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1)

胡宗南手頭上如今只剩下3個殘軍和2個比較完整的軍,這5個軍(第65軍、第90軍、第36軍和第1軍、第17軍)不得不退守在寶雞至漢中公路沿線,以及鳳縣南北的秦嶺地區,暫保漢中。

青海、寧夏“二馬”現在位於隴東地區,處於進退兩難之窘境。開始,“寧馬”第81軍守西峰、固原一線,第11軍、第128軍守涇川地區;“青馬”第82軍、第109軍及騎兵第8旅守平涼、安口窯、華亭地區,其騎兵第14旅固守隴縣。後來,青海馬步芳實在是害怕失去西北這塊地盤,又倉促命令其兒子馬繼援率第82軍騎兵第14旅和騎兵第8旅,共8個騎兵團,集結到固關、關山嶺、馬鹿鎮一帶,堵住解放軍西進西北的大門,叫嚷着“絕不讓解放軍踏進青海和寧夏一步”。

馬步芳的叫嚷,更加說明一點:胡馬作戰聯盟已徹底粉碎。即便有“上天入地”的魔術,也無法聯繫在一起了。

此時,彭德懷覺得中央軍委曾在扶眉戰役中做出的“先胡後馬”的指示,已基本實現,該是向馬家軍開炮的時候了。於是,彭德懷上報了“阻胡打馬”的建議,中央軍委很快批了下來。

一場惡戰,就這樣在“阻胡打馬”4個字中靜悄悄地展開了。

彭德懷反覆思忖,砸西北的第1扇大門,究竟讓誰來打呢?其實,各兵團都想打這一仗。因爲他們明白,全國即將解放,新中國即將成立,再撈不上多少仗可打了,誰都盼望藉此機會再好好地打幾個勝仗,以實際行動迎接新中國的誕生。

王震。對1兵團的王震。讓1兵團的王震去打。彭德懷想到這,便脫口而出:“把固關這道鐵門,交給王震的1兵團去砸!”彭德懷之所以這樣安排,也覺得仗沒有多少可打了,惡仗更少了;這是一場惡戰;王震曾是2軍軍長,在隴東三邊戰役中,其他幾個軍都打得不錯,唯獨2軍沒有拿下合水,影響了整個戰役的實施,王震每次開會總是不忘檢討這事,現在,再讓王震打場惡戰,打場勝仗吧!在三邊戰役中,那時的2軍番號爲2縱,這不影響彭德懷的記憶,在他的頭腦裡,2縱即2軍,如同1縱即1軍一樣。

當天,王震趕到1野指揮所。這天,王震清楚地記得是1949年7月22日。

王震一聽讓他去打固關,砸西北的第1扇大門,高興地差點兒喊出聲來。

彭德懷見王震有點激動,滿意地說:“別擔心沒有硬仗打。比固關更難打、更殘酷的硬仗,還在後頭呢!西北‘二馬’,特別是馬步芳,他的部隊,不像胡宗南的部隊,是比較難打的。西北戰場,馬步芳是我們的主要對手,這傢伙既反動,又頑固,對付起來是比較棘手的,決不能掉以輕心。這一點,你這個當高級指揮員的,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反覆對部隊講清楚。”

王震使勁地點頭,表示有同感:“是啊!胡宗南是一頭牛,闖進人民戰爭的火陣中,只顧瞎跑亂撞,最終還是讓戰火燒得爛頭焦耳;周恩來副主席的評點很到位呀,胡宗南是個志大才疏之人,總愛吹大牛說大話,卻從來沒有打過什麼漂亮仗!而西北‘二馬’則不同,他們都是當地人,盤踞西北,苦心經營了幾十年,部隊又都以步騎兵相結合,確實比胡宗南難對付得多。特別是馬步芳,像一隻扎手的刺蝟,弄不好就會抓不住刺蝟反倒被扎破了手指頭呀!”

彭德懷聽着,陷入沉思,許久,問:“你準備把任務交給第幾軍?”

“1軍,交給賀炳炎和廖漢生。”王震回答得很乾脆、很果斷。

“好。我相信1軍能打好這頭一炮的!”

這時,1軍正在從寶雞向八渡鎮行軍集結。彭德懷和王震策馬追上正在1師行軍的賀炳炎。

“廖漢生呢?”王震沒見着廖漢生,便問賀炳炎。

賀炳炎一見彭德懷和王震來到他們1軍,心想裡,有任務了,內心便按捺不住地高興。“報告彭老總和王司令員:廖漢生到部隊做政治工作去了,我立即派人去找!”

賀炳炎派了一個參謀。廖漢生很快回來了。

1師師長黃新廷正隨部隊前進,聽說彭老總和王司令員來了,便退出行軍行列,站在路邊朝後一望,遠遠地看見彭德懷、王震和賀炳炎、廖漢生一邊步行,一邊交談,知道一定又有戰鬥任務了。於是,大步朝隊後走來。

賀炳炎見黃新廷氣喘吁吁地來了,笑了笑,開門見山地說:“彭老總和王司令員,把攻打固關的戰鬥任務交給我們1軍了。剛纔,我們研究過了,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1師,有決心打好首仗嗎?”

黃新廷一聽說攻打固關的戰鬥落到他們的頭上,高興是高興,但性格決定黃師長不會輕易表態。黃師長只是給彭德懷、王震、賀炳炎、廖漢生一一行過軍禮,淡淡地回答:“我們精心準備!”

彭德懷知道黃新廷的性格,黃有十分把握也只說七八分,從來不會拍着胸脯激情昂揚地說“保證完成任務”,最多也只是說“盡力去完成任務”。彭德懷聽到“精心準備”4個字,暗暗高興啊!現在部隊輕敵思想嚴重,官兵們都覺得胡宗南都對付過來了,區區馬家軍算得了什麼!甚至於有的幹部打仗前還換上了新衣服,鬍鬚颳了又刮,似乎只要我們一擡腳,敵人就跑了,城裡的老百姓就夾道歡迎呢!在如此輕敵情緒面前,黃新廷師長保持清醒的頭腦,實在是不容易!彭德懷想到這,提起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馬成賢。

馬成賢是青海馬步芳兒子馬繼援手下的一個旅長,此旅便是第82軍第14旅,該旅號稱“精銳鐵騎”,馬成賢有“精銳鐵騎旅長”之說。這時,馬成賢正在三愛堂,與馬繼援商討如何死守固關。

三愛堂歷來是馬步芳研究軍事的地方。馬步芳故作輕鬆狀,遠離三愛堂,讓兒子馬繼援主持軍事工作,不過,線兒還是抓得很緊的。因此,馬繼援的每一句話,也都是“錄音重放”而已。馬繼援召開西北軍事會議之後,留下馬成賢單獨交代一些事項。馬繼援說,固關地處隴縣西北,爲西北的主要門戶,四面皆高山峻嶺;過關,必須要經狹谷山道翻越,越過馬鹿鎮,翻過張家川,才能直達天水。這一點,馬成賢知道。

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二部 太原(19)第二部 太原(18)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開卷語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二部 太原(1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二部 太原(14)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六部 大潛伏(8、9)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4、5)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二部 太原(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二部 太原(18)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二部 太原(5/6)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二部 太原(1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二部 太原(25/26)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2)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部 太原(22/23)第六章 劍指豫北(2)
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1)第六節 追悼會,賀龍元帥特派王震參加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3)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6)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二部 太原(19)第二部 太原(18)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2)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開卷語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5)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3)第二部 太原(1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9)第二部 太原(14)第十五章 襄樊役(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十五章 襄樊役(1)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8)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6)第一章 南昌 ? 洪湖(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4)第六部 大潛伏(8、9)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4、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4、5)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二部 太原(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二部 太原(18)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2/13)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二部 太原(5/6)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二部 太原(1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6/7)第一節 急中生智:幾句話嚇退一個旅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二部 太原(25/26)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2)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部 太原(22/23)第六章 劍指豫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