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

5克服了無後方作戰的種種困難,六縱在劉鄧大軍編成內在大別山站住了腳。

這讓蔣介石極爲憂慮,生怕劉鄧大軍渡過長江。1947年11月7日,蔣介石發佈命令,成立“國防部九江指揮部”,由國民黨國防部部長白崇禧坐鎮指揮。

華中是白崇禧的老巢。

儘管白崇禧與蔣介石勾心鬥角,但這一次,白崇禧卻十分賣力地執行蔣介石的命令。11月27日,白崇禧調集了優勢機動兵力——以國民黨軍第六十三師和第六十九師擔任江防,又從豫皖蘇、山東調來第九師、第十一師、第二十五師、第二十六師和第二十八師,加上原來在大別山的第七師、第十師、第四十師、第四十八師、第五十二師、第五十六師、第五十八師、第八十五師、第八十八師這9個師,共15個整編師30萬人的兵力,再加上空軍和海軍的配合,企圖分進合擊,徹底摧毀大別山根據地。

白崇禧向15個師同時命令,“分進合擊。行動時間定在12月3日。”

國民黨軍的大規模行動,使大別山的形勢頓時緊張了起來。中央軍委原計劃劉鄧、陳粟、陳謝三大主力會師中原,破擊平漢路顯然較爲困難。

12月4日,劉伯承和鄧小平根據各方彙集的情報報告中央軍委:“現大別山地區情況較緊張。第四十八師已佔立煌,第五十八師主力到商城,第七師已佔太湖,第二十八師一個旅佔廣濟。並又悉:第二十五師將到羅田、英山,昨日第十師、第十一師在光山以南向我進攻,第八十五師附第十一師之第一一八旅在黃陂。因此,平漢路破擊必須推遲,陳謝、陳粟均不再受該戰役之約束。”

報告中,同時提出瞭解放軍的作戰方案:

一、乘機先將第十縱隊向桐柏軍區、第十二縱隊向江漢軍區展開;

二、野戰軍尋機殲敵一路,打退敵之進攻;

三、以後再找良機破擊平漢路。

顯然,這個作戰方案是劉伯承和鄧小平分析了國共兩軍情況後的結果。一是,國民黨軍兵力佔有絕對優勢,而且密集靠攏,野戰軍一時難以捕捉戰機。二是大別山根據地尚未鞏固,中心地區山高路險,不便於大部隊機動。三是,大別山人口稀少,糧食也很困難,不能採取集中主力與敵硬拼的打法。

12月8日,劉伯承和鄧小平再次致電中央軍委,提出對策:“敵向大別山進攻,已發現有33個旅近80個團,每路爲兩個師以上。其目的似在迫我向西、向北。根據現況,我不能過早佈置主力作戰。而我實力只能殲敵孤立的一個師,多便吃不消。故我決心將王(宏坤)縱、趙(基梅)縱迅速進入桐柏山、江漢區。其餘主力適時分遣集結,依託大別山作寬大機動。必要時可暫時渡淮河機動,把敵拖一時期,再打中等殲滅戰。此次爲我反攻後之最大考驗,處境確有困難,惟士氣頗好。但須有友鄰部隊有力配合,拖散一部敵人。”

頭一天,國民黨軍先頭部隊第四十八師、第五十八師到達商城一線,第十師、第十一師到達光山、經扶,第七師、第二十八師到達羅田。

大別山的地兒越縮越小了,劉鄧大軍的形勢日見嚴峻。

12月8日,野戰軍指揮部在禮山(今湖北大悟)縣門前灣開會研究對策。決定採取“避戰”方針,部隊分頭行動,跳出國民黨軍的包圍圈,利用大別山複雜地形與國民黨軍周旋。

爲保證部隊行動迅速,便於打仗,司令部通知各單位輕裝上路。輕裝下來的東西,全部分給老百姓。軍用物資則就地掩埋隱蔽。同時,指揮機關一分爲二,設“前批”和“後指”。鄧小平、、李達帶領“前指”500餘人和二縱、三縱、六縱在大別山地區堅持鬥爭,劉伯承、張際春帶領“後指”及中原局機關900餘人和一縱向淮河以北轉移到外線作戰。

“前指”所率隊伍轉移之途是,路窄,水多,霧大。人都面對面了,還看不見。六縱在“前指”的指揮下,緊張地在行軍途中……

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二部 太原(27)第二部 太原(4)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二部 太原(1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二部 太原(16/17)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六部 大潛伏(8、9)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六章 劍指豫北(2)小序 賀炳炎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引 子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6)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六部 大潛伏(3、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5)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六部 大潛伏(7)第二部 太原(1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二部 太原(1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
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6/1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二部 太原(27)第二部 太原(4)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二部 太原(11)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二部 太原(16/17)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三章 力挽狂瀾(1)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4)第六部 大潛伏(8、9)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六章 劍指豫北(2)小序 賀炳炎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引 子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6)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六部 大潛伏(3、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5)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1)第六部 大潛伏(7)第二部 太原(1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 九 章 羊山集(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二部 太原(1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