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

32連同戰報在案頭的,還有建議將“臨汾旅”的榮譽稱號授予8縱23旅的請示。此時,舒展了雙眉,一邊圈閱同意,一邊以中央軍委名義給、羅榮桓、劉亞樓起草電報。這份電報,在1948年6月1日發出,電報中寫道:“徐向前同志指揮之臨汾作戰,我以9個旅攻敵1個正規師和1個正規旅及其他雜牌部隊共2萬人,費去72天時間,付出1.5萬人傷亡,終於攻克。我軍9個旅都取得攻城經驗,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大勝利。臨汾陣地是很堅固的,敵人非常頑強。敵我雙方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鬥爭,我軍用多數地道進攻,敵軍亦用多數地道破壞我之地道,雙方都隨時總結經驗,結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獲勝。如果不惜傷亡,以兩個月時間奪取長春,你們估計是否有此可能?”

原來雙眉緊鎖是“不惜傷亡”解放長春。如今,有臨汾攻城經驗,怎麼不興奮?怎麼不舒眉呢?!

1948年6月4日,8縱在洪洞縣召開了慶功大會。徐向前將一面繡有“光榮的臨汾旅”的大旗授予23旅。旅長黃定基邁着矯健的步伐走上主席臺,接過錦旗。

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戰鬥英雄車元路記得自己的手掌都拍紅了。車元路還記得,徐向前宣讀的命令是中央軍委授予23旅爲“臨汾旅”榮譽稱號的。在50年後,1998年6月4日,“臨汾旅”命名五十週年紀念日時,年逾古稀的戰鬥英雄車元路被邀請參加紀念活動。他發現榮譽室裡和紀念活動都說“臨汾旅”是“華北軍區”授予的。

車元路坐不住了,他向部隊反映了當年的真實情況。此時,《光榮的臨汾旅》攝製組的同志,覺得這是一個謎團,於是在赴北京採訪徐向前元帥夫人黃傑時,專門問起這事。黃傑說,她在整理徐帥遺物時,似曾見過一份當年中央軍委給“臨汾旅”授予榮譽稱號的批覆件,此件移交給中央檔案館了。

中央檔案館是存放黨和國家珍貴歷史文獻的地方,平時警備森嚴,外人一般不接待。攝製組在徐帥夫人黃傑的幫助下,順利進入檔案館。經過2天艱苦細緻的查閱,終於從浩如煙海的檔案堆裡找到了那份塵封了整整半個世紀的珍貴歷史文電。該電文如下:

軍委、華北局、軍區政治部:

臨汾戰役中,曾號召部隊爲打下臨汾而奮鬥,爭取光榮的臨汾旅的旗幟,戰後經各部隊**評定,一致認爲8縱隊23旅擔任攻關攻城主攻,戰功最著,決將臨汾旅的旗幟授予該旅,特此呈報,是否妥當,請示覆。

徐周任這就是放在桌案上,以徐向前、周仁第和宣傳部長任白戈名義發的請示電。電報上方有、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圈閱批示;右側還寫有“濤已擬電覆徐同意”,這說明請示已由軍委作戰部長李濤擬電答覆同意。然而,由於戰爭年代資料遺失,至今還未發現李濤答覆件。不過,有了這份原件,很多謎團不解自破。經解放軍總政治部確認,“旅汾臨”授稱的級別是“中央軍委”。至此,“臨汾旅”成爲迄今爲止,全軍惟一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的旅級單位。

車元路得知“臨汾旅”被確認爲軍委批准的消息後,非常激動,自己彷彿又回到了當年慶功大會的場面,聆聽着徐向前的講話:“中央軍委授予23旅爲‘臨汾旅’榮譽稱號,全體指戰員要戒驕戒躁,奮勇前進,打到晉中去,活捉閻錫山……”

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二部 太原(18)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5)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二部 太原(1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引子:一軍史話第二部 太原(1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二部 太原(1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5)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六部 大潛伏(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二部 太原(7)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二部 太原(1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二部 太原(28/29)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小序 王近山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六部 大潛伏(3、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
第十六章 淮海嘯(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5)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中)第二部 太原(18)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5)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5)第二章 烏雲密佈(2)第十軍首任軍長杜義德(3)第二部 太原(1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5)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引子:一軍史話第二部 太原(19)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二部 太原(1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4)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1/2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5)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下)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4/15)第六部 大潛伏(7)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4)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1)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2、3)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二部 太原(7)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4)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2)第二部 太原(1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6/7)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六部 大潛伏(1、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9)第二部 太原(28/29)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小序 王近山第一章 利劍出鞘----劍勢(1)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2)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6)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一節 後衛變前鋒——獨臂將軍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0)第六部 大潛伏(3、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1)第二部 太原(16/17)第十五章 襄樊役(5)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2)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二節 因禍得福:養病期間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