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輿論的作用

大汶河水寨邊,鐵鉉久久凝視着大汶河對岸,天上雪花飄蕩,視距不遠,但仍舊可以看見對岸大船的輪廓。那些巨大的輪廓儼如一座座小山,在河面上來回遊弋,封鎖河道。

“我們在兗州城裡留下的探子還在嗎?”鐵鉉忽然問道。

兗州知府黯然答道:“回稟大人,兗州城裡的探子,都跟我們失去了聯繫……”

“該死的東廠!”鐵鉉早已聽聞東廠的厲害,不想卻是如此厲害。這是非戰之罪,他也知不能怪兗州知府,帶着人繼續視察己方沿河的佈防。

齊魯的戰船全部停泊大汾河的狹窄河道里,不僅如此,鐵鉉還命人拉了十幾根粗大的鐵鏈阻攔,修建了一道水閘,兩岸駐紮有重兵,在鐵鉉的精心打造之下,利用地形,與南軍船隊不好進入狹窄河道的因素,將大汶河的防禦佈置得儼如銅牆鐵壁一般,多次挫敗陳佐率領的巡邏快船的偷襲。

但就像齊魯軍戰船不能出防禦圈一樣,大汶河對面的南軍戰船同樣也進不了這邊水上防禦圈,汶水上倒是一時相安無事。

……

先前朱久炎就準備了周詳的作戰計劃,孔家的人如今也已經站了過來,那剩下的事情就在於李天佑的發揮了。朱久炎自己則要穩固安皖地區,順帶代表朱柏去祭拜一下中都皇陵,這些都是當了太子,身份提高了之後,必須做的。

天下人都看着他這個太子,不能再跟以前那樣的隨意了,一些必要的重要場合都需要他去主持,並且打仗這樣的事情其實對於大明的太子來說,反而是一個不好的點。

打仗是將領們的事,太子身爲儲君,生系千萬人的安危、前程以及未來,別說朱久炎現在還沒有繼承人,即便有了周圍的人也會萬般勸說。

這兩天朱久炎就深深的體會了到了這待遇,別說楊士奇、夏原吉他們這些文官,即便李天佑、何耀祖他們這些將領也是一個個的婉轉提醒朱久炎,打仗是將領的事,太子坐鎮後方指揮便可振奮軍心。

朱久炎也明白他們的顧慮與擔憂,反正自己對於戰爭廝殺也沒有那麼強烈的慾望,運籌帷幄反而更符合自己的性子,他也就從善如流,幹起了太子該乾的事——祭拜皇陵、順便整頓一下中都的國子監,以便幫朱柏將新朝的第一場恩科搞得趨向完美。

對於攻入濟丨南、收復齊魯這個事情,對於李天佑這樣各個方面都佔據優勢的宿將來說顯然沒任何難度。

令陳瑄率領華夏海軍偏師從渤海黃河口,沿着黃河,直取濟丨南;李天佑率領六萬兵馬作爲主力,再加上幾萬安皖的衛所官兵爲輔助,還有何耀祖、李天福、魏志勇、魏志強、金日拜、王佐等干將指揮,實在是牛刀割雞,除非鐵鉉能請來天上的各路神仙相助,纔有獲勝的可能。

鐵鉉是雖然肯定是打不過李天佑的率領的精銳南軍的,但只要鐵鉉一天不放棄,齊魯就會慢一天收復,那樣即便齊魯兵馬跟先前一樣,一路敗退,都會把戰事給拖延下去。齊魯的戰事一遷延下來,天下的局勢就隨時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燕王和李景隆這樣的大敵就在身側,朱久炎可不想被愚忠的鐵鉉和高巍拖住了手腳。

眼下怎麼打其實都無所謂,關鍵還是在於掌握好時機,選擇能夠快速解決問題的時候去打,這樣纔不會因爲盲動而陷入泥潭之中,眼睜睜地看着心腹大敵在一旁趁機壯大。

類似的教訓,朱久炎在後世是見得多了,兩大霸交替在冷戰墳場栽跟頭,那可是三十年一輪迴啊,要不是它們如此爭鬥,中華的復興之路也走不了那麼順暢。

進攻濟丨南,朱久炎一方面預先精心計劃選準時機,一方面穩步推進,在不將己方拖入泥潭的情況下儘量調集精兵強將,力求一擊即中,而且以獅子搏兔的局面極力爭取用盡全力,就是爲了不出現任何意外。

作戰朱久炎又儘量做到計劃全面,充分信任前線將領,力圖減少自己和前線之間的訊息往返,以免因此帶來行動遲緩的弊端,以便與給前線將領營造一個輕鬆自如的作戰環境,力求快刀斬亂麻地結束這場戰事,使得燕王和李景隆來不及作出反應。

現在就要到朱久炎的苦心孤詣獲得報酬的時候了。

在得到朱久炎的充分授權以後,領華夏海軍元帥之職的李天佑迅速行動起來,他把兗州駐軍的控制權移交給了善於防守的王佐,自己則和何耀祖、李天福、金日拜他們帶着主力從陸路北上追趕陳佐所率前軍船隊的步伐。

而在李天佑他們出動之前的,海上的陳瑄已經被李天佑派往渤海,即刻從黃河口,順着黃河,過利津縣,直接以濟丨南爲目標,沿途遭遇任何阻撓,一律予以擊破。

當然作爲代表朝廷王師,凡事都是要講究個名正言順,先禮後兵、通告全體齊魯百姓乃是必須的程序。

從《賽經》轉變成《大明國刊》的國家報紙派上了用場,各種宣傳朱柏父子以及新朝合法的文章,還有闡述靖難光明正確評論,被刊載了個滿滿。頭版頭條更是有孔家現任的衍聖公孔訥的背書,還登上了孔訥勸說鐵鉉的親筆文章……

這些個報紙會被潛入齊魯各地的東廠好手,散播的到處都是,倒時看那將大部分人手集中在大汶河邊的鐵鉉,如何做到三頭六臂、三方兼顧的。

……

鐵鉉與高巍已經改變了固守的戰略,因爲他們從最近的輿論中感覺到了風向的轉變,雖不知爲何如此,但他們卻知道再固守下去必然是坐以待斃,他們決定等李天佑的兵馬到達之前,就與對岸的南軍決一死戰!如今的他們只有化被動爲主動,如此纔有一點勝機。

隨着鐵鉉的一道命令,十五艘百石戰船緩緩駛出船閘,這是一支齊魯巡邏快船對,每艘戰船上運載十人,共一百五十人,奉命到對面去進行試探。

說是試探,其實這一百五十人只是實驗的小白鼠而已,他們將用一種悲壯的自殺式表揚,來在鐵鉉等人的面前展現北方水軍和南方水軍的實力差距,讓他們有一個清晰地認知。

爲是一名年約四十餘歲的百戶,名叫彭寬,是泰安知州選定的指揮官,曾在太湖水軍裡呆了多年,有着豐富的水戰經驗。

但彭寬心裡清楚,個人的水戰經驗遠遠不能彌補整體實力的懸殊差距,他知道自己這次出戰的命運,唯一期望的是,他的個人表現能讓知州大人滿意,成就他兒子的仕途之路。

“大家都把精神打起來!”彭寬高聲大喝道:“布政使大人就在河邊看着我們,就算敗也要敗像個戰士!”

船閘開啓,那些粗大的鐵鏈被拉拽着收到岸邊,十五艘戰船呈進攻隊形,駛入了大汶河寬闊的水道中,但陳佐在外面部署的不少來回遊弋的巡邏船隊,當彭寬率領的戰船出來時,十艘南軍巡邏船便如狼似虎地衝了過來。

“跟他們拼了!!!”彭寬大喊一聲。

………………

鐵鉉他們所站立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見河口開始的這場較量,高巍和數十名將領都在全神貫注地望着彭寬他們的戰船。這時,鐵鉉揮手召泰安知州來到跟前。

泰安知州在鐵鉉面前雙膝跪下行一禮,“下官見過布政使大人!”

鐵鉉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這又不是你庭參,你不用行此大禮,快快請起!”

對於泰安知州這種阿諛奉承的做派,鐵鉉着實不喜,不過泰安如此身處兩軍的交戰地點,這知州在泰安爲官多年,熟知上下情況,鐵鉉怎麼都要用到他上傳下達、聯絡調派。

泰安知州起身諂笑道:“布政使大人一路辛苦了,我等盼望大人到來,便如孤嬰盼父母……”

不等他說下去,旁邊高巍重重咳嗽一聲,冷冷道:“鐵大人有話問你,你照實答就是了,別說些有的沒的。”

上次遭遇的水戰不利,泰安知州險些被高巍處斬,使他十分害怕高巍,他嚇得心中一顫,連忙低下頭,垂手而立。

鐵鉉見他這麼如此擔心,不由笑了笑,問他道:“我想知道,我們水軍這段時間的訓練情況。”

“這,這,這……”泰安知州吞吞吐吐了半天,直到鐵、高二人的臉色都開始變得難看的時候,他才忐忑地回道:“我軍的水師在那叛將陳佐的打擊之下,損失不小,而且我們齊魯的水軍從前都是部署在陸地上的,至於訓練,必須在大湖或者黃河內訓練,連大汶河都不行,風浪太小,而且大汶河的有些地段甚至無法行船,何談訓練?”

鐵鉉的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鐵青,也就是說,齊魯水軍這段時間根本沒有訓練。

……

大汶河上的戰鬥已經爆發,十五艘齊魯戰船排成兩列,水平前進,儼如兩條水蛇,船上水手開弓放箭,密集的箭矢向南軍巡邏快船射去。

南軍巡邏快船一共只有十艘,只比齊魯戰船少了五艘,也同樣是差不多級別的哨船,但它們卻沒有組成任何陣型,分散在江面上,各自爲陣襲擊敵船,看似比較散亂,但百戶彭寬卻是暗暗叫苦。

他水戰經驗豐富,他看出南軍戰船雖然比較散亂,毫無陣型,卻配合十分默契,他們可以從各個角度進攻,當一方遭遇弓箭襲擊時,而另一方必然會全力進攻,使他的士兵手忙腳亂,顧頭不顧尾。

號角齊鳴,鼓聲雷動,迎面相遇的兩支船隊幾乎在同時發出了攻擊號令,雙方的水手們也在這一刻齊聲吶喊。

陳佐有心震懾齊魯士卒,他知道齊魯軍都是北人,控舟之術乃是弱項中的弱項,即便少了五艘戰船,他也是極有自信地率領十艘戰船向猛撲而去。十艘戰船雖然沒有陣型,但在進攻的途中也是顯得錯落有致。

隨着南軍船上的小型火炮與火銃輪流開火,打得齊魯軍根本就沒有辦法衝近船隊——遠了,無論是弓弩還是飛叉都擦不上南軍的船隊的一層皮;近了,船幫上那可憐的木質女牆根本就保護不了近戰水手和槳手,火銃與炮彈把女牆撕裂得木刺亂飛,槳手無法安心划槳,近戰水手也根本在甲板待不住。

前面的三艘船涌入了江水,緊接着河水從四面八方,船上士兵頓時亂成一團,三艘船很快便沉入一半。

河水越涌越快,已經無法堵住,船上的齊魯水手紛紛向後方的船隻奔去。卻不想遭遇到另外兩艘南軍戰船的弓箭射擊,在一片慘叫聲中,齊魯水手軍不斷落水,鮮血染紅了河水,彭寬急得大喊:“河中有敵軍的水鬼,用箭射!不准他們靠近戰船!”

就在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陣戰鼓聲,陳佐的旗艦疾駛而來,加入了戰鬥,戰船前方的撞角,劈波斬浪而至,只聽“砰!”一聲巨響,齊魯船隊被一截爲二,一艘巡邏船被撞得四分五裂,另外一艘巡邏船也被掀起的大浪打翻。

“齊魯士兵少有會水的,南軍都不需要什麼戰法,利用潛游的水鬼就能將我們的戰船全部弄沉……”這卻是彭寬腦中最後一個念頭了。

河邊的水寨上,鐵鉉嘆息一聲,已經不用再看下去了,連他這個不懂水戰的人都能看出南軍作戰極有章法,以大船爲中心,小船在四面配合,進攻極爲有序。

而他們齊魯的戰船卻亂成一團,只會擺出個陣型,完全不知變化,也不懂操舟,上去只能被動挨打,兩軍的差距實在太大,即便沒有河中的水鬼,齊魯戰船也不是對手。

鐵鉉黯然轉身,無比失落地向軍營走去,他走到寨門,他又停住腳步,回頭問高巍道:“崇山,你說對岸的曲阜會站在我們這邊嗎嗎?”

高巍篤定一笑:“孔家熟讀經義,必然站在我們這邊,與僞朝對抗到底。”

第三百二十九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得失對比第六十二章 商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破寧靜第二百零四章 四大親王來會審第四百九十一章 狠辣的扶桑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騰虎躍 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指揮若定第五百六十章 爲國除奸第四百一十三章 武定侯在行動第三百章 吆五喝六第三十七章 渡口第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拔寨 上第八十五章 秀玉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唾面自乾第三百七十二章 憐星的配合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第六百八十一章 “龍鳳和鳴”第六百九十九章 塞外天堂第三百零五章 情報先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零七章 與燕王的第一次接觸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家兄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刺眼的血紅 (第三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六百七十六章 朱允炆的騷操作第十章 出宮迎客 (精修)第二百四十七章 誰勝?誰負?第七百二十六章 二王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羲和過後,望舒發威第一百一十章 報仇雪恨第五百一十五章 打了再說!第六百二十章 靖難天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五百八十七章 陷入絕境第八百二十一章 爲什麼出賣你父王?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王議和”第二百七十八章 毛骨悚然第五百一十八章 吳王的名號不管用了!?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絲絲腥甜第三百四十四章 縱帆破浪第四百八十九章 海上風箏 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油蔥薑湯第五百三十五章 朱能逞威第四百二十八章 削除周藩第七百八十章 斷山填海第五百二十七章 卷卻羅袖起箜篌第七百零七章 橫掃贛鄱第三百章 吆五喝六第七百四十二章 誰來寫登基詔書?第八百零五章 四哥這火燒的到底是誰啊?第一百章 十面埋伏第四百九十章 運動戰的精髓第六百六十五章 越瞭解越恐懼第九十章 蹊蹺的落水第五百四十二章 藐視皇帝第六百六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蛻變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朱柏摘桃第四百五十一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地烏雲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東總兵楊文第二百五十一章 燙手的銀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下 (大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八十四章 弄假成真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八百零一章 “對不起”第六百二十章 靖難天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燕軍後院失火!第一百零八章 什麼叫顛倒黑白第五百九十七章 兵圍岷王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百忍成金的朱棣第五百九十章 君父從來無錯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雄的暮年第五百六十八章 憐星與妙錦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法抵抗的屠戮第四百六十八章 高深莫測徐輝祖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納德第一百零八章 什麼叫顛倒黑白第一百零一章 真正的戰士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朱允炆的雙重標準 上第七十三章 父子 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唾面自乾第六百四十七章 馬革裹屍還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便從了我吧第二百零四章 四大親王來會審第一百一十五章 少年愛慕第三百六十四章 朱允炆的反應 (兩章合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齊泰的無奈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中
第三百二十九章 名正才能言順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朝會 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夜未眠 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得失對比第六十二章 商才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破寧靜第二百零四章 四大親王來會審第四百九十一章 狠辣的扶桑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龍騰虎躍 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指揮若定第五百六十章 爲國除奸第四百一十三章 武定侯在行動第三百章 吆五喝六第三十七章 渡口第六百二十二章 攻城拔寨 上第八十五章 秀玉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唾面自乾第三百七十二章 憐星的配合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基大典第六百八十一章 “龍鳳和鳴”第六百九十九章 塞外天堂第三百零五章 情報先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零七章 與燕王的第一次接觸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家兄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刺眼的血紅 (第三更)第七百七十三章 朱高煦在此!第六百七十六章 朱允炆的騷操作第十章 出宮迎客 (精修)第二百四十七章 誰勝?誰負?第七百二十六章 二王會第五百八十五章 羲和過後,望舒發威第一百一十章 報仇雪恨第五百一十五章 打了再說!第六百二十章 靖難天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大智若愚安樂公第五百八十七章 陷入絕境第八百二十一章 爲什麼出賣你父王?第七百三十一章 “七王議和”第二百七十八章 毛骨悚然第五百一十八章 吳王的名號不管用了!?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絲絲腥甜第三百四十四章 縱帆破浪第四百八十九章 海上風箏 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油蔥薑湯第五百三十五章 朱能逞威第四百二十八章 削除周藩第七百八十章 斷山填海第五百二十七章 卷卻羅袖起箜篌第七百零七章 橫掃贛鄱第三百章 吆五喝六第七百四十二章 誰來寫登基詔書?第八百零五章 四哥這火燒的到底是誰啊?第一百章 十面埋伏第四百九十章 運動戰的精髓第六百六十五章 越瞭解越恐懼第九十章 蹊蹺的落水第五百四十二章 藐視皇帝第六百六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蛻變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朱柏摘桃第四百五十一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地烏雲第四百六十六章 遼東總兵楊文第二百五十一章 燙手的銀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下 (大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憐星的家宴第八十四章 弄假成真第二百四十八章 橡膠人朱柏第八百零一章 “對不起”第六百二十章 靖難天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燕軍後院失火!第一百零八章 什麼叫顛倒黑白第五百九十七章 兵圍岷王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百忍成金的朱棣第五百九十章 君父從來無錯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雄的暮年第五百六十八章 憐星與妙錦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無法抵抗的屠戮第四百六十八章 高深莫測徐輝祖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納德第一百零八章 什麼叫顛倒黑白第一百零一章 真正的戰士第一章 湘王世子朱久炎(精修)第四百三十九章 燕王府版鴻門宴 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朱允炆的雙重標準 上第七十三章 父子 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燕王的梟雄本性 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唾面自乾第六百四十七章 馬革裹屍還第二百九十二章 你便從了我吧第二百零四章 四大親王來會審第一百一十五章 少年愛慕第三百六十四章 朱允炆的反應 (兩章合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齊泰的無奈第四百九十四章 爲大明的工藝正名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