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7)

171949年12月30日,60軍進駐成都後,主要任務是擔任成都警備任務。張祖諒、袁子欽、天白、桂紹彬、鄧仕俊等分別兼任成都警備區的司令員、政委、副司令員、副政委和參謀長。

60軍根據新形勢的任務和要求,對各師的任務和要求進行了細化和明確:

178師和180師540團、179師536團擔任成都警備任務。具體位置是:533團進駐北校場,532團進駐皇城,534團進駐西校場;536團和540團進駐警備司令部。

179師主力向茂縣、毛兒蓋、松潘方向前進,到那兒組建茂縣軍分區。

180師部署城郊,準備向眉山、溫江挺進,執行任務後,組建眉山軍分區。

1950年1月20日,60軍召開營以上幹部大會,歡送179師到最艱苦的地方茂縣、毛兒蓋、松潘地區建搞政權。這是1935年紅軍長征途中紅一、四方面軍會師的地方,也是紅二方面軍路過的地方。如今,179師要到去這裡建立政權。

60軍上下都知道,到茂縣、毛兒蓋、松潘地區工作難度很大。

179師師長吳仕宏和政委肖新春也明白其中的困難,因爲全師部隊他倆走過長征,當年爬雪山過草地的情景似乎還在眼前:雪山缺氧,有的戰友一坐下來,就再也沒站起來;過草地時,誤進水沼地,人陷下去,不見頭,馬陷下去,不見鞍……但他們堅定服從命令,率全師官兵向松潘、茂縣進軍。

前來參加歡送會的賀龍司令員充分肯定了18兵團和60軍全體指戰員不畏艱難,不顧疲勞,克服一切困難,與第二野戰軍配合,全殲蔣鬍匪軍,迅速地完成了解放大西南的偉大歷史任務。接着賀司令員對於60軍的今後工作做了三點指示:第一,安下心來,建設川西北;第二,加強部隊整訓工作,把部隊逐步建設成爲一支完備的堅強的國防軍;第三,努力學習,掀起一個學習的熱潮,要學習文化、政策、理論、地方工作、建設工作等。

最後,賀龍說:“到松潘、茂縣、理潘去的同志們,應當很好地研究那個地區的情況,那裡是少數民族地區,他們在語言、生活習慣、風俗習慣方面,都與我們有所區別,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所造成的民族隔閡,一下子很難改變過來,我們要教育部隊必須慎重地對待一切事物,研究並尊重其風俗習慣,和他們首先團結一致,然後有步驟地提高他們。這個工作比較艱苦,但是我們必須幫助少數民族獲得解放,並且建設這塊地方。這個光榮而艱鉅的任務交給了你們179師,你們勇敢地擔負起來了。你們之所以能愉快地服從命令,不愧爲光榮的臨汾旅。我也知道,同志們也都曉得成都是皇帝住過的地方,很想進去看一看,但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不允許我們這樣做。話說回來,松潘、茂縣、理潘那些地方,表面上看很窮,但仔細研究一下,那裡有肥沃的土地、森林、牲畜,有大批的藥材,這是西南出名的東西,如果能把財富開闢出來是很豐富的。”

會上,60軍政委袁子欽號召大家,要堅決執行上級的指示,把最艱苦的任務完成好。同時,把繡有“最艱苦、最複雜的崗位,就是英雄的崗位”錦旗,贈送給179師、535團、537團。

吳仕宏師長接過錦旗,於當天下午率領部隊,向茂縣進軍。指戰員們冒着刺骨的寒風,冒着大雪,行進在高山峽谷中,穿梭在羊腸小道上,足足走了20多天,於2月7日,師直進入茂縣。

到了茂縣當天,宣佈成立了茂縣軍分區。吳仕宏任軍分區司令員、肖新春任政委兼茂州地委書記,張向善任專員。這時,向松潘前進的535團一份急電,放到了吳仕宏辦公桌上:據偵察,胡宗南殘部第134師有1000餘人,正在松潘山區盤踞,請求是否出擊……

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二部 太原(1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9、10)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5:輝煌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二部 太原(20)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二部 太原(7)第二部 太原(25/26)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3)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六章 劍指豫北(4)第六部 大潛伏(3、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十六章 淮海嘯(2)第三章 力挽狂瀾(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
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二部 太原(1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2、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9、10)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5:輝煌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二部 太原(20)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二部 太原(7)第二部 太原(25/26)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3)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六章 劍指豫北(4)第六部 大潛伏(3、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1)第二章 烏雲密佈(3)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2)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3、4)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4)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3)第 九 章 羊山集(1\2)第十六章 淮海嘯(2)第三章 力挽狂瀾(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