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戰和

遼國上京已是冰天雪地,寒冷將持續到來年春季。

楊袞裹着厚厚的皮毛,走進帳篷拍了一下身上的雪花,見裡面有個人正在砌磚。那是個中年漢兒,身上穿着羊皮縫製的短衣,幹着活手上全是泥。漢兒轉頭看了一眼楊袞,竟未鞠躬執禮,依舊一邊幹活一邊開口用漢話說道,“這叫炕,據說許國皇帝到北方打仗時,夜裡難耐嚴寒,便用土磚砌竈、竈上搭鋪,無論多冷的天兒睡覺都不會冷。”

“上京還有別的奸細?”楊袞不理會他的話,沉聲道,“萬一別的人被逮住,供出你來怎辦?”

漢兒看了一眼帳篷外面鵝毛般的大雪,低聲道:“楊公放心,無論抓住誰也供不出我來。”

楊袞問道:“何以見得?”

漢兒道:“楊公這樣重要的人,兵曹司有一條單獨的路子,單線聯絡。上京除了楊公沒人知道我是誰,上面分司只有一個人與我聯絡,負責傳遞上京到東京的消息;而那分司不在遼國境內……楊公當上了官,愈發怕事了哩?”

楊袞惱道:“蕭公一倒,你們就別想威脅我了。”他想了想又惱道,“河東之事,無憑無據,我不會承認!”

那漢人卻不惱怒,反而好言道:“楊公,咱們何曾想威脅你?”

楊袞冷笑看着他。

那漢人語重心長道:“將人當作奴隸早已不合時宜,這是相互有利之事。楊公與咱們互通有無,豈能沒有好處?比如現在楊公接手了範忠義的細作,在下就有個消息要透露給您,開春後許軍會對東北用兵。”

楊袞道:“誰知真假?就算消息屬實,之前河東的假消息讓遼軍吃了大虧,現在沒人敢輕信。”

那漢人道:“打探到消息是楊公的事,信不信那是別人的事。”說罷將幾張紙從懷裡掏出來,遞給楊袞。

楊袞猛地抓了過來,大步出帳,回頭冷冷道:“幹完活趕緊走!”

撩開厚實的簾子,呼嘯的風聲驟然變大,外面風雪依舊。起伏的曠野上白茫茫一片,上京的房屋、帳篷和人馬都彷彿隱藏到了風雪之中。

楊袞仰頭看着滿天的雪花,站在雪地裡一動不動,希望冷風能讓他清醒。剛纔他說了一些比較強硬的話,只是吃準了許國人不願意賣了他……因爲他已官入北院,對許國人用處很大。但是,楊袞又怎敢與許國人撕破臉?那幾萬將士的性命可不是小事,只要有一點蛛絲馬跡牽扯到楊袞頭上,他肯定完了!

他站了一陣子,便走進藩籬內的另一頂毛氈帳篷裡。一個女人正跪伏在地上,拿竹筒小心地吹着爐子裡的炭火。楊袞道:“等炕修好了,呆那邊暖和。”

女人點頭應了一聲,繼續“呼呼”吹着火苗。

楊袞便拿出剛纔的紙,掌燈細瞧起來,上面寫着大遼安插在許國的“奸細”報來的消息,“奸細”是漢兒的緣故,用漢字書寫。

就在這時,有人在帳篷呼喊,楊袞出去一瞧,來人鞠躬道:“樞密使請楊府事到府上議事。”

“我換身衣裳就來。”楊袞答道。

北院樞密使現在是耶律斜軫,耶律斜軫多年身居高位,不住帳篷,在上京北城有府邸。契丹人大部依舊是遊牧習俗,只有中樞大臣纔在北城有定居的宅子。

楊袞來到耶律斜軫府上,頓時感覺暖和多了。

大廳裡除了耶律斜軫,還有蕭思溫、耶律虎兒以及幾個部落貴族。耶律虎兒見到楊袞十分熱情地打招呼,因爲楊袞救過他的命。耶律斜軫淡然道:“咱們正談起丹東國(渤海舊地)的局面,楊府事對許軍頗有見識,我便派人叫你來談談。”

楊袞鞠躬罷,當即便把懷裡的紙摸了出來,遞給耶律斜軫:“下官剛不久纔得到的消息。”

幾個人傳視,果然耶律斜軫嘀咕道:“這消息屬實?”

楊袞道:“原來範忠義那些奸細,大多都被許國捉拿了。這些細作是重新收買的人,應該不會那麼快被查出來罷。”

耶律斜軫道:“許軍在錦州龍山(葫蘆島)修建堡壘,顯然有東進之圖。丹東國是義宗龍興之地,決不能有所閃失!”

楊袞明白耶律斜軫提到義宗的意思。當年太祖滅渤海國,遼義宗耶律倍就是第一任東丹國王;耶律倍遇害之後,繼任丹東國王的又是義宗的長子耶律阮,耶律阮既是遼世宗……

雖然東丹國之後廢除了國王,地盤成大遼朝廷直屬,但義宗一脈在這地方安置了很多自己人;故東北渤海舊地是義宗一系的根本所在,也是大遼國力的重要組成。

蕭思溫道:“許國缺馬兵,此番若深入東丹,必能敗之!”

耶律斜軫卻又道:“大遼這幾年折損消耗太大,河東新敗,再將仗打下去,恐怕絕非好事。”

蕭思溫皺眉道:“難道要放棄東丹,契丹諸部落收縮勢力,遁入草原?”

“本帥的意思,議和。”耶律斜軫沉聲道。

蕭思溫的臉“唰”地一紅:“大遼若是求和,威信何存?”

氣氛頓時凝固,別的人都沒有吭聲。楊袞也不願輕易表明主張,以免遭人攻訐。他剛剛纔依靠耶律斜軫的兄弟在大遼朝廷有了立錐之地,根基未穩,諸事不得不謹慎行之。

耶律斜軫道:“大遼多年內亂,但並未傷筋動骨,真正動搖實力的兩次大敗,都是與許國的大戰。一次幽州耶律休哥之敗,一次河東蕭咄裡之敗,精兵損失慘重……另有平夏援救李彝殷時,楊袞也折損了不少。若不能化解此局面,大遼難以維持現今的勢力。”

蕭思溫仍舊搖頭:“大遼要以弱示人,纔是臣服部落想鋌而走險的大禍之源!”

廳堂裡就這事兒爭論不休,楊袞前來是對戰術出謀劃策,現在卻無從說起。直到旁晚,大夥兒不歡而散。

楊袞和蕭思溫一起出耶律斜軫的府邸,臨別時,蕭思溫握住楊袞的手嘆息道:“原本以爲楊業的事兒能成,你立了功,老夫便設法讓你官復原職、恢復封地,不料範忠義那廝壞了大事!楊將軍身懷大才,卻只能做個小小的府事,實在可惜!”

楊袞聽罷心裡罵了一聲,鞠躬道:“多謝蕭公,當初下官在

平夏大敗,能留得性命已是萬幸。”

蕭思溫點點頭,上馬道別。

……這世上似乎並沒有牢靠的關係,昔日的好友和同盟,如今好像在漸行漸遠。蕭思溫感覺到耶律斜軫與自己的政見大不相同。

不能說耶律斜軫的主張是錯的,只是考慮不同罷了……蕭思溫也不願意相信耶律斜軫是軟弱之人!

蕭思溫閉上眼睛,彷彿就能看到熊熊燃燒的幽州城,被奪走的土地,被殺|戮的無數契丹人!他一直沒有輕視“南人”,這幾年以來,擔憂變成了現實。

要向仇寇和他一生的大敵屈膝?蕭思溫猶自搖頭。

契丹人以武立國,寧折不彎!

更有一件難以解決的事……謀刺許國皇帝郭鐵匠,蕭思溫是罪魁禍首。如果大遼主動向許國求和,這事兒怎麼了?郭鐵匠會爲兩國太平,大度地不予計較;還是把蕭思溫自己當作一個議和的條件?

次日一早,蕭思溫便去了上京皇宮,皇帝耶律賢已在衆侍從的服侍下收拾妥當要處理奏章了。

蕭思溫上前鞠躬,以君臣禮相見。說了一陣話,蕭思溫便不動聲色地說道:“許國郭鐵匠乃淫|邪之輩,恐怕小女燕燕已是難逃魔掌……”

十八歲的耶律賢臉上頓時漲|紅,羞憤之色溢於臉上。

蕭思溫又好言勸道:“只怪燕燕沒有福分,大汗應早在蕭氏族中擇一人爲後。”

耶律賢情緒有點激動,雙手握着拳頭道:“國家如此,朕哪有心思?”

蕭思溫好言道:“事關國本,大汗立後亦是國家大事矣。”

耶律賢本不是個剛愎自用的人,雖然很生氣的樣子,卻依然讓步:“朕但聽諸大臣之言。”

蕭思溫上前沉聲道:“大汗若念想燕燕,族中女子甚多,總有相貌相似之人。”

蕭綽是蕭思溫的親生女兒,若是相貌形似,多半也是蕭思溫的親戚……

耶律賢能坐上大遼皇帝的寶座,蕭思溫確實有首功,但扶耶律賢上位的人不止蕭思溫一人;如今耶律斜軫已爲北院樞密使,蕭燕燕也沒如願成爲皇后。但是,蕭思溫相信自己在大汗面前依舊有地位……耶律斜軫很在意蕭思溫的主張,緣由便在於此。

耶律賢道:“朕心裡記着燕燕,卻並非因她的美貌。”

一大早起來耶律賢就因爲提起燕燕的事,心情很不好的樣子,手裡的奏章也放下了,他走到窗戶旁邊,望着外面的積雪良久不語。

雪地裡反射着白光,讓殿內的耶律賢的臉十分清晰。蕭思溫不動聲色地看着大汗的側臉,揣摩着那微微變動的情緒……畢竟才十八歲的大汗,就算有城府也不會太深。

(本章完)

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六百七十九章 蚊子也是肉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三十章 貴人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八百三十九章 王師歸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六十章 附庸風雅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五百八十四章 歸期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門上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七百四十六章 視野盡頭是魏王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二百六十四章 釜底之火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二百九十章 人生如夢第三百七十四章 直覺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
第七百零六章 灑滿陽光的長廊第六百七十九章 蚊子也是肉第二百一十四章 一道聖旨的力量第五百六十章 插翅難飛第八十二章 扶搖子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六百零六章 太陽照得暖和第一百章 走夜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三百四十五章 八字破陣第六百四十一章 家眷老小第二百九十八章 敞開閨閣第三十章 貴人第二百零七章 燕燕的爹第八百三十九章 王師歸來第二百七十二章 哀愁(4)第六百二十六章 因爲等待第二百六十八章 匹夫之怒第六十章 附庸風雅第四百九十八章 從容與瑣碎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聚晉陽(9)第八百七十一章 到嘴邊的肉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三百零八章 晉州之役(3)第二百七十章 哀愁(2)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八百六十九章 故地故人第七百零三章 對峙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頭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四百二十五章 驕陽中的箭第八百二十七章 看清楚方向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四百三十六章 采石之役(5)第二百八十一章 無奈的假戲第六百三十四章 滋味第三百六十三章 職業武夫第七百二十二章 必死之人第四百四十六章 無言的重逢第七百四十二章 春暖花開第五十八章 有多慘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萬精兵第八十章 廂都指揮使第二百八十五章 梅花第三百七十八章 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第四百六十一章 京口之役(4)第五百八十四章 歸期第二百二十五章 尚可醫治第七百六十五章 一切都不同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七百二十一章 舉頭望明月第二百四十五章 追隨腳步節拍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修降表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三百四十章 施主第七百一十三章 草原之虎第五百一十六章 絲綢纏老樹第八百五十八章 迷迭香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曲廣陵散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德門上第五百九十章 念想幽州第四百四十七章 犧牲(1)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降與擴地第七百四十六章 視野盡頭是魏王第四百三十二章 采石之役(1)第八百八十章 明亮第六百八十二章 薔薇中的重逢第二百六十四章 釜底之火第三百零四章 兵臨城下第十一章 武訖鎮(1)第七百零二章 大幹一場第二十四章 猛將牽馬第八百二十二章 凋零之櫻第五百五十一章 伏擊(3)第四百三十一章 當塗第三百零二章 一萬六與六萬第二百九十章 人生如夢第三百七十四章 直覺第一百八十一章 秘事第六十八章 宮闈中的意志第一百九十三章 鮮血淋淋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7)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三十九章 佛曰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光掠影第五百四十七章 落花與腰飾第四百九十六章 怯場第四百四十五章 深淵第四百零四章 心已欲碎第二百六十二章 處心積慮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秘聞第一百四十五章 桃花林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中臥龍第二百九十六章 舊事第一章 衛國夫人、紹哥兒及玉蓮(1)第八百九十二章 戲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臥薪嚐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