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

“小人拜見衙內。”周通對符昭序抱拳行軍禮,目光從四平八穩坐着的郭紹臉上掃過。他穿着陳舊,言行間仍有武夫的果斷氣質,一臉正色,不過眉宇間確實有些鬱氣。

“周教頭,你還記得我嗎?”郭紹問道。

周通茫然,顯然是忘記了。郭紹轉頭玩笑道:“在禁軍裡,通常都是我把很多人忘掉,但他們都記得我。在周教頭面前,卻是反了過來。”

符昭序向郭紹的方向伸出手掌:“周通,這位是符家的二姑胥,禁軍殿前都點檢郭紹。”周通恍然道:“久聞大名!陣斬張元徽、一月破壽州、一戰斬遼軍萬騎,如雷貫耳。”

“還有一件事周教頭忘了,我一箭將北漢猛將射死,箭術就是從周教頭手上學的。”郭紹笑道。

“有此事?”周通驚道,或許他馬上就明白郭紹這等地位的人不會在自己面前開玩笑,忙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郭紹豎起大拇指:“還是原來的周教頭,韓愈的文章都能引用。不知周教頭這幾年的武藝荒疏沒有?”

郭紹說自己的箭術是周通教的,周通沒剛纔那麼拘謹了,露出笑容道:“雖然幾年前我毆打了一個紈絝子弟,被懲罰了,好在衛王厚待,將我送到馬場上,平素仍舊愛騎馬射箭。”

“甚好!我手下正缺有能耐的武夫,若是周教頭願意跟我,我這便向符兄要你。”郭紹果斷道。

禁軍最高級別武將,殿前都點檢!郭紹根本不需要承諾什麼,他相信周通馬上就意識得到前程。

果然周通道:“郭都點檢何時起身?”

“哈哈!”郭紹回頭對符昭序道,“看來我得向符兄討要人才了。”

符昭序笑而不語。

……次日一早,郭紹便攜符二妹向符家的人告辭。符彥卿和湘夫人,昭序、昭願一起送到大門,符二妹上車前一臉依依不捨的樣子,面有傷感。

符彥卿哈哈笑道:“老夫看你是早就迫不及待想遂郭紹回京了,現在終於得逞,還哭哭啼啼裝模作樣幹甚?”

“爹!妄自人家孝敬你那麼多年,竟然這樣說,我傷心了……”符二妹氣憤道。

符彥卿的眼神出賣了他,看起來其實也很不捨,但老頭是不會當衆婆婆媽媽的,他瀟灑地揮袖道:“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走罷。”

郭紹道:“岳父大人、姨娘,二老定要保重身體,長命百歲。符兄,三弟,咱們兄弟後會有期。”

符彥卿點點頭:“東京局面,太后便靠你了。”一高一矮兩個符家兄弟也作禮拜別。

郭紹上馬車前再度回頭,只見符彥卿兩鬢斑白,站在那裡目送。他的心裡真有一種親情般的感受……難怪這個時代結盟、動不動就要聯姻,確實有了親戚關係在相處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造就一些感情和信任。

一開始符二妹還十分規矩,一出大名府便自由了,不想乘車

要騎馬。郭紹便將馬車丟在後面,騎馬帶着符二妹和一隊騎兵率先快馬南下。

這個季節,騎馬快走風吹得很冷,有種冬天騎摩托的感覺。符二妹在後面一手摟着他的腰,一手還要按着頭上的帷帽。不過半路上她乾脆拿絲巾把頭包得嚴嚴實實只路一對彎彎的眼睛,帽子也不戴了。

……

而此時的遼州(太原東南部,北漢國國境線附近),李重進正在罵人。

淮南軍和感德軍的中軍行轅內,李重進不是在罵身邊的,而是“遙罵”別人。他比李繼勳年輕,脾氣也更急,惱怒之下便破口大罵,什麼都不顧了。

“北漢劉鈞,膽小怕事、奸詐狡猾之徒,與他爹相差甚遠,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當年他爹一聽周太祖駕崩,還敢發兵大戰於高平;現在這麼好的時機,這邊還有內應,他倒縮頭縮尾,嘴面上說得好聽,一門心思就慫|恿別人上,自己遲遲不出兵!”

“潞州李筠,目光短淺、狂妄自大,就他那德行,還想稱帝!殺了李繼勳之子,我看他裡外不是人,往後是什麼下場……”

下面的部將幕僚一句不敢吭,等李重進罵夠了,這纔有人站出來說話。

一個幕僚道:“北漢主按兵不動,但一定樂於借道,說不定還會送一些軍糧;李繼勳既然派人來聯絡,要取晉州,咱們可揮兵借道北漢,增援李繼勳,合攻晉州。”

立刻便有人附議道:“太行山被河北諸鎮所控,此地左右受敵;且十分貧瘠,河北肯定不會送糧了,我部近三萬大軍逗留越久,越容易缺糧。不如從北漢境向西攻下晉州,佔晉州爲王;東南有李繼勳供糧,西南可攻河中諸地就食,此乃上全之策。

咱們一旦動身入北漢、以行動支持李繼勳,李繼勳必然壯膽,即刻突襲晉州。若突襲不下,則兩路合軍五萬大軍圍攻晉州!”

最先說話的幕僚道:“在下斗膽進言,主公不可急於稱帝,一起兵只稱‘盟主’。東京暫時未亂,天下都在觀望;一旦主公稱帝,不僅沒法號令諸鎮,還斷了別家的念想,非明智之舉。當今局面主弱臣強,亂象不久待矣;主公宜先力圖自保,割據疆土坐等時機。起兵便以‘清君側’爲名,責禁軍都點檢郭紹勾通內外,專任心腹排除異己、挾制天子意圖不軌。”

他說罷雙手呈上一份文章,“在下寫了一篇檄文,請主公過目。”

李重進聽罷琢磨了片刻,覺得頗有道理,怒氣稍泄,便接過檄文來看。看到文中把郭紹罵得狗血淋頭,各種男盜女娼、陰險歹毒,李重進“哈哈”大笑,至少在偶而那一刻,他心裡十分痛快。

想到“手板煎魚”的事,雖然最後辦不到,郭紹卻當衆對他羞辱;李重進見文中罵得犀利,高興道:“最好傳檄天下,叫世人都看看!你很會寫,也深懂我心!”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急匆匆走進來,在李重進耳邊悄悄說了一句話。

“趙匡胤到北

漢邊境了?”李重進微微詫異道,“帶來多少人馬?”

來人道:“三百騎。”

李重進哭笑不得:“操!三百騎能幹什麼?他大小是做過殿前都指揮使的人,投過來給的職位低了,說我侮辱他;給得高了,他那點人做個指揮使都有點不夠,難道老子分兵給他?”

“這是趙匡胤先送來的書信,請主公過目。”剛進來的侍衛雙手呈上一個信封。

李重進拿在手裡看都不想看,順手遞給幕僚。幕僚拆開瞧了一遍,擡頭道:“趙匡胤意下不是來投主公,而是勸主公出兵幫李繼勳打晉州。”

李重進聽罷一拍腦門:“李繼勳不是他兄弟麼?他要投也該去投李繼勳,我倒沒那麼難辦了。”

幕僚道:“確是那麼回事,趙匡胤等人只要等李繼勳攻打晉州時,從北漢前去晉州就可以匯合李繼勳……或者先投主公(李重進),跟隨大軍去晉州增援李繼勳,也能和李繼勳匯合。”

(北漢國南部國境線好像一個“V”型,尖端正對已被李繼勳控制的澤州;不過從南邊出界有太嶽山擋着,翻山越嶺去澤州,山險難行……但現在西南部晉州(今臨汾)被向訓控制、東南部潞州被李筠控制。

北漢南下最好走的路就是東路潞州,西路晉州(臨汾);晉州便是臨汾平原,路比較好走。所以晉州、潞州纔是周朝扼守北漢的重鎮。)

幕僚又道:“趙匡胤投李繼勳是比較好相容的。李繼勳起初就是趙匡胤的大哥,年紀大、職位高;近幾年趙匡胤才得先帝賞識,迅速攀升坐上禁軍第二把交椅,權勢超過了李繼勳。不過趙匡胤也是一時豪傑,現在虎落平陽,多半能識時務按照實力高低再認李繼勳爲大哥。

李繼勳得了趙匡胤之後,實力不可小窺。雖然趙匡胤只有三百騎,但他本人就是個良將,手下兄弟石守信也非常厲害……另外王審琦、韓重贇二人卑職不太瞭解,不知才幹如何;但單有趙匡胤和石守信便如虎添翼,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那李繼勳的實力會不會超過主公,還服主公爲盟主麼?”部將小聲提醒道。

李重進沉吟不已,但他對趙匡胤也沒太大的成見……倒是以前和張永德有點矛盾(張永德曾經在柴榮面前說,李重進有二心),因爲趙匡胤之前是張永德麾下的人,所以李重進和趙匡胤關係比較疏遠。後來張永德單騎進李重進的軍營,飲酒交談,恩怨其實都淡了,李重進也不太計較。

現在李重進和趙匡胤是無仇、也無恩。

剛纔小聲說話的部將又輕輕說道:“李繼勳既然有了趙匡胤,要不等他們先打晉州試試……咱們暫時等一等再起兵?”

幕僚頓時罵道:“盡出餿主意!那郭紹能容得下主公麼?遲早是要兵戎相見,不和李繼勳建立信任同心同德、先就內鬥,你是以爲咱們的實力能和禁軍相提並論了?”

(本章完)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八章 高平(2)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三百章 險惡的不是峭壁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擊(4)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五百零四章 皇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五百二十二章 寢食難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一百零四章 當哥哥一樣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說說話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掩飾的圖謀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六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義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有什麼能給予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六十四章 釜底之火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零六章 晉州之役(1)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
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入宮廷深似海第八章 高平(2)第八百九十七章 紫丁香第四百六十七章 勸降書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六百零三章 舊地故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連本帶利第八百二十章 天誅許寇第三百三十二章 攻守之道第四百九十章 女人們第八百三十一章 螻蟻第三百章 險惡的不是峭壁第一百五十七章 血光之災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虎一樣警覺第五百二十章 舞的想象第五百六十五章 再聚晉陽(5)第八百八十八章 澶淵之盟第二百二十章 一嘴毛第四百零八章 項莊舞劍(3)第五百五十二章 伏擊(4)第五百七十章 還不遲第五百五十八章 龍城(2)第二百九十四章 冷落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六十七章 唐倉第五百零四章 皇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散時容易聚時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犧牲(2)第四百四十章 江寧風雲第六百二十八章 抱不平第四百零九章 長亭外第十五章 武訖鎮(5)第五百二十二章 寢食難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風中的長髮第四百八十八章 超越一切的慾念第四百二十章 自投羅網第七百一十四章 兵火第一百零四章 當哥哥一樣第八百零四章 國泰民安第七百三十九章 請了尊佛第二十三章 指揮使太小第七百五十章 就是說說話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染陰霾第八百七十三章 會獵於雁門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間樂土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無法掩飾的圖謀第一百六十章 活口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六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一百七十七章 暴殄天物第一百四十三章 海底針第八百三十章 董去病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第四百六十六章 所圖之物第一百八十九章 冰涼的漠視第四百零五章 殘留的氣味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三百五十三章 前面風景更好第六十一章 無風搖曳的簾子第八百六十五章 廢棄的長城第一百八十章 較勁第六百四十七章 失德第四百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義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有什麼能給予第二十六章 母儀天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叫爹第七百章 涿州之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公第二百五十六章 努力剋制中第二十八章 綠肥紅瘦時節第五百一十七章 戰爭的痕跡第三百五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六十四章 釜底之火第六百八十四章 陰晴不定第八百四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三百零六章 晉州之役(1)第二百零六章 涿州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省事略第七百六十四章 無不感懷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懂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鳥之翼第八十九章 淮南第七十七章 威武城(3)第一百四十四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五百五十七章 龍城(1)第五百三十九章 生存的面具第五十二章 喧譁軍營第五十五章 殘忍的惡作劇第七百五十五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七八一十一章 泥潭第三百六十四章 黃曆第三百二十二章 跨國商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后的傷第八百六十八章 舌戰羣雄第四百九十一章 停不住第七百四十一章 叫聲爹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