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勢如破竹,這個暑期檔同期其他影片全部都淪爲不值一提的徹底陪襯。
創紀錄的首日之後,好萊塢內外無數人都在緊盯着這部超級大片每一天的票房數字。
首日2376萬美元。
週六2433萬美元。
週日2039萬美元。
只是首週末三天,《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累計票房就迅速衝到了6838萬美元的高位。
來到工作日,影片的票房勢頭絲毫不減。
最終,當6月7日至6月13日的首周結束,《蝙蝠俠:黑暗騎士》毫無懸念地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周票房紀錄,並且實現了一次史無前例的首周破億。
1億零207萬美元。
這便是《蝙蝠俠:黑暗騎士》的首周七天票房。
七天時間,《蝙蝠俠:黑暗騎士》就一躍衝到了1991年度北美票房排行榜第二名的位置,僅次於已經瀕臨下檔的年初情人節檔期影片《反斗智多星》的1.18億美元。
面對這部超級大片首周破億的驚人票房,好萊塢大部分電影人都產生一種強烈的無力感。
曾幾何時,一部電影只要能夠實現北美本土總票房破億,就足夠所有人好好慶祝一番。然而,好像轉眼之間,電影票房破億變得似乎就那麼簡單。
大部分人其實都明白,這只是一種錯覺。
1991年檔期已經接近一半,北美院線暫時也僅僅只產出了《反斗智多星》和《蝙蝠俠:黑暗騎士》兩部北美票房破億的影片而已。
只不過,《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票房勢頭,實在是讓太多人感到可望不可即。
不是沒有人幻想過《蝙蝠俠》系列或者DC電影宇宙在開篇《蝙蝠俠:開戰時刻》的驚豔之後會走向失敗。整個項目投入了1.6億美元,這在前幾年還根本就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即使有着第一部的人氣打底,續集通過全渠道運營收回鉅額成本一點問題都沒有。然而,如果影片運作週期太長,這個項目就註定只會是一場失敗。
現在,所有抱着某些期待的人,都只剩下失望。
首周1.02億美元,《蝙蝠俠:黑暗騎士》的本土票房,幾乎不可能會低於3億美元。
3億美元,恰好是這部超級大片通過本土票房收回全部預算的成本線。
根據首周票房數據,沒有多少人會懷疑,這個項目通過北美院線放映不僅能夠收回全部預算,還足以實現部分盈利。
與此同時,《蝙蝠俠:黑暗騎士》相關的各類型玩具、海報、唱片、電子遊戲也在同期上架銷售。
這部續集從開始的追車大戰到最後吊掛髒彈遠離城市,可謂將蝙蝠俠的蝙蝠摩托、蝙蝠車和蝙蝠戰機全部摧毀了一遍,讓很多影迷都大爲心疼。
不過,影片中卻也出現了其他專門用於衍生品開發的角色道具。
就連客串的辛迪·克勞馥,都推出了影片中同款的角色手辦,因爲提前沒有預測到這位超級名模在影片中的人氣,影片開畫兩天後各個零售渠道就傳來了斷貨的消息。
經過粗略統計,只是開畫一週,《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各類型周邊產品銷量總計就達到1.7億美元。
相比《蝙蝠俠:開戰時刻》同期的1.3億美元,銷售額大幅增加了30%以上。
此外,21個同步上映的海外國家地區,因爲涵蓋了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等主要海外票倉,經過一番統計,首周票房也達到了1.3億美元。
於是,只是開畫首周,《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全球票房數字就達到2.3億美元。
九十年代初,世界貿易組織還沒有成立,各個海外國家的電影市場也相對封閉。
不過,平均下來,《蝙蝠俠:黑暗騎士》這樣一部海外院線爭相引進的賣座大片,通過海外市場收回的票房分成比例大致也能維持在35%左右。
按照美國本土發行方與院線簽署的階梯分成規則、周邊衍生品銷售的大致利潤比例以及海外票房的平均分成比例,綜合計算下來,《蝙蝠俠:黑暗騎士》只是上映一週時間,預期能夠從各個渠道收回的資金就已經達到1.4億美元。
七天時間收回1.4億美元,雖然影片進入第二週之後票房跌幅非常明顯,但項目卻已經註定將迅速轉向盈利。
湊熱鬧的看客只是緊盯《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票房數據,熟知好萊塢電影項目運作詳情的專業人士,卻能夠清晰看到這部投入了1.6億美元巨資的電影,短短一週多時間,就已經展現出了大賺特賺的勢頭。
好萊塢從來都不缺少跟風者。
面對DC電影宇宙的成功,其他製片廠下意識開始物色類似的項目。
然後,所有人再次發現,北美兩大漫畫巨頭,無論是DC還是漫威,都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染指的對象。
漫威漫畫,完全被西蒙·維斯特洛當做一座金礦藏在手中,不僅自己不打算‘開採’,也絲毫沒有讓其他製片廠代勞的意思。
失去了蝙蝠俠、超人和神奇女俠三巨頭,八十年代還一度差點賣身的DC漫畫,對於自家超級英雄版權,更是表現出了一副嚴防死守的狀態,嘗試與時代華納接觸版權的製片商無一例外全都以碰壁告終。
因爲漫畫產業長時間的不景氣,這個年代除了漫威和DC,美國本土也實在沒有其他上規模的漫畫公司。很多年後緊隨漫威和DC的黑馬漫畫公司、Image漫畫公司,此時要麼還在發展初期,要麼還沒有成立。
雖然不少人也明白,DC電影宇宙成功的關鍵,並不在‘DC’,而在於‘宇宙’。
而且,丹妮莉絲娛樂遠遠領先於這個時代的電影製作技術和理念,也是DC電影宇宙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
不過,好萊塢各家制片廠,在與漫威和DC接觸版權無果後,還是紛紛開始物色一些小型的漫畫公司,打算親自扶植出一些原創漫畫內容出來。
當《蝙蝠俠:黑暗騎士》的首周票房出爐,系列第三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就正式立項,並開始前期的籌備。
實際上,項目開始最初,西蒙就已經規劃完成了三部曲的劇情。
現在,簡·德·邦特已經證明了他足以支撐起這個系列的製作,影片的男女主角等其他一干主創也都簽下了長約,不需要因爲影片的票房大賣就在片酬上一番扯皮。因此,第三部的啓動,基本上就已配角選角和電影堪景等實際性流程開始。
短短兩部《蝙蝠俠》已經捧紅了一大批原本或者籍籍無名或者不溫不火的演員,隨着第三部的開啓,計劃中的任何一個角色,都成爲好萊塢各大經紀公司千方百計地爭取目標。
當然,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順應前兩部的積累對第三部做出一定改動是必須的,只是主線並不會改變。
相比第二部的彩蛋,《蝙蝠俠:黑暗騎士》將正式成爲一部交叉集。
蝙蝠俠和神奇女俠的交叉集。
影片的反派採取類似於前兩部的一個主BOSS加另外一兩個小BOSS的模式。
除了小丑,第三部還會出現系列第一位超級女反派,毒藤女。
西蒙當然不會做出蒂姆·波頓製片版烏瑪·瑟曼那種穿一身如同Coser一樣看起來就很廉價的毒藤女,而是打算如同貓女的角色設定一樣,同樣參考記憶中游戲版《蝙蝠俠:阿卡姆騎士》中的毒藤女設定:只繫了一隻釦子的紅色襯衫,赤足,長腿,真正爬滿了細小藤蔓的綠色皮膚。
帶着一種詭異卻讓人難以抗拒的奇妙性感。
《蝙蝠俠:阿卡姆騎士》中的毒藤女,最後幾乎就是拯救了哥譚市的存在,通過催發植物淨化了稻草人釋放出來的神經毒劑。
諾蘭版《蝙蝠俠:黑暗騎士》中,重點側重於小丑對人心的拿捏,但漫畫設定中,小丑其實是超越了稻草人的用毒專家級別存在。
按照西蒙對三部曲第一部打擊黑幫嶄露頭角,第二部拯救城市,第三部拯救世界這種由小到大的設定,計劃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將會是一個試圖毀滅世界的存在。
蝙蝠俠將於趕來哥譚尋找母盒的神奇女俠和貓女聯手,配合最後幡然醒悟的毒藤女一起,對抗小丑的陰謀。
相比記憶中DC電影宇宙漫無規劃的匆忙上陣,這一次,三隻母盒將提前成爲連接整個DC電影宇宙的鑰匙。
同時,計劃中的第三部,因爲毒藤女這位可以控制植物的真正超能力者參與,以及小丑最後受到母盒影響的變身,特效運用將再上一個等級。
蝙蝠俠自身的裝備也將再次升級,實力強大的蝙蝠戰甲將會出現。
丹妮莉絲特效的CG技術本就超出了原時空中很多,不過,爲了儘可能完美地實現計劃中的這些特效,西蒙計劃給第三部預留三年的時間。
三年時間的持續研發,足夠丹妮莉絲特效的CG技術更進一個臺階。
當然,這也就意味着,《蝙蝠俠:黑暗騎士》,將會在1994年的暑期檔上映。
不過,這期間,丹妮莉絲和華納兄弟將會聯手推出《閃電俠》、《神奇女俠》和重啓版的《超人》。
因此,雖然要等待三年時間,DC電影宇宙的進度卻並不會停滯。
以《蝙蝠俠》系列展現出來的商業潛力,放緩速度,對系列的每一部都更加精雕細琢一些,反而比迫不及待地推出更多影片不斷壓榨市場潛力甚至引起觀衆的審美疲勞要強得多。
首周之後,6月14日到6月20日的第二週上映也很快結束。
本週開畫的新片減少到了一部,迪斯尼出品的青春喜劇《假日少女情》,講述假期內一羣女孩在年邁保姆意外去世後,爲了避免父母的約束隱瞞不報而發生的種種故事。
相比上一週開畫總銀幕數還不到1300塊的環球影業《叢林熱》和福克斯喜劇《醜態百出》兩部新片,《假日少女情》的開畫銀幕數達到1806塊,相比迪斯尼以往保守的發行策略,這次銀幕數也明顯出現了增加。
整個好萊塢,大概也越來越能體會到全面發行乃至飽和發行的好處。
不過,如同上週的兩部新片一樣,即使《蝙蝠俠:黑暗騎士》的次周票房出現了明顯的下跌,大勢之下,《假日少女情》也依舊只是陪襯。
最終,《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次周,票房跌幅達到41%,再次進賬6018萬美元。
上映兩週時間,影片累計票房達到1億6225萬美元。
雖然不如《蝙蝠俠:開戰時刻》時次周票房逆跌的走勢,這卻也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
首周破億,如果次周還沒有出現太大跌幅,那這個系列就徹底逆天了。
實際上,相比記憶中飽和式全面發行的商業大片次周通常50%以上的跌幅,《蝙蝠俠:黑暗騎士》次周跌幅控制在41%,依舊是非常難得的。
兩週時間1億6225萬美元的總票房數字,與第一部次周實現逆跌的票房數據,也基本相當。
只要接下來的票房跌幅走勢重新受窄,這部續集再次衝擊一下北美本土4億美元票房大關都不是沒有可能。
連續兩週,受到《蝙蝠俠:黑暗騎士》在商業上的大獲成功影響,時代華納的股價一直在穩步提升。
爲了給即將到來的股票增發造勢,《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第二週結束,時代華納就迫不及待地宣佈將會在6月22日舉辦盛大的慶功派對。
時間其實就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上映第三週的週六。
這些日子,丹妮莉絲娛樂的電影業務和丹妮莉絲與MCA兩家公司的整合讓西蒙幾乎每天都是從早到晚地忙碌。
不過,作爲DC電影宇宙的開創者,系列的超級招牌,《蝙蝠俠:黑暗騎士》要舉辦慶功派對,西蒙自然不可能缺席,否則肯定會有‘丹妮莉絲和時代華納利益分配不均DC電影宇宙計劃推進恐遭變故’之類的說法傳出。
實際上,類似的論調一直都沒有消失過。
畢竟,DC電影宇宙涉及到的利益實在是太龐大了。一部《蝙蝠俠:開戰時刻》,超過10億美元的預期淨利潤規模,已經相當於一家世界500強前列的企業巨頭一年的淨利潤收入。
從公開的各種數據來看,《蝙蝠俠:黑暗騎士》,利潤規模並不會比首部曲低太多。
即使這次時代華納可以拿走一半的收益,在很多人看來,《蝙蝠俠》的IP本來就是華納的,時代華納在與丹妮莉絲的這筆生意中,一直都是吃了大虧。
實際上,如果說丹妮莉絲和時代華納在DC電影宇宙的合作上不存在嫌隙,這是睜着眼睛說瞎話。
不過,西蒙通過恰到好處的利益分配,包括與華納在DC電影宇宙之外的項目合作,很好地控制着這種嫌隙沒有進一步惡化。
利益當然動人心。
然而,如果翻臉的代價很可能是雞飛蛋打,不翻臉自家依舊有非常不錯的收成,稍微有些理智的人,大概都會選擇一動不如一靜。
西蒙作爲丹妮莉絲娛樂的絕對掌控者,當初可以因爲阿利斯塔唱片公司隱瞞《保鏢》原聲唱片的銷量,直接選擇一種兩敗俱傷的對抗方式。
時代華納公司作爲一家上市公司,再加上此時史蒂夫·羅斯備受外部股東和內部其他派系高層的重重壓力,根本不可能做出過於激烈的撕破臉舉動。
因爲西蒙已經在當初《保鏢》原聲唱片事件中證明,如果合作伙伴不守規矩,丹妮莉絲娛樂只會更加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