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

4見面禮是卡賓槍1953年初,在朝鮮戰爭上,志願軍總部根據和中央軍委指示,召開了黨委擴大會議和軍以上幹部會議,決定:在“持久作戰、積極防禦”戰略方針指導下,以反登陸作戰準備作爲1953年的首要任務。

1軍進入朝鮮後,正趕上反登陸作戰準備階段。這時,正值嚴冬,天寒地凍,冰厚雪深,氣溫很低,一般在零下10攝氏度以下,凍土層達1米左右。1軍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指戰員們都以忘我的勞動,晝夜突擊,想盡辦法,完成施工任務。

到4月底,經過中朝兩國人民和兩人的努力,在朝鮮東西海岸線上,設置了縱深達10公里的兩道防禦地帶,挖掘了8090條坑道,總長有720餘公里,構建了605個永久性水泥工事。這樣,在東西海岸和正面1130多公里的弧形防線上,形成了以坑道和鋼筋水泥工事爲骨幹的支撐點式的防禦體系。1軍就在這體系之內。

當然,“聯合”不會等志願軍構建好工事後纔開戰。4月18日5時,臨津江西岸的216.3高地上,飛來了無數炮彈,頓時,塵土飛揚,濃煙沖天。216.3高地是志願軍1軍1師3團守衛的。3團指戰員們在團長黎伯川、政委郭建哲的帶領下,放下手上鐵鎬,操上武器,進入陣地,堅決打擊敵人。

這是1軍進入朝鮮後的第一仗。軍裡和師裡領導得知3團在施工中奮起還擊,都十分重視,迅速查明:3團的當面敵人是李承晚軍第1師第11團,團長是李松柏。

這時,5時30分,李承晚軍第11團第5連有130多士兵向志願軍3團3連陣地前沿的高橈、新村方向移動而來。當接近216.3高地左邊無名高地時,迅速投入兩個班的兵力發起衝擊,佔領了這個無名高地主峰。

黎伯川團長和郭建哲政委從地勢上分析,敵人可能要組織爆破組,向3連陣地的坑道口對接。命令3連做好消滅爆破組的準備。果真不出所料,敵團長李松柏真的在第5連組織了爆破組。當李松柏的爆破組進至近前時,一陣猛烈射擊,便把爆破組殲滅了,並迅速將第5連的敵人擊退。

偷雞不着蝕把米。李松柏不甘心失敗,氣急敗壞地組織了3個排的兵力,連續向3連陣地實施衝擊。

3連指戰員們在團炮火的支援下,迅速以短促有力的火力進行了猛烈的回擊。同時,黎伯川團長又命令4連組織若干個戰鬥小組,從側翼實施反衝擊。

戰鬥持續到了6時50分,敵人遭到了嚴懲打擊,傷亡慘重,即向高橈、新村撤去。

這是1軍進入朝鮮後,“聯合”送給1軍的見面禮:李承晚軍的82名士兵被斃傷,還留下了2支卡賓槍。

{本章節選自《虎嘯萬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征戰紀實》一書,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本書在2008年度入選全國"萬村圖書"工程,定向支援甘肅省農村書店建設~~~謝謝您的喜歡!}{首發http://ss.QB5200.org/book/36795.html網站。如果您不是在QB5200網站閱讀,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請讀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QB5200原創首發,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二部 太原(25/2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二部 太原(1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二部 太原(1/2)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二部 太原(9/10)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8)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1)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開卷語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二部 太原(9/10)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十六章 淮海嘯(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引 子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
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十五章 襄樊役(4)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十五章 襄樊役(6、7)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二部 太原(25/26)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二部 太原(1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9)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二部 太原(1/2)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2)第二部 太原(9/10)第十四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五章 雁門關?大青山(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8)第十三章 王家店的槍聲(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3/24)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1)第十三章 兩打榆林(7)第五章 豫皖劍韻(3)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5/2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8)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4)開卷語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1)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 七 章 戰士,在戰火中永生(1)第二部 太原(21)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3)第二十一章 將軍洞 ? 星裡湖(1)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8)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一節 保衛中央蘇區——羅元髮指揮一個團接替兩個師的陣地第三節 保衛首都領空——羅元發擔任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2)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六章 劍指豫北(1)第二部 太原(9/10)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4、5)第二十章 出國第一仗(3)第二十一軍首任軍長滕海清(1)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十六章 淮海嘯(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十六章 淮海嘯(1)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7/8)引 子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6)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1:造化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十六章 淮海嘯(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十一章 血路?淮河險夷(3)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六部 大潛伏(12、13)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17)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4:好勝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8)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一章 南昌 ? 洪湖(3)第六章 劍指豫北(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2/2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9)第二十二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2)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2)