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

5嚇破了膽。

日軍在邯長大道嚇破了膽。

日軍開始壯膽:放棄沿線小據點,建立和鞏固大據點,在交通線兩側二三百米內,見樹就砍,見草就割,見溝就填。

如此一來,邯長大道兩側變成了無人區。皮定鈞的特務團沒法接近日軍。日軍過上了一段安穩日子,開始無憂無慮起來。

怎麼對付日軍這一毒辣的手段?皮定鈞發揚軍事**。班長範克新說:“鬼子有腳就能出來,有手就要砍樹填溝。只有把他們的手腳捆綁住了,纔好辦。”

說的在理,但怎麼才能叫日軍有腳不能動,有手動不得呢?皮定鈞想:只有把日軍限制在據點裡。十二三歲就擔任縣兒童團團長出身的皮定鈞,開始捆綁日軍手腳。皮定鈞是個辦法多、手段多的將領。用組織上評價的話來講,“皮定鈞除了勇敢、大膽外,最大的特點是機智,善於用謀。”要是用老百姓的話來講,那就是皮定鈞“花花點子蠻多”。

這一次,皮定鈞弄的“花花點子”是讓特務團把師部發的幾千個地雷,變成捆綁敵人的繩索。

瞧,日軍上繩索了:排列整齊的日軍走出據點大門,看到3個稻草人,1個日軍,1個八路軍,1個老百姓。八路軍手端刺刀插在日軍的胸膛上,老百姓拿的紅纓槍捅在日軍後背上,旁邊豎着一塊木牌,上面寫着“打倒日本鬼子”!氣焰囂張的日軍,哪能受得了如此污辱,頓時怒火沖天,“七給八路”地哇哇亂叫起來,1個日軍士兵伸手拔牌子,1個日軍士兵用腳使勁踢草人。這時,只聽轟隆隆幾聲巨響,草人和牌子底下的地雷統統爆炸開來,日軍死傷一大片。

這是捆綁日軍手腳的一個縮影鏡頭。路邊,溝旁,草堆,樹根,仍至房子裡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都成了斷送日軍的一個個突然爆炸物。

日軍被捆住了手腳,牢牢地拴在據點裡,再也不敢亂動了。

黎城城內的日軍還沒有品嚐過地雷的滋味,時不時地出來活動。黎城西北五六公里,有一條大沙溝,溝的兩邊各有一個村莊,北邊的叫上桂花,南邊的叫下桂花。上桂花和下桂花盛產水果,特別是梨子,個大,水多,味甜。“桂花梨”名聲遠播。“桂花梨”到了成熟季節,日軍士兵就出來搶。皮定鈞摸準了日軍摘梨的規律,便在一天夜裡,派4連到上下桂花莊的梨園旁設伏。

第2天十來點鐘,30多個日軍揹着槍,大搖大擺地走進了梨園。他們把槍一架,便上樹摘梨。4連連長很機智,腦袋瓜一轉,決定集中兩個排的火器一齊射擊,另派一個排以快速動作去取槍。只見連長把手使勁一揮,2排、3排對準樹上的日軍開了火,嘀嘀嘭嘭,人、梨統統掉落在地。梨落地時,滾動了幾圈,停住;人落地時,四肢抽搐幾下,僵住。還有個別能站起來的日軍,瞅見八路軍一個排閃電般地跑過來,取走自己的槍,撒腿就往城裡跑。1排的戰士一瞄一個準,日軍連個鬼毛都沒有跑回城去。

黎城的日軍也不敢亂動了。

如今,只要皮定鈞讓戰士在據點外或山頭上扎幾個稻草人,放幾聲冷槍,日軍的機槍和大炮就要忙乎幾個鐘頭。什麼叫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嗨嗨,此時的日軍就生活在這樣的境地裡。

全線奪回邯長大道的條件成熟了。師長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命令:對邯長大道全線出擊。

皮定鈞率領特務團,首先進擊邯長大道的中段,像快刀斬巨蟒一樣,一下子把邯長大道切成了兩段。在兄弟部隊的猛烈打擊下,日軍死守10天,不得不全線退卻。

129師一鼓作氣,繼續東追,一連拿下日軍佔領的響堂鋪、河南店、涉縣。在邯長大道上的日軍,除少數日軍逃回武安、邯鄲外,大部被殲葬在邯長大道上。

這就是民間流傳的,劉鄧一聲令下,皮定鈞率部開赴邯長大道,打得鬼子狼狽逃竄的故事。

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五章 豫皖劍韻(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3)第二部 太原(22/2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二部 太原(16/17)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2)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二部 太原(1/2)第二部 太原(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3)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二部 太原(22/23)第二部 太原(4)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二部 太原(12)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
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7)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五章 豫皖劍韻(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7)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3)第二部 太原(22/23)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3:莽撞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3)第二部 太原(16/17)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2)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2)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二部 太原(1/2)第二部 太原(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九章 葫蘆河畔(2)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1)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4)第二十四軍首任軍長王必成(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3)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2)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0/3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1)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2)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二部 太原(22/23)第二部 太原(4)第四章 突出重圍(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二部 太原(12)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九章 葫蘆河畔(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