彎腰躬身站在那裡。郭紹親手將東西遞過來,張建奎見狀又單膝跪地,雙手去接,擡頭看拿東西時,便見皇帝明亮的目光正看着自己:“開國侯,爲帝國的榮光與利益,爾等與朕同。”

“末將領命!”張建奎正色道,一時間感覺渾身都熱起來!郭紹的目光與言行,很能影響人,張建奎此時彷彿被神靈注視一般,渾身都沐浴在光輝之中,說不出的激動;或許,因爲皇帝本身就有那樣的情緒,才能讓身邊的人感覺出來。

他拿了東西,便執禮告退,從書房裡退出來。他在門口離開時下意識回頭又看了一眼,見郭紹還站在那裡殷切地看着自己。

古樸的宮殿,木質窗櫺、墨香案牘,此時讓張建奎覺得一切都不同了,彷彿感覺它們被“開光”了一般。

“劍。”在金祥殿外,一個尖尖的聲音提醒道。張建奎恍然,忙接過佩劍重新掛到自己身上。

他從石階上下來,從寬闊的大殿廣場向正南面的城門走去。一路來到宣德門內時,忽見一個青袍文官站在那裡上下打量着自己。

文官上前作揖道:“閣下便是遼西軍第一軍統帥張將軍?”

“正是。”張建奎手裡拿着王命和兵印,確實還有點糊塗,因爲從沒經歷過。

文官道:“下官乃樞密院事鄭賢春,現受差遣遼西軍前營軍府分司長史,請張將軍多多指教。”

張建奎聽罷明白了,知道這官兒是幹嘛的,當初在石見堡的文官張寅也是幹這差事,幕僚、傳令兵、文吏,都該這人管,同時也是監軍,因爲所有決策和軍令都得經軍府分司之手。

不過當初那個文官張寅,現在就運了罐骨灰回鄉、牌位在宣仁功德閣裡。

張建奎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的文官,估計不到三十歲,而且長得很白淨,取個名字什麼春也那麼娘氣!

這廝瞧着張建奎,好像猜到了什麼,當下便站直身體道:“當年攻滅南唐時,下官便曾隨軍,攻幽州之戰、平夏之戰都在前營軍府任職,張將軍只管放心,四個衙門間怎麼來往、軍中諸事,下官都很熟悉。”

人不可貌相,張建奎一臉恍然,也不願得罪這文官,因爲他有經歷,出征後長期要和軍府的人相處。當下便客套道:“鄭長史多多提醒纔是。”

鄭賢春道:“分內之事。”

倆人從宣德門側門出皇城,鄭賢春便道:“望春門外有個校場,張將軍知道罷?後天咱們在那裡碰頭,將軍手裡的王命兵符,得讓大夥兒都認可了,這人馬才聚集得起來。”

張建奎一聽,果然沒這文官不行。

鄭賢春一邊走一邊說道:“四個衙門的人缺一不可。張將

軍屬於大都府,軍隊沒有統帥自然不成;下官是樞密院的人,便是給張將軍料理瑣事的,上下軍令也經手;還有兵部的人,若是沒他們,咱們出征的安家費、軍需糧秣沒人管了;除此之外,軍器監也會派人來,甲冑、火器、長兵器等得問他們要。”

張建奎仔細聽着,點頭道:“果然軍的事兒,比做指揮使麻煩多了。”

“那是當然,幾千人和幾百人乾的事,也全然不同。”鄭賢春道,“將士一共約三千人,其中禁軍兩個指揮、中原地方上衛軍兩個指揮在東京軍營聚集;還有河北兩個指揮衛軍在貝州等咱們。咱們先坐虎賁軍的船沿永濟渠北上,把那一千人捎上,繼續坐船到河北津州(收復幽州後新建的城池,大約在天津附近);接着到海邊港口換蛟龍軍的船,去往遼西堡。”

張建奎見家僕牽馬過來了,便抱拳道:“本將便回去收拾收拾,改日望春門外相見。”

鄭賢春忙從袖子裡掏出一張紙來,“後天在軍府,張將軍照着上頭寫的話說。”

“甚好。”張建奎笑道,“不過是做做模樣罷了。”

不料鄭賢春道:“可不止如此,下官從士林、官場、軍中過來,每個地方都有一些說話的路數,咱們只管跟着說,這纔像模像樣。”

張建奎抱拳笑道:“鄭長史言之有理,告辭。”

他與一個牽馬的隨從一道騎馬回家,在家門口忽見俞良正站在那裡。那廝一手提着一隻活公雞、一手擰着一隻酒罐子,見到張建奎便臉上一喜,開起來很是高興。

張建奎先開口道:“來便來,擰東西作甚?”

俞良道:“一點心意不成敬意,末將多謝張將軍栽培!”

“啥意思?”張建奎問道。

俞良道:“末將晉升衛軍都頭,不是張將軍提拔?”

張建奎脫口道:“關老子屁事,我聽你說纔剛知道!”

俞良:“……”

張建奎笑道:“老子沒幫忙,你這東西要提回去麼?”

俞良聽罷與他面面相覷,倆人哈哈大笑。

張建奎將馬繮丟給隨從,引俞良進院門。他又把雞交給奴僕,吩咐殺了做晚飯。俞良提來的一罐酒則徑直拿到堂屋先喝,用一盤油煎小鯽魚下酒。

張建奎說起了遼西堡之事,現在軍府分司還未組建起來,過幾天可能俞良所屬指揮也會收到調令。

“都頭往上便是副指揮使、指揮使,俞都頭只要再尋機立下軍功,將來便是官身了,無論在軍中還是增補文官,一直吃皇糧。”張建奎好言道。

俞良不斷點頭:“以前末將寒窗苦讀,一門心思想做官,卻屢試不中。不料卻走這條路實現抱負,當初可沒想過。”

張建奎大笑。

完全不同經歷的兩個人,喝起酒來卻是相談甚歡,有過在石見堡同甘共苦的經歷,能聊的話便太多了。

他們先是聊起了那個曰本小娘美子,俞良道:“前陣子曰本國王送歌妓到

東京,碰巧我正看到了她,別說咱們這些人挺有緣分,幾千裡外還能再見到。”

張建奎也有點意外,當下又道:“那小娘不是很想來大許,這下倒是得償所願哩。”他又道,“咱們在東島時,土堡裡有個朝廷大臣,工部侍郎昝居潤,俞十將……都頭可曾記得?”

俞良趕緊點頭道:“大員不易見到,全指揮的兄弟都知道昝侍郎。”

張建奎道:“聽說昝侍郎去了西北,和開國公李大帥一塊兒。西北那邊比咱們陣仗大,起碼去了幾萬人,前陣子東京禁軍許多兵營都在調動。”

俞良恍然點頭。

“石見堡那些熟人,去的地方不同,不過都爲建功立業!幹!”張建奎躊躇滿志地說道,端起酒杯。

俞良也舉杯故作豪爽道:“末將敬張都指揮,幹了!”

兩天後,張建奎穿戴整齊,如約前往望春門外。

諸文武也陸續到了衙署,一塊沒上漆的木板子上用毛筆寫着黑字:遼西軍前營軍府第一軍軍司。東西着實有點簡陋,不過裡面倒是熱鬧,果然諸衙門派的人都陸續到了。

張建奎先與長史鄭賢春見禮,鄭賢春作揖道:“張將軍氣概不凡,定能統領全軍上下。”

“咦?”張建奎覺得這話味兒不太對,似乎是嫌自己的出身地位,便冷笑道,“鄭長史勿慮,你跟着去過南唐,不過本將當年在蜀道山溝裡,卻是打前鋒;便是不久前在東島,五十倍曰軍圍攻老子,現在不是活生生站在這裡說話?”

鄭賢春忙拜服。

走進大堂,又有人引薦、或是自己上來報名號,裡面嘈雜一番。張建奎一面抱拳作禮,一面慢慢走上了正北面。從懷裡把東西掏出來,立刻就有官吏上前接了,拿下去向鬧哄哄的數十人展示。

張建奎伸手在後腦勺上撓了幾下,好不容易想起那張紙上寫的話,當下便“咳咳”清了兩下嗓子。下邊諸文武漸漸消停了一些。

“奉大許皇帝詔令,本帥張建奎即出任遼西軍第一軍統帥,從即日起,得有如下指揮統率、調動、部署、臨陣處決之權:虎賁軍第五軍第一指揮、第二指揮,衛軍開封指揮、陳州指揮、冀州指揮、深州指揮。天佑吾皇,萬壽無疆!”

數十人紛紛附和大喊。

衆目睽睽之下,張建奎被許多眼睛注視,鄭重其事的言語,果然讓他忽然有了做統帥的感受,覺得自己的權力正大光明。

張建奎五大三粗的身軀立在那裡,臨時想了想,擡起手一本正經道:“爲帝國榮光與利益,爲吾皇盡忠,本將與諸位同!”

衆人聽罷頓時肅然,長史鄭賢春淡定地看着張建奎,微微點頭。

許多人聚集到一起,或爲建功立業、或爲獎賞發財、或爲榮華富貴,大夥兒幹着同一件事業。新的征程就在面前,仿若有萬丈光芒照亮了人們的前途。

(本章完)

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再聚晉陽(4)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七百零七章 大遼興亡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人之禍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三十章 貴人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都亂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四百六十四章 孤城第三百零六章 晉州之役(1)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一百八十五章 樂得瘋癲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六百八十章 東風徐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一百四十八章 悄悄的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勇猛忠誠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
第六百二十四章 有多少事可以胡來第五百六十四章 再聚晉陽(4)第七百九十二章 千字文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四百九十四章 李尚宮的驚喜第七百七十三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百三十三章 采石之役(2)第七百五十七章 原來是真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安息的魂魄第二百七十五章 背叛與謊言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二百四十二章 很早就說過第六百六十八章 荒嶺之狼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二百七十九章 惡魔第三百一十四章 武力欺詐第八百二十四章 盛世太平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六百五十一章 三番五次跳火坑第七百零七章 大遼興亡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四百零一章 感謝天第四百一十二章 甲板上的魚腥味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綢與紅燭第二百零八章 一看就不是好人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五百五十九章 龍城(3)第六百六十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費一矢第三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3)第五百九十一章 左攸獻圖第五百七十八章 救民於水火第一百二十七章 打油詩第七百八十一章 豹將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索還鞋墊第八百八十一章 烽火再起第八百七十二章 魚我所欲也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定河之役(2)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一百五十八章 夜來風急第八百八十三章 野人之禍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物復甦的春色第一百四十七章 積蓄重逢之力第三十四章 彩虹以及淺淺的漣漪第三十章 貴人第五百零八章 罪惡之夜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心都亂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四百六十四章 孤城第三百零六章 晉州之役(1)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頭六臂第四百五十二章 犧牲(6)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八百五十四章 悲痛震怒第五百六十七章 再聚晉陽(7)第一百八十五章 樂得瘋癲第七百三十一章 粉黛顏色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馬灰不拉幾第二百零五章 親兄弟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臟在左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二百二十七章 怒不可遏第三百九十章 貞節牌坊第六百八十章 東風徐來第八百四十一章 遺憾第九十九章 微笑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五百八十二章 等你很久了第四百四十三章 風雪中的臘梅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圖大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伏擊(5)第六百六十一章 妄動兵戈第一百四十八章 悄悄的第四十三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三十八章 皇城的戰慄(2)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二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距離未遠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六百五十七章 風風雨雨第四百一十六章 踩深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悽風慘雨第八百五十章 三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勇猛忠誠第六百五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零二章 秘密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七十五章 威武城(1)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