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力挽狂瀾(3)

紅2軍團和紅6軍團的攻勢,使湘軍驚慌萬狀。何健一日數電向蔣介石告急:“**圍攻常德甚急,勢難固守,請飛兵救援。”他還致電湖北省主席徐源泉,要求“迅令在澧之部隊,向臨澧、鰲山夾擊”。同時急令追堵紅4方軍面的第19師、第62師、第16師等3個師兼程回援常、桃。徐源泉與賀龍交鋒多年,深知賀龍用兵難以預測,害怕賀龍突然攻向湖北,連忙部署第48師、第34師、第58師、新編第3旅、暫編第4旅等部隊據守湘鄂邊境。蔣介石除派第26師緊急馳援外,還命令李雲傑、李韞珩兩個縱隊共4個師開到湘黔邊境,防止紅2軍團和紅6軍團與中央紅軍會師。

{本章節選自《虎嘯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本書在2008年度入選全國"萬村圖書"工程,定向支援甘肅省農村書店建設~~~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儘管敵人這個態勢是防守,但黑壓壓這麼多兵力在紅2軍團和紅6軍團身邊,總是很危險的。1935年4月20日,紅2、6軍團開始撤離常德、桃源城。出發前,賀龍對部隊講話說:“蔣介石下了大本錢,來了10萬多人,要抄我們的家,要消滅我們紅軍。抄家麼,可以嘛!消滅我們?辦不到。早早晚晚我們是要打回來的。到了那個時候,要打他們一個雞飛狗跳,扒他們的皮!”

當天,賀龍、任弼時等率領兩個軍團主力到達桑植縣陳家河附近。兩個軍團主力剛到達陳家河附近時,就發現了一個新情況。原來,紅2軍團和紅6軍團撤出常德、桃源的行動,被敵人偵察到了。鄂軍縱隊司令兼第58師師長陳耀漢認爲紅軍是倉惶逃跑,想揀個便宜在蔣介石面前爭個頭功,便限令第172旅在4月22日前進抵陳家河地區;第174旅經陳家河轉往萬民崗地區。陳耀漢親自率領縱隊部和師部在中間策應,企圖截擊殲滅紅2、6軍團,活捉賀龍。

這天下午,紅2、6軍團先頭部隊接近陳家河,突然與敵人遭遇。從俘虜口供得知,這裡的敵人是剛到此地的第172旅,已控制了紅軍前進的大路。

這很讓賀龍惱火。他命令部隊停下,立刻和任弼時、肖克、關嚮應等領導研究面臨的情況。賀龍說:“陳耀漢用兵慎重,這次冒了火,是以爲我們垮了。他堵住我們的路。大路只此一條,堵住就過不去。陳耀漢這個師武器比我們強,可是他這個旅遠離桑植。我們兩個軍團有11個團,力量大大超過他。他們是北方部隊,過去多在平原活動,不善於山地作戰。陳家河一帶的地形,我瞭如指掌,多山多水,道路少而狹窄,他們撤退逃跑、增援都很困難,戰場對我們有利!加上敵人剛到,立足未穩,他們的命根子碉堡工事也未來得及修,儘管佔了鎮子,卻來不及作固守準備。我看哪,一定要給敵人一點厲害看看,免得他們成天到處發瘋!”

肖克說:“對,消滅他1個旅,我們有11個團,可以說是獅子抓烏龜嘍。”

任弼時說:“打是對的,打完了呢?”

賀龍說:“要走,也要打這仗再走。我看,不勝,就走;小勝,再看看;大勝嘛,殺他個回馬槍,老子不走嘍!”

任弼時知道這一仗非打不可,不打,前面的路堵死了,後面還有那麼多追兵追來。任弼時堅定地說:“打!”

賀龍命令部隊悄悄隱蔽在河西面圍子後邊的大山上和圍子附近的3個小山包附近,小山包居高臨下,機關槍可以封鎖陳家河唯一的渡口。賀龍命令:“全軍的輕重機槍都擺在這裡!”陳家河鎮外的這個土圍子不算小,圍子裡有敵人1個營。紅軍沒有大炮,要消滅他也很不容易。

次日拂曉。賀龍他們在鎮外山坡樹林裡隱蔽地觀察着敵情。賀龍對身邊的郭連長說:“拿不下那個土圍子,就拿不下陳家河,你們連的任務就是打圍子。”

郭連長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賀龍問他怎麼打法。

郭連長說:“一個衝鋒就進去了。敵人剛到,圍子裡沒冒煙,當然是沒燒早飯,看來,那幫傢伙還睡大覺做好夢呢。”

賀龍說:“你們連去攻,不能硬衝,要把敵人牽出來,在圍子外邊消滅它。”

郭連長帶着1個連在土圍子外邊打了幾槍,一齊吼叫着向敵**罵起來。稀稀落落的槍聲,震天的叫罵聲,驚動了圍子裡的敵人。敵營長站在圍子上一看,下邊站着一些衣服破舊、人數不多的紅軍,立刻火冒三丈,帶着部隊衝了出來。

郭連長見敵人出了圍子,帶着部隊撒腿就跑。敵人起勁地追趕,來到小山包附近。突然,3個山頭上的幾十挺機槍響了起來。剎那間,敵人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拼命往回跑。但寨門已被紅軍火力封鎖,敵人只好往陳家河街上逃跑。紅軍主力趁機向陳家河展開猛攻,殲滅了敵第172旅,擊斃了敵旅長李延齡。

接着賀龍就下令向桑植前進,去消滅陳耀漢的其他部隊。

肖克、王震率領紅6軍團1個師爲前衛。走到通往桃子溪的三岔路口時,肖克突然停了下來,蹲在河邊看了一陣,對王震說:“河水渾濁,顯然有大部隊剛剛過河,看來是陳耀漢到了,附近再沒有別的大部隊敵人啊。”

王震點點頭說:“派人報告賀司令員和任政委。”

肖克說:“好,你派人報告,我帶1個團先衝進桃子溪。敵人剛過河,就算到了桃子溪,恐怕連飯也沒燒熟呢!”

肖克判斷十分準確。陳耀漢帶着師部和第174旅兩個團前來增援,聽到第172旅已被全殲,急忙後撤。他剛剛到達桃子溪,肖克、王震就帶着紅軍衝進來了;賀龍帶着後續部隊也趕了上來。第58師師部和兩個團迅速被殲滅,陳耀漢縱隊從此便在戰場上消失了。

絕處逢生必有後福。紅2、6軍團消滅了第172旅,打通了陳家河的通道,真可謂“殺出了一條血路”。部隊乘勝向南攻進。4月26日下午,紅2、6軍團收復了桑植縣城。

陳家河、桃子溪兩場戰鬥,打開了敵人“圍剿”戰役部署的一個缺口。“圍剿”的震驚陳耀漢縱隊的覆滅,便紛紛後退和龜縮。張振漢縱隊立即由茨巖經龍山退回到來鳳;郭汝棟縱隊縮守塔臥;湘軍主力則分別蝟集於永順、王村、石田溪、大庸和沅陵等據點不敢探頭。

“對湘敵取守勢,對鄂敵取攻勢,”賀龍在總指揮部研究行動方向,總結這兩場突圍戰鬥成功的原因時說:“鄂敵分散薄弱,戰鬥力不強,而且都是北方部隊,不善於山地作戰。”於是,總指揮部決定,紅2、6軍團放棄北渡長江的計劃,原地堅持鬥爭。

紅2、6軍團多次進逼來鳳、龍山,欲將張振漢縱隊誘到佛譚地區消滅。張振漢縱隊龜縮不出來作戰。6月9日夜,賀龍指揮紅2軍團主力突入鄂西敵人的戰役縱深,3個連包圍宣恩城,2個連佯攻城北椒園守敵,主力隱蔽集結在宣恩城南10公里處,布好袋口,等候來鳳、李家河地區的增援敵人。

鄂軍徐源泉與賀龍多次交鋒,對賀龍找上門來打仗,心有餘悸。但又怕宣恩失守,施南不保,造成長江交通威脅。於是,思索良久,還是命令張振漢全力增援。圍城的第三天,徐源泉命令張振漢率第41師、新編第3旅和第48師以及保安團等一共9個團由來鳳、李家河分3路向西北前進,經忠堡北援宣恩城。

賀龍得到情報後。急令主力從宣恩城南沿兩條道路急行軍馳往忠堡截擊。紅4師、紅6師以100裡的速度急行軍,午後,先敵趕到忠堡東北的黃牛棚附近。這時,右路敵軍已進入忠堡,中路和左路敵人亦距忠堡甚近。

爲了不讓敵人完全進入忠堡靠攏起來,紅4師前衛團在師參謀長李達率領下,斷然出手,首先對敵行軍縱隊發起猛烈攻擊,敵左路縱隊後衛一部措手不及,很快被消滅。

紅4師還迅速在忠堡東南老鴉關、高升塘之間截圍了左路敵軍。左路敵軍是張振漢親自率領的大部隊。紅6師從紅4師左側投入戰鬥,向橡皮嶺敵人迂迴,攻擊老鴉關東側高地,切斷敵左、中兩路敵人的聯繫,徹底堵死左路向來鳳的退路。

此時的作戰態勢是紅2軍團在敵人中間包圍敵人。如此作戰態勢,情況十分複雜,稍微不慎,就會被敵人反包圍。總指揮部決定,紅4師12團、紅6師18團堅守有利地形,將忠堡敵人和被圍敵人隔開,同時,主力部隊在老鴉關以東地區擊潰中路敵人的增援,把被圍的敵人完全孤立起來。這樣,紅2軍團就排除了外圍敵人的威脅。

6月14日,紅2軍團的5個主力團一起攻擊被圍之敵,部隊從四面同時向橡皮嶺進行向心打擊。敵人在張振漢的督戰下,2000多人密集頑抗。戰鬥非常激烈,連一條田埂,都要經過反覆爭奪。戰鬥一直持續到下午3時,敵人全部被殲滅,活捉了縱隊司令張振漢。

紅2、6軍團在長征前夕,堅持在根據地並肩作戰,半年多時間裡,繼陳家河、桃子溪戰鬥勝利之後,又接連取得了忠堡、板票園、芭蕉坨等30多次的戰鬥勝利,共殲滅敵人3個師部、3個旅、2個團和2個營,擊潰10個團;擊斃敵第85師師長謝彬,活捉敵縱隊司令張振漢;繳獲各類長、短槍8000多支,各種火炮20多門。

{本章節選自《虎嘯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本書在2008年度入選全國"萬村圖書"工程,定向支援甘肅省農村書店建設~~~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二部 太原(20)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二部 太原(9/10)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二部 太原(16/17)第二部 太原(1/2)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二部 太原(15)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二部 太原(16/17)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 九 章 羊山集(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五章 豫皖劍韻(4)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二部 太原(4)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二部 太原(12)小序 賀炳炎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十五章 襄樊役(6、7)開卷語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十六章 淮海嘯(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九章 葫蘆河畔(4)尾 聲:劍魂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
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二部 太原(20)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十五章 襄樊役(3)第二部 太原(9/10)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4)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二部 太原(16/17)第二部 太原(1/2)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二部 太原(15)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0/21)第三節 猛虎掏心:打襄陽一反常規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1)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二章 烏雲密佈(1)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二部 太原(16/17)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 九 章 羊山集(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3)第五章 豫皖劍韻(4)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九章 葫蘆河畔(5)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9)第二部 太原(4)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9)第二部 太原(12)小序 賀炳炎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2)第十五章 襄樊役(6、7)開卷語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十六章 淮海嘯(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九章 葫蘆河畔(4)尾 聲:劍魂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